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江村

推荐阅读:逍遥仙门从三十岁开始自律变强雁未迟穿越玄黄之下驿路狂奔:快递小哥向前冲医流高手全职星路激流勇进温宠入骨:大叔太会撩数据巅峰

    站在宽大的前台,安松雨一边维持着标准的笑容,一边趁着没有客人,跟今天的领班打了声招呼。
    领班霞姐三十来岁,是个很遵守原则的人。
    安松雨虽然算是卡着点过来上班,却也没有迟到。
    所以,她也就没有多什么。
    打完招呼后,安松雨就在两台电脑前面坐了下来。
    她记得不管是在这家酒店,还是她后来做了十来二十年的酒店里。
    她在前台的工作,都负责的是为顾客办理入住、退房等手续。
    这是她做为正宗的酒店管理学生才有的优势。
    可也正是因为学的是酒店管理……
    很快,随着越发临近下午三点钟,安松雨早已经忙碌的没有时间多想。
    而这个时候,已经到达了江村的安建平敲响了自家弟的门。
    江村并不算是个大村。
    整个村子加起来,也不过二十四户人家。
    却分成了足足三个姓。
    其中,江姓跟安姓都是村里的大姓。
    唯有剩下的朱姓,只有唯一的一家。
    严格来,他也不过是江家当初的一个上门女婿,得了丈人家的允许,给予了儿子他本来的姓氏。
    到如今,倒也发展出了四世同堂。
    但直到拆迁前,他们一家也都没有分过家。
    而要算人数,在江村安家更早的江姓其实人口更多。
    只是安家分家早,他们一家就已经占了四户,自然就成了整个江村户数最多的一个姓氏。
    安叔安建民现如今已经是村里有名的能干人。
    安建平敲了好一会没有听到回应只听到狗叫声,就猜测他们夫妻俩可能不在家。
    想了想,安建平去了隔家的卖店:
    “六叔,我弟他们呢?”
    正在一边看电视一边看店的安顺康闻言,眯着眼看了过来,好一会才看清楚眼前的人。
    他恍然大悟般的道:“是建平啊?你找建民?他应该去村支书那边了!”
    着,他忍不住从卖店走了出来,问道:
    “建平啊,听建民最近准备给他家以及你爸妈家把老房子修修,你呢?”
    “你家那两块宅基地,一块上面的房子连个顶都没有了。”
    “再过两年,估计那土墙都得倒了。”
    “另外一块就纯粹的用来长草,那你当初干嘛还要特意分那块宅基地呢?”
    安建平颇有几分尴尬的笑了笑。
    还不等他什么,安顺康突然间放低了声音,问着:
    “建平,听你大哥今天上午,你好似有意要把村子里的宅基地给让出去?”
    “建平啊,你可不能犯糊涂啊!”
    “你的户口早就迁出去了,你那块宅基地分的早就不什么了。”
    “你家大仔的那块宅基地,还是当初看在你能在丝织厂上话,让村里每一年的蚕茧有去处,才额外批给你家的。”
    “不然按理来,你大仔户口没进过村一天,根本就不具备分宅基地的资格。”
    “你看看现如今村子里面,谁家不是起了二层的楼房。”
    “就你家那老房子,简直比你父母家的房子都破。”
    “这年代,像我们这种离城这么近的村子,哪里还能见到泥土墙啊?”
    安顺康这话可的没有半点夸张。
    顺城不只地理优势明显,距离南省的省会城市最近也不过半个时的车程。
    就是顺城本身,下辖的每条街道的发展都十分不错。
    不然,它也不会是直接归属于南省直管的县、市辖区。
    而江村所在的位置,虽然不是顺城的中心街道周边。
    却是顺城除了中心街道之外,发展的最好的街道之一。
    它与中心城区,甚至只有一条宽阔的江相隔。
    江村距离容地街更是不过半个时的路程。
    改革开放之后,江村人从种菜养花,到后来的桑基鱼塘。
    再发展到现如今的农家采摘,都搞的有声有乐。
    村子里面的人家,不家家建新房,最旧最矮的楼,也都足有两层了。
    像安建平家这样,不只有宅基地空着,还有一块宅基地上面只留了几道土墙……
    他老人家没有直接像村里江姓那些人的一样,嫌弃他丢人已经是很客气了。
    安建平知道老人家的一番好意,并没有多什么。
    他随意跟老人家闲聊了几句后,看安建民家还没有声音,就准备直接去村支书家。
    从村子里一路走过,安建平难得格外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总的来,江村的发展还是格外不错的。
    从村口进来,路两边零零散散的十来户人家,几乎形成了江村一条街。
    大部分的民生用品,即使不出村子,也都足以解决。
    而到了这条街的尾端,也就是刚才六叔的那个卖店。
    他旁边的人家,则是安建民家。
    不过两家看似邻居,相互之间的距离却相隔不近。
    安建平的主营是水果店,但他在江村还有偌大一片果园。
    果园的入口处就是在他家的房子另外一边。
    所以安建民家附近,除了这位六叔距离最近,其它人家距离都不远。
    安建平继续往村里走,走了不远,就是他家两块宅基地之一。
    其中一块正好与父母、兄弟相临。
    他家是最靠近村口方向的,从他现如今的角度看去,几家好似正好从低向高排列。
    其中他家的自然是只剩下几道隐藏在比人还高的灌木、野草中的土墙。
    而他家旁边的则是父母的老式砖瓦院。
    虽然也只有一层,甚至可以轻易看出经历的光阴。
    可在他家那宅基地的衬托之下,好似也没有那么寒酸?
    紧接着,则是老大家早年建的房子。
    整个江村最早的两层楼。
    再后面则是老四家建了不过几年的新房子。
    是整个江村有数的高楼之一,足足五层的房子,主要就是为了他家的农家乐服务的。
    在他家后面,足足一大片的果园、菜园、鱼塘。
    则是他们家这些年来,好不容易发展出来的家底。
    过了他们几家后,就距离村支书家不远了。
    作为以江姓命名的村子,很长一段时间里,村干部都没有安姓的事儿。
    但在这些年来,安姓发展明显比江姓更好的情况下。
    第一个大学生支书,就在江姓中产生了。
    安建平还来不及走到村支书家,就看到了不远处的两个熟悉的身影。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805/22097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