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一根铁管

推荐阅读:赶山1978,我在深山当猎王天崩开局,从死囚营砍到并肩王抄家后,她赚疯!权臣跪着求入赘全球末世:开局觉醒吞魂天赋老婆飞升后,我靠躺平成仙!天灾降临:我靠御兽苟到最后!回到八零机械厂万历小捕快美警生存实录:以德服人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宇文功虽然没有参战,但他对整个战斗经过是知道的,
    毕竟参战主力军是他的部队,虎贲军算是兄弟部队,过来支援的。
    他走到关大帅跟前,敬佩地说:
    “大帅,末将明白,打仗需要动脑子,可是很多时候就是想不到啊”
    巴桑哈哈大笑,“不要紧,慢慢来,多积累经验,自然就会了。”
    宇文功说这话是真心的,关大帅这次的手法,
    像诈败诱敌、滑雪攻击、狙击手压制关墙上的守军、地雷爆炸,他在昌兴国都见过,知道这些办法。
    如果作战方案是宇文功或者杜知方制定的,需要虎贲军协助,
    向大帅府报告,大帅一定会支持,虎贲军当然会鼎力相助,兄弟军队嘛。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主将谋划问题。
    巴桑告诉宇文功,守住飞云关,不要向长州进兵。
    最重要一点,凡是老百姓要过关的,一律放行,包括难民、商人、普通百姓等。
    宇文功连连点头,他知道飞云关那边聚集着几十万的难民,急需食物、衣服等。
    第二天上午,巴桑离开望山县,回到云州。
    他首先去了张铁匠作坊,那几个滑膛枪配件已经做出来一套。
    他将目光投向那堆枪械零件,眼中闪过一丝失望。
    逐一拿起那些配件,仔细端详着,眉头皱得更紧了。
    其他配件或许还能勉强使用,但枪管绝对不行,
    无论口径还是内径的光滑度,亦或是接口处的严密性,都与要求相差太远,这让巴桑感到十分困扰。
    他告诉张铁匠,铁管子暂时就不要做了,其他配件也暂停,什么时候做,等他通知。
    巴桑拿着那根铁管子,回到大帅公署,看了又看,毫无办法,呆呆出神。
    也许大安朝其他州有工匠能造出来,但如何找他们?
    而且,一个国家,工匠们的手艺差别不会太大,
    像这样的枪管子,没有车床,的确难以做到要求的精度。
    巴桑长长叹口气,把铁管子扔在桌子上,只能暂时搁置造枪计划了。
    他对外喊了一嗓子,卫兵匆匆跑进来。
    “去太守府,请楚大人来一下”
    “遵令”,卫兵转身去了。
    不一会,楚绍赶到,礼毕,坐在大帅桌子对面。
    关大帅问话,一般不会让下面将官站着,更不允许跪下说了,这一点是所有官员最敬佩的。
    关大帅坐在桌后的太师椅子上,被问话的人就坐在他的对面。
    一开始,下属们还诚惶诚恐,习惯了也就好了。
    殊不知,在后世,都是这样谈话。
    巴桑告诉楚绍,飞云关已经拿下,很快难民们就会蜂拥进来,
    当前最重要的差事就是妥善安排好难民,确保他们能吃得饱、穿得暖,有病得到医治。
    楚绍动情地说,“大帅为天下苍生着想,绍自当竭尽全力办差,绝不辜负大帅的一片苦心”
    他是知道攻打飞云关的,也清楚大帅的想法,所以早就想过难民进来后如何应对。
    楚绍一条条说出,包括开设粥棚、登记人员、建设房屋、划拨土地等等。
    此外,董得水一直担任太守府兵曹,对招兵一事非常熟悉。
    他已经提出建议,可以从难民中招兵,充实到部队中去。
    巴桑连连点头,肯定他们这些想法。
    他感到十分欣慰,正是有了楚绍、文飞扬、单融、董得水等一批优秀官员,
    安置难民、招兵买马等事,不需要他去操心。
    两人谈完话,楚绍起身告辞。
    巴桑低下头,情不自禁又拿起那根铁管,眉头紧皱,看了又看,连连叹气。
    突然,他感觉眼前还站着一个人,
    一抬头,原来楚绍没有走,也在直愣愣看着那根铁管子。
    巴桑心中一动,楚绍长期担任太守,妥妥的父母官,或许他有认识的能工巧匠?
    连忙让他重新坐下,郑重问:“楚大人认识手艺高超的铁匠吗?”
    楚绍拿起铁管,反问一句:
    “下官见大帅拿着铁管叹气,是需要这样的铁管子吗?”
    巴桑急切回答:“是的,很需要,可是张铁匠打造的铁管子太粗糙,不合用”
    楚绍肯定说道:
    “下官曾见过几根铁管子,做工异常精细,放眼整个大安朝,没有哪个铁匠能做出来。”
    巴桑大奇,“你在哪里见过的?像什么样子?”
    楚绍看着南面,面色凝重,悠悠说道:
    “下官来云州之前,担任南州太守,那几根铁管子就是在南州看到的。”
    楚绍之前在南州担任太守,巴桑是知道的。
    石头十四年,
    杜兴使团在云苍关外被团灭,原来云州太守、都尉被免职,
    朝廷各方势力博弈后,楚绍担任云州太守,韩璋任都尉,孙术任通守兼盐铁使。
    也就是说,六年前,楚绍是在南州担任太守。
    他一个堂堂太守,却记住几根铁管子,这中间一定有故事。
    “楚大人,请你详细说一下”,巴桑语气有点急切。
    楚绍点点头,开始叙述。
    南州城外,有一魏姓门阀世家,家产富可敌国。
    家主名叫魏素公,为人阴险,说他为富不仁绝不冤枉他。
    魏家大本营是在城外,但他家在城内也有很多产业、房屋。
    魏家不仅富有,还以护院名义养着一帮私兵,规模远远超过朝廷规定的人数。
    因南州和南掸国临近,确实存在南掸国入侵的情况,魏素公对外辩称养家丁就是为了防备南掸国入侵用的。
    这帮私兵都驻扎在城外魏家的庄园,城内的府邸只有少数家丁护院。
    所以,无论财力还是武力,魏素公是标准的地方豪强。
    历任南州太守、都尉,基本上都是朝廷派过来的外地人,他们需要得到地方势力的支持。
    加上南州在边境,天高皇帝远,
    他们不敢轻易得罪地方豪强,在某些方面,魏素公的话语权甚至超过太守、都尉。
    正因如此,魏素公在南州可以说一手遮天,横行霸道。
    楚绍比较正直,到南州上任后,
    并没有像前几任太守,先去拜访魏素公这个大码头,而是做太守该做的事。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299/241107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