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隔壁村换货
推荐阅读:王爷,王妃又溜了!、动力王朝、幽界日记薄、无敌并不寂寞、古龙玦、重生之作精的追夫之路、我能拖动进度条、团宠小可爱有五个爸爸、赘婿神王、哈利波特与秘密宝藏、
姜姣姣出了村,就将东西丢进了小仓库里,脚底下把自行车踩的虎虎生风。
她首选的就是隔壁村,隔壁村可不如河西村,村里连个拖拉机都没有,牛车倒是有一辆,冬天了,每天还能拉几个人去镇上,一次两分钱,倒是挺划算。
之所以选择这个村子,一是因为这个村的后山有一大片的竹林,做竹编的话有先决条件。
第二,听说村里有不少手巧的婶子大娘,一般去镇上赶大集的时候,大家都会跟他们买。
既然有这样的好手艺,她自然不会去别的村。
姜姣姣在进村前,特意把自己的脸抹黑了好几遍,白嫩嫩的小手也不能放过。
凡是看的见的地方都像做了美黑,为了不那么夸张,才没变黑非洲。
不过这模样也怪磕碜人的。
别说村里人,就是她亲爸妈站在面前估计都认不出她。
身高也得做点改变,鞋子里的增高鞋垫加了一双。
头发全都拢在帽子里,活脱一个干瘦的小伙子。
“喂!”刚进村就被一个大妈喊住。
对方一脸警惕地看着姜姣姣,“你是谁?来我们生产队干啥的?大冷天的四处瞎晃悠,可不像正经人!”
姜姣姣没被她审犯人一样的态度吓到,而是态度自然的道:“你好大娘,我是从镇上来的,想找你们村长谈谈收山货的事,您看……”
这年头投机倒把可是犯罪,没有人明目张胆的做生意。
可偏远的村子里,偶尔也会有人来收山货。
他们不会直接给钱,而是拿针头线脑布头,火柴油盐这些日常用品来换。
大娘看她两手空空的,撇撇嘴,一脸的不相信,“你这什么都没带就想收山货?哄老娘玩儿呢!”
穿着灰仆仆补丁摞补丁棉袄的大妈叉着腰,十分不屑的朝姜姣姣道,还一副你别想骗我的表情。
“哪儿能哄您啊!”姜姣姣笑到:“我们这一趟出来可是换了好些东西,我同伴已经去镇上送货了,顺便再拉点油跟其他的线衣线裤过来跟大家换货,快过年了,给大家添点油水!”
当大娘的一双绿豆大小的眼睛蹭的一下锃亮,随即换上一副热情的笑脸,“哎呀!小伙子快跟我进村,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我儿子就是村里的大队长,我这就把他喊过来。
我们村啊不光山货多,品质还好,只要来换过的就没一个不夸的,我们还有三十斤板栗,二十斤蘑菇,我都换给你。”
姜姣姣笑着点头,“难怪我看大妈的精神头跟让人不大一样,能教出大队长这样出色的儿子,感情您是大队长的母亲啊!”
马屁拍的大娘贼精神,小跑着带她去了大队长家里。
大队长听见老娘喊他,正准备抽烟呢,一口气呛的他眼泪咳嗽的一起飙出来。
对面他媳妇儿嫌弃的看他一眼,继续低头忙手里的活。
真不知道家里几个皮猴子整天往哪儿钻,这裤子都磨破好几回了,再补都快补不住了。
唉!村里穷,布票都没攒够,过年的衣服还没着落呢。
“海子,快出来,有好事呢!”
“咋啦娘?啥好事啊?”大队长咳嗽了半天,脸黑红黑红的。
大娘给帮着做了介绍,大队长一听,竟然要拿油跟线衣线裤换山货,跟大娘同款的绿豆眼也是贼亮贼亮的。
油啊!
这年头的油多珍贵啊!
这个笑起来傻憨憨的小子竟然拿油跟衣服换山货,简直就是傻冒。
不过对村里有好处的事,大队长都不带推辞的,直接安排家里人去村里头吆喝。
“大队长,您先等等,我这次来不光换山货,还想跟村里换点竹编,所以……”
“这个好说,到时候我一并让村里人拿来,一家一家的看,只要你能看上眼。”
姜姣姣没想到事情办的这么痛快,直接跟大队长约定好,她回去拿东西,村里人开始拿货。
等了有一个小时,姜姣姣用自行车托着四十斤油,还有剩余的四十三套线衣线裤进了村里。
好家伙,直呼好家伙,村里人都炸开了锅。
刚才还担心被耍了,根本没人行动。
这会儿他们看到那么多油,立马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往家赶,通知家里人,扒拉出山货的扒拉山货,堆着的竹编也一股脑的往大队背。
大队长说山货要品质好的,大家自然会挑拣一番,至于竹编,也是一样。
姜姣姣刚停稳车子,就被热情的村里人围起来。
“同志,你先看看我家的,我家的货,晒的干,处理的也干净。”
“我家的板栗个头又大又香,放在锅里一煮,又糥又甜。”
“我家的大红枣可是我进山打了又晾干的,不管是泡水煮饭都特别香!一个虫眼儿都没有。”
……
场面闹哄哄的,姜姣姣被吵的耳朵疼。
见场面要失控,大队长立马拉长着脸出来维持秩序。
“闹什么,闹什么,一个一个来,先把你们的货拿上来让小姜同志挑,挑中的就先去旁边等着,找我妈去拿换的东西,不着急,这么多东西呢!”
村里人撇撇嘴。
哪儿能不着急啊!
油不少,可衣服少啊,还不要票,总共就那么几件,要是排到后面,他们可就啥都捞不着了。
可大队长的话,没人敢不听,只能乖乖的去排队。
姜姣姣早就把兑换的事跟大队长说好了,所以,有大娘帮忙称,她只负责装货。
忙活了一上午,竟然换了五百斤板栗,八十斤红枣,三百六十斤晒干的蘑菇,八百三十件竹编。
姜姣姣笑的见牙不见眼,虽然累,可东西也真是实打实的换到手了。
距离两千件竹编,已经完成了一半,今天算是大丰收了。
“大队长,我这里有几样竹编,样式呢都是很简单的款式,我急用,我想跟村里预订,您看……”
姜姣姣从自己的麻袋,实际是从小仓库里,掏出了六七种竹编工艺的东西。
尤其里面有一种用竹编做出来的染色头花,简直栩栩如生,特别好看。
听川妹子的意思,这种竹编的发夹可以做头饰,胸针,衣服的配饰等等,特别好卖,所以这件东西预订的人也特别多。
姜姣姣打算这种发夹预订个五百个,毕竟,东西小巧,做起来也不那么费劲,就是还得搭配小夹子,这个东西,在这个年头不太好弄。
回去了,她打算跟川妹子商量商量,让她给发一批现代工艺的发夹。
没办法,谁叫这个时代的发夹只有铁制的,真这么做出来,瞬间拉低了她发夹的档次。
这可是要创外汇的,不能让外人笑话他们的工艺,不行!
这是身为国人工艺的倔强,必须维持。
她首选的就是隔壁村,隔壁村可不如河西村,村里连个拖拉机都没有,牛车倒是有一辆,冬天了,每天还能拉几个人去镇上,一次两分钱,倒是挺划算。
之所以选择这个村子,一是因为这个村的后山有一大片的竹林,做竹编的话有先决条件。
第二,听说村里有不少手巧的婶子大娘,一般去镇上赶大集的时候,大家都会跟他们买。
既然有这样的好手艺,她自然不会去别的村。
姜姣姣在进村前,特意把自己的脸抹黑了好几遍,白嫩嫩的小手也不能放过。
凡是看的见的地方都像做了美黑,为了不那么夸张,才没变黑非洲。
不过这模样也怪磕碜人的。
别说村里人,就是她亲爸妈站在面前估计都认不出她。
身高也得做点改变,鞋子里的增高鞋垫加了一双。
头发全都拢在帽子里,活脱一个干瘦的小伙子。
“喂!”刚进村就被一个大妈喊住。
对方一脸警惕地看着姜姣姣,“你是谁?来我们生产队干啥的?大冷天的四处瞎晃悠,可不像正经人!”
姜姣姣没被她审犯人一样的态度吓到,而是态度自然的道:“你好大娘,我是从镇上来的,想找你们村长谈谈收山货的事,您看……”
这年头投机倒把可是犯罪,没有人明目张胆的做生意。
可偏远的村子里,偶尔也会有人来收山货。
他们不会直接给钱,而是拿针头线脑布头,火柴油盐这些日常用品来换。
大娘看她两手空空的,撇撇嘴,一脸的不相信,“你这什么都没带就想收山货?哄老娘玩儿呢!”
穿着灰仆仆补丁摞补丁棉袄的大妈叉着腰,十分不屑的朝姜姣姣道,还一副你别想骗我的表情。
“哪儿能哄您啊!”姜姣姣笑到:“我们这一趟出来可是换了好些东西,我同伴已经去镇上送货了,顺便再拉点油跟其他的线衣线裤过来跟大家换货,快过年了,给大家添点油水!”
当大娘的一双绿豆大小的眼睛蹭的一下锃亮,随即换上一副热情的笑脸,“哎呀!小伙子快跟我进村,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我儿子就是村里的大队长,我这就把他喊过来。
我们村啊不光山货多,品质还好,只要来换过的就没一个不夸的,我们还有三十斤板栗,二十斤蘑菇,我都换给你。”
姜姣姣笑着点头,“难怪我看大妈的精神头跟让人不大一样,能教出大队长这样出色的儿子,感情您是大队长的母亲啊!”
马屁拍的大娘贼精神,小跑着带她去了大队长家里。
大队长听见老娘喊他,正准备抽烟呢,一口气呛的他眼泪咳嗽的一起飙出来。
对面他媳妇儿嫌弃的看他一眼,继续低头忙手里的活。
真不知道家里几个皮猴子整天往哪儿钻,这裤子都磨破好几回了,再补都快补不住了。
唉!村里穷,布票都没攒够,过年的衣服还没着落呢。
“海子,快出来,有好事呢!”
“咋啦娘?啥好事啊?”大队长咳嗽了半天,脸黑红黑红的。
大娘给帮着做了介绍,大队长一听,竟然要拿油跟线衣线裤换山货,跟大娘同款的绿豆眼也是贼亮贼亮的。
油啊!
这年头的油多珍贵啊!
这个笑起来傻憨憨的小子竟然拿油跟衣服换山货,简直就是傻冒。
不过对村里有好处的事,大队长都不带推辞的,直接安排家里人去村里头吆喝。
“大队长,您先等等,我这次来不光换山货,还想跟村里换点竹编,所以……”
“这个好说,到时候我一并让村里人拿来,一家一家的看,只要你能看上眼。”
姜姣姣没想到事情办的这么痛快,直接跟大队长约定好,她回去拿东西,村里人开始拿货。
等了有一个小时,姜姣姣用自行车托着四十斤油,还有剩余的四十三套线衣线裤进了村里。
好家伙,直呼好家伙,村里人都炸开了锅。
刚才还担心被耍了,根本没人行动。
这会儿他们看到那么多油,立马反应过来,争先恐后往家赶,通知家里人,扒拉出山货的扒拉山货,堆着的竹编也一股脑的往大队背。
大队长说山货要品质好的,大家自然会挑拣一番,至于竹编,也是一样。
姜姣姣刚停稳车子,就被热情的村里人围起来。
“同志,你先看看我家的,我家的货,晒的干,处理的也干净。”
“我家的板栗个头又大又香,放在锅里一煮,又糥又甜。”
“我家的大红枣可是我进山打了又晾干的,不管是泡水煮饭都特别香!一个虫眼儿都没有。”
……
场面闹哄哄的,姜姣姣被吵的耳朵疼。
见场面要失控,大队长立马拉长着脸出来维持秩序。
“闹什么,闹什么,一个一个来,先把你们的货拿上来让小姜同志挑,挑中的就先去旁边等着,找我妈去拿换的东西,不着急,这么多东西呢!”
村里人撇撇嘴。
哪儿能不着急啊!
油不少,可衣服少啊,还不要票,总共就那么几件,要是排到后面,他们可就啥都捞不着了。
可大队长的话,没人敢不听,只能乖乖的去排队。
姜姣姣早就把兑换的事跟大队长说好了,所以,有大娘帮忙称,她只负责装货。
忙活了一上午,竟然换了五百斤板栗,八十斤红枣,三百六十斤晒干的蘑菇,八百三十件竹编。
姜姣姣笑的见牙不见眼,虽然累,可东西也真是实打实的换到手了。
距离两千件竹编,已经完成了一半,今天算是大丰收了。
“大队长,我这里有几样竹编,样式呢都是很简单的款式,我急用,我想跟村里预订,您看……”
姜姣姣从自己的麻袋,实际是从小仓库里,掏出了六七种竹编工艺的东西。
尤其里面有一种用竹编做出来的染色头花,简直栩栩如生,特别好看。
听川妹子的意思,这种竹编的发夹可以做头饰,胸针,衣服的配饰等等,特别好卖,所以这件东西预订的人也特别多。
姜姣姣打算这种发夹预订个五百个,毕竟,东西小巧,做起来也不那么费劲,就是还得搭配小夹子,这个东西,在这个年头不太好弄。
回去了,她打算跟川妹子商量商量,让她给发一批现代工艺的发夹。
没办法,谁叫这个时代的发夹只有铁制的,真这么做出来,瞬间拉低了她发夹的档次。
这可是要创外汇的,不能让外人笑话他们的工艺,不行!
这是身为国人工艺的倔强,必须维持。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390/24668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