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八十七章 邀请!谢谢你的告密!被气晕的朱允炆!

第八十七章 邀请!谢谢你的告密!被气晕的朱允炆!

推荐阅读:极品推销员军婚,就是要宠你大神诱妻,徒儿你别逃鬼将祸夏一天天九儿神魔录武破苍穹天地炼神校花的贴身高手林逸楚梦瑶开局女帝为师,我出师便天下无敌陈长安牧云瑶诸天:每个世界随机一个关键词

    “三弟啊!我可怜的三弟啊!”
    朱允炆身影消瘦了许多。
    一见到朱允熥,就嚎啕大哭。
    泪如雨下,极尽悲切。
    此时的朱允熥,脑袋上方皆用头巾缠着,似是无精打采般的坐在床上。
    一幅伤病未愈的样子。
    他这几日已经在府中到处走动,但此际朱允炆来了,当然还是要回到床上。
    “二哥,你这是怎么了?我还好好的呢,没什么大碍,你不用这般哭泣的。”
    朱允炆抽泣不断,道:“想三弟平日里身体何其健壮,如今却终日卧病在床。”
    “伤着了脑袋,也不知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
    “看到你这幅模样,我这个做哥哥的,又岂能不肝肠寸断?”
    朱允熥心想你不咒我早日死都是咄咄怪事了,会关心我的伤才怪。
    他笑道:“我只是撞着了脑袋,有些头昏眼花罢了,想来休养一段时间,就应该会恢复吧。二哥今日怎么得空,登府来看望我了呢?”
    说话间,下人奉上了茶。
    朱允炆细细打量着他,眸内又是关爱又是怜悯,还带着稍许提着的心终于放下来的味道,情真意切道:
    “你若没事就好,若真出了什么事,我都不知该如何是好了。”
    “爹爹才走了多久,你又出了这种事。”
    “我还记得当初大哥也是从马背上摔下来,摔着了身体,后来便一病不起,竟离世而去。”
    “那时我年岁尚幼,只有模模糊糊的印象。”
    “如今想起来,却仍觉得心如刀绞,悲不自禁。”
    “想来是血脉连心的缘故。”
    “三弟,你一定要没事才好。”
    “若幸得神灵护佑,平安度过此劫,二哥我就去庙里,诵一百天的佛经。”
    我还活得好好的,你不用去庙里帮我念往生经!
    朱允熥道:“让二哥这般担心,却是弟弟的不是了。”
    朱允炆在椅子上坐下,看了旁边的茶杯一眼,却没有端起来喝,道:“本来二哥我早就该来看望你。”
    “可自从你那日出事,皇爷爷也因此而昏厥了过去。”
    “后来虽然得天之佑,平安度过,可母妃又因担忧你而一病不起。”
    “你毕竟是母妃一手抚养带大的,虽不是亲生,却更胜过亲生。”
    “听到你出事,母妃心急如焚,忧伤过度而成疾。”
    “我也没办法,只好日日在母妃床前侍候,分身无术。”
    “只能在心中为你祈福,在佛像前为你烧香,却一直不曾来看望你。”
    “直到今日,母妃身体好转了些,才连忙抽空过来看望三弟。”
    “三弟可莫要怪二哥来迟了。”
    吕妃竟然病了?
    她素来身体可是好得很。
    如今竟突然病得这么巧,多半是装的了。
    这是暗中在趁机谋划着什么?
    要采取行动了吗?
    不过,按杨士奇的分析,老朱现在应该早就盯着吕妃。
    若她真用装病为由,暗中与朱允炆谋划不可告人之事,便是自取灭亡。
    机会来了吗?
    朱允熥忙流露出吃惊且焦急的样子,道:“啊,母妃竟然病重了吗?”
    “这都是由我的事情而起,是我的不孝。”
    “我竟然今日才知道消息,更是大大的不该。”
    “不行,我得去看望一下母妃。”
    身为吕妃带大的孩子,再加上吕妃如今也扶正了。
    他自然也要称呼吕妃为“母妃”。
    朱允熥说着,作势就要下床。
    朱允炆连忙上前阻止,道:“你身体未愈,又怎能随便出府?”
    “影响了你的身体,才是大事。”
    “母妃清楚你的情况,不会责怪你不去的。”
    “你在府中将身体养好了,才是真正的孝顺。”
    “就不用急着去见母妃了。”
    他顿了顿,道:“再过些时日,便是母妃的生日。”
    “若你那时身体好了些,能过来陪母妃吃顿便饭,说上几句话儿,母妃必定高兴得好。”
    生日宴?
    朱允熥脑海中,诸多念头一闪而过。
    吕妃身为太子妃,生日宴有一定的礼制规格,往年参加的人数,规模都不小的。
    但今年的情况,有点特殊。
    朱标才刚刚薨逝不久,吕妃作为未亡人,还要为夫君守孝,生日宴不宜大操大办。
    估计也就是一个很小的家宴了。
    朱允熥毕竟名义上是由他抚养长大的儿子,母妃生日,依礼本也该去,根本无须特别邀请。
    然而,偏偏朱允熥受伤卧床,这就让事情变得微妙起来。
    以身体不适为由而不去,外人也不能指责他不孝。
    如今特意让朱允炆来说这样的话,恐怕就是担心他不前往了。
    也就是说,这顿生日宴,绝不简单。
    恐怕是鸿门宴吧。
    朱允熥眸光望向朱允炆,见到他仍是一副殷殷关切的样子,掩饰得极好,当下笑道:“母妃的生日,我身为儿子,怎么能不去呢?”
    “待那日到了,我一定准时前去,也好让母妃高兴高兴。”
    朱允炆明显松了口气,道:“那就好!希望到那日的时候,你的身体,能完全康复。”
    朱允熥笑道:“承二哥吉言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朱允炆便起身告辞。
    “我还要回去侍奉母妃,却是不能在这里呆太久了。”
    “三弟见谅!”
    “改日得空,再来看望三弟。”
    朱允熥眸内余光不经意的瞥了一眼茶几上的茶杯。
    自始至终,朱允炆都没有端起来喝一口。
    疑心很重啊!
    朱允熥笑道:“多谢二哥前来看望。”
    “还烦请二哥回去转告母妃一声,我身体一切都好,请母妃安心养病,不用牵挂孩儿。”
    朱允炆道:“三弟放心,我一定将话带到就是了。”
    他抬脚便走,刚跨出一步,却忽然转身,看着朱允熥,欲言又止。
    朱允熥笑问道:“二哥可是还有什么话要说吗?”
    朱允炆踌躇半晌,方道:“三弟,你还在养伤,有些话,我本不该说。”
    “但咱们毕竟天家,一身担系天下之重。”
    “如今皇爷爷生病不视事,你虽奉旨监国理政,却也在府内养伤,不能面见百官,批阅奏章。”
    “我听人说,如今通政司那里的奏章,早已堆积如山。”
    “可又因怕影响三弟你养伤休息,不敢呈递上来。”
    “若是一般的事情,倒也罢了。”
    “拖上几日再处理,也是无妨的。”
    “万一有什么军国大事,或其他紧急政务,耽误了,可就了不得。”
    “这……这可如何是好?”
    自从朱允熥故意装伤病在王府内休息,那些对他不满的文官们,乃至其他至今仍蠢蠢欲动的藩王们,可是一刻都没有闲着。
    朱允熥装伤病,他们就顺势而为,更进一步的宣传他伤得很重,身体不好,不能处理政务。
    然后以此为借口,顺理成章的将奏章都压下来。
    这样做的目的,一来是试探他到底是真伤得重,还是故意装的。
    二来也是一种无声的抗议和示威。
    向皇帝表达对朱允熥监国的不满。
    他们已经上了无数的折子反对此事。
    可惜老朱连看都没有看一眼。
    三来也是想借此看朱允熥的反应,看这位年轻的吴王,是否有能力应对,又会如何处理。
    朱允炆说完这番话,又道:“若是三弟身体真不行,或许可以安排朝中的六部大臣中忠实可靠,精通政务的人协助处理。”
    “这堂堂的大明朝廷,总得有人出来管事。”
    “三弟,你说呢?”
    朱允熥横眉,怒道:“我虽然一直在府中养着伤,可从来没有说过,不让他们递交奏章过来。”
    “皇爷爷将国事托付于我,这是对我何等的信任!”
    “江山社稷,重逾万钧,我又岂敢有半分懈怠。”
    “虽然近日都在卧床休息,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便不可能不理政事。”
    “这些时日一直没见有奏章递上来,我还以为朝中无事,或只有一些不打紧的小事,六部和各司府衙门,自己就处理好了。”
    “若真有什么军国大事,紧急政务,他们竟敢压下不报,误了朝廷的大事,是以为他们脖子上的头够硬,当本王的刀不够快吗?”
    朱允炆脸上神色微微一变,没料到自己的试探,竟引来朱允熥这般反应,忙道:“他们也是见你伤重,需要静养休息,才这般行事。”
    “虽有不妥,却终究是一番好意。”
    “三弟大可不必因此而动怒。”
    朱允熥冷冷道:“没有我的命令,他们就敢擅自行事。”
    “压着奏折不报,置朝廷的规矩,大明的律法于不顾。”
    “若不严惩,日后官员们就都会跟着效仿。”
    “从此朝政松驰,国事荒芜!”
    “皇爷爷之前身体不适的时候,怎么却没见他们也将奏折全部自作主张都压下去不上报呢?”
    “我看这分明是冲着我来吧。”
    他面容严肃,脸上已是杀气腾腾。
    朱允炆在旁边竟看得心惊胆战。
    印象中,从前的朱允熥,可不是这样子的。
    那时候的朱允熥,十分老实听话。
    对他这个二哥,言听计从。
    在朱允炆眼里,甚至还很是愚笨,随随便便就能将其玩弄于手掌之中。
    可自从那日朝堂上,朱允熥站出来阻拦立他为储君,直言要立自己之后,从此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不仅诗才惊世,远胜自己,还发明了滚筒式印刷机。
    心机深沉,行事又每出他预料之外。
    那个被玩弄于手掌中的人,竟成了自己。
    在极短的时间内,朱允熥便逆转了局势。
    皇爷爷明明打算立自己为储君的,如今却是改了主意,要立他朱允熥。
    想到这里,朱允炆心中的恨意,早已是滔天之海。
    只是一直强忍着未发作而已。
    今日做好了万全准备,才前来试探虚实。
    却不料对方的反应,又一次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只听朱允熥高声喊道:“杨先生!”
    早已在外面等候着的杨士奇当即走了进来,拱手道:“吴王殿下,有何吩咐?”
    朱允熥道:“你即刻拿着皇爷爷赐我的宝刀,去一趟通政司衙门。”
    “看看那里是否有积压未报的奏章?是否有故意耽搁没处理的军国大事,紧急政务?”
    “若是查证属实,那便按大明律法,将有关误事犯法的官员,都当场斩了吧!”
    杨士奇应声道:“是!”
    朱允炆大吃一惊,忙道:“使不得,使不得,通政司的官员们,也是一番好意,岂能就此杀头,寒了人心。”
    朱允熥道:“朝廷有规制,大明有律法,我身为监国,又岂能徇私枉法?”
    “此番还得多谢二哥告知,要不然,恐怕我还一直被蒙在鼓里呢。”
    “不过,接下来该怎么处理,二哥就不必过问了。”
    “我既监国,自当负起责任!”
    他当然不是现在才知道。
    就等着朱允炆来说呢,正好顺水推舟,借机行事。
    他甚至还知道,很多奏折,虽然早已写好了,但今天才递进通政司。
    一夜之间,一直无事上奏的朝臣们,又突然跟商量好了似的,一齐上奏。
    而且,其中不少人,更是一次就上了好几本。
    就是想看他到底处理还是不处理。
    若是处理不过来,批阅不完,又打算怎么办?
    朱允炆便是过来故意告知的了。
    但朱允熥可不会按他们的想法行事,被他们牵着鼻子走。
    这些人既然敢这般试探自己的底线,那就要准备好付出一点代价。
    朱允炆闻言,顿时就急了。
    他本来只是想借这个由头,试探一下虚实。
    怎么就成对方杀人的借口了呢?
    传到外面,别人岂不是以为他来告密的?
    是自己出卖了别人?
    好不容易才拉拢的一些朝臣,又要因此事而散掉许多了。
    偏偏他还说不清。
    哪怕浑身上下都是嘴,也说不清。
    因为还真是他“告密”的啊!
    没冤枉他啊!
    不行,无论如何,必须要阻止此事!
    朱允炆急了,一时间有些慌不择言,又道:“此事也并非全然是通政司私自做主,是他们与朝中大臣们商议,大家一起决定的。”
    “你可不能将责任,都怪到通政司的头上,派人去杀他们的头啊!”
    还有这种好事?
    我的好二哥,你就是我的神助攻啊!
    朱允熥顿时欣喜万分,却立即装出有更大的盛怒之意,追问道:“我还道通政司的人,哪来这般大的狗胆,竟敢压着奏章不报?”
    “原来此事还有其他大臣参与,在背后给他们撑腰。”
    “与朝廷作对,与皇爷爷作对,与本监国作对!”
    “却不知都是些什么人,还望二哥如实告知,我也好将他们都一并捉拿归案,依律定罪!”
    朱允炆此时才回过神,如梦初醒,竟然又说漏嘴了。
    人家正磨刀霍霍要杀人呢,自己还在边上给他递刀子。
    关键是,这杀的,还是自己人啊!
    自己抽刀送给别人杀自己人……
    这一刻,朱允炆只觉眼前一黑,双腿一软。
    “砰”地一声,昏倒在地!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563/25448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