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唐混子生活 > 第285章 前朝粮仓

第285章 前朝粮仓

推荐阅读:一年一个游戏入侵全球重生:官运亨通上门姐夫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华娱2021:他不是搞科技的吗无限之我们中州队实在太厉害啦刘浮生和白若初从电影抽取技能混沌天帝诀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恨人有,笑人无。尤其是见到仇人发财,心里更加难受。
    薛玖可不知道,自己惹得不少人眼红,即便知道也不会太在意,生意竞争不就是这样吗?只要你生意好,就有人眼红,有人跟风,甚至有人捣乱,破坏你的生意。
    薛玖觉得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以前做生意,总有各种部门管着,还有一些临时工打秋风,现在自己就是官,还有薛家做后盾,有大批壮汉护着,这生意做得真是舒心。
    以前很羡慕那些官二代,他们有关系,有钱财,做生意一点都不受外部的干扰。
    薛玖预计建立的合资企业,已经超出作坊,算得上工厂。
    朝廷出面联系那些部落,肯定比世家来得好,世家做生意都会小心翼翼的,不止要防部落交易的时候黑吃黑,还得花费大量的钱财来打通关系。
    这个工厂要大,用的人会很多,所以要在现在的作坊旁边,再建一个更大的作坊区,以及几个更大小区。
    好在这事不着急,收羊毛也得明年去了,这已经入秋,收到不多,而且朝廷操作也需要时间。
    薛玖开始写奏折,这玩意以前没写过,得去找个人请教。
    薛收估摸着不在家,先去房玄龄那里。
    跟着薛玖锻炼,房俊长得更壮实了。
    “你这孩子,来就是了,怎么又带礼物。”卢氏佯怒道。
    “就是一些蘑菇,都是村里种的,师娘你尝尝鲜。”
    背篓里面用稻草盖着的是蘑菇,这玩意用湿润的稻草包裹着,可以保鲜好几天。
    “你这孩子!快歇歇,喝杯热水。”
    “多谢师娘!”
    “成亲了是成熟多了!”卢氏打量着薛玖,微笑着道。
    “嘿嘿!”
    “你老师还没回来,我们也不等他,先吃饭吧。”
    “好啊!我正好也饿了!”
    卢氏就喜欢薛玖这种不做作的态度,对薛玖那真是如同亲儿子一般,换季就给他准备新衣服,去她家里的时候,就有侍女在一边侍候着。
    “小俊!以后吃了饭,休息一个时辰再锻炼!”
    “嗯!”房俊用力一点头,随即仰着头询问:“兄长,我能去找十五玩吗?”
    “当然可以!等会我就带你去。”
    “落衡,小俊不是读书的料,他喜欢和初一十五他们玩,你就多领他过去玩吧。”卢氏擦擦眼角泪水,有些心疼的说道。
    从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变成现在这样,她怎么可能不伤心。
    “好的师娘,以后不下雨下雪,我就每天上午来接小俊过去玩。他们一起玩,学习也会认真一些。”
    “那就辛苦你了!”卢氏感激的说道。在她看来,如果不是薛玖提出,带儿子练武,儿子还是傻傻呆呆的,至少不可能恢复那么快,要知道御医都说,能恢复到哪种程度,就要看天意。
    卢氏觉得,薛玖就是老天送到她面前,帮助儿子的贵人,还是房玄龄的学生,自然对薛玖当亲儿子一样。
    房玄龄午时末才回家,看着薛玖写的《公私合营纺织厂计划书》,房玄龄开始指点他写奏折。
    其实奏折也没有太复杂,开头是写奏折人的官职,名字,然后叙事,末尾加一个请圣裁,然后落上日期。
    主要还是注意用词,不能犯了忌讳,或者言辞不能过激。
    “老师,陛下年后清查寺庙,不会牵扯到我吧?”薛玖有些不太确定的问道。
    “你又做了什么?”房玄龄惊讶的问道。
    “就是给陛下出了个主意。”薛玖把他与李世民的对话,原封不动的说了一遍。
    “那没关系,只要没有外人在场,陛下不会说出去的。”房玄龄松一口气道。他虽然不怕秃头,但这是一个后患,所以要尽量避免。
    薛玖也明白,李世民是皇帝,不会轻易出卖臣子,如果他用大臣来挡枪,以后谁还敢效力呢?
    薛玖迟疑了一下又说道:“我帮洛阳世家培养了一批人,她们表演话本戏剧,那故事是我提供的,里面夹带了对秃头的不好的故事情节。”
    房玄龄琢磨了一下道:“问题不大,等陛下一动手,你那就是一件非常小的事情。”
    “如果故事会流传很广呢?”薛玖问道。
    房玄龄微微一顿,他这才想起,薛玖茶楼那表演的节目,可是非常受欢迎的,即便是洛阳世家拿去用,肯定也有很多人去看,确实可能流传很广。
    “想要完全消除隐患,那就让水变得更浑浊,这样就没人知道,水面下的情况。”
    喝了一口水,房玄龄继续说道:“把水搅浑!让故事来源,变得更多更复杂,这样就不容易追寻到源头。”
    “我明白了!”
    “嗯,陛下已经查出来,前朝确实有几个隐藏的粮仓,其中长安两处,洛阳和江都各一,具体有没有收获,就得等消息。”房玄龄岔开了话题。
    “应该还有吧,毕竟那是隐秘粮仓。”薛玖知道应该还有,至少其中一个粮仓会有粮食。
    “长安的应该还在,毕竟当年拿下长安速度很快,即便有人想转移,或者毁掉,也来不及实行。
    洛阳有王世充,他还是杨广心腹爱将,奉命北上平叛,杨广可能告诉过他粮仓下落。
    江都那边就更悬了,那里可能会有不少人,知道隐匿粮仓下来。”房玄龄推测道。
    事实上,房玄龄也没有猜对,洛阳王世充那边,不少人都不满他的为人处事,自然没人告诉他粮仓的事情。
    还有一个原因,洛阳附近,有明粮仓,不需要寻找隐秘粮仓。
    “至于江都那边,说来也凑巧,随着杨广被逼死,有心人是不愿意告诉别人,或者说关注这事的人不多,他们因为局势不稳,活着都不容易,哪里还有精力去考虑粮仓的事情。”
    大型粮仓,都会选择在城外,因为城外才有合适挖地洞的地方。
    城里地势不高,很容易挖出地下水,即便没有地下水,也非常潮湿,这样的环境,只要不蠢,都不可能安置大量的粮食在地下。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104/23257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