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Too many connections in C:\wwwroot\jxkel.com\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Warning: mysql_query() [function.mysql-query]: A link to the server could not be established in C:\wwwroot\jxkel.com\modules\article\class\package.php on line 407
第24章 我要建的是棱堡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言情小说 - 佳熹小说网

第24章 我要建的是棱堡

推荐阅读:

    “嗯。”
    颜思齐点了点头,表示认可,然后又问道,
    “那为何是湾口的东岸呢,难道就不能建在湾口的西岸吗?”
    李国助笑了笑:
    “金角湾口目测大约有4里宽,如今大部分火炮的有效射程还达不到这个距离。”
    “所以西岸也有必要建一座炮台,最多有百余名守军即可。”
    “但不是建在湾口西岸,而是建在东岸要塞的正对面。”
    “这个不着急,等在湾口东岸建好了要塞再说。”
    颜思齐皱了皱眉,说道:
    “我说湾口西岸应该没问题吧……”
    “记得金角湾西岸的陆地,比东岸好像长出大约七八里呢。”
    “所以湾口明显是从东岸的尽头开始的。”
    “如此一来,湾口西岸不正是湾口东岸的正对面吗?”
    李国助一怔,旋即哑然失笑:
    “颜叔说的没错,是我想当然了。”
    “我的意思是,西岸的炮台不能建在陆地的尽头。”
    “颜叔也知道,金角湾西岸的陆地比东岸长出不少。”
    “炮台若是建在西岸陆地的尽头,是无法配合东岸的要塞封锁湾口的。”
    “只有建在东岸要塞的正对面,才能达到封锁湾口的效果。”
    “嗯。”
    颜思齐点头表示理解,然后若有所思地道,
    “可我怎么觉得你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啊……”
    “为什么不把要塞建在湾口西岸呢?”
    一开始两人说的一直是建水寨,如今颜思齐居然也跟着李国助改口说建要塞了。
    也不知是他受了后者潜移默化地影响,还是觉得叫要塞更好。
    李国助说道:
    “在这个地方,能威胁到我们安全的敌人不太可能来自海上。”
    “最可能威胁到我们的,是来自陆上的女真人,尤其是建州女真。”
    “所以在金角湾的东岸建要塞有两个好处。”
    “一来有西岸的密林遮挡,不易被陆上的女真人发现。”
    “二来金角湾差不多有一半是折向东边的,可以成为其东岸城市的天然屏障。”
    “英雄所见略同啊!”颜思齐会心一笑,“那我们就尽快开始着手建设吧。”
    “好。”李国助点了点头,“那我们就沿海岸走到湾口东岸吧。”
    令李国助感到惊喜的是,金角湾口的东岸居然还有一个小海湾。
    他前世也只是偶然看过海参崴的地图,对一些细节并没有印象。
    如这个小海湾,他就一点印象都没有。
    虽然只是个宽约半公里,长约两公里的小海湾。
    却使金角湾口东岸的陆地成了一个三面环海的小半岛。
    这无疑是一个理想的筑城点。
    在这个小半岛上筑城,不但易守难攻,还能扼守金角湾口,可谓是固若金汤。
    “哈哈哈,真是天助我也!这还真是个筑城的好地方。”
    颜思齐显然也看出了在这里筑城的好处。
    他是个很有远见卓识和领袖气质的人物。
    历史上,他英年早逝,临终时对众人说:
    “不佞与公等共事二载,本期创建功业,扬中国声名。”
    “今壮志未遂,中道夭折,公等其继起。”
    单凭这一句话,就可以看出他的开拓精神,及与西方殖民者一较高下的雄心壮志。
    若非英年早逝,他的成就肯定会在郑芝龙之上。
    说不定还会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抗清力量。
    如今李国助将他引导来这里,就是要改变他的命运,帮他实现雄心壮志。
    “我们赶紧丈量一下这里吧。”
    李国助提醒道。
    “嗯,好!”
    颜思齐连忙吩咐人开始丈量土地。
    他们这次上岸,本身就是为了探查地形,以寻找适合筑城的地点。
    所以一共带了五张步弓。
    这是一种用于丈量土地的木制器具。
    其上有柄,略如弓形,两足间相距为一步,相当于旧时营造尺五尺。
    杨天生、陈衷纪、陈勋、林翌、林福五人各拿一张步弓丈量了一番。
    最终得出了这座小半岛的形状和周长。
    其状由北至南呈倒三角形,周长约为12里。
    “也就是说,只这一小块地,就够我们建一座周长12里的城池了!”
    看到丈量结果,颜思齐不免有些吃惊。
    在古代,周长12里的城池,规模就已经不算小了。
    即使说比较大,也不为过。
    明末关宁锦防线中的锦州和宁远两座城池周长都是大约6里,
    却都可以容纳2万以上的驻军。
    1627年的宁锦之战中,锦州城的驻军更是达到了3万之多。
    李国助却摇头道:
    “这么大的城池,我们现在没必要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建成。”
    “就算勉强建出来,我们这点人手也根本守不住。”
    “依我之见,建一座周长4里的城堡,就足以满足我们未来5年的需求了。”
    “等努尔哈赤起兵,我们接应来了辽东难民,再将其扩建到12里周长也不迟。”
    “好,那就先建一座周长4里的城堡!”
    颜思齐毫不犹豫地同意了李国助的提议,
    “明天就开始动工!”
    李国助哑然失笑:
    “不着急,给我七天时间好好规划一下,出几张图纸再说。”
    颜思齐把眼一瞪:
    “不就是建个土木寨堡嘛,还用得着你花七天时间规划,还要出图纸?”
    李国助呲牙一笑:
    “我要建的是棱堡,只要经过精心设计,就能消除所有射击死角。”
    “只需有数十门大炮,数百杆火枪,千余人驻守,便可抵御两三万大军的长期围困。”
    “什么!?”
    颜思齐大吃一惊,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
    “世上竟有如此固若金汤的城堡?”
    李国助含笑点头:
    “千真万确!这棱堡是泰西人的筑城秘诀。”
    “在城防战中,能把火枪和火炮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在泰西,就有不少千余人驻守的棱堡抵御住数万大军的经典战例。”
    “那这棱堡难道就不怕炮轰吗?”
    林福突然开口问道。
    他善使火炮,自然知道火炮在攻城战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不怕。”
    李国助含笑摇头,
    “棱堡的结构不仅能消除城防炮的射击死角,也能最大限度地抵消攻城炮的轰击。”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928/276434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