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清妖 > 第五十八章 大孝之人

第五十八章 大孝之人

推荐阅读:至尊魔瞳凌峰苏琳从女子监狱走出的修仙者潜修十五年,开局一品绝巅!我是开发商,爱组歌舞团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麒麟肾不结婚生子,你非要举世无敌?灰烬领主重生2001,我能掌控生死被抄家?我搬空皇宫娇养废将军葬剑棺

    赵安专门来找老吴可不是拿人开涮的,更不是过来讨教什么经典的,而是真心想帮对方去京里做官。
    因为他想做天使投资人。
    先前饭馆掌柜说的一件事让他上了心。
    就是这吴老头想在吏部谋个实缺肯定不可能了,但老头却能到国子监教书。
    这个安排其实是清廷对进士出身的候补官员的特殊“关照”。
    没办法,官太多,补不过来,尤其每年还有大捐、小捐要往外发售,排队等着候补上任的官员能从吏部大门排到永定门去。
    进士出身的正途候补官员又不能和异途杂捐出身的同等对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清廷就规定进士如果愿意投身教育行业,那么就不需要候补期,只要向吏部申请就能随时外放教职。
    有品级,有俸禄,就是没实权。
    外放的主要单位便是国子监。
    很少有外放到府学的,毕竟进士嘛,怎么也不可能跟举人一个待遇。
    除非本人特别提出。
    国子监是什么?
    帝国的最高学府。
    去这地方教书等于大学教授。
    只是选择了教职,仕途发展就有限了,教书的再怎么样也不能跟实缺官比的。
    因此大部分选择去国子监教书的都是上了年纪实在等不起的老进士,四十岁以下的绝不会走这条路。
    国子监的主要负责官员却有很大机率调到翰林院任侍读学士,表现好的话有望成为内阁学士,再进一步就是六部堂官乃至军机大臣了。
    赵安本人是不可能到国子监任职的,因为他文化水平太有限,纵是他才腹八斗,一个例监出身也限死了他。
    但他不能去,老吴头能去啊!
    只要替对方在吏部交二百两“报名费”就能立即去国子监上班。
    当然,赵安不是白帮老吴头的,他有自己的小九九。
    乾隆都八十岁了,没记错的话老小子说当皇帝不能超过他爷爷康熙,今年又是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说老小子还能再干五年皇帝,届时就得让位给嘉庆当太上皇了。
    五年之后,大清朝就要有两个太阳了!
    天无二日可不是说说的。
    是捧老太阳的臭脚,还是抱新太阳的大腿,想来聪明人都知道怎么做。
    现在,赵安必须把老吴头劝回京先当个大学教授。
    因为,这是计划的第一步。
    也是他给自己未来仕途上的一道保险。
    “若大人想当官的话,我可以借大人钱,不过大人放心,学生绝不要大人一分利息!”
    赵安坐在那里很认真的看着对面的老吴头。
    老吴头能让他进来坐,说明老小子内心并不像饭馆掌柜说的死透了,实际还是想做官。
    “老夫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何这般好心要帮我?”
    老吴头人倒霉归倒霉,对陌生人还是具备基本警惕心的,不相信天上会轻易掉馅饼。
    “因为我相信大人将来一定对学生有所帮助。”
    赵安说的非常坦诚,在他看来利益交换才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的最重要前提。
    “老夫能帮你?”
    老吴头听了这话有点莫名其妙,自嘲一笑:“纵是你肯借老夫银子,老夫也没法补实缺,如何帮你?”
    赵安轻声笑道:“补不上实缺不要紧,大人不是可以去国子监教书么?”
    一听这个,老吴头就来了气:“有什么好教的,老夫堂堂两榜进士去给人教书成何体统!”
    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赵安只能做思想工作了,轻声道:“大人可知当今圣上已经八十岁?”
    老吴头想也不想:“这是我朝大事,也是普天同庆的大喜事,老夫如何能不知!”
    赵安更进一步:“那大人是否知道圣上五年后要禅位?”
    “此事天下皆知。”
    老吴头点了点头,皇上早年就说过圣祖康熙爷御极六十一年,他这个皇孙不敢与圣祖爷比,所以乾隆六十年也就是皇上八十五岁时便要传位皇子,归政退闲。
    十二年前更是就此事公开下旨,因此天下人皆知皇上最多只做六十年天子。
    可这事跟他有什么关系?
    目中有些不解。
    赵安轻咳一声,循循善诱道:“大人您想,若皇上退居为太上皇,则我大清就有新君,敢问大人新君执政当用何人?”
    老吴头不假思索:“自是上皇所用重臣。”
    “如果上皇所用重臣不合新君心意,新君又当用何人,从何处用人?”
    赵安将问题抛给老吴头自己去想,有时候别人灌输的未必就有自己领悟的强。
    “这?”
    老吴头若有所思,如果新君登基后对上皇所用的重臣不满意,他只能挑选新人来用。
    为避免任用的新人与上皇重臣有“结党”之嫌,必定要从最干净的地方选人。
    大清朝哪两个地方最干净?
    翰林院、国子监!
    想到这里,心中不由一动,连带着眉头也是不受控制的挑了挑。
    赵安察言观色,低声道:“大人这会去国子监,难道不是您出人头地的好机会吗?”
    别看吴老头今年五十三了,真能在国子监踏踏实实教几年书,到了嘉庆真正掌权时老头是有很大概率被嘉庆“简拔”的。
    印象中嘉庆比较重视老人,或者说比较欣赏上了年纪的官员。
    尤其老吴头三十年丁忧的悲催经历很有可能给他“上大分”。
    这可是大孝之人啊!
    嘉庆能被上个仁宗庙号,同情心肯定是不缺的。
    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哪怕老吴头最后只混了个四五品的京官,对赵安这个“投资人”也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要混成部里的堂官,那就赚大发了。
    事实上只要吴老头听话,赵安有办法让其混成部堂大人。
    很简单的办法,将炮火对准和中堂轰呗。
    要么在乾隆未死时炮轰和中堂,要么在乾隆刚死就炮轰和中堂。
    前者有点风险,但最多革职回家等一两年东山再起,后者却是稳赚不赔的。
    要知道嘉庆干和珅时可是比猴子还急,那直接就是老子尸体还未凉透动的手。
    动的还相当冒风险。
    吃准嘉庆想要弄死和珅这个点,在关键时候开个炮,获得的回报必定是大大的。
    当然,现在还没必要提醒老吴头发家致富的点在哪。
    五年后赵安能混成什么样也是个未知数呢。
    老吴头虽然在家服了三十年丧,可人家毕竟是进士出身,时运不济不代表没有思想智慧。
    稍稍一琢磨自然明白在国子监“蛰伏”五年的好处。
    对眼前这位找上门来要帮他当官的年轻人不禁也是刮目相看,然对面的年轻人忽的话锋一转:“不过有件事大人必须听我的。”
    “什么事?”
    老吴头颇是好奇。
    “大人去了国子监后不管有没有机会都要想办法接触嘉亲王,若有到嘉亲王府教授小阿哥的机会,也请大人无论如何也要争取,若能得到嘉亲王府任职的机会那就更好了。”
    说完,赵安将自己随身带的二百两银票取出推到老吴头面前。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673/21534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