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变样的应天府,被拦住的老朱!

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变样的应天府,被拦住的老朱!

推荐阅读: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全球灾荒,我靠种地成为国宝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宠你生生世世起开,那个凤傲天是我的四合院:我的老婆力拔山兮气盖世婚后失控转生变成白毛狐娘萝莉无字寻仙大明:朱重八的六岁小皇叔

    离开金陵短短几个月,竟恍如隔世。
    在申城感受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看着一座城市一天天建设,成长……一幢幢建筑物拔地而起。
    十里码头,十里繁华。
    离开之后,再见到传统的城市和乡村,便有了一番别样的感受。
    老朱想起朱孙在信中所言,说太孙殿下正利用科学,欲要在大明掀起一场“工业革命”。
    对于“工业革命”,老朱不太懂。
    朱孙在信中的解释是,科学促使新的生产工具被发明,而这些新生产工具,其功效百倍,千倍于从前的人力。
    于是,人们便能做到从前所做不到的事情。
    一个人能做到从前一百个才能做到的事。
    社会因此而为之改变。
    蒸汽机是这场工业革命的核心,故而朱允熥才会对蒸汽机如此重视。
    据朱孙信中所言,效率上可行,故障率也低,能实际运行的蒸汽机即将问世。
    太孙殿下正准备重赏其发明者。
    老朱对此也是颇为好奇的,想要亲眼目睹一番。
    毕竟,能让自己的孙子寄予那般厚望,不惜拿出国公之位悬赏的“宝贝”,肯定有其不凡之处。
    心中想着,老朱放下了窗帘。
    身体往后一躺,想要好好休息一下。
    年龄大了,精力便不如从前。
    一直看外面的风景,都会觉得消耗了太多的精神。
    然而,老朱的身体才刚躺下,突然又弹了起来,僵住在那里。
    刚才窗帘放下去的瞬间,自己看见了什么?
    不及多想,他便伸手再度拉开了窗帘。
    没错。
    刚才真的没有看错。
    那是啥?
    老朱连忙低声问旁边的吉垣:“咱们没有走错的路吗?这真的是前往金陵城的路吗?”
    这一瞬间,他的警觉心提到了极致。
    如果锦衣卫走“错”了路,那事情便绝不简单。
    甚至有可能,这是一场针对他的“谋杀”。
    但是,也不应该啊?
    此次出行虽说仓促,但带来的锦衣卫,都是精挑细选,忠心耿耿的人。
    他们不可能会集体背叛。
    可若非如此,眼前的道路,怎么又看着不对呢?
    吉垣闻言,也慌忙向外望去,瞳孔顿时像被定住了似的。
    “这……这……这……”
    他顾不上许多,唯恐在小小的车窗里看不清楚,急忙掀开车帘,往外面四周望去。
    眼前的景象,已彻底将吉垣惊呆。
    外间,护卫着老朱前行的蒋瓛似是发现了吉公公的不对,策马近前,笑道:“几个月的时光,应天府真是大变样啊。”
    “我刚开始,都以为我们是不是走错了路呢。”
    “可这里只有一条水泥大道,按理来说,就算闭着眼睛走,也不可能走错的。”
    “后来,看到了一些原来的老树,老房子,才终于确定下来,没有走错。”
    “这里真就是回金陵的路。”
    “再往前行二三十里,就该到金陵城了。”
    老朱听到外面的谈话,也从马车里面探出了身子。
    他的目光,首先便望向了远处那高高耸立的烟囱。
    在申城的时候,老朱也曾见过那般高的烟囱。
    只不过,不是在城区,而是在距离城区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
    据说,那是特意规划的“工业区”。
    主要是利用申城发达的水运系统,从远处运来的煤和铁矿石,进行冶铁炼钢。
    高耸的烟囱,便是“炼钢厂”的建筑物。
    老朱不明白,为什么冶铁炼钢,需要那么高的烟囱。
    也曾想进入里面一探究竟。
    但一来他在外面,不愿暴露公开身份。
    二则是申城的炼钢厂,还在建设当中,并没有完工运作。
    进去估计也看不到什么。
    所以最终只好作罢。
    在与朱孙来往的书信中,老朱曾提及此事。
    对方告诉他,那是按科学原理,规划的大型炼钢厂。
    还说应天府亦在兴建。
    由于大明制造局的总部就在应天府,申城是后来规划开发的城市,故而,应天府的建设,还走在申城的前面。
    此际,终于见到了。
    袅袅青烟从高耸的烟囱中飘出。
    烟囱下方,是成片成片的新建筑。
    还能看到新建的厂房和住宅,一直延伸到极远的远方。
    风格与大明的传统建筑不一样,倒是与申城的房子很相似。
    这里看上去,已经是与城市无异。
    只不过,和申城一样,没有城墙将它围起来。
    如果不是隐约可见的旧房子,以及不曾改变的古树,依稀能辨别出过去的模样,老朱真要以为自己回的不是应天府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何应天府完全变样了呢?”
    老朱拦住一个过往的路人问道。
    “你们是去外地行商,很久才回来吗?”
    路人笑道:“这一片都是大明制造局的新厂区,那边是给工匠们建的住宅,都是最近几个月才建起来。”
    “不仅仅是这里,你若登上高山去看,就会发现还有面积更广阔地方,金陵城外几十里,都变成了城区。”
    “比原来的金陵城,大了几倍。”
    “顺着这路,再往前走不远,就有新规划的商业街,老百姓们买东西,都不用再去金陵城了。”
    老朱难以置信。
    金陵城原来便有七八十万人口,如今在外面再建了几倍的城区,那得有多少人啊。
    城市面积怎么一下子就扩张了这么多呢。
    这么多人,吃什么穿什么?
    还有如此之多的建筑物,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就冒出来了?
    原来看着申城一天天发展起来,城市越建越庞大,他心中已经极为震撼。
    但好歹老朱一直在申城,除了刚开始的时候感到极度惊讶,后来也慢慢习以为常了。
    却没有想到,回来金陵城,金陵城竟然也大变样了。
    回想自己刚离开的时候……
    哦,那时候确实在规划来着,也新建了道路。
    “这就是朱孙信中所说的城市化吗?”
    老朱回想起朱孙在信中与自己谈及经济,谈及工业革命时,曾说到未来会有大量像申城那样的城市。
    甚至大明的大部分百姓,都将居住在城市,在城市生活和工作,而不是在乡村。
    当时老朱还觉得朱孙之言,有点太过于夸张。
    今日见到眼前这一幕,才发现,或许他说的是真的。
    马车继续前行,驶入了“城区”。
    前方是繁华的商业街
    大街上,人来人往,摩肩擦掌,热闹非凡。
    各种叫卖之声,不绝于耳。
    较之原来金陵城内的闹市,有过之而无不及。
    原以为只有申城才有这样的现象,却没有想到应天府更繁华。
    一路走一路看,老朱竟颇有一种乡下人第一次进城的感觉。
    遥想当初,他从化缘行走四方,第一次见到朱门高户,市井繁华,亦是如此感觉。
    后来他率军起义,领百万大兵征战四方,见识无数,再不是当初懵懂无知的少年。
    却不想在老年之后,竟又有了一种自己仍是井底之蛙的感觉。
    若非在申城生活那么久,已经接受了许多新鲜事件,恐怕受到的冲击,还要更大。
    “走,咱们去那炼钢厂看看。”
    老朱的好奇心上来了,也不再急着进金陵城,马车转了一个方向,直往大明制造局下属的炼钢厂。
    一行人刚到门口,便被守卫拦了下来。
    “工厂重地,闲人免进。”
    蒋瓛走过去,从怀里掏出锦衣卫的腰牌,在那守卫面前晃了晃。
    这只是普通的腰牌,并非指挥使令牌。
    不过,也足够了。
    守卫大惊失色,忙拱手恭身道:“原来是锦衣卫的大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见谅!见谅!”
    蒋瓛轻轻点头,道:“我们要进去看看。”
    说毕,就挥手示意赶马车的车夫以及众人前行。
    不料,守卫竟仍拦在前面,道:“太孙殿下早就有令,不管是勋贵子弟,还是锦衣卫,或者其他衙门的人,要进制造局的工厂,都需得开具正式的公文,具明事由。仅凭锦衣卫的身份腰牌,恐怕仍是不行。”
    蒋瓛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素来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有锦衣卫的腰牌,便能畅通无阻。
    想不到,今日竟然被一名小小的工厂守卫拦下。
    “抱歉,大人,这是上面的规定,小的也没有办法。”
    守卫见他脸色不对,也不想得罪,连忙解释道:“此前有不少勋贵子弟,高官后代,仗着父辈的身份,也在朝廷的部门里谋了差使,他们拿着身份腰牌进工厂随意参观,扰乱工厂的生产秩序,太孙殿下才下达这样的规定。”
    蒋瓛面子上有点挂不住,冷笑道:“难道你们这制造局的工厂,不受咱大明管辖,连锦衣卫也敢拦?耽误了我的公事,你承担得起吗?照你们这规矩,难道我锦衣卫奉旨捉拿要犯,你们也要拦着吗?”
    守卫陪笑道:“大人言重了,锦衣卫的人想进去拿人办差,自无不可。”
    “只不过,需要锦衣卫衙门开具公文,具明事由,交大明制造局核验无误,再由制造局的人带路,才可进入炼钢厂。”
    “仅凭一块身份令牌,却是不行的。”
    “太孙殿下说了,就算是朝廷重臣,尚书、勋贵,皇亲国戚,都不行!”
    蒋瓛怒道:“即令是朝廷六部衙门,我也可以随意进出。你这小小的炼钢厂,还想拦我?我今日就要硬闯,你又待如何?”
    守卫倒也不动怒,苦笑道:“大人何必与小人为难呢?”
    “以前也曾有不少朝廷勋贵硬闯过制造局的厂房,无一例外都受了严惩,小的劝大人莫要冲动任性为好。”
    刷!
    蒋瓛骤然拔刀。
    “大……大人!”那名守卫脸色一变,随即拍响了旁边的警铃。
    那是专门设置的特殊装置,用来防范盗贼匪寇。
    刹时间,铃声大作,响彻长街。
    很快,一大群守卫从四处冲了过来。
    “放下武器,否则,休怪我等不客气了。”
    守卫首领手持尺许长的短枪,瞄准了蒋瓛。
    突如其来的变故,也惊动了马车内的老朱。
    他不经微微皱眉。
    按理来说,以蒋瓛的身份和能力,不致于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吧。
    竟然还闹起来了?
    思索间,外头的动静越来越大。
    “锦衣卫奉令入制造局炼钢厂办差,擅自阻拦者,杀无赦。”
    见状,蒋瓛也知道情况有点不受控制,干脆利索地掏出腰牌。
    不过,仍是普通腰牌。
    毕竟,他至多能向外人公开自己是锦衣卫。
    却绝不能说自己是锦衣卫指挥使。
    那样的话,就等于是公开宣示皇帝陛下驾到了!
    老朱没说要公开身份,他可不敢擅自做主。
    况且,蒋瓛也知晓,尽管已经到了金陵城,可若皇帝陛下在此公开身份,仍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光是进城,就需要加派数十倍的人马护卫,还得安排大批的仪仗。
    这不仅仅是为了陛下的安全。
    更重要的,这是朝廷的“礼制”。
    微服私访,可以不遵循。
    一旦公开,性质就变了。
    亮出腰牌的同时,也厉声警告。
    守卫首领却并不畏惧,反问道:“既是办差公干,可有锦衣卫衙门开具的公文?”
    “没有!”蒋瓛沉声道:“有身份腰牌,难道还不够吗?”
    守卫首领喝道:“若无公文,仅凭一块身份腰牌,硬闯制造局重地,我等只能先将你拿下,再通知锦衣卫衙门派人过来领人。”
    蒋瓛的瞳孔微微缩了缩。
    到了现在,他也隐隐发现了不对。
    朝廷各部堂都有自己的规矩,寻常人等擅自进入重地,便是大罪。
    这一点,他还是知道的。
    只不过,一直以为,只要持有锦衣卫腰牌,不管哪里都能畅通无阻,蒋瓛也就下意识不去管这些了。
    何况,不过是一个工厂而已,说白了就是匠作坊,难道比得上部堂重地吗?
    如今看来,几个月没回应天府,这边的情况,似乎真变得有些特殊。
    或许真的是太孙殿下亲自下了什么死命令。
    蒋瓛并不愿在此时当着皇帝陛下的面与对方发生生死冲突。
    但事已至此,有点骑虎难下。
    略一沉思,他语气不变,仍是咄咄逼人,冷声喝道:“去将你们制造局的大人唤来。”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563/25442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