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论国师的倒掉 > 第37章 承诺

第37章 承诺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时惜墨道了声“好”,便打算离开,却被时景叫了住。
    “惜墨哥哥。”
    他回过头:“郡主还有什么吩咐?”
    时景披了件斗篷盈盈走到他跟前:“惜墨哥哥从北境而来,既是镇国公府的家将,又是沈将军的义子。所以,你有听说过虎符的下落吗?”
    虎符?
    时惜墨的眸光骤然一亮:“郡主可是想起了什么?”
    时景摇摇头:“没有。我只是前些日子听二皇子提起过虎符的事,便想问个清楚。”
    她脸上露出淡淡苦涩:“许是将前尘往事都忘掉了的缘故,如今的我,看待许多事情都好似拨开了云雾,比之从前简单清晰了许多。”
    能号令十万时家军的虎符,想必才是造成庆阳郡主成为众矢之的的关键吧?
    皇后和太子想要它巩固地位。
    淑妃和二皇子想要它力挽狂澜。
    柳雾月背后的人想得到它,殷行主动来郡主府的目的恐怕也是它。
    就连那高高在上深不可测的庆国皇帝陛下,难道不是因这块虎符的牵制,才会对庆阳郡主如此纵容的?否则,谁会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这般无缘无故没有原则地好?
    她不信。
    黑暗中,时惜墨的眼眸闪着幽弱的光芒。良久,他低声轻叹:“虎符,不见了。”
    时景一窒:“什么?”
    时惜墨沉声说道:“时家军的调兵虎符,是从开国时第一位镇国公大人那传下来的,至今已有数百年。
    军中将士都是一代又一代跟着历任镇国公出生入死过的,历经几百年沉淀洗礼,对时家的忠诚,连君王都无法撼动。
    时家军,时家军,这十万大军虽说也是大庆的军士,可天下人都心知肚明,那是镇国公府的私军,姓时。
    手中有这么强大的一股力量,可想而知,会有多少人眼馋嫉恨,又会有多少人暗中觊觎。
    老镇国公未雨绸缪,早就有过号令:只有手持虎符的时家血脉,才可号令十万大军,成为真正的时家军之主。若是时家再也没有人了,那……那时家军可以自行抉择,或归陛下执掌,或就地解散,从此卸甲归田。”
    他顿了顿:“十四年前,国公爷在锦国遇难,当时的副将,也就是如今时家军的大将军沈辙,并没有在国公爷的身上找到虎符。”
    时景的目光动了动。
    天子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能掌握十万时家军的镇国公,应该是庆帝的眼中钉心头刺吧?
    庆帝是因为镇国公的势力上位的,这曾是他最好的助力。可他一旦成为天下之主,势必也会最忌惮这股力量,必欲除之而后快。
    所以,直觉告诉她,老镇国公和镇国公的死亡可能都内有乾坤,这是她最初就有的想法。
    而听完时惜墨说的话之后,她终于明白了庆帝为何要留着她一个孤女,并且对她如此百依百顺的缘由了。
    十万时家军若能为庆帝所用,那便永远都是他的助力,而非钳制。
    而若是丢了这十万大军,那庆国军力必将大损。
    北有大燕虎视眈眈,西域诸国也时不时出点幺蛾子,而南境的锦国遗民暗涛汹涌蠢蠢欲动,就连西南的苍国也不让人安生。
    到那时,大庆将腹背受敌,如何能够像今日这般威仪赫赫万国来朝?
    那么问题来了。
    庆帝需要庆阳郡主活着,又是谁想要她死呢?
    时景抿了抿唇:“虎符十四年前消失了?这么多年一点消息都没有吗?”
    时惜墨面色沉重地点了点头:“当时,时家军死伤惨重,活下来的人连国公爷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也不知道国公爷有没有留下什么遗言。
    燕国临时起兵犯难,沈将军连国公爷的灵柩都没来得及送回,半道上就被陛下遣往北境,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
    而沈将军派去京都城的下属原本想要与夫人商量虎符之事,但还未来得及赶到,就听到夫人已为夫殉情……”
    他抬头看了一眼时景:“虎符一事,便就耽搁下来,它虽是许多人心中难以忘怀的一件事,但十四年了,却也从无人敢再提起。”
    时景长而微微卷曲的睫毛动了动,她轻声问道:“惜墨哥哥,你在北境多年,沈将军有没有和你提起此事?”
    时惜墨点头:“当然。”
    他沉声说道:“虎符向来由国公爷亲自保管,也可能会交予夫人。”
    国公爷遇难时,离他最近的人是陛下。
    夫人殉情之前,见过最多的人除了她的亲妹妹淑妃娘娘之外,便是时皇后了。
    他与沈将军都暗自推测,这虎符恐怕早就落到了陛下手中。
    “那么大一块令符,总不可能凭空消失了。不是被国公爷或夫人藏了起来,便是被别的什么人藏了起来。”
    时惜墨虽然没有明说,但言下之意,也很明显了。
    时景想了想,却摇了摇头:“若虎符在那位手中,已经十四年了,时家军早该已经被他拆散揉碎成了他自己的力量,哪里还能完整地保留下来?”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673/258014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