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6 章 元末副本结束

推荐阅读:洪荒:先天宝气,开局复刻多宝塔功夫帝皇超凡药尊我,何大清,把傻柱卖给易中海穿越之魔法大陆万宝真仙病娇世界:我抱紧反派女帝大腿!电影科技时代老婆失踪五年后,薄情总裁他疯了女尊:开局就被女帝关进后宫

    就在此时,嬴政的脑海中突然传来系统的提示声。
    “叮!检测到挑战者嬴政自身势力发展壮大,目前士兵人数已超过一万。特发放奖励,原大秦武安君白起即将加入队伍。白起带着生前的记忆,对挑战者百分百忠心,对现阶段的情况也有所掌握,请挑战者做好迎接准备。”
    “努力了这么久,武安君终于来了吗?一直以来都用的朱元璋的班底,现在终于有秦人了!”嬴政心里暗暗想道。
    就在嬴政为常遇春和蓝玉的胜利感到欣喜,并着手规划下一步行动时,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只见一名侍卫匆匆赶来,神色紧张地禀报道:“主公,城外有一人自称白起,说是来投靠您的!”
    “白起?!”嬴政闻言,心中一震,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他万万没想到,系统奖励的武安君白起,竟然会以这种方式出现。他立刻站起身,语气中带着难以掩饰的激动:“快,带我去见他!”
    嬴政迈着急促的步伐,迅速地离开了县衙。他的身影如同一道闪电般疾驰而过,目标明确地朝着城门方向奔去。
    远远望去,只见一名身材高大挺拔的男子静静地伫立在城门口处。这名男子身姿伟岸,犹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一种无法撼动的感觉。他那冷峻的面容仿佛被冰霜所覆盖,毫无表情,透露出一股令人胆寒的气息。
    男子身披一袭朴素无华的黑色衣裳,其材质虽看似普通,但剪裁得体,贴合身形,更显得他英姿飒爽。腰间悬挂着一柄古朴的长剑,剑柄镶嵌着几颗黯淡无光的宝石,剑身则隐隐散发着寒光,仿佛历经无数次战斗的洗礼,见证过无数生死瞬间。
    尽管此人着装简约,但从他周身所散发出的那种威严和凛冽的杀气来看,绝对不是一般人物。这种无形的威压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向四周扩散开来,使得周围路过之人皆不自觉地加快脚步,不敢靠近分毫,生怕一不小心就会触怒这位煞星,引来杀身之祸。
    嬴政走近后,仔细打量了那人一番,心中暗自赞叹:“果然是武安君白起!那股杀伐之气,无人能及!”
    他上前一步,拱手轻声笑道:“这位英雄,可是武安君白起?”
    白起微微点头,目光如炬地看向嬴政,语气沉稳而恭敬:“正是。在下白起,特来投靠主公,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
    嬴政哈哈大笑,心中喜出望外:“好!有武安君相助,何愁大事不成!来,进城一叙!”
    进城后,嬴政设宴款待白起,席间宾主尽欢。嬴政向白起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计划和目标,白起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道:“主公志向远大,白起愿为先锋,为主公打下更多的地盘!没想到我大秦出函谷灭六国多大的壮举居然在大王的手上实现,大王之功,功盖万世。”
    嬴政听后有些诧异,道:“没想到武安君居然保留了这么多记忆。那些事也是我蒙受祖辈余荫,不值一提。不过武安君威名赫赫,有您相助,咱们的势力必将更上一层楼!不过,咱们不能贸然行动,必须周密计划,才能一举成功。”
    白起微微一笑,道:“主公放心,白起自有计策。之前没能灭掉六国,成为我终生的遗憾。如今有幸遇到主公,那在这个时代我还想在试一试。”
    “先辈如何我无法评价,但是我可以保证,我的眼中能容得下任何人!”嬴政充满自信的说道。
    三日后,武安君白起首次领兵出征。他挑选五千精锐,夜袭元军粮草重镇滁州。月光下,白起身先士卒,如黑色闪电般掠过敌营。其独创的"锥行阵"将骑兵突击与弩兵压制完美结合,三万守军在黎明前便土崩瓦解。当满载粮草的车队返回时,城头守军发现这位新战神的衣甲竟未沾一滴血迹。
    消息传开,中原震动。濠州钟离的徐达、汤和等人秘密来投。嬴政在演武场设宴款待,席间徐达突然起身:"我等本欲投奔红巾军,然观将军治下,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方知真命天子在此!"说罢解下祖传雁翎刀双手奉上。
    嬴政双手接过宝刀,突然拔剑出鞘,寒光映得满座皆惊:"徐兄弟可知此刀来历?"不等回答,他手腕轻抖,刀锋在烛火中划出七道残影,"此乃当年武安君屠赵时所用的'血饮'!"众将皆惊,白起却抚掌大笑:"好刀配英雄,主公此举妙哉!"
    “只是将军,观你样貌实在是像一位故人。可惜那位多年来渺无音讯,恐怕已经丧生在这乱世当中。”无法说完,就定定的看着嬴政。
    嬴政心里一惊,因为眼前他的身体就是曾经朱元璋的,没想到这么快就被认出来了。
    嬴政眉头微微挑起,笑着说道:“哦?看来我与英雄当是早有渊源啊!”说完,嬴政就哈哈大笑起来。
    此时斥候急报:元廷调集十万大军,由名将脱脱挂帅,正朝滁州杀来。常遇春按捺不住:"主公,末将愿率本部人马正面迎敌!"蓝玉却冷笑:"十万大军又如何?某愿领五千水军,从洪泽湖绕道敌后!"
    嬴政沉吟片刻,目光转向一直未言的白起:"武安君以为如何?"
    白起起身推开地图,指尖划过长江天堑:"兵法云'上兵伐谋'。脱脱虽勇,却不知我军已布下天罗地网。"他突然将令旗插在采石矶:"此处江面狭窄,可仿当年韩信背水一战。"
    随后又指向建康城:"蓝将军水军佯攻,吸引敌主力;徐达率三万步卒埋伏于牛首山;常将军领骑兵突袭敌粮道;我自领精锐居中策应。"
    决战当日,脱脱果然中计。当元军主力被诱至采石矶时,白起兵突然从芦苇荡中杀出。徐达伏兵四起,常遇春的骑兵如神兵天降切断退路。蓝玉的水军更是纵火焚烧敌船,火光映红了半边江面。
    这场战役持续三天三夜,史称"采石矶大捷"。脱脱仅率千余残兵北逃,而嬴政的势力已横跨江淮。庆功宴上,一位略显沧桑的文人被请上主座——正是辞官归隐的刘伯温。
    "久闻先生神机妙算,"嬴政亲自执盏,"今有三策请教:一曰北拒元廷,二曰东定吴越,三曰西取荆襄,何者为先?"
    刘伯温轻摇羽扇:"将军可知,当年汉高祖如何得天下?"未等回答,他忽然指向南方:"金陵城龙蟠虎踞,宜先取金陵以为根本。"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白起抚剑而起:"此计大妙!我愿为前驱,先破集庆路!"
    嬴政站起身,将尚方宝剑授予白起:"即日起,武安君为东征大元帅,节制诸军!"又转身对徐达、常遇春道:"两位将军以为如何?"
    常遇春拍案而起:"我愿为前部先锋!"徐达却深揖及地:"末将愿为元帅押运粮草,确保万无一失。"
    三日后,百万大军水陆并进。白起故技重施,先以小股部队佯攻溧水,待元军主力驰援时,亲率五万精锐从燕子矶偷渡长江。徐达的粮船伪装成商船,竟堂而皇之地从水西门驶入应天。
    当城头守军发现异常时,徐达的士兵已控制了军械库。白起大军随即攻破仪凤门,常遇春的骑兵如旋风般掠过朱雀大街。三日后,应天府城头飘起了绣着"赵"字的大旗。
    从此,"秦王政"的名号威震天下。他采纳刘伯温"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一面派蓝玉疏浚运河发展漕运,一面命徐达整顿江淮水师。白起则在紫金山下设坛拜将,将秦军"军功爵制"与淮西军制融合,打造出一支令行禁止的铁军。
    元至正二十七年春,应天府城旌旗蔽日。嬴政站在阅江楼上远眺长江,滚滚东逝的江水倒映着他腰间悬挂的秦王剑。这座耗时三年建成的都城,此刻已成为天下瞩目的政治中心。丞相刘伯温手捧北伐方略,正与大将军徐达、常遇春在城下推演沙盘。
    "陛下,徐州守将王宣前日送来密信。"侍卫低声禀报,"其子王信愿献城归降,条件是保留其家族在山东的盐铁专营权。"
    嬴政转身时衣袂带起猎猎风声,剑穗上的和氏璧在阳光下折射出七彩光晕:"告诉王信,寡人可以保留其家族产业,但必须在三日内打开徐州四门。"他的目光扫过长江对岸的江北平原,"传令白起将军,即日起兵十万,三日内务必拿下兖州粮仓。"
    是夜,彭城驿馆内烛影摇曳。白起展开的作战地图上,兖州城防图被朱砂标满红圈。这位身着玄铁鱼鳞甲的秦军名将,正用匕首在地图上划出进攻路线:"元军在黄河沿岸布有十二连营,我们要利用泗水暴涨之机,让李冰的都江堰之术重现天下。"
    兖州城头的守将哈麻此刻正搂着歌姬饮酒作乐,浑然不知三十里外的泗水已被秦军筑起临时堤坝。次日寅时,当暴涨的河水突然决堤,裹挟着万斤石块的洪流冲垮东城墙时,哈麻还在醉眼朦胧中呼喊:"哪里来的黄河水?"
    与此同时,徐达的水师正沿着京杭大运河逆流而上。这位擅长水战的大将军将三百艘楼船改装成"火攻战舰",每艘船头都安装了可旋转的投石机。在东平府水域遭遇元军水师时,徐达下令点燃浸满桐油的麻絮,漫天火雨顷刻间将元军战船化为灰烬。
    常遇春的骑兵则在鲁西平原上演了经典的"闪电战术"。他率五万精骑昼伏夜行,七日内连克东昌、德州等七城。在临清驿道上,他以三千轻骑伏击元军运粮队,将缴获的十万石粮草全部倒入大运河,顺流而下支援北伐大军。
    在军事行动如火如荼之际,嬴政在应天府推行的"新政"也收到奇效。他采纳刘基的建议,颁布《均田令》:凡北伐军收复之地,每亩田租减免三成,开垦荒地者五年不征赋税。在扬州设立的"招贤馆"更是门庭若市,每日都有数百名饱学之士前来献策。
    "陛下,这是陈友谅旧部送来的降表。"中书舍人宋濂呈上用黄绫书写的降书,"他们愿率十万水师归附,条件是..."
    "准奏。"嬴政挥笔在降书上批下"朕允"二字,"告诉他们,寡人的北伐不是改朝换代,而是要重建大秦风骨!汉唐衣冠!"他的声音突然提高,"传朕旨意:凡愿剃发易服者,皆为我大秦子民;顽抗者,无论蒙古色目,一概诛之。"
    元大都的皇宫内,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正将祖传的和田玉佩系在九岁的皇太子身上。"脱脱的四十万大军都溃散了,我们还能指望谁?"他望着窗外漫天飘飞的柳絮,"伯颜不花的骑兵昨日在通州哗变,现在连宫门都戒严了。"
    "陛下,秦王的使者求见。"怯薛军统领忽然闯入殿内,"他们带来了刘伯温的亲笔信。"
    信笺上的字迹铁画银钩:"天命有归,神器更易。陛下若能效法刘禅,献城归降,可保元室宗庙不失..."
    妥懽帖睦尔颤抖的手将信笺揉成一团:"传朕旨意,打开齐化门,让百姓自行逃生吧。"他转身时冠冕滑落,露出两鬓苍苍的白发,"朕要在大明殿里,等那位秦王。"
    至正二十八年闰七月廿八,应天府的信使快马加鞭赶到大都城下。白起展开的黄色诏书在风中猎猎作响:"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元主妥懽帖睦尔天命已终,即日起废为瀛国公..."
    当秦军攻入宫城时,只见元顺帝身着素服,端坐在大明殿龙椅上。他面前的御案上,摆放着传国玉玺和成吉思汗的画像。白起单膝跪地,双手接过玉玺:"陛下有旨,特赦元主死罪,即日起迁居应天府..."
    三日后,嬴政的銮驾进入大都城。在齐化门城楼,他接见了前来归附的元朝宗室。当看到被俘的元太子被押解过来时,嬴政忽然走下御阶,亲手为少年解开绑绳:"朕的朝堂需要通晓蒙汉双语的人才,你可愿意为朕效力?"
    少年抬头时,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我...我要为父汗报仇!"
    嬴政仰天大笑,笑声惊起城楼上的群鸽:"好!这才是成吉思汗的子孙。"他转身对身后的大臣们说,"传令国子监,即日起开设蒙古学馆。寡人要让草原的雄鹰,在我大秦的天空翱翔!"
    夕阳下,大都城头的"元"字旌旗缓缓降下,取而代之的是绣着"秦"字的黑色战旗。这场耗时三年的北伐战争,最终以嬴政的全胜告终。当捷报传回应天府时,正在编纂《秦律》的刘基在竹简上写下最后一笔:"天命靡常,惟德是辅。"
    至此,元末天下再次一统!
    (各位老板今天只有一更了,抱歉!)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729/21784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