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8 章 朱元璋懵了
推荐阅读:末日大佬囤货日常、老兵新警、女神的特种校医、都市大仙君、虚无源道珠、重生2000缔造商业帝国、全球大逃亡:灾难始终慢我一步、失控交易、银河军火商、还没毕业,系统非说我独断万古?、
而窦建德在回到营地后第一时间召集麾下的文臣武将。
“夏王,接下来我们怎么办?今日再次被唐军挡在关外,兄弟们士气不高啊。”一个武将站出来说道。
窦建德闭上眼睛,他想起了那道密信,在思考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坚定的说道:“传我命令,全军北渡黄河,进攻河南与山西广大地带,威胁李渊所在的关中!哼,我就不信了,这次惊慌失措的一定是李渊和李世民!”
人群中的凌敬眼中瞬间爆发出一道精光。
窦建德说完,王世充的使臣和大部分文武立刻站出来反对。上次凌敬提过意见后,使臣看出来窦建德心动了。没办法,他只能私下里不断的用金钱收买窦建德的臣子,想让他们在关键时候帮他说说话。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错,如今窦建德麾下至少三分之二的文武站出来替他说话。这让使臣不禁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他以为这样一定能让窦建德改变心意。
没想到这次窦建德下足了决心。窦建德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众人,厉声喝道:“我意已决,尔等无需多言!我知道你们中有不少人都收了王世充的好处,这点我可以既往不咎。但是!现在我还是你们的大王!我不想听你们反对的意见,你们只要保证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我的命令就可以了!现在都下去准备吧!”
窦建德的命令如同一道惊雷,在营帐中炸响。那些原本站出来反对的文武官员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应对。他们没想到,一向耳根子软的窦建德,这次竟然如此坚决。
王世充的使臣脸色骤变,急忙上前一步,试图再做最后的劝说:“夏王!此事万万不可!洛阳危在旦夕,若此时撤军北上,岂不是置王世充于死地?如此一来,天下人将如何看待夏王?背信弃义之名,恐怕难以洗刷啊!”
窦建德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使臣,沉声道:“背信弃义?本王率军前来救援,已在此地鏖战月余,损兵折将,却始终未能突破虎牢关。如今局势不利,若再一味强攻,只会白白葬送我夏军将士的性命!本王并非不救王世充,而是另寻他路,直捣黄龙,逼迫唐军回援。此乃围魏救赵之计,何来背信弃义之说?”
使臣被窦建德的气势所慑,一时语塞,只能低头退下。其他文武官员见窦建德心意已决,也不敢再多言,纷纷领命退下,开始准备北渡黄河的事宜。
凌敬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英明!此计若成,不仅可解洛阳之围,更能为我们开疆拓土,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窦建德点了点头,沉声道:“凌敬,此次北渡黄河,你随本王同行。本王需要你的谋略,助我夏军旗开得胜!”
凌敬躬身应道:“臣必竭尽全力,辅佐大王!”
而另一边的朱元璋此时却搞不懂什么情况了,按照李世民之前说的,现在应该已经要决战了啊?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主角跑了一个。
副本之外,此时众人也用怪异的眼光看向李世民。虽然大家都没有直说,但眼神却表达了此时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这和你说的不一样啊?这朱元璋全是按照你的模板执行下的的,怎么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不一样了?没想到朱元璋对你掏心掏肺,你个浓眉大眼的李世民居然不说真话!
李世民也是冤枉得很,只能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甚至进行了一番苍白的解释,天知道从任务开始到现在他已经惊讶多少次了。明明他之前不是这样的,那窦建德和傻子一样,他怎么想的窦建德就怎么做。不知道的还以为窦建德在给李世民刷数据。要不是现场还有赵匡胤和朱棣这两个后世之人,不然光凭李世民一张嘴,恐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其实不然。你李世民在人家窦建德军中安插细作,那窦建德在唐军中安插细作也很合理吧。只不过之前细作传回来的信息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什么李世民被鬼上身,对此战有必胜的把握;还有什么李世民算无遗策,也在他行动之前已经想好应对方式。这让他怎么相信?这不是糊弄傻子吗!
直到窦建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让他不得不相信这一荒诞的事情。于是窦建德也决定将计就计,试一试这李世民是否真如细作所说的那样拥有沟通鬼神的能力。结果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这李世民能不能沟通鬼神不知道,不过他对战场的把控确实是精细的过分,就好像他窦建德这个制定计划的人是内奸一样。
事已至此,窦建德只能破釜沉舟,选择凌敬的计划。趁着现在对面的人还没反应过来,直接大军开拔,北渡黄河,进攻河南与山西地带。
窦建德的大军北渡黄河后,迅速展开攻势,直扑河南与山西地带。由于唐军主力集中在洛阳和虎牢关,黄河以北的防御相对薄弱,夏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占怀州、河阳等重镇,兵锋直指山西腹地。
消息传至长安,李渊大惊失色,急忙召集众臣商议对策。他站在殿中,脸色阴沉,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窦建德北上,直逼关中,此事非同小可!若让他攻破山西,关中门户大开,我大唐根基将岌岌可危!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可解此危局?”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无人敢言。这时,李建成站了出来,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窦建德北上虽来势汹汹,但其兵力分散,补给线漫长,难以持久。我们可派一支精锐部队,扼守太行山险要,阻断其南下之路,同时调集关中兵力,加强防御,确保长安无虞。”
李渊点了点头,但眼中仍有一丝忧虑:“建成所言有理,但窦建德若继续北上,攻破汾州、晋州,直逼蒲津,关中仍将面临巨大威胁。此事需尽快解决,不可拖延!”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进殿,呈上一封急报:“陛下,山西急报!窦建德大军已攻占汾州,正朝晋州进发,山西守军难以抵挡,请求朝廷速派援军!”
李渊闻言,脸色骤变,猛地一拍桌案,怒声道:“窦建德竟如此猖狂!传朕旨意,立即召李世民回师救援关中!洛阳之战暂且搁置,务必保住关中!”
朱元璋此时正与麾下众将商议下一步计划,对于窦建德突然撤军的举动,他一时也是摸不着头脑。不过,既然窦建德已经撤离,他便可以集中兵力,全力攻打王世充了。
长孙无忌等人因朱元璋的身份,先入为主地认为此战万无一失。对于窦建德的突然离去,他们并未深究,只当是窦建德畏惧大唐兵锋,无奈撤退。若非如此,以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的才智,早已猜出窦建德的真正意图,绝不会让长安陷入危机。然而,正是这一疏忽,险些酿成大祸。即便此战最终获胜,窦建德和王世充都被消灭,等待李世民和他们的,恐怕也未必是奖赏,而是严厉的惩罚。只能说,这波朱元璋背了大锅。
就在几人商讨之际,朱元璋突然接到李渊的急令,心中不禁一沉。他展开圣旨,仔细阅读,脑袋也逐渐晕乎乎的。
长孙无忌见状,问道:“秦王,可是长安出了什么事?”
朱元璋叹了口气,将圣旨递给长孙无忌,让众人传阅,随后沉声道:“长安急令,要咱立即回师救援关中。窦建德北上,已攻占汾州,山西告急,关中危在旦夕。”
长孙无忌接过圣旨,快速浏览,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后,他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同时看向朱元璋,那眼神仿佛在无声地控诉:这和你说的不一样啊?你不是说此战必胜吗?怎么窦建德都要偷家了?
朱元璋被几人看得一阵脸红,尴尬地解释道:“这咱也没想到,主要是世民也没和咱说过。明明之前他都没遇到过这种事,总不能是他在骗咱吧。”他干脆利落地把锅甩给了李世民。
房玄龄沉吟片刻,说道:“秦王,此事确实棘手。关中乃我大唐根基,若被窦建德攻破,后果不堪设想。但洛阳之战已到关键时刻,若此时撤军,恐怕前功尽弃。”
朱元璋点了点头,沉声道:“长安的旨意不可违抗,但洛阳之战也不能半途而废。如今之计,只能继续分兵两路,一路由咱亲自率领,回师救援关中;另一路由你们统领,继续围攻洛阳,务必尽快攻破王世充!”
众人齐声拱手道:“秦王放心,我等必竭尽全力,攻破洛阳,彻底解决王世充之患!”
朱元璋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郑重地说道:“此战关系重大,一切就拜托你们了!”
然而,杜如晦却适时提醒道:“秦王!陛下的命令中有‘洛阳之战暂且搁置’的字样,如果我们继续围困王世充,就是抗旨不尊,请秦王明察。”
朱元璋闻言,冷哼一声,毫不在意地说道:“抗旨不尊?哼!且不说别的,就贞观位面那李渊,现在还在咱的大明混日子呢!说咱抗旨不尊?咱回去就把李渊抓起来!他要是识时务还好,他要是敢治咱的罪,那就别怪咱也来一场玄武门之变了!李世民好歹还念及父子之情,可要是咱,直接送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奔赴黄泉路,在下面也能有个伴!”
“夏王,接下来我们怎么办?今日再次被唐军挡在关外,兄弟们士气不高啊。”一个武将站出来说道。
窦建德闭上眼睛,他想起了那道密信,在思考良久终于下定决心,坚定的说道:“传我命令,全军北渡黄河,进攻河南与山西广大地带,威胁李渊所在的关中!哼,我就不信了,这次惊慌失措的一定是李渊和李世民!”
人群中的凌敬眼中瞬间爆发出一道精光。
窦建德说完,王世充的使臣和大部分文武立刻站出来反对。上次凌敬提过意见后,使臣看出来窦建德心动了。没办法,他只能私下里不断的用金钱收买窦建德的臣子,想让他们在关键时候帮他说说话。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错,如今窦建德麾下至少三分之二的文武站出来替他说话。这让使臣不禁浮现出一丝满意的笑容,他以为这样一定能让窦建德改变心意。
没想到这次窦建德下足了决心。窦建德冷笑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众人,厉声喝道:“我意已决,尔等无需多言!我知道你们中有不少人都收了王世充的好处,这点我可以既往不咎。但是!现在我还是你们的大王!我不想听你们反对的意见,你们只要保证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我的命令就可以了!现在都下去准备吧!”
窦建德的命令如同一道惊雷,在营帐中炸响。那些原本站出来反对的文武官员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不知如何应对。他们没想到,一向耳根子软的窦建德,这次竟然如此坚决。
王世充的使臣脸色骤变,急忙上前一步,试图再做最后的劝说:“夏王!此事万万不可!洛阳危在旦夕,若此时撤军北上,岂不是置王世充于死地?如此一来,天下人将如何看待夏王?背信弃义之名,恐怕难以洗刷啊!”
窦建德冷哼一声,目光如刀般扫过使臣,沉声道:“背信弃义?本王率军前来救援,已在此地鏖战月余,损兵折将,却始终未能突破虎牢关。如今局势不利,若再一味强攻,只会白白葬送我夏军将士的性命!本王并非不救王世充,而是另寻他路,直捣黄龙,逼迫唐军回援。此乃围魏救赵之计,何来背信弃义之说?”
使臣被窦建德的气势所慑,一时语塞,只能低头退下。其他文武官员见窦建德心意已决,也不敢再多言,纷纷领命退下,开始准备北渡黄河的事宜。
凌敬站在一旁,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英明!此计若成,不仅可解洛阳之围,更能为我们开疆拓土,实乃一举两得之策!”
窦建德点了点头,沉声道:“凌敬,此次北渡黄河,你随本王同行。本王需要你的谋略,助我夏军旗开得胜!”
凌敬躬身应道:“臣必竭尽全力,辅佐大王!”
而另一边的朱元璋此时却搞不懂什么情况了,按照李世民之前说的,现在应该已经要决战了啊?怎么在这个节骨眼上,主角跑了一个。
副本之外,此时众人也用怪异的眼光看向李世民。虽然大家都没有直说,但眼神却表达了此时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
这和你说的不一样啊?这朱元璋全是按照你的模板执行下的的,怎么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不一样了?没想到朱元璋对你掏心掏肺,你个浓眉大眼的李世民居然不说真话!
李世民也是冤枉得很,只能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甚至进行了一番苍白的解释,天知道从任务开始到现在他已经惊讶多少次了。明明他之前不是这样的,那窦建德和傻子一样,他怎么想的窦建德就怎么做。不知道的还以为窦建德在给李世民刷数据。要不是现场还有赵匡胤和朱棣这两个后世之人,不然光凭李世民一张嘴,恐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其实不然。你李世民在人家窦建德军中安插细作,那窦建德在唐军中安插细作也很合理吧。只不过之前细作传回来的信息实在让人难以相信。什么李世民被鬼上身,对此战有必胜的把握;还有什么李世民算无遗策,也在他行动之前已经想好应对方式。这让他怎么相信?这不是糊弄傻子吗!
直到窦建德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让他不得不相信这一荒诞的事情。于是窦建德也决定将计就计,试一试这李世民是否真如细作所说的那样拥有沟通鬼神的能力。结果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这李世民能不能沟通鬼神不知道,不过他对战场的把控确实是精细的过分,就好像他窦建德这个制定计划的人是内奸一样。
事已至此,窦建德只能破釜沉舟,选择凌敬的计划。趁着现在对面的人还没反应过来,直接大军开拔,北渡黄河,进攻河南与山西地带。
窦建德的大军北渡黄河后,迅速展开攻势,直扑河南与山西地带。由于唐军主力集中在洛阳和虎牢关,黄河以北的防御相对薄弱,夏军一路势如破竹,接连攻占怀州、河阳等重镇,兵锋直指山西腹地。
消息传至长安,李渊大惊失色,急忙召集众臣商议对策。他站在殿中,脸色阴沉,声音中带着一丝焦虑:“窦建德北上,直逼关中,此事非同小可!若让他攻破山西,关中门户大开,我大唐根基将岌岌可危!诸位爱卿,有何良策可解此危局?”
众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竟无人敢言。这时,李建成站了出来,拱手道:“父皇,儿臣以为,窦建德北上虽来势汹汹,但其兵力分散,补给线漫长,难以持久。我们可派一支精锐部队,扼守太行山险要,阻断其南下之路,同时调集关中兵力,加强防御,确保长安无虞。”
李渊点了点头,但眼中仍有一丝忧虑:“建成所言有理,但窦建德若继续北上,攻破汾州、晋州,直逼蒲津,关中仍将面临巨大威胁。此事需尽快解决,不可拖延!”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进殿,呈上一封急报:“陛下,山西急报!窦建德大军已攻占汾州,正朝晋州进发,山西守军难以抵挡,请求朝廷速派援军!”
李渊闻言,脸色骤变,猛地一拍桌案,怒声道:“窦建德竟如此猖狂!传朕旨意,立即召李世民回师救援关中!洛阳之战暂且搁置,务必保住关中!”
朱元璋此时正与麾下众将商议下一步计划,对于窦建德突然撤军的举动,他一时也是摸不着头脑。不过,既然窦建德已经撤离,他便可以集中兵力,全力攻打王世充了。
长孙无忌等人因朱元璋的身份,先入为主地认为此战万无一失。对于窦建德的突然离去,他们并未深究,只当是窦建德畏惧大唐兵锋,无奈撤退。若非如此,以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三人的才智,早已猜出窦建德的真正意图,绝不会让长安陷入危机。然而,正是这一疏忽,险些酿成大祸。即便此战最终获胜,窦建德和王世充都被消灭,等待李世民和他们的,恐怕也未必是奖赏,而是严厉的惩罚。只能说,这波朱元璋背了大锅。
就在几人商讨之际,朱元璋突然接到李渊的急令,心中不禁一沉。他展开圣旨,仔细阅读,脑袋也逐渐晕乎乎的。
长孙无忌见状,问道:“秦王,可是长安出了什么事?”
朱元璋叹了口气,将圣旨递给长孙无忌,让众人传阅,随后沉声道:“长安急令,要咱立即回师救援关中。窦建德北上,已攻占汾州,山西告急,关中危在旦夕。”
长孙无忌接过圣旨,快速浏览,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随后,他与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同时看向朱元璋,那眼神仿佛在无声地控诉:这和你说的不一样啊?你不是说此战必胜吗?怎么窦建德都要偷家了?
朱元璋被几人看得一阵脸红,尴尬地解释道:“这咱也没想到,主要是世民也没和咱说过。明明之前他都没遇到过这种事,总不能是他在骗咱吧。”他干脆利落地把锅甩给了李世民。
房玄龄沉吟片刻,说道:“秦王,此事确实棘手。关中乃我大唐根基,若被窦建德攻破,后果不堪设想。但洛阳之战已到关键时刻,若此时撤军,恐怕前功尽弃。”
朱元璋点了点头,沉声道:“长安的旨意不可违抗,但洛阳之战也不能半途而废。如今之计,只能继续分兵两路,一路由咱亲自率领,回师救援关中;另一路由你们统领,继续围攻洛阳,务必尽快攻破王世充!”
众人齐声拱手道:“秦王放心,我等必竭尽全力,攻破洛阳,彻底解决王世充之患!”
朱元璋拍了拍长孙无忌的肩膀,郑重地说道:“此战关系重大,一切就拜托你们了!”
然而,杜如晦却适时提醒道:“秦王!陛下的命令中有‘洛阳之战暂且搁置’的字样,如果我们继续围困王世充,就是抗旨不尊,请秦王明察。”
朱元璋闻言,冷哼一声,毫不在意地说道:“抗旨不尊?哼!且不说别的,就贞观位面那李渊,现在还在咱的大明混日子呢!说咱抗旨不尊?咱回去就把李渊抓起来!他要是识时务还好,他要是敢治咱的罪,那就别怪咱也来一场玄武门之变了!李世民好歹还念及父子之情,可要是咱,直接送李渊、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奔赴黄泉路,在下面也能有个伴!”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729/21784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