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一百七十一章 疯狂的理念!引狼入室!

第一百七十一章 疯狂的理念!引狼入室!

推荐阅读:进击的废材重生之纵横都市重生农女巧当家大巫驾到御史不好当能斗圣罗赫尔兰特记星际男神是我爸重生军嫂驭夫计奈良飞剑

    经此一战,肆虐江浙沿海地带多年的倭寇,一朝而平。
    消息很快通过信鸽传回金陵城。
    刹时间,朝野轰动了!
    ……
    “特大消息,太孙殿下率大明海军,荡平倭寇巢穴。三十年倭患,一朝而平。”
    “大明海军创造杀敌三千,自身无一人死亡的惊天战绩。”
    “倭寇首领亦已被生擒,将很快押往京师。”
    ……
    随着《大明日报》对大明海军剿倭之战的宣传和报道,大明的百姓,都为之沸腾了。
    “不是说倭寇很厉害,个个都能以一抵十吗?怎么竟如此不堪一击啊?”
    “那当然是我大明海军更厉害,太孙殿下更厉害了!”
    “对啊!大明海军所招的人,可个个都是精锐中的精锐,别看只有一万人,实际上的战力,就是十万大军也比不上。”
    “要我说啊,还是太孙殿下厉害。要不是太孙殿下指挥有方,倭寇也不会这么快被剿灭。”
    “那是自然。太孙殿下能文能武,无论文武,皆是天下无双!”
    ……
    百姓们对此深信不疑,奔走相向,沸腾不已。
    但朝堂的反应,却是有点奇怪。
    “这不可能!”兵部主事齐泰看着战报,厉声喝斥:“荒谬,真是荒谬,这战报也太荒谬了!”
    “杀敌三千有余,全歼肆虐江浙沿海多年的倭寇,自身却无一战死。”
    “如此战报,是怎么敢厚着脸皮报上来的?”
    齐泰一点都不信,脸上只有浓浓的愤怒之色。
    “齐兄慎言,这可是太孙殿下呈上来的战报,不要随意置疑,要犯大忌的。”
    旁边的一名同事小心提醒道。
    齐泰冷笑道:“若非他是太孙,也不敢如此张狂的造假,糊弄朝廷。”
    “换了一个别的将领,将这样的战报呈交给朝廷,就该治他一个‘欺君罔上’的罪名。”
    同事叹道:“也许太孙殿下另有深意吧。”
    “大明海军乃是他一手所创,又是第一次出征,急需战绩来证明。”
    “如此一宣传,太孙殿下的威望,便又提高了。”
    齐泰咬牙切齿:“他只顾着自己争权夺利,又何曾想过这样做引发的不良后果呢?”
    “有了他做表率,以后的将领,都有样学样,这般虚报战绩,那还了得吗?”
    他越想越气,转身走出堂屋,走到外面的院子里,却见黄子澄正站那里。
    按理来说,黄子澄在被封为大明使臣,就该启程前往倭国。
    但他并不想太急着去,而是想等太孙走后,再私底下联络联络朝臣。
    真要说服倭国出兵,也还需要朝臣从内部施压。
    他便以出使之事还需要时间好生准备为借口,将日期拖延了下来。
    “齐兄何必动怒?”黄子澄劝道:“太孙行事张扬,好大喜功,也非一日两日之事。”
    “说到底,都是因为献王殿下没有被立为储君。要不然,何至如此?”
    齐泰拉着黄子澄走到一旁,道:“黄兄不是要出使倭国吗?怎么得空来找我了?”
    齐泰刚拜入朱允炆门下不久,朱允炆就被朱允熥以“疯癫”的理由关押圈禁了。
    齐泰的投效,实际上变成了不了了之。
    但在黄子澄看来,齐泰无疑还是值得信任和拉扰的人。
    “我这两日便会出发。”黄子澄沉声道:“临行前,特意来找齐兄,是为了大事计。”
    齐泰眸内精光一闪,脸上表情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黄子澄缓缓道:“我此番出使倭国,明为劝服倭国来朝,实则是想请倭国出兵我大明!”
    齐泰脱口失声,怒道:“你想干什么,难道你要背叛我大明吗?”
    黄子澄振声道:“我这么做,正是为了救大明。”
    “太孙倒行逆施,加征商税,令税务司四处追查税款,不知有多少士绅因此深受其害。”
    “如今外面都传言说,税务司的税吏,比黑白无常更可怕。”
    “朝廷确实是收了一笔税银,可这样做,却失了人心。”
    “相比收多少钱的税,难道不是人心更重要吗?”
    “特别是他还利用《大明日报》,煽动舆论,逼得朝中清流不得不表态支持他。”
    黄子澄想到这里,恨得牙痒痒的。
    他也曾上书支持税务司,支持太孙加征商税的举措。
    没办法。
    大势所趋,舆论重压下,他不得不那般做。
    黄子澄不怕死,却害怕自己留下千秋万古的骂名。
    因此,明明心里对加征商税之事十分反感,对税务司更是厌恶无比,却又不得不上书表态支持。
    免得被百姓们唾骂。
    “眼下他又谎报称将江浙沿海的倭寇,一战尽剿,欺骗陛下,欺骗天下百姓。”
    “他这样做,就是想早日放开海禁,想施行他所谓‘太孙新政’。”
    “如今他还没有登基,就已经这般胆大妄为。”
    “若是有朝一日,他登基为帝,还不知要将天下搅到何等天翻地覆的地步。”
    黄子澄的语气,激动起来。
    “献王那日在吕妃灵堂所说的话,固然有不堪之处,其实细想,却是合情合理。”
    “吕妃将太孙一手抚养长大,如今却遭其反噬,谁又能不痛心呢?”
    “吕妃始终是献王的生母,凡事向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太正常不过了。”
    “何况吕妃身死,多半就是太孙所为。”
    “此后更是将吕妃一族,斩尽杀绝。”
    “再以此为借口,出征清倭。”
    “实际上,他想做的,就是借此打开‘海禁’。”
    “他这种人,虽然有才华,能力亦不弱,可野心更大,不顾天下的安危,只图自己建功立业,青史留名。”
    “昔日的隋炀帝,便是此等人物。”
    “今日之太孙,不过是隋炀帝第二罢了。”
    “我大明若交到他的手中,必亡无疑。”
    黄子澄滔滔不绝的说着,言语间仿佛自己颇为正气,皆是忧国忧民之心。
    “我辈读书人,自幼饱读圣贤书,当知江山社稷,绝计不可交到此等人手中。”
    “陛下年龄大了,老眼昏花,被这等人欺骗,以致于立他为太孙。”
    “如今唯一的办法,便是趁他还不曾正式登基,尽快将他扳倒。”
    “让陛下改立献王为储君。”
    “我此次之所以主动请缨出使倭国,就是为了说服倭王,出兵大明。”
    “有了倭国施压,再请有志之士从朝堂内部发力,逼迫陛下废掉如今的太孙,改立献王。”
    “我大明江山,方可高枕无忧。”
    齐泰听他说完,冷冷看着他道:“你这是引狼入室!你可知如此一来,会引起多大的战祸,会有多少人因此而死吗?”
    “你为了扶持献王,为了一己私利,为了获得从龙之功,不惜置大明江山于险境,置天下百姓于水火。”
    “如此险恶用心,我齐泰又且能与你狼狈为奸,祸害大明!”
    黄子澄仰天大笑,双泪滚滚,神情颇见悲愤之色:“我若是仅仅为了一己之私利,只想要从龙之功,便是随便找一个藩王的攀附,不也比扶持如今已被圈禁的献王要好吗?”
    “没错,如此一来,我大明百姓确实会因此而死亡无数。”
    “可哪怕死一百万人,死几百万人,只要能阻止如今的太孙殿下继位登基,那便是值得的。”
    “他若是登基称帝,我大明必定天翻地覆。”
    “到那时,又岂止是死一百万人这么简单!”
    “再说,就算我不出使倭国,不说服倭国出兵,他不也打算远征倭国吗?”
    “我大明与倭国之间的战争,仍是不可避免。”
    “他自负自己有才,智略天下无双,只想开疆拓土,建功立业。恐怕他想要征服的,还不止一个倭国。”
    “日后他一旦为帝,必然不断的远征海外及周边四夷诸国,为了他的帝王功业,让我大明陷入永远止境的战火之中。”
    “隋炀帝殷鉴不远!”
    “那时候,你一定会为你今日的选择而后悔。”
    黄子澄双眸瞪着齐泰。
    这一切,他已经陷入了疯狂,觉得自己所做所为,皆是为了大明,为了天下。
    自己义无反顾。
    在黄子澄看来,齐泰应该与自己是同路人。
    齐泰愣了愣,看着黄子澄,默然不语。
    很显然,他已经被黄子澄的歪理,说得有些心动了。
    太孙殿下雄心勃勃,这一点任谁都可以看得出来。
    太孙要改革变法,要改变过去诸多制度的心思,也丝毫不曾隐瞒。
    可对传统的读书人来说,始终保持过去的制度不变,才是一名帝王应该做的事情。
    那种充满雄心壮志,一心想要求变的君王,在读书人眼中,从来就不是一个好皇帝!
    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汉武骄奢,国祚几绝。
    至于王莽,隋炀帝等,更不用说。
    这些人,都有能力,有野心,有抱负。
    他们也确实做出了一番事业。
    可最后的结果,至少在读书人眼中,秦始皇奋六世余烈统一天下,却又令秦朝灭亡。
    从读书人保江山传承的角度来看,还不如不统一呢,那样至少秦朝偏安一隅的社稷,仍能延续。
    汉武帝虽然打得匈奴抱头鼠窜,可也耗尽了汉朝的国力。
    汉朝自此之后,便开始走向一步步走向衰亡。
    隋炀帝更不用说了。
    修大运河,三征高丽,一心只想建功立业,结果将隋帝国折腾没了。
    帝王就应该垂拱而治,无为而治。
    不变革,不折腾,也不追求任何功业。
    这样才稳妥,这才是读书人以及天下豪绅眼中的好皇帝!
    说到底,统治阶层都希望世界万古不变,永远如此。
    国家的制度也是一样。
    任谁当皇帝,都不要做任何改动。
    他们就能世世代代,高高在上,不用担心阶层掉落。
    儒家的治国理念,也正是基于这一点。
    祖宗之法,千秋万世不改!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563/254455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