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我的阴丽华

推荐阅读:1994:菜农逆袭皇修桃花马上请长缨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剑道余烬导演1978:开局跟天仙妈相亲出阳神同时穿越:打造末日文明互助协会将门弃妇又震慑边关了奥特曼任意键:启明

    初平二年,秋七月。
    平原与济南两地,开始整军忙碌。
    军未出,粮先行。
    入仓的小麦、豆、稻、以及腌制的鱼肉。
    多名负责的长吏,彼此监督,拿着账簿,重新一一钩稽。
    待郡簿和库簿核对无误差的粮秣,将由辅卒带甲押送至军营内。
    刘备难得忙里偷闲。
    此前出征被催赶,以县衙去代管一郡,平原县的吏属短缺不足,众多事亟待他去操心。
    各种征调,要自己过问督办。
    怕其他县乡的官吏阳奉阴违,拿假账糊弄了事。
    为县令多年,同僚官吏是什么心性,早就一清二楚。
    你给他放松一丝,他就敢多放一丈。
    即使派赵云督察郡县,还有人敢铤而走险。
    此次就全然不同了。
    不说底下的郡吏,补充了不少。
    光原来平原郡的蟊贼蠹虫,就被刘备悉数扫清。
    再者,牵招和简雍的草台班子,磨合了快一年,若还不能胜任。
    那刘备就真要考虑换人了。
    两个月前,简雍也被他调去济南国做功曹,得益在平原的历练,去了济南,也上手极快。
    刘备的忙碌,肉眼可见的轻松了不少。
    可见佐理人才的重要性。
    不由感叹,心腹还是不足。
    之前为县官时,培养的几名拔尖掾吏,此刻都被调去各地做了县令。
    考察和培养人,本就需要以年计算。
    因此两郡,有半数还是原先的官吏。
    每逢想到此,刘备就眼热,四世三公的袁绍和太尉之子的曹操。
    官宦世家,不缺人去投奔。
    以至于人太多,还可以筛选。
    豪族子弟,虽然也不错。
    但差就差在,还缺些底蕴。
    论庄园部曲,比宗族勇武,豪族要强过不少。
    可较之儒士与名士。
    十个豪族绑在一块,也不如一士族出的多。
    如颍川有名的士族荀氏,便出了盛名天下的荀氏八龙。
    豪族垂涎欲滴,这是他们做梦都想挤进去的,尊贵上流之所。
    奈何想加入其中,门槛着实太高。
    家中没有数代为二千石,且名闻遐迩,只能长嘘短叹。
    刘备也知道,人才主动相投,不可急于一刻。
    再者,天下最惹人注目,就是诸侯讨董。
    相比青州刺史焦和愚蠢玩脱,导致黄巾肆虐,更会付之一笑。
    还是想怎样快速平定,青州各处的黄巾军再说吧。
    不收拾烂摊子,再乱几年青州民生就会更凋敝。
    刘备顺手缠绑一卷,写完的牍简。
    北方的纷争,果然不出所预料。
    袁绍欺骗公孙瓒进攻冀州。
    自己趁机做了刺史,绝口不认与公孙瓒的约定。
    率军北上胁迫对方退兵。
    公孙瓒见袁本初出尔反尔,一怒之下,在冀北与他开战。
    后来因粮草不济和幽州牧刘虞的劝说下,才愤然退兵。
    仇怨就此结下。
    就在刘备摇头之际,一双纤纤玉手,端着消暑的汤羹,放置在案台上,自己则坐在旁边的榻席,笑意看着刘备。
    刘备疼惜道:“不让你多休息,怎又去后厨做汤羹了?”
    “膳夫也是,我叮嘱不过两月,他也忘却了?”
    阴珺面带为人母的柔气,笑说道:“夫君莫责怪膳夫,我也是家宅主事人,强行如此,他如何拦得住。”
    “再说多月不去织室,闲下来无所事事,迟早憋坏了。”
    说话间,小手还放在肚子上。
    刘备哭笑不得。
    看着俏丽的夫人,露出神采奕奕,娇媚的表情。
    忍不住招她过来,揽入怀中,两颗心紧贴。
    握起她的柔荑细看,抚摸变得粗糙的手,难免有些心疼。
    却仍笑说道:“夫人真为贤内助,去岁征讨黄巾时,后方忙不过来,多亏你协助调度。”
    “又批审郡中文书,解了宪和和子经燃眉之急,我回来后,他们两多次在我面前夸赞你。”
    “叹惋夫人可惜是女子,若为儿郎,或有佐州郡之才。”
    刘备说到这里,忍不住想笑,自家夫人的才华,他早在未成婚前领教过了。
    还曾在私下和闺房事间,被他戏称为:“吾之阴丽华。”
    笑道:“我已娶得“阴丽华”,何时当作执金吾?”
    弄得阴珺红脸又怒,又娇羞不已。
    在未有身孕前,因心疼他的工作量,夫人也常替他处理公文。
    所以才会那么熟练。
    对于自己亲挑选的枕边人。
    刘备除了穿越的秘密,以及些历史见闻不好说出来外。
    很多事情他都会与自家夫人讨论。
    因为阴氏的确是——很有才华啊!
    班昭、蔡琰,两位名闻天下的才女,刘备没见过,但对阴氏他一直在鼓励引导。
    刘备与许多人想法不同。
    名士觉得女尚书、女官乱政,他倒不怎么放在心上。
    权利督管不到位,别说女官乱政,宦官、大臣、外戚、宗室等,不也一样会乱政。
    防范完这个,又会疏忽那个…
    按下葫芦浮起瓢。
    历史上的曹丕,借鉴了东汉宦官和外戚乱政,许多律法冲着这两者去,还顺带打压了宗亲。
    结果掌握实权的,就只有曹丕、曹睿两父子,后面的皇帝皆为傀儡。
    东汉连续两百年没玩脱,是因为还有太后外戚、宦官,与大臣相互平衡。
    曹丕自断双臂,独木支撑朝堂。
    西晋则认为曹魏,压制宦官与外戚做的不错。
    虽亡于篡位,但是因打压宗室太狠,宗室没有力量反抗,才造成的后果。
    然后调转方向,给宗室增加权利。
    接着,大家都知道,士族衣冠南度,西晋变成东晋。
    刘备很清楚,没有什么制度是一直有效的。
    但多方势力平衡,才是稳固朝堂,最好的办法。
    往往一家独大,国家被反噬倾覆的越快。
    刘备转念将这些想法,暂时抛诸脑后。
    一州尚未平定,考虑后面实在过于遥远。
    摩挲纤柔,刘备问道。
    “在郡府住的还习惯吗?”
    阴珺想了想,道:“尚好,也就比县衙大了许多,屋檐雕刻华丽了些。”
    “不过倒与二叔三叔,还有子龙家眷住的更近,也方便来往走动了。”
    刘备闻言笑道:“那便好。”
    出任平原相许久,刘备才搬去郡府。
    因刘骥将郡府重新修缮,不好立马搬进。
    直到月前,县衙已快容纳不下,越来越庞大的诸曹掾吏。
    刘备才想起,还有郡府在空置。
    便决定搬进去。
    毕竟整座平原县,除了刘硕的王宫外。
    也就郡相府,能被称作府邸。
    且四周有高墙,相当于内城,还能屯兵防守。
    容纳四五百的郡吏居住办公,或还有空余。
    刘备同时也将云长、益德、子龙,牵招和简雍的家眷,一齐接进来。
    反正院舍多,也好热闹些。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769/219972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