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一百三十章 老朱的担扰,姚广孝的请求!

第一百三十章 老朱的担扰,姚广孝的请求!

推荐阅读:最强妖孽特种兵王绝宠闪婚妻:高冷四爷,求放过!进击的废材重生之纵横都市重生农女巧当家大巫驾到御史不好当能斗圣罗赫尔兰特记星际男神是我爸

    老朱是一个很精明的人。
    但他所受到的知识教育,却是残缺不全。
    比如说,他对于算数非常在行。
    国家赋税收入,支出,一厘一毫都算得清清楚楚。
    但涉及货币金融知识,就开始抓瞎乱搞了。
    对于办报刊的事情,也是如此。
    老朱首先想的是朝廷邸报的发行成本。
    却全然没有想过,邸报的情形非常特殊,与大规模发行的商业性报纸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贫僧岂敢欺君?”姚广孝拜道:“《大明日报》有详细的账目,陛下若是不信,可令人去一查便知。”
    “纸张市价一文一张,但《大明日报》每日发行一百余万份,采购量极大。”
    “从造纸坊进货,初时价格为三千文一万张。”
    “如今已压至两千文一万张。”
    “大明制造局成立后,正自设造纸坊,据预估,造价还能进一步降低到一千文一万张。”
    “其他如油墨,成本也极为低廉。”
    “再加上有吴王殿下的滚筒式油印机相助,一份报纸平均成本一文半,已经很高了。”
    “若不是吴王殿下坚持将报纸从四版增加到八版,加上给工人的薪水极高,以及销卖报纸人员的提成,还有销往全国各地所需的运费等等,若一味压低成本,一份报纸,成本甚至可以压到一文以下。”
    姚广孝侃侃而谈,将账目都详详细细算给老朱听。
    《大明日报》的成本能压得如此之低,实际上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原因,那便是大规模生产下的工业化。
    朱允熥通过种种措施,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报纸的工业化生产,并不断改进,成本自然很低。
    不料,老朱竟是越听越怒,龙眸内杀意弥漫。
    “原来印刷报纸的成本竟如此之低。”
    “可朝廷印刷几百份邸报,却要花费数十两银子,折合一份邸报五六十文,这些钱,都是花到哪里去了?”
    “是不是都被他们贪墨了?”
    “该杀!”
    “咱要将印制邸报的官员,全部抄家砍头,剥皮充草!”
    老朱怒意冲天而起,杀气腾腾。
    姚广孝连忙劝道:“陛下,邸报成本高,应该与贪墨并无关系。”
    “邸报所载,乃朝廷机要,各项环节,都需要专人负责。”
    “再加上印刷量极小,造价高昂,亦属正常。”
    不错。
    邸报仅仅只印了几百份。
    但作为朝廷机要报刊,要严格摘取奏章和皇帝的批示,要做各项保密工作,光是工作人员,就有几十人之多。
    人员的薪水开销,便不是一笔小数目。
    可印刷量又这么少,每一份报刊的成本,当然就高到天上去了。
    说白了,如果邸报如果只印刷一份,那它的造价,就该是几十两银子一份。
    这与官员的贪墨并无任何关系。
    大批量印制和少量定制,成本本身就无法进行简单的对比。
    何况邸报还有额外且高昂的保密开销。
    姚广孝好说歹说,将邸报所需的各项支出与老朱详细算了一遍,才让老朱的怒火慢慢平息下来。
    不过,老朱的注意力,又到了另一件事上。
    “每年两百多万两银子,熥儿准备怎么花呢?”
    这可是相当于朝廷一年赋税收入十分之一的银子啊!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朝廷收上来的钱,该怎么开支,其实很早就确定了。
    很多开销,都是固定不变的。
    银子只是经一下手,就得花出去。
    真正能自由支配的银子,也就两三百万两的样子。
    若非如此,老朱之前也不会一直将目光盯在新印宝钞上面。
    骤然增加了两百多万两银子,几乎是增加了一倍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也难怪老朱会关心起来。
    按理说,这笔钱是朱允熥私人赚的,与朝廷没啥关系。
    毕竟,办报刊的事,老朱只是批准了,并没有拔银子给他。
    都是朱允熥用亲王的俸禄,自掏腰包办的。
    如今盈利了,当然也应归他所有。
    可是,老朱又想,这天下将来都是朱允熥的,那反过来说,朱允熥的钱,不就是朝廷的钱吗?
    询问他该怎么花,一点毛病都没有!
    “吴王殿下说,这笔钱,一小部分用在探听司。”
    “其他的,用于成立一个情报局,专司打探世界各国的情报。”
    “如今大明对北元的情报,主要由驻守边疆的藩王负责。”
    “由此造成朝廷耳目失灵。”
    “吴王殿下以为,将来应全部收归朝廷。”
    “除了北元之外,还有周边其他诸国,如倭国,安南,乃至海外南洋等。”
    “吴王殿下希望广撒耳目,遍察天下之事。”
    姚广孝如实禀报。
    朱允熥闲下来的时候,曾和他谈论过此事。
    在朱允熥看来,大航海时代即将来临,大明是必须要抢占先机的。
    情报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后世在蓝星称霸的鹰国,每年花在情报上的钱,甚至超过了其军费的百分之十!
    要知道,鹰国本身的军费开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用在情报上的钱,从来就不会白花。
    鹰国的情报之准确,几乎可以说,蓝星无出其右。
    大明要称霸蓝星,也必须这样去做。
    一方面,往敌对国家大量安插谍子,打探消息。
    另一方面,即使将这个国家征服,使其向大明称臣纳贡,成为大明的殖民地了,仍然需要派情报人员严密监控,以防有变。
    朱允熥有雄心壮志,要迎接大航海时代,工业化时代的到来。
    但离不开情报系统的支持。
    甚至早期的开路,都需要小股训练有素的情报人员去做。
    每年两百多万两银子现在看起来很多,可一旦时代变化,其实也就是一笔小钱而已。
    老朱的眉头却紧紧皱了起来。
    花这么多银子去打探外国的情报,有这个必要吗?
    还是说熥儿准备征战其他国家?
    若果真如此,那可不行。
    除了对大明北方造成严重威胁的北元之外,老朱不希望再征战任何一个国家!
    后世之人往往会极度赞誉开疆拓土的帝王。
    唯有身在其中的人,才清楚开疆拓土,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尤其是对普通百姓来说。
    因为生产力水平的限制,这个时代的国家,还没有办法从太过遥远的地区获取资源。
    那些地方基本上没有啥粮食产量,运过来也不现实。
    连天府之国四川的粮食,都因为蜀道相阻隔而基本上不会运到中原来,只能自产自销。
    以至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四川的粮价比中原地区都要低很多。
    其他矿产资源也大多用不上。
    开疆拓土不能获取实际上的好处,真正的意义就两条。
    一是作为中原地区的屏障,阻止外敌入侵。
    二是作为帝王的功绩,载入史册。
    第一条没得说,只要有外敌的地方,若无法和平相处,就该打!
    故而,朱元璋治下的大明,对于北元的态度,就是如此。
    毕竟,北元是目前最大的外敌。
    第二条就值得商榷了。
    因为这种帝王功绩,建立在无数百姓的血泪身上。
    一将功成万骨枯。
    帝王开疆拓土,代价却是由穷苦百姓来承担。
    除了让帝王在青史留名之外,好处全无。
    在老朱看来,这是只有昏君才会做的事!
    他绝不会做。
    他的子孙也不能做。
    何况,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事,存亡之道。
    老朱很清楚用兵的凶险。
    劳师远征,一旦战败,就很容易将整个国家都拖进去。
    兵凶战险,绝非空谈。
    在与诸将以及皇子们谈兵的时候,老朱曾说:“国家用兵,犹如医生用药,目的是要治病。绝不能没什么病就吃吃药,那是要吃坏的!”
    “为国当政者应该常讲军事,时刻不忘军事,但千万不能穷兵黩武!”
    为此,老朱甚至列出了十五个不征之国,写入《皇明祖训》中,规定子孙后代无故不得对这些国家用兵。
    此际,听到姚广孝的话,老朱立即警惕起来。
    “熥儿可是要准备对外用兵吗?”
    姚广孝怔了一下,没料到皇帝陛下会问起此事。
    “贫僧并不知晓,吴王殿下只与贫僧说过成立情报局之事,并不曾提及欲征讨其他诸国。”
    老朱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没有提及就好。
    不过,日后还是得召熥儿来问清楚。
    熥儿毕竟年轻气盛,难免有建功立业,开疆拓土的想法。
    得好好教导他以民生为重,不能擅动刀兵。
    “你的探听司办得如何了?可有打探到那日行刺熥儿,究竟是何人指使吗?”
    老朱问起了这件事。
    “回禀陛下,探听司成立不久,托陛下和吴王殿下的洪福,尚且一切顺利。”
    “那日行刺吴王殿下之事,事关重大,探听司本不该特意打探。”
    “只是从无意中得到消息,听闻宫中太监聂涣儿,曾出现在朴家余孽藏身之处。”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老朱龙眸内精芒一闪,随即便似是陷入了沉思。
    此事他早已知晓,此际听姚广孝提起,心中不禁又有些感慨,许久不语。
    大殿内寂静无比。
    突然,老朱的声音平淡响起:“你对此怎么看?”
    “此事涉及天家,非贫僧所能妄言。”姚广孝谨慎对道。
    “再过两日,便是熥儿母亲吕妃的生日,听说炆儿早已邀请过熥儿赴宴,你觉得熥儿该如何应对?”
    老朱却不放过他,又问起了吕妃生日宴的事。
    老朱之前早派人提醒过朱允熥,但并不是以自己的名义。
    姚广孝既然是吴王看重的谋士,朱允熥应该会与他商议此事,做好准备。
    姚广孝闻言,却突然拜了下去:“贫僧想请陛下降旨,令吴王殿下不得前往!”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563/25446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