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徐妙云的办法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望着眼前熟悉的大门和高高的院墙,四儿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暗自思忖道:“罢了罢了,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倒不如索性豁出去,硬着头皮走进去吧!”想到此处,四儿咬咬牙,心一横,双腿用力一夹马腹,催马向着王府内疾驰而去……
四儿进了王府,径直走向朱棣所在之处。朱棣见他只身一人回来,心里已有了答案,但仍抱有一丝希望地问道:“怎么就你一人,老和尚呢?”
四儿噗通跪下,低着头沮丧地回道:“王爷,小的无能,没能带回大师。大师意志坚决,说他南下是顺应天意,还请王爷莫要牵挂。”朱棣听完,气得握紧拳头,在房内来回踱步。
徐妙云轻声劝慰道:“王爷,既然大师决心已定,想必他自有安排。也许这真的是上天的旨意。”
朱棣原本因那老和尚的行事风格而有些恼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深深叹息一声后,喃喃自语道:“这老和尚啊,向来都是如此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不过呢,他既然敢这样去做,想必肯定是已经将所有事情都筹划得妥妥当当了。”
此时,站在一旁的徐妙云转身看向四儿,轻声吩咐道:“好了,四儿,你暂且先退下吧。这段日子里,你一直跟随着大师奔波忙碌,如今大师不在身边,你正好可以借机好生歇息两日。”
四儿听闻此言,赶忙应声道:“多谢王妃!”然而,尽管嘴上答应着,四儿却并未挪动脚步离去。只因朱棣尚未发话准许他离开,所以他只能乖乖地站在原地不动。
徐妙云察觉到四儿并没有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而是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朱棣。她瞬间明白了其中缘由,于是连忙伸出玉手轻轻触碰了一下正在沉思中的朱棣。
朱棣原本正全神贯注地思考着关于姚广孝的种种问题,突然被徐妙云这么一碰,猛地回过神来。当他看到四儿依旧站在那里时,立刻反应过来,随即对着四儿说道:“对对对,就照王妃说的办。你先回房好好休息几日,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用到你,本王自会派人前去传唤于你!”
四儿听到朱棣这番话,心里头悬着的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他满心欢喜地朝着朱棣和徐妙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才迈着轻快的步伐退出房间。
四儿离开之后,房间里只剩下徐妙云和朱棣二人。徐妙云轻移莲步走到朱棣身前,美眸凝视着他,柔声问道:“王爷,不知今日您与道衍大师究竟谈了些什么?妾身也想尽自己所能帮衬一下您呢。”朱棣缓缓地坐在椅子上,先是沉默片刻,而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才开口说道:“哎,今日之事……说来话长啊。”紧接着,朱棣便将今日与那位老和尚的交谈一五一十地向徐妙云娓娓道来。
随着朱棣的讲述,徐妙云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当听到最后时,她不禁花容失色,满脸惊愕之色。原来,那个生得一双三角眼的老和尚竟然如此胆大妄为!他居然妄图替朱棣改天换日、谋夺皇位!想到此处,徐妙云只觉得心中一阵慌乱,连忙紧张地追问道:“王爷,那您可曾应下此事?”
朱棣闻言,剑眉微皱,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此等大事,本王岂会轻易应允?这般行径无异于自寻死路!”说罢,他的目光坚定而沉稳,仿佛已经下定决心绝不会涉足这场危险的阴谋之中。
徐妙云听了朱棣的回答,心中稍安。但她还是忧心忡忡地说:“王爷虽不应下,可那老和尚一旦有所行动,朝廷必定会追查,到时怕也会牵连到王爷。”
朱棣冷笑一声:“本王自是不怕,只是那老和尚一心认定我乃天命所归之人,若强行阻拦,恐伤了他一片忠心。”
徐妙云微微颔首,她那美丽的眼眸之中流露出丝丝忧虑之色,轻声说道:“王爷宅心仁厚,心怀慈悲,但此次之事非同小可,关乎大局,我们不得不小心提防啊。依妾身之见,王爷不妨亲笔修书一封给道衍大师,言辞恳切地劝说他打消这个念头。”
朱棣轻轻地摇了摇头,眉头微皱着回答道:“那和尚性格执拗,脾气倔强得很呐,本王说的话,恐怕他未必愿意听从。”
徐妙云略微思索了片刻后,开口说道:“殿下,要不这样可好?不如由妾身亲自回京走一趟。”
朱棣闻言,面露疑惑之色,连忙问道:“爱妃,你这是何意呢?”
徐妙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殿下您想想看呀,道衍大师一旦前往应天府,必定会去找增寿那个小兔崽子会面。倘若妾身此番回京之时,恰巧能够与他相遇,便可当面好生规劝于他一番。”
顿了顿,徐妙云接着又说道:“即便妾身未能与他碰面,然而只要妾身身在京城之中,万一他真做出些什么事情来,有妾身在此周旋应对,想必也能省去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朱棣听后,不禁展颜一笑,赞道:“爱妃当真是聪慧过人啊!而且确实如你所说,你也已经许久未曾返回京城了。那就辛苦爱妃跑这一趟啦。”
四儿进了王府,径直走向朱棣所在之处。朱棣见他只身一人回来,心里已有了答案,但仍抱有一丝希望地问道:“怎么就你一人,老和尚呢?”
四儿噗通跪下,低着头沮丧地回道:“王爷,小的无能,没能带回大师。大师意志坚决,说他南下是顺应天意,还请王爷莫要牵挂。”朱棣听完,气得握紧拳头,在房内来回踱步。
徐妙云轻声劝慰道:“王爷,既然大师决心已定,想必他自有安排。也许这真的是上天的旨意。”
朱棣原本因那老和尚的行事风格而有些恼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深深叹息一声后,喃喃自语道:“这老和尚啊,向来都是如此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不过呢,他既然敢这样去做,想必肯定是已经将所有事情都筹划得妥妥当当了。”
此时,站在一旁的徐妙云转身看向四儿,轻声吩咐道:“好了,四儿,你暂且先退下吧。这段日子里,你一直跟随着大师奔波忙碌,如今大师不在身边,你正好可以借机好生歇息两日。”
四儿听闻此言,赶忙应声道:“多谢王妃!”然而,尽管嘴上答应着,四儿却并未挪动脚步离去。只因朱棣尚未发话准许他离开,所以他只能乖乖地站在原地不动。
徐妙云察觉到四儿并没有按照自己所说的去做,而是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朱棣。她瞬间明白了其中缘由,于是连忙伸出玉手轻轻触碰了一下正在沉思中的朱棣。
朱棣原本正全神贯注地思考着关于姚广孝的种种问题,突然被徐妙云这么一碰,猛地回过神来。当他看到四儿依旧站在那里时,立刻反应过来,随即对着四儿说道:“对对对,就照王妃说的办。你先回房好好休息几日,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用到你,本王自会派人前去传唤于你!”
四儿听到朱棣这番话,心里头悬着的那块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他满心欢喜地朝着朱棣和徐妙云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才迈着轻快的步伐退出房间。
四儿离开之后,房间里只剩下徐妙云和朱棣二人。徐妙云轻移莲步走到朱棣身前,美眸凝视着他,柔声问道:“王爷,不知今日您与道衍大师究竟谈了些什么?妾身也想尽自己所能帮衬一下您呢。”朱棣缓缓地坐在椅子上,先是沉默片刻,而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才开口说道:“哎,今日之事……说来话长啊。”紧接着,朱棣便将今日与那位老和尚的交谈一五一十地向徐妙云娓娓道来。
随着朱棣的讲述,徐妙云脸上的表情逐渐变得凝重起来。当听到最后时,她不禁花容失色,满脸惊愕之色。原来,那个生得一双三角眼的老和尚竟然如此胆大妄为!他居然妄图替朱棣改天换日、谋夺皇位!想到此处,徐妙云只觉得心中一阵慌乱,连忙紧张地追问道:“王爷,那您可曾应下此事?”
朱棣闻言,剑眉微皱,毫不犹豫地回答道:“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此等大事,本王岂会轻易应允?这般行径无异于自寻死路!”说罢,他的目光坚定而沉稳,仿佛已经下定决心绝不会涉足这场危险的阴谋之中。
徐妙云听了朱棣的回答,心中稍安。但她还是忧心忡忡地说:“王爷虽不应下,可那老和尚一旦有所行动,朝廷必定会追查,到时怕也会牵连到王爷。”
朱棣冷笑一声:“本王自是不怕,只是那老和尚一心认定我乃天命所归之人,若强行阻拦,恐伤了他一片忠心。”
徐妙云微微颔首,她那美丽的眼眸之中流露出丝丝忧虑之色,轻声说道:“王爷宅心仁厚,心怀慈悲,但此次之事非同小可,关乎大局,我们不得不小心提防啊。依妾身之见,王爷不妨亲笔修书一封给道衍大师,言辞恳切地劝说他打消这个念头。”
朱棣轻轻地摇了摇头,眉头微皱着回答道:“那和尚性格执拗,脾气倔强得很呐,本王说的话,恐怕他未必愿意听从。”
徐妙云略微思索了片刻后,开口说道:“殿下,要不这样可好?不如由妾身亲自回京走一趟。”
朱棣闻言,面露疑惑之色,连忙问道:“爱妃,你这是何意呢?”
徐妙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殿下您想想看呀,道衍大师一旦前往应天府,必定会去找增寿那个小兔崽子会面。倘若妾身此番回京之时,恰巧能够与他相遇,便可当面好生规劝于他一番。”
顿了顿,徐妙云接着又说道:“即便妾身未能与他碰面,然而只要妾身身在京城之中,万一他真做出些什么事情来,有妾身在此周旋应对,想必也能省去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困扰。”
朱棣听后,不禁展颜一笑,赞道:“爱妃当真是聪慧过人啊!而且确实如你所说,你也已经许久未曾返回京城了。那就辛苦爱妃跑这一趟啦。”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688/25886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