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 第13章 既然都是明人,我也不坑你们

第13章 既然都是明人,我也不坑你们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与釜山港相比,罗津港就冷清太多了。
    四百年后的罗津港,是北朝鲜数一数二的大港和特别经济开发区。
    中国和俄罗斯在那里都有大量的投资,并租借了码头。
    尤其中国,是把罗津港当做吉林省的出海口经营的。
    相比之下,现在的罗津港也就比小渔村强了一丢丢。
    毕竟在那个年代,朝鲜人的海权意识实在是太淡漠了。
    即使是三面环海,他们也还是不假思索地奉行了明朝的海禁政策。
    因此对海港的建设并不十分重视。
    何况罗津港所在的咸镜道在元朝时还是女真人的地盘。
    直到元末朝鲜王朝太祖李成桂趁机扩张,才在永乐年间被纳入朝鲜的版图。
    这里纳入朝鲜疆域晚,土地贫瘠,文教不兴,很多人还有女真血统。
    加上后来李成桂和儿子李芳远争夺权力时,曾以咸镜道为基地。
    致使获胜的李芳远一脉对此地非常厌恶。
    自此咸镜道一直受到朝鲜官方的地域歧视,经济文化发展都十分滞后。
    饶是如此,仁王号一在罗津港靠岸,还是遭到了围观,惊动了官兵。
    “船上是大明来的客人吗?”
    那带领朝鲜官兵的军官看见船上众人,迟疑片刻,才用汉语问道。
    听到岸上的朝鲜军官说汉语,颜思齐不禁低头看了一眼李国助。
    恰好李国助也抬头看向了他。
    显然这种情况让两人都有点不知所措,想询问对方的意见。
    旁边杨天生瞥见此情此景不禁轻笑一声,对岸上的军官朗声说道:
    “我们是大明来的海商,不知何故惊动了大人,还请行个方便。”
    《台湾外记》上说,杨天生是大赤般号商船的财副,字人英,泉州晋江人。
    还说他算法精敏,最熟大刀,且言语便捷,桀黠多智。
    在李国助看来,除了好色一条外,《台湾外记》对杨天生的评价还是很符合史实的。
    所以处理这种情况,杨天生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实际上在釜山港时,也是杨天生出面打发了官兵。
    只是那时的朝鲜军官并不会说汉语,所以还麻烦了一下船上的通译。
    “真是大明来的人……”
    那朝鲜军官皱了皱眉,又仔细看了看仁王号,
    “可你们这船怎么看着那么像红毛夷的船?”
    “若非如此,我也不至于带兵过来了。”
    “原来是为了这事。”杨天生笑了笑,“这船是我们东家从红毛夷手里买来的。”
    “原来是这样。”那朝鲜军官恍然,却又迟疑了片刻,“你们是来做生意的?”
    “然也。”杨天生笑道,“我等初来乍到,还望大人指点迷津。”
    “指点不敢当。”
    那朝鲜军官咧嘴一笑,
    “不过你们来做生意不去南边的釜山港,干嘛跑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杨天生没有立即回答,眼珠打转,显然是在思考如何应答。
    李国助见他如此,就知道他是被这个问题难住了,便伸手拍了拍他的大腿。
    杨天生会意,连忙朝李国助俯下身来。
    李国助便对他附耳说了些什么。
    杨天生面露喜色,起身对那朝鲜军官朗声道:
    “其实釜山港,我们两天前就去过了。”
    “只因我们还想收购一些女真人的特产,却对他们不甚了解。”
    “听说这里离女真部落很近,应该会有我们想要的女真物产,便来碰碰运气。”
    “原来如此。”那朝鲜军官恍然一笑,“想要女真物产,你们算是来对地方了。”
    杨天生眼中一亮,朗声道:“这样说话太麻烦了,还请大人上船一叙。”
    “好说,好说。”
    那朝鲜军官显然已经接受邀请,说着就迈开了步子。
    然而船上还没有放下跳板,所以他只走了一步,就停了下来。
    “快!放下跳板,让大人上来!”
    杨天生见状,连忙吩咐船员放下跳板。
    “幸会!幸会!”
    那朝鲜军官一上船就朝甲板上众人团团作揖,
    “请问哪一位是船主啊?”
    虽然刚才与他交涉的是杨天生,但他并不认为一个20岁左右的毛头小子会是船主。
    颜思齐上前一步,拱手道:“在下是船主,敢问大人尊姓大名。”
    “幸会!鄙姓康,名国泰。”康国泰也朝颜思齐拱了拱手。
    康国泰!
    一听到这个名字,李国助就皱起了眉头。
    因为他觉得好像在哪里看到过这个名字。
    仿佛是在前世,查阅历史资料的时候看到的。
    可他一时却又怎么也想不起来那资料的名称和内容。
    “康大人这汉话说的真是很流利啊!”
    颜思齐笑着恭维康国泰。
    康国泰笑着摆了摆手:
    “实不相瞒,我其实是朝鲜之役后因故入籍朝鲜的明将。”
    “哦!那大人为何要入籍朝鲜呢?”颜思齐好奇地问道。
    康国泰笑道:
    “只因我父子于丁酉再乱时随经略杨镐东征。”
    “我父不慎在战斗中负伤。”
    “大军归国时,父亲伤病未愈,我便留下来照顾他。”
    “后来我父子便辗转定居到了此地。”
    “哎呀,原来是英烈之后啊!失敬!失敬!”
    颜思齐连忙抱拳。
    “哪里,哪里。”康国泰笑着摆了摆手,“敢问船主尊姓大名。”
    “鄙姓颜,名思齐,字振泉。”
    颜思齐伸手一指杨天生,
    “这位是我兄弟,姓杨,名天生,字人英。”
    “哈哈哈。”
    康国泰朗声大笑,
    “想不到时隔多年还能再见到大明同袍。”
    “既然都是明人,我也不坑你们。”
    “此地物资匮乏,你们在此卖货,肯定能赚的盆满钵满。”
    “但要收购女真物产,就还是到豆满江对岸去吧。”
    “那里是兀良哈部聚集地,江口北岸沿海还有骨看兀狄哈部。”
    “骨看兀狄哈!”
    李国助突然开口道,
    “这个女真部落有多少人?”
    “除了豆满江口北岸沿海,他们还有别的领地吗?”
    康国泰打量李国助片刻,问颜思齐道:
    “这是颜兄的儿子吗?”
    颜思齐摇了摇头,把手按在李国助头上,咧嘴一笑:
    “他是我结义兄长的儿子,名叫李国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928/276431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