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一十章 捅破!不怕死!朱允熥的反思!

第四百一十章 捅破!不怕死!朱允熥的反思!

推荐阅读:超级天君军王狂后之帝君有毒三国老司机大叔离婚请签字超级魔法大师玄界兽神显圣纪火影之榊树国之赘婿女总裁的修仙高手

    茶馆内一片死寂。
    众人先是被解缙那石破天惊,骇世震俗的言论所震慑。
    刹那间,整个茶馆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寒霜所笼罩,人都被冻住了一般。
    很快,众人的目光,又如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牵引,齐刷刷地向着朱允熥所在的位置投射过来。
    在场诸人心中皆泛起嘀咕:这位兄弟,解缙称世上最能洞悉圣人之言的人,乃是当今皇帝陛下,可你听闻后“噗”地喷出一口茶,这究竟是何意啊?
    莫不是,在你心中,当今圣上也未能领悟圣人之意?难道你对当今皇帝陛下满是不屑,嗤之以鼻?
    你这是嫌自己脑袋在脖子上待得太安稳,还是觉得自家九族人数太多,想要招来灾祸啊?
    尤其是刚才那位认出杨士奇的官宦子弟,此刻更是脸色骤变,恰似被一道惊雷劈中般。
    天下谁人不知,杨士奇乃是陛下最为宠信的臣子。
    可眼下,他却与一个疑似对陛下不敬的人一同悠然喝茶聊天。
    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隐情?
    又或者,杨士奇内心深处,其实也怀有这般大不敬的想法?
    这般念头在官宦子弟脑海中疯狂打转,他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要冲破胸膛,一种即将触及惊天大秘密的预感,如潮水般将他淹没。
    此时,茶馆内的众人,在一番紧张的打量后,终究还是缓缓将望向朱允熥的目光收了回去。
    众人心中皆明白,对陛下不敬,那可是滔天大罪。
    可转念一想,对方毕竟未曾口出任何大不敬之语,不过是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完全有可能只是巧合罢了。
    真要为了这么个事儿去找他麻烦,报到官府衙门,一旦认真追究起来,在场在茶馆里的所有人,都得被带回衙门接受问话。
    到时候,恐怕会惹得一身麻烦,谁都捞不着好。
    倒不如装作没看见,不知道,落得个清净。
    毕竟这种事,只要不闹大,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正所谓“只要不上台,便没有四两重”。
    “解缙,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将自己与当今陛下相提并论!”
    人群之中,突然有人厉声怒喝,如平地炸响的惊雷,震得茶馆内众人耳膜生疼。
    很显然,争论仍在发酵。
    双方的矛盾,也越来越激烈。
    “你是想说,陛下支持方孝孺的新学?”那人反问道。
    解缙听闻,微微颔首,神色间不见丝毫慌乱,仿若早就料到会有此问,道:“若没有陛下对新学的鼎力支持,方希直又怎能在诸多官僚强烈反对的情形之下,依旧能够四处奔走,宣讲新学?”
    “若没有陛下的支持,方希直恐怕早就被投入大狱,甚至已然被问斩了。”
    “再者,若没有陛下的支持,此番我又怎会被召回京城,来商议新政与新学之事。”
    “陛下对新学的支持,自是无须多言。”
    “妖言惑众,妖言惑众!”一位身着华丽绫罗绸缎,周身散发着富贵气息的富翁,双目圆睁,满是怒容地死死盯着解缙,大声喝道:“陛下从未有片言只语表明自己支持新学,你却在此处信口开河,硬要说陛下支持新学,这不是公然欺世吗?”
    “哼,你不过仗着自己腹中有些许才学,便如此肆无忌惮,狂妄自大。”
    富翁怒气越来越盛,脸上满是恨意,仿佛与他有什么生死大仇一般。
    “这般公然伪造圣意,实乃大逆不道,罪不容诛!”
    “你今日在此所言的每一个字,我都一字不漏地记下了。”
    富翁目光冷峻,扫视一圈周围众人,提高音量道。
    “在场诸位皆是见证之人,都可为我作证。”
    “我定会肆意伪造圣意之事,如实举报到都察院,恳请朝廷重重治你的罪。”
    “你就等着瞧吧!”
    言罢,那富商猛地一甩衣袖,脸上带着决然与不屑,大步向着外面走去。
    果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人在解缙刚踏入此处之时,还满脸堆笑,恭敬地拱手逢迎。
    那模样仿佛解缙是他多年未见的至交好友。
    那时他是误以为解缙必定会反对新政和新学。
    可如今听了解缙的一番言论,态度瞬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毫不犹豫的与其划清界限,分道扬镳了。
    “解先生!”又是一名身着锦衣华服,一副富家公子打扮的年轻人站了出来,言辞端正的开口:“您口口声声说陛下支持新学,那我斗胆请教,依您之见,陛下也会支持在大明境内全面推行如东北三省那般的新政吗?”
    “自然!”解缙轻轻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一抹自信的笑容。
    “梁国公虽是一员猛将,在带兵打仗方面确实有着非凡的才能,然而说到治国理政,却并非他的强项,他绝计是想不出新政这般精妙绝伦的治国良策的。”
    “在下私以为,新政必然是陛下深思熟虑后的主意。”
    “暗中让梁国公在东北三省先试行罢了,将来还会在大明全境推广。”
    “陛下又岂会不支持呢?”
    “一派胡言!”人群中,有人扯着嗓子大声怒斥:“陛下从未就新政之事明确表态。”
    这人满脸通红,情绪激动得有些颤抖:“梁国公在东北三省所推行的新政,十有八九是出自朝中那些心怀不轨的奸臣之手。”
    “你……你……你竟然敢将这等事强行安到陛下的头上,我看你分明就是居心叵测,心怀不轨!”
    “没错,梁国公自己不懂,难道就不能向他人请教吗?怎可随意将新政之功归于陛下!”另一个声音也在人群中响起,附和着指责。
    “必定是朝中那些奸佞小臣给梁国公出的馊主意。”
    “陛下多半被蒙在鼓里,毫不知情。”
    “若当真是陛下的意思,陛下又何必特意下诏,召集天下贤良进京,共商此事呢?直接下旨不就行了吗?”
    “你这分明是为了佐证自己的言论,扯陛下的大旗,拿陛下当挡箭牌。你好大的胆子!”
    刹那间,众人纷纷附和。
    指责之声如潮水般涌起,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解缙的神色依旧镇定,语气坚定:“在下所言,每一字每一句皆属实情,绝无半点妄自揣测圣意之举。信与不信,诸位随意。”
    “若有人想去都察院举报我解缙,悉听尊便。”
    “我解缙既然敢在这大庭广众之下直言,便不惧御史弹劾,更不怕有人举报。”
    “陛下降旨召集天下贤良入京,共议新政与新学之事,我作为受召之人,所言所语又有何不妥?”
    “解缙,休要张狂!”只见一名满脸横肉的中年大汉,怒不可遏地伸出粗壮的手指,直指解缙,大声吼道:“朝廷让你议新政和新学,可没让你打着陛下的旗号肆意妄为。”
    “我看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等衙门把你拿下治罪,到那时可就追悔莫及了!”
    言罢,那大汉猛地站起身来,重重地一跺脚,抬腿便往茶馆外走去。
    紧接着,七八个人也都满脸怒容,而后相继起身,狠狠地瞪了解缙一眼,匆匆离开了茶馆。
    显然,他们对解缙的言论极为不满,却因顾忌解缙的身份,不敢贸然动手,只能以退场的方式来表达心中的“抗议”。
    恐怕离开之后,真要去衙门举报解缙了。
    在茶馆的角落里,杨士奇的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虽说新政和新学背后皆是陛下大力支持,甚至在暗中积极推动。
    可陛下未曾公开表明态度,显然是有所顾虑,不愿将此事公开。
    这解缙倒好,一开口便将这层窗户纸直接捅破,这岂不是把陛下置于风口浪尖,让陛下难堪吗?
    他真嫌自己命太长了?
    这般行事,简直就是个不知深浅的愣头青,哪里有半点入朝为官的稳重与谨慎?
    姚广孝举荐他入京,看来当真是看走了眼。
    杨士奇心中暗自思忖,一边悄悄地将目光投向桌子对面的皇帝。
    却见朱允熥的脸色已恢复了平静,并不见愤怒之色,倒是有几分沉思状。
    就在这时,茶馆之中,又有一人扬声开口:“解先生,您所言之事,当真是确凿无疑吗?陛下真的支持新政与新学?”
    此人与先前那些满脸愤怒,言辞激烈之人截然不同,语气虽然忐忑,带着难以掩饰的惊喜,满含期待。
    眼中似有光芒闪烁,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解缙神色坚定,言辞斩钉截铁:“千真万确!若不是陛下的支持,新政之事,即便能在东北三省试行,也绝不可能任由其他地方的百姓随意议论。”
    “更不会对书生们写信上书朝廷的举动不管不顾。”
    “若是没有陛下的默许,方希直恐怕早就被拿下治罪了。”
    “太好了!”那人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站起身来:“看来陛下是真心实意要为天底下的穷苦百姓做主啊!”
    在这小小的茶馆里,众人虽都在饮茶聊天,可实际上贫富差距犹如天堑。
    对于那些家境殷实的富人而言,这样的茶馆不过是他们每日随意进出,悠闲品茶,谈天说地的寻常去处,就如同自家的后花园一般自在。
    而对穷苦之人来说,这里却是他们十天半个月,甚至更久才会来一次的奢侈之地。
    每次踏入,都像是一场难得的仪式,为的是驱散生活的疲惫,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权当是对自己艰辛劳作的一种犒赏。
    这还得归功于朱允熥掌政之后,大明经济飞速发展,穷苦百姓的生活大幅改善。
    要是没有这番变革,能来这种茶馆的穷人,恐怕会少之又少,只会成为富人的专属领地。
    “说的是啊,看来咱们穷苦百姓真的要迎来翻身之日了。”
    一位衣服上打着补丁的老者感慨万分,浑浊的眼中泛起一丝泪光。
    “哈哈哈,看到刚才那群有钱人气急败坏的模样,我心里真是痛快极了!”
    一个年轻力壮的汉子大笑着,脸上满是快意。
    “天下田地,理应由天下人种之,这才是天经地义的事。”
    一名书生正气凛然道。
    “是啊,那些富人凭什么霸占着大量的田地,而我们穷苦人家却一贫如洗,一无所有呢?”一个面色黝黑的中年壮汉,满脸愤懑,握紧了拳头。
    “岂止是田地,就连山川湖泊,都被他们占去了。陛下若能像在东北三省那样,推行新政,重新分配天下田地和山林,那可真是穷苦百姓的福音啊!”
    旁边一人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激动说道。
    “别人我不管,反正我是铁了心支持新政和新学!”
    一个小伙子站起身来,挥舞着手臂,大声喊道。
    “解先生能站出来,为我们这些无权无势的穷苦百姓发声,为天下千千万万身处困境的人说话,实在是令人钦佩不已啊!”
    众人纷纷对解缙投去敬仰的目光。
    “说得是,解先生大义凛然,不愧为圣人弟子!”
    随着先前那群人离去,茶馆内的气氛仿若被一只无形的大手骤然扭转,彻底变了模样。
    原本,众人一面倒地反对、,讦解缙。
    而此刻,却毫无征兆地转为一边倒的支持。
    风向转变之快,着实令人难以置信。
    朱允熥目睹这一幕,眼眸中光芒微微闪烁,脸上的神色亦悄然动容。
    民意如流水,随时都可能倾覆。
    而很多时候,表面上的民意,恐怕未必是真正的民意。
    若是自己刚才也跟着离开,就看不到现在这一幕了。
    再者,如果不是解缙坚定说推行新政和新学是陛下的意思,那茶馆里的穷人,在见识到那群富人气势汹汹的反对之后,多半不敢再开口说自己支持新政和新学。
    哪怕他们心底里其实还是有想法,却不见得敢表达出来。
    现在是因为听到有皇帝支持,才畅所欲言。
    由此以观之,官府所收集的民情,只要调查时取向稍微有不同,就可能得到截然不同的结果。
    这一点,必须要警醒了。
    朱允熥端起茶壶,动作沉稳地为自己斟了一杯茶,却未如之前那般细品慢酌,而是仰头一饮而尽,喉结滚动间,似是将诸多复杂情绪一并咽下。
    ……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563/25437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