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三国:袁家逆子,开局摔玉玺 > 第619章 都给孤盯紧淮南局势

第619章 都给孤盯紧淮南局势

推荐阅读:千亿娇宠:帝少,温柔点怨灵升级路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星河美食传秦人的悠闲生活古穿今之异世高手少女很可爱但来自未来让你攻略女神,你怎么成魅魔了!穿越后绑定猫系统,靠充值当仙帝御兽:从契约史莱姆开始

    “吾兄在朝堂据理力争,可惜…没有用啊!”
    杨彦苦笑道:
    “科举之法,是太子想出来的。
    太子一直以来如何待我士族,不用我多了吧?”
    “原来是太子想出的法子,那就难怪了。”
    众人恍然大悟,道:
    “太子在江东,可把江东各大豪门收拾惨了。
    他们的家产,直接被太子剥夺了九成之多。
    土地和奴仆,更是尽数被太子夺走。
    这实在是太可怕了…”
    “要不是我们一直跟随陛下,恐怕下场也比江东士族好不到哪去。”
    李家家主李兴一脸愁苦,对众人道:
    “现在陛下迁都金陵,已无法庇护我等。
    太子这科举之法,明显就是奔着我们来的。
    吾等究竟该如何是好啊?”
    孟家家主孟猛一脸狠厉,开口道:
    “我们怕太子做什么?
    太子不也得听陛下的吗?
    咱们可跟江东那些软骨头士族不一样,我们有私兵家将,有粮有钱,太子敢动我们?”
    “真把咱们惹急了,咱们就投汉!
    大汉总不会行科举之法吧?”
    听孟猛这样,李兴也来了精神,拍案道:
    “孟兄所言甚是!
    就算陛下击败了曹操、袁绍等诸侯,大乾也依旧是刚刚立国的新朝。
    大乾的底蕴,岂能比得上四百年大汉?
    若是大乾非要行科举之法,那当真是自取灭亡!
    大乾不仁,也别怪吾等不义!”
    淮南士族们义愤填膺,都叫嚣着如果袁术开科举,他们就要投效大汉。
    坐在主位上的杨弘摆手道:
    “诸位,现在局势还未恶化到那个地步。
    这科举大乾能不能办起来,要到明年春天方能知晓。
    吾等只需约束自家子弟,不准他们参加科举,这科举之策在淮南就无法施行。
    到时候我们再联合整个大乾的士族,一同抵制科举之策。
    太子这科举,不就名存实亡了吗?”
    张家家主张福闻言笑道:
    “杨兄得对啊!
    那些贱民之中,又能有多少人才?
    真正有底蕴的,还是吾等世家。
    只要世家子弟不参加科考,这科举哪还能办得起来?”
    李兴问道:
    “这么好的主意,是杨兄想出来的?”
    杨彦抚须笑道:
    “我自然没有这等智谋。
    抵制科举之策,乃是吾兄的谋划。
    吾也是将兄长之谋转告给诸位,请诸位与我杨家共同进退。
    只要这次我们能迫使太子取消科举,将来还可继续联合在一起,争取更大的利益。”
    听闻这是杨弘之谋,淮南世家门顿时马匹如潮。
    “原来是司徒大人的谋划,这就难怪了。”
    “司徒大人乃是陛下首席谋士,他的计策绝不会错。”
    “我这就回去准备,命令我张家子弟谁也不可参加科举!”
    “若能与大乾其他世家联合,则大有可为啊!
    杨兄,不知我们如何联络其他世家?”
    杨彦笑道:
    “诸位不必心急,联合世家的事情,我兄长已经在做了。
    荆州和江东的世家虽然软弱,可我不信他们对于到手的利益不心动。
    还有很多新兴的世家,也是我们拉拢的对象。
    只要我大乾的世家能联合在一起,就算是太子,也翻不了天!”
    与杨彦商议妥当之后,这些淮南世家之人,纷纷勒令自家子弟不准参加科举。
    更有甚者,还聚集起私兵,大有一言不合就跟大乾官府对抗的架势。
    还有人偷偷联络曹操和袁绍,以为后路。
    不论是哪国的世家豪族,其实对本国的统治者都没什么忠诚度可言。
    他们忠诚的只有自己的家族。
    只要家族长盛不衰,是否改朝换代他们根本不在乎。
    这也是袁耀下决心打压世家豪族的原因之一。
    唯有把世家豪族削弱到极致,他们才会仰袁耀鼻息而生,不得不效忠于袁耀。
    淮南世家的密信与袁耀开科举的消息,很快便传到曹操、袁绍、刘备等诸侯之处。
    曹操之前受到袁绍称帝的刺激,头风一直未好。
    收到此消息后,他立即召集谋臣们前来议事。
    荀彧、荀攸、郭嘉、程昱、董昭、钟繇、司马懿等臣子鱼贯而入,曹操对身边近侍道:
    “扶孤起来。”
    左右近侍将曹操扶起,看着曹操苍白的脸,董昭关切道:
    “大王,您病体未愈,还需好生养病。
    切不可操劳过度啊…”
    “孤无碍,尔等勿虑。”
    曹操沉声对众人道:
    “最近孤听伪乾要更改官制,还要行科举之法。
    诸位,你们以为伪乾此法如何?”
    程昱对曹操施礼道:
    “大王,臣以为伪乾开科举,乃是取乱之道。
    自古以来,我大汉便行察举与征辟之法,选拔出贤明而有德行的官员。
    如果仅凭考试就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够当官,那岂不是有很多奸诈人要混入朝堂?
    况且那些学子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国家,如何为官?
    若是让这些人走上高位,伪乾非乱不可。”
    钟繇也道:
    “最近有不少淮南豪族写信给丞相,声称要离开大乾,举家迁往大汉,投到丞相麾下。
    这不正好证明了,袁耀此法不得人心?”
    麾下臣子们都不看好科举,曹操却并没有因此而开心。
    他坐在病榻上摇头道:
    “淮南士族要投孤,那是因为袁耀的科举之法损害了他们的利益。
    有利益受损者,就有得利之人。
    难道孤麾下,就无人蠢蠢欲动吗?”
    荀攸道:
    “最近臣倒是听闻,有不少寒门子弟和百姓,想要去大乾参加科举。”
    曹操冷笑道:
    “看吧,孤什么了?
    人之逐利,就如蝇之逐臭。
    袁耀奸诈,岂会做没有好处的事情?
    不过若是淮南动乱,对孤来未必不是机会。”
    “都给孤盯紧了淮南的局势。
    若是淮南因科举而乱,孤不妨利用一下这些淮南士族。
    如果我大魏能夺取淮南之地,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样便可将伪乾压制在长江以南,让伪乾再无北上的可能。
    一个偏安一隅的王朝,也不足为惧了。”
    众谋臣齐声赞道:
    “大王英明!”
    “好了,你们都散了吧。
    奉孝和仲达留下。”
    “唯。”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874/224185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