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羌帝的忧愁
推荐阅读:至尊天帝凌峰苏琳、近战狂兵、我在异界种田封神、医者仙师、整个诡异世界都在等着我上天、大荒剑帝、机战:全金属风暴、逆命相师、五仙门、从赘婿开始建立长生家族、
西羌。
永昌城,皇宫。
羌帝一脸凝重地端坐在康泰宫那朱红色的大门前,微微低垂着头,似乎正在沉思着什么。
而太后则静静地站立在他的身后,同样面色阴沉,两人之间弥漫着一股沉重压抑的气氛。
就在这时,百里中君重重地叹了口气,打破了这片寂静。
他忧心忡忡地说道:“母后,此次大雍又派遣了使臣前来,但对于先前发生的那些事情却是只字未提。”
“依我之见,这恐怕并非是什么好的征兆啊!”
羌帝缓缓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无奈。他咬了咬牙,恨恨地说:
“如今这整个天下皆已奉大雍为尊,可偏偏只有对我羌国如此冷淡相待。”
“况且眼下,只剩下我羌国还在苦苦支撑。看来,朕已然成为了李九天实现其一统天下野心的最大阻碍!”
说到这里,羌帝不禁握紧了拳头,心中满是愤懑与不甘。
接着,他继续说道:
“更令人费解的是,此番大雍所遣之使臣来到我国后,竟然什么正事都未曾提及,只是要求让王玄策返回大雍。朕绞尽脑汁,也着实猜不透李九天究竟意欲何为!”
听闻此言,太后轻轻地拍了拍百里中君的肩膀,然而她自己亦是眉头紧锁,不知该如何出言宽慰眼前这位焦虑不安的帝王。
实际上,太后心里早已如同明镜一般清楚,李九天之所以这般行事,无非就是想要试探羌国是否能够稳住阵脚。
只要羌国内部稍有动荡或者出现破绽,那么李九天便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一举将羌国纳入囊中,从而顺利完成其统一天下的宏图霸业。
毕竟,两国之间存在着姻亲关系,在处理某些事务时难免会有所顾忌,不能做得太过决绝。
尤其是当这种关系涉及到两个国家的利益冲突之时,更是需要权衡再三,谨慎行事。
而那百里中君此前对于大雍一直心怀不轨、虎视眈眈,时刻觊觎着大雍的疆土和资源。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如今的大雍竟然对此事既往不咎,仿佛从未发生过一般。
这般宽容大度之举无疑让大雍占据了道义的上风。
倘若日后两国之间再生出任何事端,那么曾经因百里中君的贪婪行径所建立起来的那一丝情谊,恐怕将会荡然无存。
待到那时,李九天若是决定采取行动,定然会毫无顾忌、毫不手软。
毕竟,在世人眼中,理亏的一方必定是挑起争端之人。如此一来,无论是天下百姓还是各方势力,想必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大雍。
此时此刻,太后已然深深地领略到了李九天的深谋远虑与手段高明之处。
此人看似未动声色,但却能巧妙地将自己置于无可挑剔的道德高位之上,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沉默片刻之后,太后有意转移了话题:
“关于南离之事,距离传旨之日已过去多日有余,可至今仍未有半点消息传来,依本宫之见,其局势怕是不容乐观啊!”
听闻此言,百里中君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
“我早已派遣人手前去探查此事,相信不久之后便会有结果传回。”
稍作停顿,他缓缓转过身来,目光凝视着太后,神情凝重地问道:
“母后,您觉得此次羌国是否真的会亡于我手呢?”
未待太后作出回应,只见百里中君猛然转过身去,脸上满是焦虑与惶恐之色。
他颤抖着嘴唇说道:
“若是果真如此,那我岂不是成为了百里家族的千古罪人啊!”
声音之中饱含着深深的自责和担忧。
就在这时,太后疾步向前,缓缓蹲下身子,伸手紧紧地拉住了百里中君的双手。
她目光坚定而温和,轻声言道:
“自此刻起,你切莫再有任何举动,切勿给李九天留下丝毫可乘之机!”
太后的语气虽然轻柔,但其中蕴含的威严却让人不敢有丝毫违抗之意。
紧接着,太后继续说道:
“明日,本宫将会亲自启程巡游各地,一路上安抚百姓。只要民众之心依旧向着我们,李九天便无法找到出兵的借口。”
说到此处,太后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接下来的话语。
然后,她再次开口嘱咐道:
“此外,如今你需要立刻派遣人手,将那些扰乱朝纲、为非作歹的害群之马迅速处置掉。”
“绝不能让他们继续兴风作浪,败坏朝廷的声誉。”
太后的眼神凌厉如刀,仿佛能够看穿一切阴谋诡计。
最后,谈到南离之事时,太后微微皱起眉头,沉声道:
“至于南离那边的局势,目前已然失控。既然如此,索性不再加以掌控,切不可因小失大。”
“本就不是我羌国之地,即便失去也无妨。当务之急乃是稳定大局,确保京城及周边地区的安宁。”
听完太后这番话,百里中君不禁愣在了原地,满脸惊愕地问道:
“母后,此计当真可行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永昌城,皇宫。
羌帝一脸凝重地端坐在康泰宫那朱红色的大门前,微微低垂着头,似乎正在沉思着什么。
而太后则静静地站立在他的身后,同样面色阴沉,两人之间弥漫着一股沉重压抑的气氛。
就在这时,百里中君重重地叹了口气,打破了这片寂静。
他忧心忡忡地说道:“母后,此次大雍又派遣了使臣前来,但对于先前发生的那些事情却是只字未提。”
“依我之见,这恐怕并非是什么好的征兆啊!”
羌帝缓缓抬起头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无奈。他咬了咬牙,恨恨地说:
“如今这整个天下皆已奉大雍为尊,可偏偏只有对我羌国如此冷淡相待。”
“况且眼下,只剩下我羌国还在苦苦支撑。看来,朕已然成为了李九天实现其一统天下野心的最大阻碍!”
说到这里,羌帝不禁握紧了拳头,心中满是愤懑与不甘。
接着,他继续说道:
“更令人费解的是,此番大雍所遣之使臣来到我国后,竟然什么正事都未曾提及,只是要求让王玄策返回大雍。朕绞尽脑汁,也着实猜不透李九天究竟意欲何为!”
听闻此言,太后轻轻地拍了拍百里中君的肩膀,然而她自己亦是眉头紧锁,不知该如何出言宽慰眼前这位焦虑不安的帝王。
实际上,太后心里早已如同明镜一般清楚,李九天之所以这般行事,无非就是想要试探羌国是否能够稳住阵脚。
只要羌国内部稍有动荡或者出现破绽,那么李九天便会毫不犹豫地出手,一举将羌国纳入囊中,从而顺利完成其统一天下的宏图霸业。
毕竟,两国之间存在着姻亲关系,在处理某些事务时难免会有所顾忌,不能做得太过决绝。
尤其是当这种关系涉及到两个国家的利益冲突之时,更是需要权衡再三,谨慎行事。
而那百里中君此前对于大雍一直心怀不轨、虎视眈眈,时刻觊觎着大雍的疆土和资源。
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如今的大雍竟然对此事既往不咎,仿佛从未发生过一般。
这般宽容大度之举无疑让大雍占据了道义的上风。
倘若日后两国之间再生出任何事端,那么曾经因百里中君的贪婪行径所建立起来的那一丝情谊,恐怕将会荡然无存。
待到那时,李九天若是决定采取行动,定然会毫无顾忌、毫不手软。
毕竟,在世人眼中,理亏的一方必定是挑起争端之人。如此一来,无论是天下百姓还是各方势力,想必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支持大雍。
此时此刻,太后已然深深地领略到了李九天的深谋远虑与手段高明之处。
此人看似未动声色,但却能巧妙地将自己置于无可挑剔的道德高位之上,令人不禁心生敬畏。
沉默片刻之后,太后有意转移了话题:
“关于南离之事,距离传旨之日已过去多日有余,可至今仍未有半点消息传来,依本宫之见,其局势怕是不容乐观啊!”
听闻此言,百里中君微微颔首,表示赞同道:
“我早已派遣人手前去探查此事,相信不久之后便会有结果传回。”
稍作停顿,他缓缓转过身来,目光凝视着太后,神情凝重地问道:
“母后,您觉得此次羌国是否真的会亡于我手呢?”
未待太后作出回应,只见百里中君猛然转过身去,脸上满是焦虑与惶恐之色。
他颤抖着嘴唇说道:
“若是果真如此,那我岂不是成为了百里家族的千古罪人啊!”
声音之中饱含着深深的自责和担忧。
就在这时,太后疾步向前,缓缓蹲下身子,伸手紧紧地拉住了百里中君的双手。
她目光坚定而温和,轻声言道:
“自此刻起,你切莫再有任何举动,切勿给李九天留下丝毫可乘之机!”
太后的语气虽然轻柔,但其中蕴含的威严却让人不敢有丝毫违抗之意。
紧接着,太后继续说道:
“明日,本宫将会亲自启程巡游各地,一路上安抚百姓。只要民众之心依旧向着我们,李九天便无法找到出兵的借口。”
说到此处,太后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着接下来的话语。
然后,她再次开口嘱咐道:
“此外,如今你需要立刻派遣人手,将那些扰乱朝纲、为非作歹的害群之马迅速处置掉。”
“绝不能让他们继续兴风作浪,败坏朝廷的声誉。”
太后的眼神凌厉如刀,仿佛能够看穿一切阴谋诡计。
最后,谈到南离之事时,太后微微皱起眉头,沉声道:
“至于南离那边的局势,目前已然失控。既然如此,索性不再加以掌控,切不可因小失大。”
“本就不是我羌国之地,即便失去也无妨。当务之急乃是稳定大局,确保京城及周边地区的安宁。”
听完太后这番话,百里中君不禁愣在了原地,满脸惊愕地问道:
“母后,此计当真可行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5/5082/23183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