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1 章 朱祁镇,来了!
推荐阅读:自始至终、老兵新警、女神的特种校医、都市大仙君、虚无源道珠、重生2000缔造商业帝国、末日大佬囤货日常、全球大逃亡:灾难始终慢我一步、失控交易、银河军火商、
东汉位面的烽火硝烟再次熊熊燃起,新一轮的战争就此拉开残酷的序幕。这一回,各方势力角逐的对手不再是那位叱咤风云的曹操,而是坐拥大汉双壁、卧龙凤雏,还网罗了五虎上将中三位猛将的刘彻。
刘彻帐下兵强马壮,排兵布阵更是精妙绝伦。一路大军以卫青、诸葛亮、赵云为核心,另一路则由霍去病、凤雏庞统,搭配关羽、张飞领军。无论是统帅的指挥才能,还是谋士的奇谋妙计,亦或是武将的勇猛善战,皆达到了顶尖水准。刘彻曾豪情万丈地宣称:“这般阵容,我实在想不出落败之由!”
在刘彻的带领下,战争进程如疾风骤雨般迅速。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东汉便在战火洗礼中再度完成统一大业。
【叮!检测到东汉位面已经再次完成统一,统一者为东汉位面天子——刘协。】
【任务奖励:随机开启新位面。】
“东汉位面统一了?系统!开启新位面!”
【检测到宿主要求,现在抽取新位面。】
【叮!恭喜宿主开启新位面,大明正统十四年。】
“正统十四年?我去!朱祁镇!这不是要搞出大乱子吗?不行,我得立刻去找朱叔他们。”姜逸心中猛地一惊,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随后手忙脚乱地唤出传送门,身影一闪,消失在原地。
此时,在洪武位面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朱元璋正全神贯注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时光匆匆,一晃半年有余,朱标一门心思扑在恢复西晋位面的民生事务上,忙得不可开交,以至于朱元璋想见儿子一面都变得愈发困难。虽说内阁一众大臣尽心尽力,协助他处理繁杂的政务,但朱元璋生性多疑,事必躬亲,又怎能真正放下心来呢?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大殿之内。朱元璋抬眼望去,见是姜逸,忍不住心生好奇,打趣道:“小逸,今天怎么有空来咱这儿了?莫不是又惦记着秦淮河上那花船了?”
姜逸听后,脸“唰”地一下黑了下来。这可是他早期的黑历史,那时候永乐位面都还未开通。没想到一时失足,竟成了永远的把柄,如今朱元璋只要一调侃他,就拿秦淮河花船之事说事。
“朱叔,快别提这个了!您现在赶紧下令,将城外的十万大军调动起来,说不定马上就有一场恶仗要打!”姜逸心急如焚,语气中满是焦虑。
朱元璋一听,脸上的嬉笑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他目光如炬,盯着姜逸问道:“怎么了小逸,是其他位面出什么变故了?这么十万火急,需要咱去支援?”
“朱叔,您先下令调动军队,随后跟我去老四那儿,让他也做好兵马筹备。”姜逸顾不上多做解释,只是一个劲地催促。
朱元璋对姜逸信任有加,二话不说,立刻命人去请常遇春,让常遇春带领城外的十万大军进入一级备战状态。
没错,正是常遇春。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选择先复活常遇春。因为有了常遇春这员猛将的助力,他便能更快地扩张国土面积,打通更多的位面通道。如此一来,系统发布的任务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复活父母的机会自然也就更大了。
“伯仁去准备了,咱们现在就去老四那儿。对了,不用叫上世民吗?”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催促姜逸出发。
其实,朱元璋若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以他那好面子的性子,断不会主动提出通知李世民。
姜逸没有回应,径直朝着永乐位面赶去。朱元璋见状,也只能快步跟上。
到了永乐位面,朱棣的处事风格与朱元璋截然不同。虽说朱高炽和朱标一样,忙于政务,很少回来,但朱棣对内阁给予了绝对的信任。尤其是如今内阁的主事人是声名远扬的内阁三杨,这更让他毫无后顾之忧。
此外,朱棣在复活名额的选择上没有太多犹豫。如今朱元璋和马皇后随时都能相见,唯独徐妙云,洪武位面的朱棣对他防得像贼一样。所以,朱棣一拿到复活名额,便毫不犹豫地选择复活徐妙云。至于这其中是否担心朱元璋抢走他的复活名额,就不得而知了。
这天,朱棣难得没有和徐妙云卿卿我我。因为朱高炽家的妾室生孩子,徐妙云许久未曾体验过这种喜悦,便不顾身份地位的差异,执意要去探望。朱棣拗不过,只好让她去了,自己则百无聊赖地研读起古代经典战役,为后面的副本任务提前做准备。
和朱元璋一样,朱棣看到两人突然到来,连忙起身,满脸诧异地问道:“爹,镇国王,你们俩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了?”
“先别问这么多了,你也赶紧去把城外的十万大军调动起来。”姜逸心急如焚,直截了当地说道。
朱棣疑惑地将目光投向朱元璋,朱元璋微微点头,解释道:“咱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不过你先按小逸说的去办。”
朱棣不再迟疑,立即让手下人去通知朱瞻基,命他迅速调动大军。
待一切安排妥当,朱元璋忍不住开口问道:“小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问你你也不说,到底出了什么大事?为什么不通知世民?他手里也握着十万大军呢!”
姜逸走到案前,拿起茶杯,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润了润干涩的喉咙,缓缓说道:“开启新位面了,是大明的位面,大明正统十四年。”
朱元璋和朱棣仿佛被定身咒定住一般,瞬间石化在原地。这两人都对明史了如指掌,若是提到景泰、万历等年号,他们或许还得思考一番,但一听到正统和崇祯,想都不用想,便知道意味着什么。
朱元璋听后,气得脸色铁青,抬腿就要走。姜逸见状,连忙问道:“朱叔,您这是要去哪儿?”
“咱回去取抽老四的那根家法!朱祁镇这小兔崽子,定要让他吃些苦头!”说完,朱元璋便消失在原地,留下姜逸和朱棣两人面面相觑。
朱棣愣了好一会儿,才忧心忡忡地问道:“你说我爹抽了朱祁镇那小兔崽子后,是不是就不会抽我了?”
“噗”姜逸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朱棣。大哥!都火烧眉毛了,你想的居然是这个?难道不该好好谋划如何应对瓦剌的威胁吗?
似乎看出了姜逸的疑惑,朱棣缓缓说道:“只要咱们能顺利过去,一个小小的瓦剌根本不足为惧。不过是区区几万人,一个冲锋就能将他们全部消灭,根本用不着我和我爹的二十万大军。相比之下,我更怕我爹气昏了头,拿我撒气。要是被他狠狠抽一顿,我可就太冤了。”
“那应该不至于,前面还有朱瞻基替你顶着呢。要是真挨了打,就来我这儿,我能治好你所有的伤。”姜逸嘴角微微抽搐,无奈地说道。
朱棣听闻姜逸这番话,眼前顿时一亮,脸上笑意盎然,大声笑道:“对啊!抽朱祁镇就够了!反正有你在,朱祁镇肯定死不了。既然死不了,那就狠狠揍,揍个半死,治好后接着揍!哈哈哈!”那笑声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尽显其幸灾乐祸的模样。
姜逸看着朱棣眉飞色舞的样子,心中一阵无奈,忍不住腹诽:这朱祁镇好歹也是你的重孙子,你竟这般幸灾乐祸,实在不像话!
“老四的想法倒是不错,到时候你这个逆子和朱祁镇一起跪好,咱一次抽你们俩!”朱元璋的声音如洪钟般从传送门中传来,紧接着,他那高大的身影缓缓迈出。
朱元璋手中紧握着藤条,朝着朱棣指了指。朱棣见状,吓得浑身一哆嗦,脸上立刻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说道:“爹,我就是随口一说,您怎么还当真了呢。”
“不!咱觉得你的想法妙极了。光抽一顿,怎能解气?有了小逸,咱们想什么时候抽他,就什么时候抽他!”朱元璋越说越气,手中的藤条在空中挥舞,发出呼呼的声响。
“都准备好了?要是都安排妥当了,咱们就先带一队人过去探探情况。要是真赶上土木堡之变前夕,咱们立刻调兵镇压!”姜逸目光在朱元璋和朱棣身上扫视一圈,认真地说道。
“咱早就准备好了,快出发!咱手里的家法早就按捺不住了!”朱元璋一边挥舞着藤条,一边侧过脸,急切地对姜逸说道。
话音刚落,姜逸、朱元璋和朱棣三人便瞬间消失在原地。
......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土木堡。这里黄沙漫天,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50多名朝廷重臣,包括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堃、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铭、王永和等,齐刷刷地跪在朱祁镇的营帐外。他们的身影在风沙中显得无比渺小,却又透着一股坚定。
英国公张辅面色凝重,声如洪钟,对着帐内喊道:“陛下,此时议和绝对是也先的阴谋,万万不可啊!”
“请陛下三思!”其余众人也跟着齐声高呼,声音在营帐外回荡,却如同石沉大海,帐内毫无回应,一片死寂。
过了许久,只见一个身形阴柔的太监缓缓走出营帐。此人正是王振,他眼神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刚一出来,便扯着尖锐的嗓音呵斥道:“大胆!你们聚在这里,惊扰了陛下午休,有几颗脑袋够砍?”
“王内侍,快劝劝陛下,再晚就来不及了!”张辅心急如焚,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
王振听完,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冷笑,嘲讽道:“呵,也先不过区区几万人,而我们大明在此处足足有二十万大军。他前来议和,分明是畏惧我大明天威!太宗皇帝、宣宗皇帝,哪个不是将这些异族视如蝼蚁?你们这些追随太宗、宣宗的老人,怎么如此胆小怯懦?就这还敢自称武将?我都替你们感到羞耻。”
王振说完,转身便走进帐内。他这番夹枪带棒的话,让现场众人的脸涨得通红,心中满是愤怒与无奈。众人在心中默默吐槽:我们是追随过太宗、宣宗,可他们二位的军事天赋远超常人,又岂是我们能比的?而你朱祁镇,又凭什么?就凭身边有个王振?还是凭这二十万已经两三天没吃没喝、疲惫不堪的大军?
“太祖!太宗!仁宗!宣宗!求求你们显灵,救救大明吧!”张辅再也忍不住,仰天长啸,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
就在众人悲痛哀嚎之际,一道苍老却熟悉的声音传来:“张辅,你这老小子,怎么像个娘们似的,在这儿哭哭啼啼的!”
张辅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心中涌起一股无名怒火。心想:里面那两个我惹不起,外面居然还有人敢这么跟我说话?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张辅恶狠狠地转过头去,正要拔刀大骂,却突然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瞬间,他的眼睛瞪得滚圆,脸上的愤怒瞬间被震惊所取代。
随后,张辅“噗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老天爷显灵了?我居然看到了太祖皇帝、太宗皇帝!”
起初,其他人还在震惊张辅竟如此直接地跪了下去。听到张辅的话后,众人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回过神,一个个猛地转过头,看向姜逸等人。一时间,现场一片哗然,有人不敢置信地揉着眼睛,有人激动得浑身颤抖。
风沙突然静止了。
跪在地上的群臣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连呼吸都停滞了。英国公张辅的额头抵在滚烫的沙地上,泪水在黄沙上洇出深色的痕迹。这位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老将,此刻竟像个孩童般浑身发抖。
"怎么?"朱棣龙行虎步走到张辅面前,黑色靴尖踢了踢他的肩膀,"才几年不见,连我都不认得了?"
这声音如同炸雷般在张辅耳边响起。
刘彻帐下兵强马壮,排兵布阵更是精妙绝伦。一路大军以卫青、诸葛亮、赵云为核心,另一路则由霍去病、凤雏庞统,搭配关羽、张飞领军。无论是统帅的指挥才能,还是谋士的奇谋妙计,亦或是武将的勇猛善战,皆达到了顶尖水准。刘彻曾豪情万丈地宣称:“这般阵容,我实在想不出落败之由!”
在刘彻的带领下,战争进程如疾风骤雨般迅速。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东汉便在战火洗礼中再度完成统一大业。
【叮!检测到东汉位面已经再次完成统一,统一者为东汉位面天子——刘协。】
【任务奖励:随机开启新位面。】
“东汉位面统一了?系统!开启新位面!”
【检测到宿主要求,现在抽取新位面。】
【叮!恭喜宿主开启新位面,大明正统十四年。】
“正统十四年?我去!朱祁镇!这不是要搞出大乱子吗?不行,我得立刻去找朱叔他们。”姜逸心中猛地一惊,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随后手忙脚乱地唤出传送门,身影一闪,消失在原地。
此时,在洪武位面金碧辉煌的大殿之中,朱元璋正全神贯注地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时光匆匆,一晃半年有余,朱标一门心思扑在恢复西晋位面的民生事务上,忙得不可开交,以至于朱元璋想见儿子一面都变得愈发困难。虽说内阁一众大臣尽心尽力,协助他处理繁杂的政务,但朱元璋生性多疑,事必躬亲,又怎能真正放下心来呢?
就在这时,一道身影毫无征兆地出现在大殿之内。朱元璋抬眼望去,见是姜逸,忍不住心生好奇,打趣道:“小逸,今天怎么有空来咱这儿了?莫不是又惦记着秦淮河上那花船了?”
姜逸听后,脸“唰”地一下黑了下来。这可是他早期的黑历史,那时候永乐位面都还未开通。没想到一时失足,竟成了永远的把柄,如今朱元璋只要一调侃他,就拿秦淮河花船之事说事。
“朱叔,快别提这个了!您现在赶紧下令,将城外的十万大军调动起来,说不定马上就有一场恶仗要打!”姜逸心急如焚,语气中满是焦虑。
朱元璋一听,脸上的嬉笑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脸严肃。他目光如炬,盯着姜逸问道:“怎么了小逸,是其他位面出什么变故了?这么十万火急,需要咱去支援?”
“朱叔,您先下令调动军队,随后跟我去老四那儿,让他也做好兵马筹备。”姜逸顾不上多做解释,只是一个劲地催促。
朱元璋对姜逸信任有加,二话不说,立刻命人去请常遇春,让常遇春带领城外的十万大军进入一级备战状态。
没错,正是常遇春。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最终还是选择先复活常遇春。因为有了常遇春这员猛将的助力,他便能更快地扩张国土面积,打通更多的位面通道。如此一来,系统发布的任务数量也会随之增加,复活父母的机会自然也就更大了。
“伯仁去准备了,咱们现在就去老四那儿。对了,不用叫上世民吗?”朱元璋一边说着,一边催促姜逸出发。
其实,朱元璋若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事,以他那好面子的性子,断不会主动提出通知李世民。
姜逸没有回应,径直朝着永乐位面赶去。朱元璋见状,也只能快步跟上。
到了永乐位面,朱棣的处事风格与朱元璋截然不同。虽说朱高炽和朱标一样,忙于政务,很少回来,但朱棣对内阁给予了绝对的信任。尤其是如今内阁的主事人是声名远扬的内阁三杨,这更让他毫无后顾之忧。
此外,朱棣在复活名额的选择上没有太多犹豫。如今朱元璋和马皇后随时都能相见,唯独徐妙云,洪武位面的朱棣对他防得像贼一样。所以,朱棣一拿到复活名额,便毫不犹豫地选择复活徐妙云。至于这其中是否担心朱元璋抢走他的复活名额,就不得而知了。
这天,朱棣难得没有和徐妙云卿卿我我。因为朱高炽家的妾室生孩子,徐妙云许久未曾体验过这种喜悦,便不顾身份地位的差异,执意要去探望。朱棣拗不过,只好让她去了,自己则百无聊赖地研读起古代经典战役,为后面的副本任务提前做准备。
和朱元璋一样,朱棣看到两人突然到来,连忙起身,满脸诧异地问道:“爹,镇国王,你们俩今天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了?”
“先别问这么多了,你也赶紧去把城外的十万大军调动起来。”姜逸心急如焚,直截了当地说道。
朱棣疑惑地将目光投向朱元璋,朱元璋微微点头,解释道:“咱也不清楚具体情况,不过你先按小逸说的去办。”
朱棣不再迟疑,立即让手下人去通知朱瞻基,命他迅速调动大军。
待一切安排妥当,朱元璋忍不住开口问道:“小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问你你也不说,到底出了什么大事?为什么不通知世民?他手里也握着十万大军呢!”
姜逸走到案前,拿起茶杯,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润了润干涩的喉咙,缓缓说道:“开启新位面了,是大明的位面,大明正统十四年。”
朱元璋和朱棣仿佛被定身咒定住一般,瞬间石化在原地。这两人都对明史了如指掌,若是提到景泰、万历等年号,他们或许还得思考一番,但一听到正统和崇祯,想都不用想,便知道意味着什么。
朱元璋听后,气得脸色铁青,抬腿就要走。姜逸见状,连忙问道:“朱叔,您这是要去哪儿?”
“咱回去取抽老四的那根家法!朱祁镇这小兔崽子,定要让他吃些苦头!”说完,朱元璋便消失在原地,留下姜逸和朱棣两人面面相觑。
朱棣愣了好一会儿,才忧心忡忡地问道:“你说我爹抽了朱祁镇那小兔崽子后,是不是就不会抽我了?”
“噗”姜逸一口茶直接喷了出来,用怪异的眼神看着朱棣。大哥!都火烧眉毛了,你想的居然是这个?难道不该好好谋划如何应对瓦剌的威胁吗?
似乎看出了姜逸的疑惑,朱棣缓缓说道:“只要咱们能顺利过去,一个小小的瓦剌根本不足为惧。不过是区区几万人,一个冲锋就能将他们全部消灭,根本用不着我和我爹的二十万大军。相比之下,我更怕我爹气昏了头,拿我撒气。要是被他狠狠抽一顿,我可就太冤了。”
“那应该不至于,前面还有朱瞻基替你顶着呢。要是真挨了打,就来我这儿,我能治好你所有的伤。”姜逸嘴角微微抽搐,无奈地说道。
朱棣听闻姜逸这番话,眼前顿时一亮,脸上笑意盎然,大声笑道:“对啊!抽朱祁镇就够了!反正有你在,朱祁镇肯定死不了。既然死不了,那就狠狠揍,揍个半死,治好后接着揍!哈哈哈!”那笑声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尽显其幸灾乐祸的模样。
姜逸看着朱棣眉飞色舞的样子,心中一阵无奈,忍不住腹诽:这朱祁镇好歹也是你的重孙子,你竟这般幸灾乐祸,实在不像话!
“老四的想法倒是不错,到时候你这个逆子和朱祁镇一起跪好,咱一次抽你们俩!”朱元璋的声音如洪钟般从传送门中传来,紧接着,他那高大的身影缓缓迈出。
朱元璋手中紧握着藤条,朝着朱棣指了指。朱棣见状,吓得浑身一哆嗦,脸上立刻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说道:“爹,我就是随口一说,您怎么还当真了呢。”
“不!咱觉得你的想法妙极了。光抽一顿,怎能解气?有了小逸,咱们想什么时候抽他,就什么时候抽他!”朱元璋越说越气,手中的藤条在空中挥舞,发出呼呼的声响。
“都准备好了?要是都安排妥当了,咱们就先带一队人过去探探情况。要是真赶上土木堡之变前夕,咱们立刻调兵镇压!”姜逸目光在朱元璋和朱棣身上扫视一圈,认真地说道。
“咱早就准备好了,快出发!咱手里的家法早就按捺不住了!”朱元璋一边挥舞着藤条,一边侧过脸,急切地对姜逸说道。
话音刚落,姜逸、朱元璋和朱棣三人便瞬间消失在原地。
......
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土木堡。这里黄沙漫天,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50多名朝廷重臣,包括英国公张辅、驸马都尉井源、兵部尚书邝堃、户部尚书王佐、内阁学士曹鼐、张益、侍郎丁铭、王永和等,齐刷刷地跪在朱祁镇的营帐外。他们的身影在风沙中显得无比渺小,却又透着一股坚定。
英国公张辅面色凝重,声如洪钟,对着帐内喊道:“陛下,此时议和绝对是也先的阴谋,万万不可啊!”
“请陛下三思!”其余众人也跟着齐声高呼,声音在营帐外回荡,却如同石沉大海,帐内毫无回应,一片死寂。
过了许久,只见一个身形阴柔的太监缓缓走出营帐。此人正是王振,他眼神中闪烁着贪婪的光芒,刚一出来,便扯着尖锐的嗓音呵斥道:“大胆!你们聚在这里,惊扰了陛下午休,有几颗脑袋够砍?”
“王内侍,快劝劝陛下,再晚就来不及了!”张辅心急如焚,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下来。
王振听完,嘴角勾起一抹轻蔑的冷笑,嘲讽道:“呵,也先不过区区几万人,而我们大明在此处足足有二十万大军。他前来议和,分明是畏惧我大明天威!太宗皇帝、宣宗皇帝,哪个不是将这些异族视如蝼蚁?你们这些追随太宗、宣宗的老人,怎么如此胆小怯懦?就这还敢自称武将?我都替你们感到羞耻。”
王振说完,转身便走进帐内。他这番夹枪带棒的话,让现场众人的脸涨得通红,心中满是愤怒与无奈。众人在心中默默吐槽:我们是追随过太宗、宣宗,可他们二位的军事天赋远超常人,又岂是我们能比的?而你朱祁镇,又凭什么?就凭身边有个王振?还是凭这二十万已经两三天没吃没喝、疲惫不堪的大军?
“太祖!太宗!仁宗!宣宗!求求你们显灵,救救大明吧!”张辅再也忍不住,仰天长啸,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无助。
就在众人悲痛哀嚎之际,一道苍老却熟悉的声音传来:“张辅,你这老小子,怎么像个娘们似的,在这儿哭哭啼啼的!”
张辅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心中涌起一股无名怒火。心想:里面那两个我惹不起,外面居然还有人敢这么跟我说话?看我不扒了他的皮!
张辅恶狠狠地转过头去,正要拔刀大骂,却突然看到几个熟悉的身影。瞬间,他的眼睛瞪得滚圆,脸上的愤怒瞬间被震惊所取代。
随后,张辅“噗通”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老天爷显灵了?我居然看到了太祖皇帝、太宗皇帝!”
起初,其他人还在震惊张辅竟如此直接地跪了下去。听到张辅的话后,众人一时没反应过来。等回过神,一个个猛地转过头,看向姜逸等人。一时间,现场一片哗然,有人不敢置信地揉着眼睛,有人激动得浑身颤抖。
风沙突然静止了。
跪在地上的群臣如同被施了定身法,连呼吸都停滞了。英国公张辅的额头抵在滚烫的沙地上,泪水在黄沙上洇出深色的痕迹。这位历经永乐、洪熙、宣德三朝的老将,此刻竟像个孩童般浑身发抖。
"怎么?"朱棣龙行虎步走到张辅面前,黑色靴尖踢了踢他的肩膀,"才几年不见,连我都不认得了?"
这声音如同炸雷般在张辅耳边响起。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729/217843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