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三百二十六章 恐慌!计划和怜悯!

第三百二十六章 恐慌!计划和怜悯!

推荐阅读:我在仙侠世界做甲方抢我姻缘?转身嫁暴君夺后位三国之开局一条船重生之金融巨头我被恶灵附身了重生之渣男的自我修养空姐背后全球海岛求生:十万倍暴击妖怪有话好好说梦幻西游:上神白锦瑟

    就在昨晚,周王朱橚才告诉他,朱高煦答应帮助诸王。
    从大明军工厂拿出大量的火枪火炮来,以武装诸王各自带来的三卫亲军。
    若果真如此的话,诸王的三卫亲军,将立即一跃而成为战力强悍的军队。
    至少,冯胜有信心将周王带来的三卫新军训练成强军。
    要知道,按大明体制,一卫兵马是五千六百余人,三卫亲军便是一万六千八百人。
    当然,这只是编制数量,并不是实际兵力。
    寻常的卫所,有很多空额,实际上一卫的兵员人数,往往连编制数的一半都没有。
    可藩王的三卫亲军,基本上都是满编的。
    眼下诸王回京,光是他们带回来的亲军,就高达十几万。
    这些人聚集在金陵城外,是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
    原来金陵城附近,也有朝廷直属的近二十万大军驻扎。
    可朱允熥执政后,军队改制,旧军不断裁撤。
    原来驻防金陵城及其附近的二十万大军,早已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经过严格训练,并装备了火枪火炮的新军。
    他们的人数,比原来的旧军要少得多。
    在派出六旅新军北上攻打女真三部,同时也派了几旅驻扎其他行省以后,金陵城内外,总计不过还剩十几个旅的新军。
    由于新军的战力远超旧军,十几个旅,几万人马的新军,其战力远超原来的二十万旧军,足以威慑京师重地,也让诸王带来的兵马,都不敢轻举妄动。
    但若诸王能拿到火枪火炮,形势立时便逆转了。
    毕竟,诸王带来的总兵力,要远远超过朝廷在金陵附近的兵力。
    双方都使用火枪火炮的话,兵力的多少,无疑将成为一个决定性的因素。
    可周王昨晚才告诉自己这个消息,今天朱允熥就突然对军工厂加强管理。
    凡武器出厂,要政务处的批文,以及军方的许可。
    这道命令,一旦通知下去,那朱高煦去领取武器的计划,就会落空。
    虽然自己仍领着军务大臣的职务,可以代表军方发放许可。
    但政务处那边,却未见得那么好说话。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比如说,让下面的将领递交一份申请,拿到之后,再要求政务处批准。
    政务处也没有理由卡。
    可这样做,能领到的武器数量就有限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事情怎么会就这么巧呢?
    朱允熥怎么偏偏就这个时候,下达一道这样的圣旨呢?
    虽然说事情的起因,还是军部这边的请示。
    但每天军务处的《军情速递》和政务处的《每日简报》,看起来字数不多,内容却是高度精简,实际上的各类事项多于牛毛。
    而朱允熥大多数时候,只看汇报,而不做任何批示。
    任由军务处和政务处自行处理。
    今天却偏偏在这件事上,下了圣旨。
    莫非是周王朱橚和朱高煦商量的事情,朱允熥已经知道了?
    今日下圣旨,就是借此来敲打自己?
    冯胜不得不往这方面想,越想就越觉得不对劲。
    不知不觉间,手脚生凉,冷汗直冒。
    他并非胆怯怕死之人。
    要不然,当年也不会起兵造反。
    但如今的形势,与当年大不相当。
    那时候的冯胜,一无所有,敢提着脑袋,用一条烂命,来换取荣华富贵。
    赌输了,无非是烂命一条。
    赌赢了,富贵一生,连子孙后代,都会因此而享福。
    可如今的他,贵为大明宋国公,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啥都没有的穷光蛋。
    他为什么还要去赌命,还要去拼呢?
    此前是为了自保,担心老朱或者朱允熥会杀自己。
    如今……还有退路吗?
    冯胜心中苦涩无比。
    就在这时,徐辉祖拿着一份草拟好条款的文书,走了过来,笑道:“宋国公,劳烦在这上面签一下字,我立即令人传达下去。”
    冯胜回过神来,接过文书一看,正是有关军工厂武器管理,以及弹药库迁移的命令,他不由得又是一惊,问道:“这么快吗?”
    在他的印象中,对于一般的事务,皇帝下旨给了各部,各部接了旨,按旨意办事,这个时间,快则十天半个月,慢则一两个月,甚至三五个月。
    可关于军工厂武器加强管理的圣旨才刚刚下达,徐辉祖怎么就拿着文书来找自己签字了呢?
    莫不是早有准备?
    徐辉祖笑道:“宋国公虽被任命为军务大臣,但此前在开封坐镇,才刚刚回朝几日,尚不清楚咱们陛下办事的风格。”
    “陛下早有严令,凡是他下旨要办的事,军务处和政务处不得拖延片刻,当日事,当日毕。”
    “咱们先按陛下旨意,将命令传达下去。”
    “具体的实施细则,等以后再仔细推敲。”
    “此事涉及政务处,还得双方协调。”
    “抓紧做好了,陛下那里才好交待。”
    这件事朱允熥下了圣旨,但这只是下达给军务处和政务处的圣旨,而不是向军工厂传达的圣旨。
    到了军工厂的官员手里,他们拿到的,则是军务处和政务处联合下发的文,不是陛下的圣旨。
    他们也不清楚这是不是陛下的旨意,也不需要知道。
    这便是朝堂权力的运作了。
    对下面的人而言,是不是最高统治者的命令,或者最高统治者是否知晓,都是未知的事情。
    通过一定的模糊度和神秘性,来减少最高统治者与下面的直接矛盾,以维护权威。
    冯胜连忙打起笑脸道:“魏国公说得极是,我这便签字。”
    朱允熥一共任命了九个军务大臣,其中蓝玉、张辅、朱能等三人尚在外地,正指挥大军发起对女真三部的战争。
    目前在京城里坐镇的,只有六个军务大臣。
    朱允熥制定了轮休制度和值班制度。
    规定无论任何节日,军务大臣必须有人在军务处值班,以便处理紧急事务。
    凡以军务处发出的命令,皆必须有至少两位以上的军务大臣联名签署,并保留档案,同时知会其他军务大臣。
    重大事务,则须所有在京军务大臣集体签署。
    政务处亦是同理。
    除了日常事务外,军务处和政务处下达任何命令之前,还要先向朱允熥这个皇帝请旨。
    不过,实际上,朱允熥除了重大问题和重要人事任命会亲自过问之外,对于军务处和政务处的请求,基本上都是默认批准。
    毕竟,他不可能去详细了解每一件事,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胡乱下旨就是乱来了。
    还不如让军务处和政务处自行去办。
    皇帝在一旁办公,军务大臣和政务大臣们随时觐见,随时请旨,这种方式,恐怕还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此前,官员们进宫见皇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也正因为这种消息传递的不畅通,给了官员更多的自主操作空间。
    朱允熥的方法,无疑极大的强化了皇权。
    比如现在,冯胜尽管心中很想将此事压一压,拖一拖,可却又不敢不签字。
    他心中的不安,亦是越来越浓。
    在京的军务大臣六人,今日有两人告假,四人当值。
    军工厂武器管理的事,只是一般的事务,只须两名军务大臣联署即可。
    徐辉祖不去找其他人,偏偏就来找自己,让本就心虚的冯胜十分不安。
    他却不知道,虽然陛下定的规定是至少两人签署。
    但正常而言,对于皇帝下达了圣旨的事情,凡是在军务处坐班军务大臣,都会一个不少的签署。
    徐辉祖很快离开,将其拿给军务处的军务大臣签署,再转交政务处签署。
    因为军工厂仍属政务处下辖的朝廷资产部管理,故而,这道军务处和政务处联合签署的命令,由政务处向下传出。
    很快,命令便传了下去。
    若搁在以前,哪怕是老朱掌政的时代,这样一道命令,传给六部之后,通常也要三五天或者更长的时间,才会向下面传达。
    毕竟,圣旨只给了一个很粗略的处理方案,具体的实施细则,还需要认真推敲制定。
    除了紧急军情之外,对于一般的政务,各部门之间的公文传递,也从来都是不急不慢的。
    但朱允熥此前一系列的改革和整顿,强化办事效率,大大缩短了这一流程时间。
    他的旨意,当日就变成了军务处和政务处联合签署的正式公文,发布下去了。
    ……
    一大早,朱高煦便赶到大明朝廷资产部,来见自己的哥哥朱高炽。
    昨晚从周王朱橚那里离开后,他便已迫不及待。
    若非考虑到时间太晚,晚上行事多有不便,容易惹人注意等原因,他昨晚就过来了。
    一见面,朱高煦立即让朱高炽屏退左右。
    待房间内再无其他人之后,他方将自己的来意,细细说了一遍。
    “哥,你执掌大明朝廷资产部,只要以你的名义,给下面的军工厂下一个命令,他们绝不敢不听。”
    “我是刑部主官,由我开具刑部的正式公文,一路上所有的检查点,都可畅通无阻。”
    “只要咱们顺顺利利将武器送给各位藩王带来的亲卫兵马,他们就可以集体逼宫。”
    “从后宫之中,解救出被囚禁的皇爷爷。”
    “那时候,父王身为唯一尚在大明的长子,再加上咱们的救驾之功,必然被立为储君。”
    “你我二人的地位,亦不可同日而语了。”
    然而,他一番话说完,朱高炽却是脸色一沉,道:“那日父王和我,不都告诉过你,不要痴心妄想,更不要轻举妄动吗?你怎么就不听呢?”
    “哥,这是多好的机会啊!”朱高煦又急又气,道:“他朱允熥不过利用咱们父子兄弟而已。”
    “我帮他办好了税务司,他就将我调到刑部,还故意不给我实权。”
    “还有你,你也一样。辛辛苦苦,为他创办大明制造局。”
    “如今好不容易走上正轨。”
    “他又是一道圣旨,将大明制造局给撤了,成立这劳什子的什么大明朝廷资产部。”
    “名义上虽仍然管着下面的各个工厂,实际上的权力,哪里比得当时的大明制造局呢?”
    “现在大明朝廷资产部连任命一个工厂的主官,都要吏部审核批准,都察院还在那里指手画脚。”
    “可比当初的大明制造局的权力小多了。”
    “大明银行的贷款,朝廷的投资的钱,也不再经过大明朝廷资产部,而是直接下发给下面的工厂和公司。”
    “大明朝廷资产部,就只有一个审核的权力。”
    “哥,他这就是将你原来的权力给剥夺了啊,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
    “他根本就不信任咱们,一直防着咱们呢。”
    朱高炽深深地望了他一眼。
    对于这个弟弟,他有点无语了。
    帝王防着下面的臣子,这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何况自己一家人都是皇亲,身份特殊。
    若朱允熥能无条件信任他们,那才是咄咄怪事。
    朱允熥让他们做事,掌握权力,已经十分大度了。
    “这件事,你和父王说过吗?”
    深吸了一口气,朱高炽追问道。
    朱高煦道:“父王年纪大了,办事总是畏手畏脚。”
    “此事要成,还得咱们兄弟齐心合力方可。”
    “大哥,你好好想想,父王若是成了储君,做了皇帝,你是父王的长子,将来这皇位,不就非你莫属吗?”
    “你难道就一点都不心动,不想拼一把吗?”
    事实上,朱高煦此刻满脑子想的,都是自己将来要夺取储君之位,做皇帝。
    然而,此刻为了能说服大哥朱高炽,也只能先这样劝他了。
    朱高炽再次深深望了他一眼,正待开口说什么,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脚步声,他连忙闭嘴不言。
    “大人,军务处和政务处联合下发公文。”
    朱高炽稍稍一惊。
    如今军务处和政务处分开办公,各管各的,大明朝廷资产部隶属政务处,似这般军务政和政务处联合给他们发文,还是头一次。
    “送进来吧。”朱高炽吩咐道。
    当下,有人推门进来,将一份公文,恭恭敬敬的递到他手中。
    朱高炽展开一看,眼皮子不由得跳动了一下。
    旋即,他深吸了一口气,脸色慢慢放松,浮现笑容。
    “你也别再妄想了,收起原来的心思吧。”朱高炽随手将公文递到朱高煦手中,道:“自己看。”
    “往后凡武器军火出厂,须得有政务处的批文,还要军方许可?”
    朱高煦瞳孔微微一缩,脱口而出。
    如此一来,朱高炽的大明朝廷资产部,便再也无法从军工厂调出武器来了。
    自己的计划,岂不是全部泡汤?
    朱高煦只觉有一口大钟,撞向自己的心脏,那股又痛又重的感觉,瞬息间便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突然间,他想到了什么,跳起来道:“还有办法。”
    “如今军工厂还是大明朝廷资产部的下属部门,这份政务处和公务处联合签署的公文,要由大明朝廷资产部向下传达给军工厂。”
    “你只要将这份公文扣压几天,下面的军工厂就不知道了。”
    “咱们仍然可以按原计划行事。”
    他兴奋不已,为自己找到了解决方案而欢呼雀跃。
    旁边的朱高炽,却是像看陌生人一样,望向自己的弟弟,目光中满是了痛惜和怜悯。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563/25439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