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原的心,另一手布置!

第二百一十二章 草原的心,另一手布置!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草原部落果然是爱好和平的。
    当天晚上,朱能令新军将士在王庭附近扎营。
    恩克派人送来粮食和酒,还有能歌善舞的姑娘,给新军将士们表演节目助兴。
    可惜朱能严令新军营中,不得随意生火,这是铁的纪律。
    在大明境内的时候,沿途有地方官府提供粮食补给,还能架锅烧米做饭。
    从出关之后,将士们便一直只吃随身携带的干粮了。
    好在新军待遇委实不错,干粮中连肉食都不少。
    虽然苦一点,可行军打仗,哪有不吃苦的呢?
    将士们都还能接受。
    不能生火,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新军的马车上,携带的可都是火药。
    一旦起火,后果不堪设想。
    前来唱歌跳舞的草原姑娘,也只能在新军营地的四周架起篝火,在外面表演草原部落独具特色的节目。
    引来全体新军将士远远观看,不时发出一阵阵叫好之声。
    那边的游牧民也立即报之以热情的回应。
    双方一片乐融融和谐相处的景象。
    谁又能想到,就在不久前,两边还是不死不休,不共戴天的仇敌呢。
    此际竟仿佛真的成了睦邻好友!
    草原部落以极大的“诚意”,欢迎大明天军的到来。
    一夜欢庆,到深夜方散去。
    第二天一早,北元王庭里,却又是杀气腾腾。
    有了大明新军撑腰,恩克开始清洗乌格齐哈什哈生前的亲信。
    这亦是朱能的建议,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恩克进一步稳固自己的权力地位,昨天说放过他们,不过是为了安定人心。
    也是为了防止他们狗急跳墙。
    如今有大明新军在一旁坐镇,便可放手施为了。
    朱能也正需杀人立威。
    很快,双方一起抓出了数百名曾经与乌格齐哈什哈勾结的“乱臣贼子”,交付大明新军,执行“枪决”和“炮决”。
    也让王庭里尚未亲眼见识过大明新军厉害的北元贵族,好好见识了一下大明枪炮的厉害,从此坚定“永远和平”的信念。
    “朱将军,王庭内部的乌格齐哈什哈余孽已经全部清洗了,接下来,该将他的部落全部铲除了。”
    营帐内,朱能坐在正上方,恩克跪坐下首,低头向朱能行礼道。
    人的底线只要被突破,就会不断突破。
    在几天前,恩克虽然想过归顺大明,但在当时的他看来,即使归顺,大明至少得封自己一个世袭亲王吧。
    说不得还要给他接旨也不用行礼的特权。
    这样才符合恩克草原大可汗的地位。
    毕竟,身为草原上的最高统治者,他可以与大明讲和。
    但大明也应待他以礼,不能让他失了国格。
    可这种想法,随着恩克正式降明,在朱能的步步进逼下,他不得不一退再退。
    恩克只觉得面对眼前的大明将军,便有若面对一尊可怕无比的魔王一般,令他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
    对方显然没有什么要对他特别礼遇的意思,恩克也不敢提出这样的要求。
    反正明军不会一直待在草原上,等他们走了,自己还是那个至高无上的草原大可汗。
    而今向大明屈膝,不过是稍微忍耐一时而已。
    日后还可以借大明的势力,弹压草原上反对自己的势力和部落。
    让自己一脉的统治,永远稳定。
    如此算起来,即使是向大明上贡,即使跪下迎接明使,也并非完全不可接受。
    明使可能也就每年来一两次,不过每年委屈自己几天罢了。
    换来长长久久统治草原,凌驾于草原上所有人之上,这笔账,算起来不亏!
    恩克很好的转变了心态。
    “不仅仅是乌格齐哈什哈的部落,草原上所有不愿意归顺大明,不愿意臣服大明的部落,都要全部铲除。”
    朱能纠正了他的话,声音中含着不容抗拒的威严与杀气。
    说完,虎目深深望了恩克一眼。
    对于这小子心里的算盘,朱能心里跟明镜似的。
    杀了乌格齐哈什哈之后,恩克已经没有了退路。
    若是不将乌格齐哈什哈全家老小都杀掉,将他的部落在草原斩草除根,恩克往后恐怕寝食难安。
    毕竟,乌格齐哈什哈的部落,真的很强大。
    他那一族,在草原上也有着极高的威望。
    一旦乌格齐哈什哈的儿子站出来高呼讨伐恩格,那恩格可不仅仅是汗位不保的问题,弄不好就要人头落地,乃至整个部落都会被灭。
    草原部落之间的争斗,素来残酷无比的。
    不过,朱能也很乐意帮恩克一把。
    毕竟,恩克投降了大明,而乌格齐哈什哈与大明为敌,正好用他的部落来杀鸡儆猴。
    要让草原部落从此永远爱好和平,永远只会载歌载舞,不会再拿刀枪和弓箭南下侵掠大明,就必须让他们知道大明军队强大与可怕。
    让他们知道,得罪大明的后果,是他们万万也承担不起的。
    只是朱能并不着急,新军将士一路长途跋涉,人困马乏,先休息几天再说。
    二来嘛,恩克虽然降了,但后续该怎么处理草原部落,朱能也并不清楚。
    他只管领兵打仗,善后的处理,可不是朱能擅长的事情。
    这需要上报朝廷,等朝廷那边做决定。
    反正恩克既然降了,就要负责解决几千明军的粮草问题,他并不急着回师。
    但捷报要早日传回去,让太孙殿下放心。
    “将军说得极是,所有不臣服大明的部落,都应该全部铲除。”
    下方,各部落首领对朱能的话,报以极为热烈的响应,一个个脸上洋溢着欢快无比的神情。
    自己降了,若是别的部落不跟着降了,那自己岂不是成了别人眼中的“元奸”,成为了背叛草原部落的人吗?
    那怎么能行呢?
    必须大家所有人一起降!
    对于那些胆敢不降大明的部落,就该全部灭掉。
    将他们的战士统统杀掉,将妇人和孩子抢过来,给自己的部落做奴隶,将他们的牛羊马匹都变为自己部落的财产。
    到时候,自己的部落将变得更加强大。
    草原上也没有人敢说自己是“元奸”,是草原的叛徒!
    如果不清除那些部落,等大明天军一撤,恐怕他们就会遭到草原上牧民的唾弃,以及其他部落的群起围攻了。
    必须让他们全部都归顺大明!
    这就是眼下众部落首领的心态。
    大家同为草原部落,有福我先享,有难一起当。
    老子都投降了,你竟然不投降,你岂不是会在心里骂我是“元奸”?
    我的名声还要不要?
    你这样决计是不行的。
    必须大家一起投降!
    不投降的,就别怪兄弟我心狠手辣了。
    “你告诉我乌格齐哈什哈部落的所在地,让周边的部落,挡住他们逃跑的路,等过几天,将士们都休息好了,本将军便出兵,灭了乌格齐哈什哈的部落。”
    恩克闻言,顿时喜出望外,立即便去布置了。
    ……
    另一边。
    朱棡调集了十余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关。
    身为藩王,他本来只有直属三卫兵马能自己随意调动。
    但朱棡坐镇太原多年,周围各卫所里面,皆是他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将领。
    更何况,还有傅友德这位军中威望极高的老将在。
    一听到晋王调兵出关,各卫所的将领,便立即率军赶至。
    这种现象,在明初其实很普遍。
    后来朱棣造反,以八百府兵起事,杀了朝廷监视他的大臣,北平附近的军队,便都跟着朱棣一起反了。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在朱标死后,要对功勋武将痛下杀手,而不是仅仅解除他们的兵权,让他们回家怡养天年。
    说白了,解除兵权对这些人根本没用。
    他们能凭借自己在军中的人脉和个人威望,不用朝廷下发命令,也照样指挥千军万马。
    毕竟,军中有无数曾经在他们麾下当过兵的亲信。
    如今朱允熥虽然在进行军改和裁军,但才刚刚起步不久,尚未完全掌控所有大军。
    边关地区的推进更是缓慢。
    各卫所的将领明知朝廷有严令不许派兵出关,可晋王一声令下,他们马上便将朝廷禁令丢到一旁,听从晋王的号令了。
    为了防止被新军和北元发现,大军出关后,朱棡派出了大量或三五人,或十几人为一队的精锐骑兵,清理可能靠近大军的游牧民,避免暴露行踪。
    另一方面,他的大军,也只能远远跟着,不敢距离新军太近。
    直到这天,朱棡终于听到了大炮轰鸣的声音。
    声音极远,甚至都听不太分明。
    反复倾听,仔细辨认后,才最终确定。
    “张辅的军队,终于与北元交上手了。”
    朱棡喜出望外。
    “新军士兵都是精锐,又有马车作为倚仗,可以挡住北元骑兵的冲锋,他们之间的战斗,会持续很久。”
    傅友德凝望着远方道:“听这声音,我军离战场的距离刚刚好,可以令三军将士先行休息,养精蓄锐。”
    “等两个时辰出发,待抵达战场时,应该刚好便是双方大战结束之时。”
    朱棡微微点头。
    北元灭掉张辅的三千精锐新军,必定精疲力尽。
    到那时候,自己的大军再发起进攻,就能取得一场空前的大捷。
    张辅和三千新军战士,都会战死,成为这场大捷的祭品!
    朱棡当即传令,三军就地休息。
    如此过了两个时辰,炮声止息。
    他唯恐错过战机,不敢再耽搁,命令大军立即前进。
    日落时分,十余万大军终于抵达了大明新军与北元骑兵交战的战场。
    触目望去,尸横遍野。
    让朱棡最震惊的,并非战场的惨烈。
    作为多年镇守边关的藩王,这种场面,他见多了。
    可战场上,朱棡预料中的北元骑兵没见到踪影,只有大明新军仍在。
    朱棡侧身回头,望向傅友德,便见他的瞳孔内,亦唯剩深深的震憾与不可思议。
    一脸见鬼的表情。
    此时,大明新军已缓缓靠近过来。
    他们明显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
    按理说,应该有不少伤兵,有大量的减员。
    可朱棡的目光望过去,便惊奇地发现,这支新军,还是原来的模样。
    经过一场激战后,人员竟然没有减少。
    地上漫山遍野的尸体,难道都是元军的?
    “这怎么可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朱棡吞了一口水,目光内皆是骇然。
    此时张辅已率领新军将士,赶到了距离朱棡数百步远的地方。
    可他没有下马来见礼,甚至都没有摘下脸上佩戴的魔王面具,只有一双黑眸盯着朱棡,冷冷开口。
    “晋王殿下,朝廷严令,藩王不得擅自率兵出关,有抗旨不遵者,严惩不贷,殿下为何率大军出现在此?”
    说话间,张辅一挥手。
    哗啦啦!
    哗啦啦!
    身后的三千新军立即开始行动,炮上弹,枪上膛,进入了随时准备开启作战的状态。
    风声呼啸。
    落日西斜。
    朱棡身上的马似是骤然受惊,扬蹄而起,发出一声清脆的嘶鸣。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563/25444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