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三省六部

推荐阅读:我在网购平台薅的全是真货重生之唐人怨灵升级路1960:我叔叔是FBI局长千亿娇宠:帝少,温柔点星河美食传秦人的悠闲生活古穿今之异世高手少女很可爱但来自未来让你攻略女神,你怎么成魅魔了!

    袁耀点点头,对众文武道:
    “诸卿所言极是,穷兵黩武、绝非我大乾立国之道。
    现在诸侯已被我军击退,我大乾难得有一段可以从容发展的时间,正好施行新政。”
    徐庶问道:
    “不知主公所的新政,究竟是什么?”
    “改革官制、囤粮草、促民生!”
    袁耀言简意赅地回答了徐庶的问题。
    “大汉的官制,在孤看来并不妥当,拥有不少改良的空间。
    这些时日孤想出一套新制,可以适用于我大乾。
    孤已将此官职编写成书,诸位可以看一看,咱们共同探讨。”
    袁耀所的官员任用制度,正是三省六部制。
    这套制度要比大汉的官制先进很多,还可以限制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在大乾目前的生产力水平之下,三省六部制最为实用。
    “史阿,把书给诸位大人发一发。”
    史阿将袁耀编写的《三省六部制》分发下去,众臣看到之后,不由交口称赞。
    这样的制度,确实能让大乾朝堂的运转更有效率。
    刘晔看完《三省六部制》之后,对袁耀道:
    “主公,臣以为此制要比大汉的官制优越许多。
    若能施此法,乃我大乾百姓之福。
    只是陛下那边…”
    见刘晔担心袁术,袁耀笑道:
    “我父皇确实不愿更改旧制,不过也不影响我们实施此策。
    我可以跟父皇商议,将三公九卿保留下来。
    让三公九卿之位,逐渐成为虚职,封赏给对我大乾劳苦功高的老臣。
    而三省六部官员为实职,逐渐取代三公九卿的权力。”
    刘晔闻言一脸钦佩地看着袁耀道:
    “原来主公早就想好了应对之法。
    主公算无遗策,臣佩服。”
    贾诩道:
    “主公这样做,势必会架空陛下身边的一众旧臣。
    这些旧臣本身倒不算什么,可他们的家族势力甚为庞大。
    大族子弟,多在我大乾身居要职。
    如果他们因此不满,恐怕会引起朝堂动荡。”
    袁耀对贾诩笑道:
    “孤定下的策略,一定要施行,容不得任何人忤逆。
    他们不满也好,革职便是。”
    贾诩问道:
    “若是将一大批官吏革职…
    那何人能顶替他们的职位?”
    袁耀对众人道:
    “孤在江东兴办书院已有数年,培养出了不少学子。
    如今这些学子们已经学有所成,自然要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入仕我大乾。
    父皇麾下那些世家豪门的子弟们不让位,我大乾又哪有位置让他们一展才华呢?”
    自袁耀一统江东之后,不惜重金在江东各郡兴办书院,传授百姓知识。
    袁耀能生产出纸质书籍,兴办书院根本不是什么难事,只需要花钱就行了。
    而以大乾的富庶,袁耀根本不缺钱。
    几年下来,第一批进入书院学习的学子们,已然学有所成。
    他们未必是出将入相的大才,可担任一些基层官吏,倒是绰绰有余。
    鲁肃道:
    “主公,若是以察举之法选拔人才,这些出身寒微的学子,恐怕难以被选上。”
    袁耀笑着对鲁肃道:
    “子敬提到察举,孤倒是想起来了。
    我大乾立国,当废除察举之制。”
    听袁耀要废除察举,众臣哗然。
    大汉官员一向是举孝廉入仕,在众人心中,都认为察举是选拔官员的必要条件。
    可现在袁耀不用察举了,那大乾该如何选官?
    谋臣张昭对袁耀道:
    “主公,察举之法虽是汉法,可也为大汉选拔出了不少优秀官员。
    主公不用察举之制,我大乾又当用何法?”
    “选官的新法,孤也想好了。
    史阿,再将新法发下去给诸位看看。”
    史阿得袁耀之令,又给众人发下去一本册子。
    袁耀对众臣道:
    “孤之新法,名为科举制。
    就是用考试的办法,考核学子的才华。
    有才华者,当可为官。
    今后我大乾的官员能者上,庸者下!
    我大乾只养能够为国做出贡献的人才,坚决不养闲人。”
    科举之法,袁耀在书册中写得很细。
    袁耀麾下的臣子们都是聪明人,自然能看出科举的妙处。
    庞统叹道:
    “此法好是好,可一旦施行起来,便会动摇世家大族的根基。
    后果…难以预测。”
    大乾虽然没收了世家豪门的土地和隐匿的人口,可世家豪门的底蕴尚在,在大乾依旧是高高在上的存在。
    世家豪门与富商巨贾同样富有,可富商巨贾再有钱,也没有世家豪族的地位。
    世家豪族的关系盘根错节,有无数子弟在朝中为官。
    这些官员,就是世家高高在上的底气。
    袁耀麾下文武都觉得开科举比改官制更难,唯有李儒笑道:
    “在我大乾,世家豪族不过是没了牙的狗。
    牙都没有了,还想咬人么?
    谁敢不同意主公的科举制,杀了便是,又何须纠结?
    主公若信得过臣,就把此事交给臣来办吧。”
    袁耀还真不敢把开科举的事交给李儒。
    如果真让李儒接手,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世家豪族之中也不乏人才,袁耀也不想因为开科举杀太多人。
    李儒见袁耀不话,笑道:
    “主公可觉得臣杀戮之心太重?
    此事主公大可放心,臣最多只会杀鸡儆猴。
    主公开科举,世家豪族的子弟也可参与。
    这其中,自然包括那些在家族中没有多少地位的庶子。
    有时候,人心可比刀要狠毒得多。”
    听李儒这一,袁耀才放下心来。
    “也好,那开科举之事,就交给文优了。
    如今我大乾有太多事情要做,还需诸位同心协力!”
    众人齐声对袁耀拜道:
    “吾等定竭尽所能,不负主公之托!”
    袁耀定下各种发展大乾的良策之后,大乾局势一片向好。
    而大汉朝廷,此时则仿佛被愁云所笼罩。
    曹操败归许都,大汉天子刘协战战兢兢的坐在龙椅上,大气都不敢出。
    如今丞相讨贼失利,天下已经有了两个天子。
    刘协真怕哪天曹操觉得自己没什么作用,干脆把自己废掉。
    刘协望着曹操阴沉着的脸,越发觉得曹操面目可憎。
    此贼独霸朝纲也就罢了,竟然连僭越称帝的逆贼都剿除不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874/22418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