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一百三十六章 老朱的震怒!立储!

第一百三十六章 老朱的震怒!立储!

推荐阅读:神魔录鬼将祸夏一天天九儿武破苍穹天地炼神校花的贴身高手林逸楚梦瑶开局女帝为师,我出师便天下无敌陈长安牧云瑶诸天:每个世界随机一个关键词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帝少宠坏小娇妻官场:美女领导带我青云直上

    在大明的历史上,无论是吕氏还是她的父亲吕本,都并不是多引人注目的人物。
    但如果细细品味,便会发现这两个人都很不简单。
    吕本曾经是元朝的官员,可他又是凤阳人,与老朱是老乡。
    对明初政治力量最强的淮西勋贵集团来说,吕本是天生的自己人。
    可他又与以武将为主体的大多数淮西勋贵不一样。
    他是文官。
    吕本曾经先后担任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
    吏部尚书有“天官”之称,而礼部尚书则是科举考试的组织者。
    这两个职位,都手握人事大权!
    再加上他的出身,吕本在朝廷中的人脉,可想而知。
    然而,如此关键且重要的人物,在胡惟庸案爆发的时候,却能安然无恙,全身而退。
    他的女儿吕氏,同样非常不简单。
    以次妃身份,熬死了常氏和她的长子,登上正妃之位。
    又熬死了丈夫,助自己的儿子成为储君。
    史书上虽不曾着墨描写太多,但其间究竟经历了什么,吕氏在其中发挥了什么作用,用了哪些手段,根本不为外人所知了。
    历史的细节,从来都藏在深处。
    看着吕氏倒地,吉垣走过去,亲自检查了一下她的鼻息,又按在脉搏上探了探脉,确定再无半分动静后,方吩咐道:“给吕妃娘娘收拾好妆容。”
    宫女太监们连忙上前。
    吉垣转身就走,却突然又停住了脚步,目光落在书桌上。
    吕氏临死之前,似乎不止一次的望向书桌,又生怕人察觉了的样子,莫非书桌里藏着什么东西?
    吉垣走过去,翻了起来。
    很快,他便从一大堆的书稿里面,翻出了吕氏所写的笔记。
    只是瞥了一眼,顿时脸色大变。
    当下以极快的速度将笔记收入怀中,又将书桌,乃至整个书房都全部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确认再无任何遗漏以后,方匆匆忙忙离去。
    ……
    天界寺。
    已是三更时分。
    老朱仍没有入睡休息。
    坐在佛堂里,念诵着佛经。
    殿内密密麻麻的烛火,将大殿照亮。
    但烛火数量虽多,光源辐射的范围却并不是很广。
    若从下方仰望上方高大的佛像,仍会觉到佛脸昏暗不明,似笑非笑,似慈悲似怜悯,仿若在嘲笑着世人的愚钝与悲哀。
    两侧的罗汉更是威严肃穆,持武器兵刃的手,好像要随时直扑而下。
    夜晚的佛堂,给人阴森而恐怖的感觉。
    但老朱却是浑然无觉。
    年轻时便起兵造反,一生杀人无数,从尸山血海中闯出来的人,又怎么可能会害怕铜塑木雕的佛像与罗汉呢?
    寂静的大殿内,只有轻微如蚊吟般的诵经声回荡。
    突然。
    “吱呀”一声。
    大殿的门,被轻轻微开了一点缝。
    吉垣弯着腰子,轻手轻脚的走了进来。
    “陛下,吕妃今夜病发,已经随故太子殿下去了。”
    老朱的念经声,戛然而止。
    吉垣迅速从怀中,掏出搜来的笔记,恭恭敬敬的呈上。
    “这是奴婢从她的书桌上找到的,里面的内容……”
    他顿了顿,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话锋转道:“还请陛下御览!”
    老朱随手接了过来,看了一眼,顿时神色大变。
    当下细细的将所有笔记,从头到尾,全部看了一遍。
    “混账!”
    一声惊天咆哮,在宁静的大殿内,骤如炸雷般响起。
    殿内声波震荡,气流翻流,数不清的烛火剧烈摇晃。
    连上方的佛祖、菩萨、罗汉,都仿佛在一刹那间为之变色。
    “她怎么敢行如此之事?”
    “心肠何其歹毒,该诛九族!”
    笔记有三四十篇之多。
    所写的内容,无非就是自己如何如何疼爱朱允熥,朱允熥又如何如何迫害她和朱允炆……
    在这些笔记里,她将自己塑造成了无辜可怜,心地善良的白莲花。
    而朱允熥则是为了争夺皇位,不顾母亲恩情、兄弟亲情的可恨无耻之人。
    即使朱允熥如此卑鄙,但她身为母亲,仍然爱着孩子,拼死维护着孩子,不愿在人前说孩子半分坏话。
    堪称人间最伟大最可敬的后妈!
    这样一个人,却被自己一手养大的儿子,活生生给逼死了。
    笔记的前面部分,已经有了一些特意做旧的痕迹。
    若不是吉垣突然率人前去,打断了她的计划,只要再给她一天的时间,这些笔记,就能做得天衣无缝。
    不过现在,老朱仍然能看出不少问题。
    说起来,老朱小时候家里穷,并没有进过学堂。
    他开始读书认字,是出家为僧后,从庙里学来的。
    但老朱天分极高,聪明无比,很快便掌握了不少知识。
    在此后行军打仗的日子里,只要一有闲暇,老朱仍发奋不懈的努力自学。
    与那些出身世家,自幼饱读诗书的大儒自然没法比。
    但比一般的秀才和读书人,老朱的知识丰富程度,却要远远甩开他们几条街。
    更重要的是,老朱还曾请教学识渊博的大儒,掌握了一项寻常人不具备的技能。
    那便是辨别字迹!
    老朱能一眼从字迹看出写字的人是谁,还能辨别出字迹是否伪造,以及笔墨纸张的新旧,是否故意做旧等等……
    之所以刻苦学习,掌握这项技能,是因为在以往的行军打仗,传递重要军事情报之时,要防止有人做假,被人欺骗。
    辨字,识别字迹是否伪造,笔墨纸张是否故意做旧,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为此,老朱很是下了一番苦功。
    吕氏的笔迹当然不是伪造的。
    但老朱却能看得出来,这些笔记虽然部分有做旧的痕迹,但若仔细辨别字迹的话,却仍然能看得出,这是一次性写的,而不是每天写一点。
    这并不是通过笔墨纸张的新旧来辨别。
    而是以字迹的不同来鉴定。
    言为心声,字为心画。
    视其笔迹,可见其人。
    一个人每天的心情不同,身体状态不一样,写出来的字,就会有细微的差别。
    而一次性写出来的东西,心情和身体的变化又不一样,字迹也会不一样。
    这只有经过专业学习和训练的人,才能辨别得出来。
    普通人是根本看不出的。
    吕氏的这些字,在老朱的火眼金睛之下,就能轻易看出是一次性写出来的东西。
    这不是吕氏不够谨慎小心,不知道分开来,每天来写一点,以防止露出破绽。
    而是因为吕氏在决定自杀之前,仍经历了漫长的心理挣扎。
    如果朱允炆和他的老师们,能通过其他手段对付得了朱允熥,吕氏当然不会去自杀。
    也就没有伪造笔记的必要。
    一直到后来,发现朱允炆是真的不可能斗过朱允熥,吕氏才打算以死来成全儿子。
    可时光又不能倒流。
    吕氏当然不可能再用每一天写一点的办法来伪造笔记了。
    在她看来,这也不算多大的破绽。
    同一个人,不同时间所写的笔迹,它们之间的差别,非常细微。
    别说是普通人,就是专业人士,有时候都不一定能鉴别得出来。
    再则,只要内容传出去,笔记又确实是她写的,这一点点外人根本察觉不到的瑕疵,又算得了什么呢?
    没有人会在意的。
    就算是陛下,恐怕都不会。
    愤怒之下的皇帝,哪里顾得了仔细认真的鉴别呢?
    可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在布局,朱允熥手下的杨士奇和姚广孝也一样在布局。
    而且,他们还抢在了吕氏的前面。
    这就令笔记被发现的时间,比她原本准备安排的时间,提早了许多。
    她也不是自杀,而是被赐死。
    笔记并没有流露出去,而是直接到了老朱的手上。
    老朱更是已经被姚广孝提醒,吕氏可能会以自杀来陷害吴王。
    看到这些笔记,又怎么会不仔细甄别呢?
    偏偏事起仓促,哪怕吕氏写一篇就开始做旧一篇,也仍然没有做得很好。
    可以说,到处都是破绽。
    想要凭此来对付朱允熥,只不过她死前走投无路之下的痴心妄想罢了。
    老朱的怒气却是被这本栽赃陷害的笔记,猛烈的激起。
    如果不是杨士奇的提醒,他还不会去怀疑吕氏,也就不会令人一直紧盯着她,暗中调查她。
    如果不是姚广孝进言,老朱还会等到生日宴之后,再决定怎么处置吕氏。
    那时候,这本笔记极有可能会在吕氏的特意安排下,流传出去,被世人知晓。
    就算他能明察秋毫,发现是吕氏的阴谋,但朝臣能信吗?世人能信吗?
    熥儿恐怕要背负起逼死母亲,残害骨肉兄弟的骂名,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咱就应该将吕氏千刀万剐,剥皮充草,挫骨扬灰。”
    一名女子,竟有如此之深的算计。
    此际,老朱已经完全相信,儿子朱标,大孙朱雄英、常氏等人的死,与吕氏逃不脱干系。
    尽管没有查到任何实证。
    但吕氏既有这般心思,能想出如此之狠毒的阴谋,那她之前的事做得天衣无缝,没有露出破绽,也不足为奇。
    老朱甚至怀疑,马皇后的死,也和吕氏有关。
    毕竟,马皇后是在朱雄英死后,才一病不起的。
    想到这些,老朱对吕氏的恨意之重,可想而知。
    吕氏恐怕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苦心编造出来的笔记,没有成为杀死朱允熥的刀,反而会将自己的娘家人,吕氏一门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大约就是作茧自缚了。
    “咱一定要杀了她全家,灭她满门!”
    老朱在大殿内走来走去,愤怒无比。
    但过了片刻,还是慢慢将情绪压了下去。
    无论如何,至少在眼下这个时刻,不能这般去做。
    “传旨,吕妃温婉贤淑,德才兼备,今不幸薨逝,朕闻之悲彻不已。”
    “着加封其为贞敏太子妃。”
    “她生前素来崇向俭朴,死后丧礼亦不宜大操大办,有违其愿。”
    “停灵三日,入棺即可。”
    “是!”吉垣连忙应道。
    老朱说完之后,又问道:“今夜去处置吕氏的所有人,除了你之外,要全部杀了,一个也不许留。”
    暗中处死吕氏的事,绝不能走漏半点消息。
    当然,也不是说要全部杀光。
    吉垣作为他的近侍,再给他十个胆,也绝不会向外泄漏半分。
    何况,他本来就知道自己许多隐秘,多这一件事,也没有关系。
    真要杀他,也不是在这个时候。
    毕竟,还要留着他办事。
    最隐密的事,也总是需要人去办的。
    吉垣心中一紧,虽然此事早在他的意料之中,但还是升起一阵阵后怕。
    “奴婢遵旨。”
    老朱仰望佛像:“立熥儿为储君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吕氏的事,给了老朱一记警钟。
    朱允熥名位不正,未来这种事便会层出不穷。
    他本来只是想磨励一下朱允熥,顺便看一下有什么反对势力跳出来,自己好趁在世的时间再帮熥儿一把,以防有什么不测,熥儿镇不住朝臣和骄兵悍将。
    如今看来,朱允熥的威望已初步树立。
    办事的能力之强,还在老朱的预料之上。
    吕氏死后,朝堂上没有他镇不住的人。
    再继续拖着不立储君,只会带来太多不必要的麻烦。
    是时候该定名份了。
    “你去告诉熥儿,三日之后,让他来天界寺,咱有话和他说。”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563/25446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