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的第一支海军!

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明的第一支海军!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大明军事学院招募新兵的消息传出,整个金陵城都沸腾了。
    自宋代开始,民间便有了“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的说法。
    即使是今天,大明初立,武人的地位还相对较高,军户却仍然被世人所瞧不起。
    曾经有一个县,因为其境内有人接二连三的伪造大明宝钞,老朱一怒之下,下令将全县的所有百姓,全部贬为军户。
    换句话说,从普通百姓转为军户,在这个时代,被视作是一项严厉的惩罚措施。
    士兵的地位之低,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这只是对最底层的士兵而言。
    对军官们来说,则是全然不同的逻辑。
    手握重兵的武将,无疑是民间百姓敬畏又羡慕的对象。
    便是一名百户,或者更低一级的总旗,也绝对是寻常百姓惹不起的存在。
    即使对文官来说,此时的武将勋贵,其地位也远远高于他们。
    被人瞧不起的,只有最低一级的士兵。
    某种意义上说,这个时代的大明军户,多多少少有点奴隶制的味道。
    一级一级的军官,便是一名名或大或小的奴隶主。
    最下层的士兵,则是他们任意驱使的奴隶。
    百姓们不愿意成为士兵,也就成了理所应当之事。
    可大明军事学院招募的新兵不一样。
    金陵城乃至整个大明,谁不知道大明军事学院是什么样的存在!
    皇太孙亲自担任院长,连燕王、梁国公等皇亲国戚都在里面读书做学生。
    此前最低也得指挥使这一级别,才能获得进入里面读书的资格。
    而现在,竟然要招募普通士兵加入。
    虽然明言学员毕业后仍只是寻常军士,或者低阶军官,但谁都能看出来,不会这么简单。
    进这样的学校,做皇太孙的学生,与燕王、梁国公等人成为同学,将来的前途,必定不可限量。
    何况招募简章上面,写得清清楚楚,一经录取,待遇从优。
    学生入学即是士兵,能享受每个月二两银子的俸禄,且入学及从军期间,皆由朝廷提供免费的食宿。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
    这个时代在地主家长年做长工,一年做到头,能获得的报酬也不过八两银子。
    每月二两银子,一年便是二十四两,足足是给地主家当长工的三倍。
    而且,大明军事学院的伙食,肯定比地主家给长工的伙食好得多。
    更别说,长工一辈子都看不到出人头地的希望。
    可进入大明军事学院,一旦表现优秀,将来建功立业,那就真的是翻身把歌唱了。
    更重要的是,这次招募军士,不设任何限制。
    只要不是犯人,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军户军士,皆可自愿报名。
    一旦通过入学考试,即能成为大明军事学院的第一期士兵学员。
    对普通百姓来说,这无异于是一步登天的机会。
    消息传出后,前来报名的人,迅速便将大明军事学院门口附近的几条街道挤得水泄不通。
    当然,反应最快的,其实还不是普通百姓,而是勋贵功臣子弟。
    许多勋贵功臣的儿子众多。
    并不是每一个儿子,都能承袭爵位的。
    一般而言,除了长子之外,其他儿子只能自谋出路。
    当然,有祖辈的荫庇,他们通常还是能谋得不错的生计。
    然而,那又怎么比得上进入大明军事学院读书呢?
    有小道消息传出,第一期大明军事学院的士兵学员,极有可能由皇太孙亲自教导。
    换句话说,虽然招募的是士兵,但实际却是作为军官培养的,只要入学,就是皇太孙的亲传弟子。
    这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因此,无论之前是何等纨绔子弟,此际大多都被家长赶来了大明军事学院,报名参军入学。
    大明军事学院内,从各处调配来的考官,正在严格按照朱允熥制定的考试标准,组织进行入学考试。
    大体上来说,分为文化测试,体能测试。
    没错!
    大明军事学院要求每一个入学的学生,都必须接受过一定的文化教育,能读书识字。
    对后世来说,这项要求很低。
    但对这个时代来说,却是直接卡住了大多数的人。
    所幸的是,符合要求的人,也并不少。
    并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会走上科举之路。
    这是因为科举对文化水平的要求很高。
    在民间,还存在大量送孩子读过一两年书的人。
    让孩子认识几个字,长大了不会成为一个睁眼瞎。
    这是许多百姓家长的心愿。
    培养一个能中科举的书生很难,普通人家根本负担不起。
    但是,在孩子七八岁,十来岁的时候,送孩子去学堂念几年书,完成基础的启蒙教育,不少普通百姓家庭咬咬牙,还是能负担得起的。
    连朱元璋这种家里穷得叮当响的人,都能通过入庙当和尚而读书识字。
    自幼父母双亡,家里一贫如洗的汤和,同样也认得字。
    足见初略识字的人群,在民间是广泛存在的。
    这样的人,当然不可能去参加科举。
    他们的文化水平还远远不够。
    但他们正好是订阅《大明日报》的主力人群,也完全满足大明军事学院招募学员兵的要求。
    至于体能测试,勋贵子弟们原以为会测试射箭和武术等项目。
    这是许多军队测试的要求。
    但结果,大明军事学院却是测试视力,听力,以及跑步和游泳,直接让许多人傻眼。
    视力和听力还好,只需符合基本要求即可。
    跑步和游泳则淘汰了相当多的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至关重要的测试,便是勇气与胆量的测试。
    该项测试,由蓝玉担任主考官。
    考场内,一名刚刚通过前面多项测试的学员站到了标靶下。
    蓝玉站在数十米远的地方,张弓搭箭,瞄向学员。
    刹时间,这名学员吓得浑身颤颤发抖。
    蓝玉微微皱眉,放下弓箭,道:“下一个。”
    这名学员显然是不合格的,根本无须浪费时间。
    第二名学员走上前来,他比前面的学员表现镇定得多。
    “啪!”
    一箭射出,学员吓得连忙低头躲避。
    蓝玉轻轻摇头:“下一个。”
    很快,第三名学员上前,在标靶下方立定站好。
    蓝玉张弓搭箭,箭矢疾飞而出。
    “咔嚓!”
    一声轻响,箭头射入学员脑袋上方一寸远的标靶中心。
    学员纹丝不动,神色淡定如常。
    蓝玉的脸上,不由得浮现一抹笑意。
    以他的箭术,在这个距离,就算闭着眼睛也不可能射偏半分。
    但对于直面箭矢的人来说,却是另一番感受。
    他们会提心吊胆,会忍不住想要闪躲。
    只有真正具有勇气的人,才能这般镇定。
    这样的人,看淡了生死。
    在战场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危险,都不会当逃兵。
    他们有勇气死战到底!
    一支全部由这样的士兵组成的军队,才是真正的精锐。
    “过关!”
    蓝玉高声喊道。
    接着又开始了新的测试。
    ……
    朱允熥正四处巡视考场。
    大明军事学院的第一期学员非同小可。
    在他的计划里,这些人将来成为整个大明军队的核心骨干。
    接下来当然还有第二期,第三期,第四期……源源不断的招募下去。
    作为大明的新军,最终将取代原来绝大部分的军队。
    当然,军队的数量会大大减少。
    因为战斗力大幅提高之后,根本不需要这么多的军队。
    老朱所订立的军户制度,好处是士兵既是兵,也是民。
    闲时务农,战时当兵。
    他们都有朝廷分的田地,足以满足其生活需求,朝廷不用再额外给付军饷。
    这一制度能成立,是因为经历了元末战乱,天下有了大量的荒田,无主之田,可以作为军屯。
    其次是还有无数流离失所的流民。
    将他们充作军户,不仅能满足国家军事力量建设的需要,还能让流民都种上田,吃饱饭。
    一举两得!
    然而,弊端也是很显而易见的。
    军户们的生活重心,其实并不在作战上面,而在种田上面。
    毕竟,打仗对他们毫无好处,连军饷都没有。
    种田才是实打实的利益。
    久而久之,卫所的军力自然越来越拉垮。
    其次是,军户制度过于强化军官的权力。
    士兵必须无条件服从上级军官的命令。
    这在执行作战任务的时候,当然没有问题,也是必然的要求。
    可如果回归到日常生活,种田养家上面,问题就大了。
    对于总旗,百户等世袭军官来说,既然士兵必须要听我的命令,那我家的田,当然得由士兵来帮我耕种。
    毕竟,即使是后世的现代军队,许多国家的军官仍然会经常指使士兵帮自己干私活。
    更别说是眼下的大明。
    因为军官的权力使然,国家想要彻底禁绝这种事情,近乎不可能。
    不止如此,士兵家种田的粮食产出,也得归我所有,士兵家的田,就是我家的田!
    因为国家必须维护军官的威望,不能允许士兵和军官对抗。
    可没有了对抗,士兵任由军官随意拿捏,时间一长,就会丧失所有的一切,沦为军官的奴隶。
    事实上,这正是明代中后期军户制度近乎彻底崩溃的根源。
    士兵的田,最后几乎全部被各级军官霸占了。
    失去田的军户,比奴隶还惨,就只剩下逃亡一条路。
    高峰时期,有近八成的军户逃掉了。
    留下来的两成,大多数都是一些老弱病残。
    军户制度,最终也变得名存实亡。
    各地的卫所,逐渐丧失了战斗力。
    不过,至少现在,大明的军纪仍然严明,卫所兵还有战力,朱允熥也不打算很快废除这项制度。
    卫所制度有其可取之处,尤其是对边疆地区而言。
    新军只会逐步建成,慢慢推行。
    第一支新军,当然是海军。
    因为海军与陆军不一样。
    海军是专业性非常强的兵种,必须由职业的士兵和军官来充任。
    卫所兵显然是无法胜任的。
    巡视了一番之后,朱允熥满意的点了点头。
    看起来,报名的人足够多,要招到合格兵源,并没有什么问题。
    只不过。
    大明的第一支海军,又该由什么人担任统领呢?
    他脑海中念头刚起,便见有一道高大的身影,映入眼帘。
    “太孙殿下,奴婢能进入大明军事学院吗?”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563/254463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