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 章 朱元璋即将前往现代
推荐阅读:最强军火之王、美女总裁的神级侍卫、哈利波特之符文之秘、神奇顺风车、暗影特工、超魔构筑师、经略大宋、我的爪牙是悟空、重生之牵手一生、洪荒之越、
姜逸看着三人的样子,一时之间有些犹豫,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往下说,毕竟后边还有更刺激的事儿。
朱元璋看透了姜逸的心思,语气冰冷:“标儿,你先去吩咐传御医过来。小逸,你也别担心,咱不是针对你,你放心的说,咱想知道这朱祁镇究竟有多丢人。”
姜逸咂了咂舌,说道:“朱祁镇兵败土木堡被戏称为明堡宗,被也先俘虏后被带回草原被戏称为瓦剌留学生。至于叫门天子,是瓦剌也先俘虏朱祁镇后想要在大明境内劫掠,甚至想一举攻破京师。于是每逢攻城时便将朱祁镇带到阵前戏耍,想要激怒守军将领,甚至也先还让朱祁镇到自家城门下让守军开门。”
朱元璋语气依旧冰冷,淡漠的说道:“所以,这个朱祁镇照做了。身为皇帝不仅被异族俘虏,还要在自家城下叫门,让异族进城劫掠?被异族如此欺辱,他朱祁镇作为大明皇帝,作为朱家子孙,他!他!”
“死!很难嘛!”此时的朱元璋强压怒火,闭着眼睛,一字一字咬牙切齿的从朱元璋口中挤出。
姜逸摇了摇头,说道:“朱祁镇要是有这个勇气,早在被俘虏之前就自杀了。很显然,他没有这个勇气。”
“小逸,继续说,咱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此时的朱元璋低着头,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姜逸说道:“朱祁镇兵败被俘的消息传回朝内,朝中部分大臣主张南迁。在朝内争论不休时,于谦!这个被后世人称为为大明续命两百年的民族英雄。于谦于少保力排众议,说出主张南迁者皆可斩,避免了大明沦为下一个南宋。”
“于谦提出,逃,不可以,看南宋的例子就知道了;战,没有兵,怎么战?只能固守。之后还像孙太后提出,“轻君王,重社稷”,告诫孙太后,她首先是天下的太后,其次是天子的母亲。
“之后朝廷在皇太后的支持下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并给各路守军下令哪怕朱祁镇叫门也不许私自打开城门”
“于谦更是统筹全局,率领当时京师的军队和临时招募的民兵,于京城九门设伏,最后更是列阵西直门外。当时的皇帝朱祁钰亲自上阵杀敌,艰难的打赢了京师守卫战。可以说要不是于谦,大明哪怕不亡国可能也会沦为南宋一样。”
“在之后就是也先将朱祁镇带回了草原,一年后又将朱祁镇送回大明。”
朱元璋听到这,突然出声打断了姜逸:“这个也先没安好心,他把朱祁镇送回来是想让我大明陷入内乱。”
姜逸苦笑说道:“都知道也先没安好心,可朱祁镇毕竟也曾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也不能动他,只能将他软禁起来。甚至后来在朱祁钰病危之际,他在皇太后的默许之下成功复辟,再一次登临帝位。”
朱元璋低着的头猛的抬起,满脸惊讶:“这混蛋玩意儿还有脸复辟?还复辟成功了!”
马皇后和朱标也同样满脸不可置信,朱标问道:“那不应该啊,按理说虽然朱祁钰病重,但是朱祁镇哪怕有太后默许,他也没兵权啊。就算有个别将领支持他,但按照你所说,只要于谦不同意,那么大的动静,朱祁镇也不可能成功。”
姜逸叹了口气:“就像世人所说的那样,于谦忠的不是某任皇帝,他自始至终忠的只有大明,只有天下百姓。朱祁镇南宫复辟于谦知道吗?于谦其实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没有阻止罢了。”
马皇后听后也叹了口气,评价道:“唉,于谦是个好臣子,咱想朱祁镇复辟后于谦不会有好下场的吧。”
姜逸点了点头:“朱祁镇复辟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初京师守卫战的功臣都给杀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没有放过。其实于谦在默许朱祁镇复辟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马皇后听后说道:“于谦是为了不想让大明陷入内乱,是我们朱家对不起他,是大明对不起他。
朱标认同的点了点头。
朱元璋没有表态,或许在朱元璋心中,于谦确实有很大的功绩,可对于他来说不忠于皇帝的臣子都不算好臣子。
姜逸继续说道:“朱祁镇复辟后改元天顺,这也是之前所说为什么是十六帝十七朝,因为朱祁镇有两朝。而且朱祁镇还废了朱祁钰的帝号,没多久朱祁钰就病逝了,朱祁钰死后朱祁镇给了一个恶意满满谥号“戾”,并且连皇陵都没进去,反而葬在了西山。除开下落不明的朱允炆,朱祁钰成为唯一一位没有葬入皇陵的皇帝。直到朱祁镇死后朱见深上位才给朱祁钰、于谦等人平反。”
“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畜生。”朱元璋语气冰冷。
“这朱祁镇复辟后,可能是在草原和也先处出了感情,也可能是感念也先把他放回来的恩情,还给也先立了一个庙。”姜逸说道。
朱元璋可能已经习惯了朱祁镇的骚操作,此时已经感觉见怪不怪了。马皇后也是一脸平静,只有朱标瞪大了双眼。
“其实也挺有意思的,朱祁镇复辟之前,朱祁钰已经病入膏肓。而且朱祁钰的太子已经夭折,也就是说如果朱祁钰驾崩,那么皇位不是还给朱祁镇就是传位给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朱祁镇复辟于谦没有阻止可能也有这方面原因。这皇位终究还是会回到朱祁镇这一脉的手中,所以朱祁镇复辟不像是抢了朱祁钰的皇位,反而是像抢了他儿子朱见深的皇位。”姜逸说完轻声一笑。
“总得来说,朱祁镇一人败光了三代人的家底,又需要后续两个皇帝给他收拾烂摊子。”
“这就是大明单论知名度仅次于叔您和太宗朱棣的皇帝,明堡宗、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大明战神二代目,朱祁镇!”
朱元璋三人听着朱祁镇这一串的名头嘴角直抽抽,尤其是朱元璋,听到朱祁镇在后世这么出名竟然臊红了脸。毕竟说到底,这朱祁镇也是他朱元璋的后代。
最后还是朱元璋厚着脸皮问道:“也就是说,自朱祁镇开始,军权旁落,宦官在大明也开始逐渐掌权,朝廷沦为了文官的一言堂了是吧。”
“是的,没错。”姜逸说道。
朱元璋看着一旁的朱标,起身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说道:“标儿啊,你可一定要注意身体,身体不适要立即找太医,老四这一脉不行,咱的大明还得靠你啊。你刚才也听到了,咱大明总共不到三百年国祚,竟然有五十年左右是没人上朝的。还有那朱祁镇,简直都不是人。”
朱标连忙应道:“放心吧爹,儿臣一定会多注意的。而且哪怕出现了意外,不还有小逸嘛,有他在,儿不会有事的。”
朱元璋听后,立刻笑呵呵的说道:“对,标儿说的对,还有小逸,标儿不会出事的,还有咱的大孙。”
姜逸听后翻了翻白眼,说道:“叔啊,您也不能这么说,大明的皇帝除了朱祁镇整体来说还算不错的,都不说开创永乐盛世的朱棣、仁宣之治的朱高炽和朱瞻基,就连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帝朱厚熜,那都是是心机权术拉满的选手。可以说纵观历史帝王,在心机权术方面都少有能和他媲美的,人家二十多年不上朝仍然能够紧紧把握朝政。”
“还有刚才说道的朱见深,不仅仅收拾了朱祁镇留下的烂摊子。他在位的时候建州女真就逐渐成了气候,朱见深成化犁庭差点让建州女真亡族灭种,导致后来大清疯狂抹黑朱见深。”
“哪怕是亡国之君朱由检,也没给大明丢了脸面,反而因为朱由检也算是给大明体面的落幕。作为兄终弟及上位的皇帝,没人教过他如何做好一个皇帝,导致他做了很多错事。可朱由检真的是想中兴大明,作为皇帝身上穿着带补丁的龙袍,为了缩减用度,宫中很多银质物品都用木质。论起认真程度,他和叔儿您比起来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天只有两三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其余时间都在处理朝政。”
“也就是那时的大明已经烂到的骨子里,再加上朱由检生性多疑,最后就是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关外建州女真虎视眈眈,不然还真有可能让他做到中兴大明。”
“李自成的义军进城时朱由检也没有逃跑,反而选择与国同休。”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朱由检死前留下的一段血书,为大明近三百年国祚画上了圆满的结局。”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由检做到了,如果不是朱由检,可能大明的评价都不会那么高。他证明了大明一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是一句空话。”
朱元璋听后,想要反驳,可想了半天最后什么也说不出来。
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一时之间都有些沉默,场面一下安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揉了揉脸,对姜逸说道:“小逸啊,咱记得你说过咱也能去后世?咱也想去后世看看。”
朱元璋说完就盯着姜逸的面容。
姜逸听后先是一愣,随后便有些雀跃。毕竟朱元璋主动提出要去现代,那就证明朱元璋现在已经逐渐相信了他的身份。等朱元璋去过现代之后,就能向朱元璋证明证明他说的是真的。这样以后自己提出的意见也能更容易被朱元璋采纳,也方便自己更快的打通下一个朝代。
“那可太好了!这样!叔,我先回去准备一下,我下午五点,额,酉时来接您怎么样?”
朱元璋听后点了点头:“客随主便,去后世那咱就是一个客人,咱听你安排。正好咱也需要处理一下政务,酉时刚好。”
“那我先回去准备,到时候您直接过来就行,或者我准备好后过来接您。”姜逸说完,也不等朱元璋回复,急冲冲的打开双穿门回现代准备去了。
见姜逸走后,朱标连忙对着朱元璋说道:“爹,您急什么。虽然目前来看小逸没有对我们做出不利的事儿,可满打满算咱们也就认识他不到一天。何不再观察观察,反而如此着急的和小逸去后世?”
马皇后没问,只是同样看向朱元璋。
此时的朱元璋不见一丝怒容,表情平静,眼神中充满了精明:“妹子,标儿,咱相信咱的眼睛。而且那小子说了太多的消息,必须及时验证他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咱大明也能早些做出改变。”
马皇后听后一言不发,反而在一旁若有所思。
朱标苦笑着说道:“说实话,其实对于小逸说的那些事情,儿子已经有九成相信,剩下的一成是因为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朱元璋接着说道:“咱和你一样。虽然有些匪夷所思,但其实咱也相信了他的身份。这次贸然开口要去后世,也是做最后证明。”
朱元璋说完,看了看一旁的朱标,再次说道:“这次咱自己去,标儿你监国。防人之心不可无,大明也步入正轨了,如果咱真的出了意外没回来,那这大明就交给你了。”
朱元璋刚说完,还不等朱标开口,马皇后先说道:“重八,咱和你一起去。”
朱元璋一听,立刻不干了:“不行,妹子,咱自己去就行了。哪怕真有意外也不能让你出事。”
马皇后目光灼灼,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开口说道:“重八,这么多年咱们两个风里雨里的都坚持过来了。咱也做了十几年的皇后,如今你可能会面临危险,咱马秀英一定要陪着你,哪怕真有意外,和你在一起,也值得。”
朱标也连忙劝道:“是啊,娘。您就留下吧。”
朱元璋也要一起劝阻,不等朱元璋开口马皇后又一次先说道:“重八,相信我咱们三人不可能同时看错人,而且咱这么做也是为了大明。”
“标儿不去可以说是监国,可咱这个皇后也不去那就是明显不信任人家。到时候一旦小逸心里有疙瘩,以后不再来大明,那将是大明的损失。”
听到马皇后这么说,朱元璋沉默了,一边是他最爱的结发妻子,一边是他一手建立的大明,一时之间让人难以取舍。
朱标还要再劝,被朱元璋拉住了:“妹子说的对。妹子,你和咱一起去吧,无论如何咱们一起面对。”
朱标一时之间欲哭无泪,帝后一致决定的事情可不是他这个儿子能改变的。
朱元璋看透了姜逸的心思,语气冰冷:“标儿,你先去吩咐传御医过来。小逸,你也别担心,咱不是针对你,你放心的说,咱想知道这朱祁镇究竟有多丢人。”
姜逸咂了咂舌,说道:“朱祁镇兵败土木堡被戏称为明堡宗,被也先俘虏后被带回草原被戏称为瓦剌留学生。至于叫门天子,是瓦剌也先俘虏朱祁镇后想要在大明境内劫掠,甚至想一举攻破京师。于是每逢攻城时便将朱祁镇带到阵前戏耍,想要激怒守军将领,甚至也先还让朱祁镇到自家城门下让守军开门。”
朱元璋语气依旧冰冷,淡漠的说道:“所以,这个朱祁镇照做了。身为皇帝不仅被异族俘虏,还要在自家城下叫门,让异族进城劫掠?被异族如此欺辱,他朱祁镇作为大明皇帝,作为朱家子孙,他!他!”
“死!很难嘛!”此时的朱元璋强压怒火,闭着眼睛,一字一字咬牙切齿的从朱元璋口中挤出。
姜逸摇了摇头,说道:“朱祁镇要是有这个勇气,早在被俘虏之前就自杀了。很显然,他没有这个勇气。”
“小逸,继续说,咱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此时的朱元璋低着头,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姜逸说道:“朱祁镇兵败被俘的消息传回朝内,朝中部分大臣主张南迁。在朝内争论不休时,于谦!这个被后世人称为为大明续命两百年的民族英雄。于谦于少保力排众议,说出主张南迁者皆可斩,避免了大明沦为下一个南宋。”
“于谦提出,逃,不可以,看南宋的例子就知道了;战,没有兵,怎么战?只能固守。之后还像孙太后提出,“轻君王,重社稷”,告诫孙太后,她首先是天下的太后,其次是天子的母亲。
“之后朝廷在皇太后的支持下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拥立郕王朱祁钰为皇帝,并给各路守军下令哪怕朱祁镇叫门也不许私自打开城门”
“于谦更是统筹全局,率领当时京师的军队和临时招募的民兵,于京城九门设伏,最后更是列阵西直门外。当时的皇帝朱祁钰亲自上阵杀敌,艰难的打赢了京师守卫战。可以说要不是于谦,大明哪怕不亡国可能也会沦为南宋一样。”
“在之后就是也先将朱祁镇带回了草原,一年后又将朱祁镇送回大明。”
朱元璋听到这,突然出声打断了姜逸:“这个也先没安好心,他把朱祁镇送回来是想让我大明陷入内乱。”
姜逸苦笑说道:“都知道也先没安好心,可朱祁镇毕竟也曾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也不能动他,只能将他软禁起来。甚至后来在朱祁钰病危之际,他在皇太后的默许之下成功复辟,再一次登临帝位。”
朱元璋低着的头猛的抬起,满脸惊讶:“这混蛋玩意儿还有脸复辟?还复辟成功了!”
马皇后和朱标也同样满脸不可置信,朱标问道:“那不应该啊,按理说虽然朱祁钰病重,但是朱祁镇哪怕有太后默许,他也没兵权啊。就算有个别将领支持他,但按照你所说,只要于谦不同意,那么大的动静,朱祁镇也不可能成功。”
姜逸叹了口气:“就像世人所说的那样,于谦忠的不是某任皇帝,他自始至终忠的只有大明,只有天下百姓。朱祁镇南宫复辟于谦知道吗?于谦其实什么都知道,只不过他没有阻止罢了。”
马皇后听后也叹了口气,评价道:“唉,于谦是个好臣子,咱想朱祁镇复辟后于谦不会有好下场的吧。”
姜逸点了点头:“朱祁镇复辟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当初京师守卫战的功臣都给杀了,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没有放过。其实于谦在默许朱祁镇复辟的时候就已经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马皇后听后说道:“于谦是为了不想让大明陷入内乱,是我们朱家对不起他,是大明对不起他。
朱标认同的点了点头。
朱元璋没有表态,或许在朱元璋心中,于谦确实有很大的功绩,可对于他来说不忠于皇帝的臣子都不算好臣子。
姜逸继续说道:“朱祁镇复辟后改元天顺,这也是之前所说为什么是十六帝十七朝,因为朱祁镇有两朝。而且朱祁镇还废了朱祁钰的帝号,没多久朱祁钰就病逝了,朱祁钰死后朱祁镇给了一个恶意满满谥号“戾”,并且连皇陵都没进去,反而葬在了西山。除开下落不明的朱允炆,朱祁钰成为唯一一位没有葬入皇陵的皇帝。直到朱祁镇死后朱见深上位才给朱祁钰、于谦等人平反。”
“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畜生。”朱元璋语气冰冷。
“这朱祁镇复辟后,可能是在草原和也先处出了感情,也可能是感念也先把他放回来的恩情,还给也先立了一个庙。”姜逸说道。
朱元璋可能已经习惯了朱祁镇的骚操作,此时已经感觉见怪不怪了。马皇后也是一脸平静,只有朱标瞪大了双眼。
“其实也挺有意思的,朱祁镇复辟之前,朱祁钰已经病入膏肓。而且朱祁钰的太子已经夭折,也就是说如果朱祁钰驾崩,那么皇位不是还给朱祁镇就是传位给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朱祁镇复辟于谦没有阻止可能也有这方面原因。这皇位终究还是会回到朱祁镇这一脉的手中,所以朱祁镇复辟不像是抢了朱祁钰的皇位,反而是像抢了他儿子朱见深的皇位。”姜逸说完轻声一笑。
“总得来说,朱祁镇一人败光了三代人的家底,又需要后续两个皇帝给他收拾烂摊子。”
“这就是大明单论知名度仅次于叔您和太宗朱棣的皇帝,明堡宗、瓦剌留学生、叫门天子、大明战神二代目,朱祁镇!”
朱元璋三人听着朱祁镇这一串的名头嘴角直抽抽,尤其是朱元璋,听到朱祁镇在后世这么出名竟然臊红了脸。毕竟说到底,这朱祁镇也是他朱元璋的后代。
最后还是朱元璋厚着脸皮问道:“也就是说,自朱祁镇开始,军权旁落,宦官在大明也开始逐渐掌权,朝廷沦为了文官的一言堂了是吧。”
“是的,没错。”姜逸说道。
朱元璋看着一旁的朱标,起身拍了拍朱标的肩膀说道:“标儿啊,你可一定要注意身体,身体不适要立即找太医,老四这一脉不行,咱的大明还得靠你啊。你刚才也听到了,咱大明总共不到三百年国祚,竟然有五十年左右是没人上朝的。还有那朱祁镇,简直都不是人。”
朱标连忙应道:“放心吧爹,儿臣一定会多注意的。而且哪怕出现了意外,不还有小逸嘛,有他在,儿不会有事的。”
朱元璋听后,立刻笑呵呵的说道:“对,标儿说的对,还有小逸,标儿不会出事的,还有咱的大孙。”
姜逸听后翻了翻白眼,说道:“叔啊,您也不能这么说,大明的皇帝除了朱祁镇整体来说还算不错的,都不说开创永乐盛世的朱棣、仁宣之治的朱高炽和朱瞻基,就连二十年不上朝的嘉靖帝朱厚熜,那都是是心机权术拉满的选手。可以说纵观历史帝王,在心机权术方面都少有能和他媲美的,人家二十多年不上朝仍然能够紧紧把握朝政。”
“还有刚才说道的朱见深,不仅仅收拾了朱祁镇留下的烂摊子。他在位的时候建州女真就逐渐成了气候,朱见深成化犁庭差点让建州女真亡族灭种,导致后来大清疯狂抹黑朱见深。”
“哪怕是亡国之君朱由检,也没给大明丢了脸面,反而因为朱由检也算是给大明体面的落幕。作为兄终弟及上位的皇帝,没人教过他如何做好一个皇帝,导致他做了很多错事。可朱由检真的是想中兴大明,作为皇帝身上穿着带补丁的龙袍,为了缩减用度,宫中很多银质物品都用木质。论起认真程度,他和叔儿您比起来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每天只有两三个时辰的休息时间,其余时间都在处理朝政。”
“也就是那时的大明已经烂到的骨子里,再加上朱由检生性多疑,最后就是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关外建州女真虎视眈眈,不然还真有可能让他做到中兴大明。”
“李自成的义军进城时朱由检也没有逃跑,反而选择与国同休。”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朱由检死前留下的一段血书,为大明近三百年国祚画上了圆满的结局。”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朱由检做到了,如果不是朱由检,可能大明的评价都不会那么高。他证明了大明一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是一句空话。”
朱元璋听后,想要反驳,可想了半天最后什么也说不出来。
朱元璋、马皇后和朱标一时之间都有些沉默,场面一下安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朱元璋揉了揉脸,对姜逸说道:“小逸啊,咱记得你说过咱也能去后世?咱也想去后世看看。”
朱元璋说完就盯着姜逸的面容。
姜逸听后先是一愣,随后便有些雀跃。毕竟朱元璋主动提出要去现代,那就证明朱元璋现在已经逐渐相信了他的身份。等朱元璋去过现代之后,就能向朱元璋证明证明他说的是真的。这样以后自己提出的意见也能更容易被朱元璋采纳,也方便自己更快的打通下一个朝代。
“那可太好了!这样!叔,我先回去准备一下,我下午五点,额,酉时来接您怎么样?”
朱元璋听后点了点头:“客随主便,去后世那咱就是一个客人,咱听你安排。正好咱也需要处理一下政务,酉时刚好。”
“那我先回去准备,到时候您直接过来就行,或者我准备好后过来接您。”姜逸说完,也不等朱元璋回复,急冲冲的打开双穿门回现代准备去了。
见姜逸走后,朱标连忙对着朱元璋说道:“爹,您急什么。虽然目前来看小逸没有对我们做出不利的事儿,可满打满算咱们也就认识他不到一天。何不再观察观察,反而如此着急的和小逸去后世?”
马皇后没问,只是同样看向朱元璋。
此时的朱元璋不见一丝怒容,表情平静,眼神中充满了精明:“妹子,标儿,咱相信咱的眼睛。而且那小子说了太多的消息,必须及时验证他说的到底是真是假,如果是真的,咱大明也能早些做出改变。”
马皇后听后一言不发,反而在一旁若有所思。
朱标苦笑着说道:“说实话,其实对于小逸说的那些事情,儿子已经有九成相信,剩下的一成是因为实在是太过匪夷所思。”
朱元璋接着说道:“咱和你一样。虽然有些匪夷所思,但其实咱也相信了他的身份。这次贸然开口要去后世,也是做最后证明。”
朱元璋说完,看了看一旁的朱标,再次说道:“这次咱自己去,标儿你监国。防人之心不可无,大明也步入正轨了,如果咱真的出了意外没回来,那这大明就交给你了。”
朱元璋刚说完,还不等朱标开口,马皇后先说道:“重八,咱和你一起去。”
朱元璋一听,立刻不干了:“不行,妹子,咱自己去就行了。哪怕真有意外也不能让你出事。”
马皇后目光灼灼,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开口说道:“重八,这么多年咱们两个风里雨里的都坚持过来了。咱也做了十几年的皇后,如今你可能会面临危险,咱马秀英一定要陪着你,哪怕真有意外,和你在一起,也值得。”
朱标也连忙劝道:“是啊,娘。您就留下吧。”
朱元璋也要一起劝阻,不等朱元璋开口马皇后又一次先说道:“重八,相信我咱们三人不可能同时看错人,而且咱这么做也是为了大明。”
“标儿不去可以说是监国,可咱这个皇后也不去那就是明显不信任人家。到时候一旦小逸心里有疙瘩,以后不再来大明,那将是大明的损失。”
听到马皇后这么说,朱元璋沉默了,一边是他最爱的结发妻子,一边是他一手建立的大明,一时之间让人难以取舍。
朱标还要再劝,被朱元璋拉住了:“妹子说的对。妹子,你和咱一起去吧,无论如何咱们一起面对。”
朱标一时之间欲哭无泪,帝后一致决定的事情可不是他这个儿子能改变的。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729/217882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