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勤能补拙

推荐阅读:小农民的随身道田武考落榜被退婚,你后悔,晚了!次元入侵:我能垂钓诸天大汉:从丝绸之路开始网游之逆天魔君港综:刚入社团,让我出狱逆袭?超能大明星四合院:农场主的幸福生活1968:从养殖开始奋斗禁欲上司早安吻

    第三天的会议还是之前的一套流程。
    省里的领导简单上台讲话之后,就是参会代表上台发言。
    陈露阳是最后一个。
    当听到工作人员的提示之后,陈露阳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昂首阔步的走上台。
    简单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之后,陈露阳道:“今天在座的各位代表,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和领袖,听了大家的发言,我受益良多,从中得到了很多启发。能够参加这次交流会,近距离、面对面的接受大家的批评指导,我感到非常荣幸!”
    “今年我出版的书,书名叫《英语日常交流用句》。之所以想要写这本书的,是因为我的一个好朋友要公派出国,我为了他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而编写了一本参考笔记。没想到这本笔记有幸被省大的老师们发现,主动联系我进行出版并成功参评了全国优秀图书。”
    “我是机械厂的一名工人,对于外语的重要性极有感触。“
    “今年我们机械厂开展军转民的改革,所引进的技术和资料全都是从国外买来的。可是钱花了东西拿到手了,研究的时候却傻眼了。为啥?因为看不懂!”
    “没办法,我们只能请老师,找专家来翻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厂领导借着省里举办大学习月的契机,在厂里开设了两个语言学习班。语言学习班非常有成效,当时还一度刊登在省报上!”
    “而我认为,我们学习语言的目的不是‘引进来’,而是‘走出去’。”
    “随着我们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多,早晚有一天我们的商品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语言就是我们走出去的一块非常重要的敲门砖。”
    讲到这,陈露阳看见了下面第一排的位置有人举手提问。
    这还是交流会上第一次有人举手提问,陈露阳下意识的将目光望向工作人员。
    工作人员点头示意之后,陈露阳才道:
    “那位同志,您有什么问题?”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见有人提问,都转过头去看热闹。
    “同志您好,我是燃气轮机研究院的,我们院目前也存在东西买到手但是看不懂、不通的情况,能请您分享一下怎么学习的英语交流吗?”
    话的人语气虽然温和,但是眉宇间有一条重重的川字纹,看着很是严肃。
    陈露阳笑着示意他请坐:“这个问题就是我要与大家分享的学习方法。就是要多听、多看、多。”
    “我的语言其实是跟我爸学的。我爸喜欢听隋唐演义,但是由于我家的收音机不好使,总是跳台,经常就跟跳到了日语和英语频道。”
    “我就跟着广播听,然后照着《广播之友》去看《星期日日语》和《星期日广播英语》的原文,就这么一天天的跟下来就学通了。”
    “你的意思是,跟着广播听就能把英文学会了??”
    燃气轮机研究院的川字纹反问了一句,语气里多少有些质疑。
    不过还没等陈露阳解释,会场的另一端倒是有人主动下场帮忙。
    “广播确实是个好东西!我们学校的一个老教授就是通过听广播,自己学会的英语。”
    陈露阳抬头一看,就见自己的“爷爷之一”手里抓着拐杖,乐呵呵的开口。
    别看老爷子一脑袋白头发,但是起话来依然声音洪亮。
    老爷子乐道:“起先我们也认为他听不懂,但是那老家伙现在耳朵练的比我们都好使。”
    老爷子到最后,忍不住由衷的感慨一句:“勤能补拙啊!”
    陈露阳站在台上,没敢吱声。
    这个会场里坐着的,不是搞理论写教材的,就是搞技术革新的,哪有傻子?
    他们各个人均天赋异禀都不为过。
    还勤能补拙……
    你换成普通老头儿试试?!
    就田大爷那样的,你就是24时洗脑循环贴着他耳朵硬灌着听,他也听不进去啊!
    但是有了老爷子开口,其他人的疑惑全都不敢问了。
    陈露阳讲了一会儿学习语言的经验,就开始收尾了。
    跟其他专家不同,陈露阳的收尾不像是收尾,更像是在拍胸脯表决心。
    “我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我,让青春在为国家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为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振兴国家而奋斗!”
    礼堂内掌声四起。
    陈露阳舒了一口气,鞠躬下台。
    由于他是最后一个发言的代表,所以他的发言结束以后,上午的会议也结束了。
    陈露阳兴冲冲地拿着包,正准备去找黎专家再唠唠橡胶生产的事儿,就被会场内的一个工作人员叫住了。
    “陈露阳同志,你先留一下,还有事找你。”
    “我这要跟黎专家还有话要谈,要不您有啥事下午再?”
    陈露阳同志不想留下,他只想抓着黎专家,听他讲橡胶……
    “领导下午省里有会,不能出席交流会,所以想抓紧时间跟你谈谈。”
    那人一脸严肃地。
    领导?
    陈露阳狐疑的拎着包,跟着工作人员走到了礼堂旁边的会客单间。
    只见单间里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第一天开幕交流会的时候,发言的郭高官。
    郭高官旁边站着的人他也认识。
    陈今越他爸,省文化局局长陈拓。
    “领导,您找我?”
    陈露阳客客气气的走过去,礼貌大方的跟郭高官打了招呼,随后又冲着陈拓微微点头,表示招呼。
    “陈,过来坐。刚刚听了你的汇报我很触动,有些事情还想跟你聊一聊。”
    郭高官亲切的招呼陈露阳坐下。
    他仔仔细细看了看陈露阳,惊讶道:“你今年多大了?”
    陈露阳一脸镇定:“领导,我今年虚岁19,明年20。”
    那就是今年才18岁?!
    郭高官深深的上下打量了一下陈露阳,开玩笑道:
    “你这个年纪应该去上大学啊!”
    陈露阳眼皮下意识看了一眼陈拓,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选择了不回答。
    好在郭高官也没有揪着这个问题不放。
    随着今年省城文化交流的展开,来省城洽谈旅游的外宾也越来越多,食品、药品和其他商品的贸易订单也开始增多。
    省里的这些人也开始一个个动了心思,想要把语言学一学,方便以后的工作。
    眼看着省里出了这么一个语言人才,留在机械厂当个工人实在是可惜。
    郭高官问:“你目前在机械厂里除了翻译,还负责什么?”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992/227838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