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秦哀歌 > 第257章 平凡少年的非凡志

第257章 平凡少年的非凡志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未来于他,神秘而未知,不知通向何方,却又满含期待。
    少年心中思潮翻涌,秦臻在百家大会上的慷慨陈词,字字句句皆穿透众人的心防,亦让少年仿若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他本生于平凡乡野,茅檐低矮,四野荒芜。
    虽自幼心怀青云之志,却常于长夜独坐,望着窗外墨色,满心皆是困惑。
    在这乱世之中,他常常暗自思忖,该凭借何种本事,觅得一处安身立命之所?
    更不知应以何种理念,作为前行的指引,去实现心中的抱负,让百姓免受疾苦,让世间重归太平?
    这般难题压在他心头,久久无法释怀。
    然而,秦臻在百家大会上的激昂陈词,如同一束强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
    法家思想在秦臻的阐述下,在少年听来,每一句都似是为自己量身定制,与自身的志向、追求完美契合。
    此刻,少年静静聆听法家弟子们的言论,心中也不禁泛起波澜。
    那些关于律法如何规范社会、保障民生,如何激励民众奋进、促进国家强大的话语,让他愈发感受到法家思想蕴含的强大力量。
    他想到自己身处的乡野间,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百姓面黄肌瘦,蹒跚而行,饿殍横陈于道,目不忍视。
    且楚国权贵们竞相攀比,奢靡成风,极尽奢华之能事。
    甚至宴会上,一餐之费竟能抵百姓数年之生计。
    在这等铺张浪费之下,底层百姓却苦不堪言,赋税繁重,农桑生产亦受其扰,致使民生凋敝。 在这样的环境下,平民的生命如草芥一般,毫无保障可言。
    而秦臻所谈及的秦国律法,却能让百姓各安其位,各得其所,使得整个秦国社会秩序井然,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黎庶安居乐业,好一幅太平盛景。
    这,仿佛为这混乱世道提供了一种可行的解决之道,让他看到了一丝希望的曙光。
    他的内心深处,渴望能像那些拜访秦臻的百家弟子一样,有机会前往秦国。
    在那里凭借自身所学,施展自己的才能,辅佐明主,为天下苍生谋得一份福祉,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思潮翻涌间,他缓缓闭上双眼,刹那间,脑海中幻景骤起:只见自己昂首立于秦宫的朝堂之上,周遭皆是秦国位高权重的大臣,或神色冷峻,或眼神犀利,而他毫无惧色,围绕治国理政之策,与众人各抒己见。
    时而引经据典,从三皇五帝的上古贤明,到商周兴衰的前车之鉴,信手拈来;
    时而慷慨陈词,诉说着当下乱世弊病与革新之法。
    试图为这饱受战乱之苦的天下,勾勒出一幅长治久安、百姓富足的未来蓝图。
    然而,少年心中也有一丝担忧与自卑。
    自己不过是一介平凡少年,既没有百家弟子们的学识渊博,也没有他们的名门出身。
    而他,出身卑微,家中不过是寻常百姓,既无丰厚的家底供他求学问道,亦无显贵的门第为他铺就前路。
    那些弟子们能手持精心准备的策论,在秦臻面前侃侃而谈,言辞之间尽显经天纬地之才。
    反观自己,囊中羞涩,身无长物,别说拿得出手的策论,就连一本完整的典籍都难以拥有。
    可他内心深处,对于改变现状的强烈渴望,驱使他每日都来到这里,期待着能有一个机会,哪怕只是能与秦臻说上一句话,或者得到他的一点指引也好。
    每当看到秦臻与其他各家弟子们交谈甚欢时,他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羡慕之情。
    少年默默在一旁倾听,竖起耳朵,将那些精彩的言论一字一句铭刻在心底,反复琢磨这些话语,思索其中的深意。
    他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多么艰难,都要努力研习法家思想,提升自己。
    或许有一天,也能像这些弟子一样,满腹经纶,堂堂正正地走到秦臻面前,坚定的表达自己入秦效力的决心。
    在秦国这片土地上,为实现心中的理想而拼搏,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让世人知晓,平凡之人亦能有不凡之志,亦能成就非凡之功。
    .........
    数日之后,这场备受瞩目的百家大会,在一片赞誉中圆满落幕。
    下邳城中,热闹的喧嚣渐渐散去,只留下各家学子仍在热议的话题余音。
    秦臻在大会结束后,又于下邳城中短暂驻足了三日,处理完未尽事宜后,便踏上了返回咸阳的归途。
    在离开的那一天,各家学子听闻消息,纷纷从城中各处赶来送别。他们围在秦臻身边,眼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秦臻的敬仰之情。
    “秦先生,此番聆听教诲,犹如拨云见日。待吾等安顿好家中琐事,即刻奔赴秦国。”一位身着素袍的年轻学子,言辞恳切,拱手行礼,语气中满是坚定。
    周围的学子们纷纷附和,话语中尽是对未来的期许与奔赴秦国的决心。
    秦臻看着眼前这一张张些心怀壮志的面孔,心中满是欣慰,一一与他们话别。
    当车队缓缓驶出城外时,秦臻坐在马车里,透过车窗,向后回望。
    只见远处,那个身形单薄的少年,依然站在远处,目光紧紧跟随着他们的车队。少年的眼神炽热而坚定,仿若要用这股子执拗,把马车的轮廓刻进心底。
    那少年的眼神中,有对未知前路的迷茫,却更有对秦臻所描绘的未来的向往。
    马车内,若离也透过车窗,将少年的神情瞧得真切。不禁被少年的执着所打动,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她心中一动,靠近秦臻,轻声软语道:“良人,你瞧那少年,望向你的眼神里,满是敬仰,眼神里的渴望都快溢出来了,让人难以忽视。
    在鬼谷学苑内,妾身也见过诸多求道求学之人,可似他这般赤诚纯粹者,实属罕见。
    既然如此,为何不把他一同带走?
    将他带回秦国,不过是多添一人的事。
    若将他带在身边,你可悉心教导,以你的学识与谋略,定能雕琢出一块美玉;
    若安置在鬼谷学苑,让他在那学府中潜心学习,接受系统的教育,日后也能为秦国所用,岂不是一桩美事?”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512/209088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