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6 章 朱元璋身份被识破
推荐阅读:带着空间回七零,小知青画风不对、龙神决、官场:从一等功臣到省委书记、蜀山仙剑奇侠传、一夜诱情,矜贵大佬跪求我负责、开局纸人术,横推超凡世界、电竞:和死对头同队后,我真香了、表妹不欲攀高枝、完美无极、西隐昆仑、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人,眼神疑惑。或许原本的李世民知道这是谁,可他是朱元璋啊,他怎么知道这是谁。
要不说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好呢,长孙无忌真的是对李世民了如指掌,哪怕换了个灵魂,也能根据他的微表情判断出李世民在想什么。虽然对于“李世民”不认识这位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薛收感到困惑,但此时必须站出来给李世民一个台阶。
“薛收,薛伯褒,你有什么好办法,不如说出来让大家分析分析。”长孙无忌立刻给“李世民”点明眼前之人的身份。
“秦王,王世充困守洛阳,被我们层层包围,与外界已经断绝联系,城池里面必然缺粮严重,士气低落,已然陷入绝境。但此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决不能让窦建德进入洛阳。因为已经被打残的王世充,一旦窦建德的夏军进入洛阳与王世充的郑军汇合,王世充得到了窦建德的后勤补给,必然恢复元气。那时唐军将同时面临两个强敌,打肯定很难打赢了。”薛收分析道。
“你说的这些我们当然知道,现在问的是有什么办法面对。”尉迟恭没好气的说道。
“敬德,不得无礼。先听听伯褒怎么说。”作为李世民的“大管家”,房玄龄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房玄龄轻声喝道。
尉迟恭冷哼一声转过身去。
薛收先是先是向房玄龄拱了拱手表示感谢,随后继续说道:“为今之计,莫若分兵!将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留下来继续围困洛阳,断绝王世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而王世充已被打残,困守洛阳也掀不起大浪。另一路则请秦王亲率大军进驻虎牢关,窦建德大军远道而来,唐军可以在虎牢关以逸待劳,择机决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阻挡窦建德与王世充汇合,另一方面,只要打赢了窦建德,王世充没了外援,自然不战而降。”
“哈哈哈,没想到你居然有如此谋略,居然和咱想到一块去了。退兵?不可能!咱就要在虎牢关前会一会这窦建德。”朱元璋爽朗地笑道。
那些武将听说不用撤兵,一个个如同打了鸡血般兴奋地嗷嗷叫,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面面相觑,不停地用眼神交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眼前这个秦王不对劲。”
“秦王,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去虎牢关?”尉迟恭迫不及待地问道。
“整军出发!能否消灭王世充、击败窦建德,全靠此战!我大唐上下齐心协力,务必打赢此战,争取早日一统天下!”朱元璋充满信心地说道。
于是,朱元璋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围困王世充,自己则带着另一部分人日夜兼程赶往虎牢关,打算在虎牢关给窦建德一个惊喜。
期间,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不停地找朱元璋谈话,这也让他们无比确信,眼前这人虽然和李世民长得一模一样,但绝对不是秦王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行事得体,对人温文尔雅。而眼前之人几句话就骂脏字,眼中那种淡漠和残暴仿佛是天生的一样。
于是,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私下里联系了尉迟恭和秦琼等一众武将,打算来一场另类的“逼宫”。
说干就干,上午三位文臣一碰头就立刻行动,下午就准备妥当。一众人包括长孙无忌等人都全副武装,身披盔甲,气势汹汹地冲入朱元璋所在的大帐内。
朱元璋看着冲进来的众人,目光一凝,随后不由得苦笑道:“咱还以为吸取了世民的教训后能隐藏得很好,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世民?阁下认识我们的秦王?”长孙无忌迫不及待地问道。
要知道,李世民不仅是他的妹夫,更是他长孙家崛起的希望。
“也罢,反正在座的各位都属于世民天策府的属臣,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咱不认识秦王,咱认识的是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朱元璋声音平淡,可却犹如惊雷一般回荡在众人耳边。
“太宗文皇帝?陛下果然没有食言,真的将秦王立为太子!”尉迟恭激动地说道。
“屁!那李渊根本就没想过立世民为太子!要不是最后李建成和世民势如水火,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大唐的皇位还不一定是谁的?”朱元璋不屑地说道,语气中满是对李渊的鄙夷。
朱元璋说完,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李渊食言,他们有的人已经猜到了。毕竟立嫡立长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可那玄武门之变是万万没想到的。玄武门很明显是皇宫里的玄武门,至于“变”可不是好字。至少证明最后李世民和李建成还是刀兵相向。
电光火石之间,长孙无忌三人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敢问阁下究竟是怎么认识秦王的?还有秦王他现在在哪?”长孙无忌还是关心李世民的安危。
“世民在小逸那里,至于现在的秦王也没什么事。按照之前世民鄱阳湖水战的情况来看,你们可以理解为世民的灵魂陷入沉睡。而咱来这只是为了这虎牢关之战,虎牢关之战打完后咱自会离开。到时世民也会回来。”朱元璋解释道。
没办法,被人家发现了。现在只能好好解释。毕竟他还要依仗这几位帮他打仗。
“最后一个问题,阁下认识当了皇帝的秦王,那不知阁下的身份又是什么?”长孙无忌再次问道。
“朕!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唐之后是宋,然后是元,元的后面就是咱的大明!”朱元璋的语气中充满了威严。顺便告诉众人,大唐不是明朝灭的,他可不想平白背了一口锅。
“鄱阳湖水战?开国皇帝?想来阁下也是一位武德充沛的帝王!可不应该啊?既然大明离我大唐中间还有宋、元两朝,那您又怎么会认识我们的秦王?”长孙无忌继续逼问道。
“说好了最后一个问题,怎么问起来没完没了?咱在回答你们最后一个问题。不仅仅是李世民,嬴政、刘彻、杨坚,还有唐后面宋朝的赵匡胤、明朝的咱和咱儿子都在一起。至于原因,那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了。”朱元璋对长孙无忌有些不满,但还是解释道。
随后,朱元璋将姜逸的事以及和几人相遇的情况都说了一遍。在场的众人听得满头雾水,实在难以相信如此离谱的事。
“行了!咱说的已经够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迎战窦建德!原本历史上世民就打赢了,创下了三千破十万、一战擒双王的美名。如今世民他们都看着呢,咱可不能丢脸。诸位!你们想知道的咱都告诉你们了,你们要是想让世民早些回来,就助咱一臂之力,早日击败窦建德。”朱元璋见身份已经暴露,加上自己也解释了半天,开门见山地说道。
下方的武将不自觉地将目光看向长孙无忌三人,等着他们做决定。长孙无忌三人互相对视两眼,重重地点了点头。
“阁下,我等愿意暂时相信你,如今窦建德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可如果击败窦建德后还没看到秦王,阁下也别怪我们心狠手辣了!”长孙无忌拱了拱手说道。
“自然!咱是天子!一言九鼎!”朱元璋听后心中高兴,豪迈地说道。
“额!阁下!在这期间还是别自称天子了,还是以秦王自居吧。不然被太子或者陛下的眼线听到,以后秦王回来没法和陛下交代。”长孙无忌略显尴尬地说道。
“成!这点自无不可。咱也不想给世民招惹麻烦。”朱元璋爽快地答应道。
“秦王,窦建德的大军即将兵临城下,我们该如何应对?”既然知道历史上李世民最终战胜了窦建德,自然要请教这位深谙内幕的人。
“哦?窦建德的动作倒是不慢。走,我们先去关上看看形势。”朱元璋说完,便率先迈步向外走去。
站在关隘之上,远眺窦建德的大军,只见兵强马壮,旌旗蔽日,朱元璋不禁感叹道:“果然,能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诸侯的,绝非等闲之辈。单看窦建德这军容,便知其战力不容小觑。”
“窦建德此人,其实并不算恶人,至少在众多反王中,他算是较为仁厚的。他主张以德服人,推行仁义,治下百姓甚至在家中供奉他的画像,每逢佳节都要祭拜。这样的领袖,其军队必然忠心耿耿,战斗力自然不俗。”长孙无忌对窦建德的情况了如指掌,缓缓说道。
“乱世之中,唯有赢得民心才是根本。只有民心所向,才会有无数人甘愿为其赴汤蹈火。得民心者得天下,此言不虚。”朱元璋深有感触地点头。
“可他还是败了。”房玄龄淡淡插了一句。
“是啊,他还是败了。”朱元璋附和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站在几人身后的一些非天策府属臣听得一头雾水。这仗还没打呢,怎么窦建德就已经输了?而且听他们的口气,似乎窦建德注定失败。虽然知道秦王用兵如神,但这般自信,简直没把窦建德放在眼里。
“窦建德已经来了!我们也该回去商议对策,给他一个迎头痛击!”朱元璋虽然嘴上对窦建德的大军显得轻描淡写,但心中却丝毫不敢大意。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跟随朱元璋返回营帐,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要不说李世民对长孙无忌好呢,长孙无忌真的是对李世民了如指掌,哪怕换了个灵魂,也能根据他的微表情判断出李世民在想什么。虽然对于“李世民”不认识这位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的薛收感到困惑,但此时必须站出来给李世民一个台阶。
“薛收,薛伯褒,你有什么好办法,不如说出来让大家分析分析。”长孙无忌立刻给“李世民”点明眼前之人的身份。
“秦王,王世充困守洛阳,被我们层层包围,与外界已经断绝联系,城池里面必然缺粮严重,士气低落,已然陷入绝境。但此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决不能让窦建德进入洛阳。因为已经被打残的王世充,一旦窦建德的夏军进入洛阳与王世充的郑军汇合,王世充得到了窦建德的后勤补给,必然恢复元气。那时唐军将同时面临两个强敌,打肯定很难打赢了。”薛收分析道。
“你说的这些我们当然知道,现在问的是有什么办法面对。”尉迟恭没好气的说道。
“敬德,不得无礼。先听听伯褒怎么说。”作为李世民的“大管家”,房玄龄的话还是很有分量的,房玄龄轻声喝道。
尉迟恭冷哼一声转过身去。
薛收先是先是向房玄龄拱了拱手表示感谢,随后继续说道:“为今之计,莫若分兵!将大军兵分两路,一路留下来继续围困洛阳,断绝王世充与外界的一切联系,而王世充已被打残,困守洛阳也掀不起大浪。另一路则请秦王亲率大军进驻虎牢关,窦建德大军远道而来,唐军可以在虎牢关以逸待劳,择机决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阻挡窦建德与王世充汇合,另一方面,只要打赢了窦建德,王世充没了外援,自然不战而降。”
“哈哈哈,没想到你居然有如此谋略,居然和咱想到一块去了。退兵?不可能!咱就要在虎牢关前会一会这窦建德。”朱元璋爽朗地笑道。
那些武将听说不用撤兵,一个个如同打了鸡血般兴奋地嗷嗷叫,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面面相觑,不停地用眼神交流,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眼前这个秦王不对劲。”
“秦王,那我们现在就出发去虎牢关?”尉迟恭迫不及待地问道。
“整军出发!能否消灭王世充、击败窦建德,全靠此战!我大唐上下齐心协力,务必打赢此战,争取早日一统天下!”朱元璋充满信心地说道。
于是,朱元璋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围困王世充,自己则带着另一部分人日夜兼程赶往虎牢关,打算在虎牢关给窦建德一个惊喜。
期间,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不停地找朱元璋谈话,这也让他们无比确信,眼前这人虽然和李世民长得一模一样,但绝对不是秦王李世民!
秦王李世民行事得体,对人温文尔雅。而眼前之人几句话就骂脏字,眼中那种淡漠和残暴仿佛是天生的一样。
于是,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私下里联系了尉迟恭和秦琼等一众武将,打算来一场另类的“逼宫”。
说干就干,上午三位文臣一碰头就立刻行动,下午就准备妥当。一众人包括长孙无忌等人都全副武装,身披盔甲,气势汹汹地冲入朱元璋所在的大帐内。
朱元璋看着冲进来的众人,目光一凝,随后不由得苦笑道:“咱还以为吸取了世民的教训后能隐藏得很好,没想到这么快就被发现了?”
“世民?阁下认识我们的秦王?”长孙无忌迫不及待地问道。
要知道,李世民不仅是他的妹夫,更是他长孙家崛起的希望。
“也罢,反正在座的各位都属于世民天策府的属臣,倒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咱不认识秦王,咱认识的是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朱元璋声音平淡,可却犹如惊雷一般回荡在众人耳边。
“太宗文皇帝?陛下果然没有食言,真的将秦王立为太子!”尉迟恭激动地说道。
“屁!那李渊根本就没想过立世民为太子!要不是最后李建成和世民势如水火,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大唐的皇位还不一定是谁的?”朱元璋不屑地说道,语气中满是对李渊的鄙夷。
朱元璋说完,在场的众人都沉默了。李渊食言,他们有的人已经猜到了。毕竟立嫡立长可以说是自古以来的规矩。
可那玄武门之变是万万没想到的。玄武门很明显是皇宫里的玄武门,至于“变”可不是好字。至少证明最后李世民和李建成还是刀兵相向。
电光火石之间,长孙无忌三人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敢问阁下究竟是怎么认识秦王的?还有秦王他现在在哪?”长孙无忌还是关心李世民的安危。
“世民在小逸那里,至于现在的秦王也没什么事。按照之前世民鄱阳湖水战的情况来看,你们可以理解为世民的灵魂陷入沉睡。而咱来这只是为了这虎牢关之战,虎牢关之战打完后咱自会离开。到时世民也会回来。”朱元璋解释道。
没办法,被人家发现了。现在只能好好解释。毕竟他还要依仗这几位帮他打仗。
“最后一个问题,阁下认识当了皇帝的秦王,那不知阁下的身份又是什么?”长孙无忌再次问道。
“朕!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唐之后是宋,然后是元,元的后面就是咱的大明!”朱元璋的语气中充满了威严。顺便告诉众人,大唐不是明朝灭的,他可不想平白背了一口锅。
“鄱阳湖水战?开国皇帝?想来阁下也是一位武德充沛的帝王!可不应该啊?既然大明离我大唐中间还有宋、元两朝,那您又怎么会认识我们的秦王?”长孙无忌继续逼问道。
“说好了最后一个问题,怎么问起来没完没了?咱在回答你们最后一个问题。不仅仅是李世民,嬴政、刘彻、杨坚,还有唐后面宋朝的赵匡胤、明朝的咱和咱儿子都在一起。至于原因,那说起来就有点复杂了。”朱元璋对长孙无忌有些不满,但还是解释道。
随后,朱元璋将姜逸的事以及和几人相遇的情况都说了一遍。在场的众人听得满头雾水,实在难以相信如此离谱的事。
“行了!咱说的已经够多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迎战窦建德!原本历史上世民就打赢了,创下了三千破十万、一战擒双王的美名。如今世民他们都看着呢,咱可不能丢脸。诸位!你们想知道的咱都告诉你们了,你们要是想让世民早些回来,就助咱一臂之力,早日击败窦建德。”朱元璋见身份已经暴露,加上自己也解释了半天,开门见山地说道。
下方的武将不自觉地将目光看向长孙无忌三人,等着他们做决定。长孙无忌三人互相对视两眼,重重地点了点头。
“阁下,我等愿意暂时相信你,如今窦建德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可如果击败窦建德后还没看到秦王,阁下也别怪我们心狠手辣了!”长孙无忌拱了拱手说道。
“自然!咱是天子!一言九鼎!”朱元璋听后心中高兴,豪迈地说道。
“额!阁下!在这期间还是别自称天子了,还是以秦王自居吧。不然被太子或者陛下的眼线听到,以后秦王回来没法和陛下交代。”长孙无忌略显尴尬地说道。
“成!这点自无不可。咱也不想给世民招惹麻烦。”朱元璋爽快地答应道。
“秦王,窦建德的大军即将兵临城下,我们该如何应对?”既然知道历史上李世民最终战胜了窦建德,自然要请教这位深谙内幕的人。
“哦?窦建德的动作倒是不慢。走,我们先去关上看看形势。”朱元璋说完,便率先迈步向外走去。
站在关隘之上,远眺窦建德的大军,只见兵强马壮,旌旗蔽日,朱元璋不禁感叹道:“果然,能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诸侯的,绝非等闲之辈。单看窦建德这军容,便知其战力不容小觑。”
“窦建德此人,其实并不算恶人,至少在众多反王中,他算是较为仁厚的。他主张以德服人,推行仁义,治下百姓甚至在家中供奉他的画像,每逢佳节都要祭拜。这样的领袖,其军队必然忠心耿耿,战斗力自然不俗。”长孙无忌对窦建德的情况了如指掌,缓缓说道。
“乱世之中,唯有赢得民心才是根本。只有民心所向,才会有无数人甘愿为其赴汤蹈火。得民心者得天下,此言不虚。”朱元璋深有感触地点头。
“可他还是败了。”房玄龄淡淡插了一句。
“是啊,他还是败了。”朱元璋附和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绪。
站在几人身后的一些非天策府属臣听得一头雾水。这仗还没打呢,怎么窦建德就已经输了?而且听他们的口气,似乎窦建德注定失败。虽然知道秦王用兵如神,但这般自信,简直没把窦建德放在眼里。
“窦建德已经来了!我们也该回去商议对策,给他一个迎头痛击!”朱元璋虽然嘴上对窦建德的大军显得轻描淡写,但心中却丝毫不敢大意。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跟随朱元璋返回营帐,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大战。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729/21785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