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2章 一大妈和何大清结婚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一大妈自从一大爷去世后,日子过得越发冷清。她常常坐在门槛上发呆,望着中院何大清打太极拳的身影出神。这天清晨,她终于下定决心,拍了拍膝盖站起来。
"老姐姐,您这是要去哪儿啊?"三大妈正在晾衣服,看见一大妈换了身崭新的蓝布褂子。
一大妈拢了拢头发:"去合作社买点芝麻酱。"她嘴上这么说,脚却往中院拐。路过水管子时,还特意对着水影整了整衣领。
何大清刚打完太极拳,正拿着毛巾擦汗。一大妈突然出现在月亮门那儿,手里还端着个搪瓷缸子:"他何叔,刚沏的茉莉花茶,您尝尝?"
何大清一愣。自打贾张氏那事儿后,他对院里老太太的殷勤格外警惕。但一大妈向来本分,他也不好驳面子,就接过缸子抿了一口:"哟,真香!"
一大妈顺势在石凳上坐下:"听说可卿怀上了?您要有孙子了,真好。"她说着眼圈就红了,"要是我们老易还在,也该抱孙子了......"
何大清最见不得女人哭,赶紧岔开话题:"老姐姐,您这茶怎么泡的?教教我。"
一大妈立刻来了精神,从茶叶说到水温,又说到她年轻时在茶庄帮工的经历。何大清听得直点头,不知不觉聊到了晌午。
"您看,光顾着说话了。"一大妈站起来,"我那儿蒸了包子,给您拿几个?"
何大清刚要推辞,一大妈已经快步往回走,背影比平时挺拔不少。等她走远,贾张氏从墙角闪出来,阴阳怪气地说:"何大哥,您可小心点儿。这一大妈看着老实,心思深着呢!"
何大清皱皱眉:"贾家妹子,积点口德吧。"
一大妈再回来时,不光带了包子,还有一小碟自己腌的糖蒜。何大清吃得赞不绝口,没注意贾张氏在远处恨得直咬牙。
从那天起,一大妈隔三差五就往何大清屋里送吃的。今天一碗炸酱面,明天两个茶叶蛋,变着花样不重样。更绝的是,她每次送完就走,绝不多话,反倒让何大清过意不去。
这天周末,傻柱正帮何大清糊顶棚,看见一大妈端着饺子进来,忍不住说:"一大妈,您对我爸可真好。"
一大妈腼腆地笑笑:"远亲不如近邻嘛。"她放下饺子就要走,被何大清叫住:"老姐姐,留下一起吃吧?"
三大爷路过看见这一幕,转头就对老伴说:"瞧见没?一大妈这是要截胡啊!"
消息很快传遍了四合院。贾张氏气得摔了擀面杖,秦可卿却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给一大妈送了块新扯的棉布:"天凉了,您做件新褂子吧。"
一大妈接过布,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她拉着秦可卿的手说:"闺女,你放心,我不是那起子黑心人......"
转眼到了冬至,院里组织包饺子。一大妈和何大清被分到一组,一个擀皮一个包,配合得默契。王主任看在眼里,饭后特意把何大清叫到一边:"老何啊,一大妈是个实在人。你们要是......院里都支持。"
何大清老脸一红:"主任,这......"
"这什么这!"王主任拍他肩膀,"你儿子马上有孩子了,你就不想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当晚,何大清翻来覆去睡不着。起身从箱底翻出个布包,里面是攒了多年的三百块钱和一张房契。他摩挲着房契,想起老伴去世前的嘱托:"大清啊,等柱子成家了,你也找个伴......"
第二天一早,何大清破天荒地主动敲开了一大妈的门:"老姐姐,能借您针线用用吗?扣子掉了。"
一大妈忙不迭让他进屋,翻针线时手直发抖。何大清看见桌上摆着张一大爷的相片,前头还供着个苹果,心里突然不是滋味。
"老易走了有三年了吧?"何大清突然问。
一大妈手一颤,针扎了指头:"三年零四个月。"
何大清看着她斑白的鬓角,想起这些年一大妈帮衬傻柱的事,心一热话就出了口:"老姐姐,要不......咱俩搭伙过日子吧?"
一大妈手里的顶针"当啷"掉在地上。她背过身去抹眼泪,好半天才说:"他何叔,我不图别的,就图老了有人说话......"
这事儿很快在院里传开。贾张氏在公用水管前指桑骂槐:"有些人啊,男人尸骨未寒就惦记上别的老头了!"
一大妈听了也不恼,照样每天给何大清送茶送水。倒是傻柱不干了,有天下班直接堵住贾张氏:"贾大妈,您要再胡说八道,别怪我揭您老底!棒梗上个月偷钢厂废铁的事儿......"
贾张氏顿时蔫了。从此院里再没人说闲话,反倒张罗着要给两位老人办婚事。
腊月十八,何大清和一大妈去街道领了证。傻柱小两口做了一桌菜,请院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见证。酒过三巡,何大清掏出那个布包:"老伴,这是我全部家当,以后你管着。"
一大妈却推回去:"你自己收好。我有退休金,够花。"她从怀里掏出个存折,"这是老易留下的,原本打算......现在给未来的孙子吧。"
秦可卿感动得直掉眼泪,傻柱一个劲儿给两位老人夹菜。窗外飘起雪花,屋里暖融融的。贾张氏扒着窗户偷看,手里的冻白菜掉在地上都没察觉。
开春时,一大妈把两间房重新布置了。何大清的藤椅挨着她的缝纫机,两个枕头并排摆在床上。早晨她给何大清挤好牙膏,晚上何大清给她焐被窝。虽然不像年轻人那样腻歪,但那种相濡以沫的温情,让全院人都羡慕。
这天半夜,秦可卿突然要生产。傻柱急得直撞墙,是一大妈沉着冷静地指挥:"柱子去推板车!他何叔拿被子!我去烧热水!"
凌晨三点,秦可卿生了个大胖小子。何大清抱着孙子老泪纵横,一大妈在一旁轻轻拍着他的背。护士笑着说:"这孩子有福气,爷爷奶奶都这么疼他。"
何大清和一大妈相视一笑。回去的路上,何大清突然说:"老伴,等孙子满月,咱照张全家福吧?"
一大妈点点头,悄悄握住了何大清的手。晨光中,两个老人的背影挨得那么近,近得仿佛能一起走完剩下的所有岁月。
"老姐姐,您这是要去哪儿啊?"三大妈正在晾衣服,看见一大妈换了身崭新的蓝布褂子。
一大妈拢了拢头发:"去合作社买点芝麻酱。"她嘴上这么说,脚却往中院拐。路过水管子时,还特意对着水影整了整衣领。
何大清刚打完太极拳,正拿着毛巾擦汗。一大妈突然出现在月亮门那儿,手里还端着个搪瓷缸子:"他何叔,刚沏的茉莉花茶,您尝尝?"
何大清一愣。自打贾张氏那事儿后,他对院里老太太的殷勤格外警惕。但一大妈向来本分,他也不好驳面子,就接过缸子抿了一口:"哟,真香!"
一大妈顺势在石凳上坐下:"听说可卿怀上了?您要有孙子了,真好。"她说着眼圈就红了,"要是我们老易还在,也该抱孙子了......"
何大清最见不得女人哭,赶紧岔开话题:"老姐姐,您这茶怎么泡的?教教我。"
一大妈立刻来了精神,从茶叶说到水温,又说到她年轻时在茶庄帮工的经历。何大清听得直点头,不知不觉聊到了晌午。
"您看,光顾着说话了。"一大妈站起来,"我那儿蒸了包子,给您拿几个?"
何大清刚要推辞,一大妈已经快步往回走,背影比平时挺拔不少。等她走远,贾张氏从墙角闪出来,阴阳怪气地说:"何大哥,您可小心点儿。这一大妈看着老实,心思深着呢!"
何大清皱皱眉:"贾家妹子,积点口德吧。"
一大妈再回来时,不光带了包子,还有一小碟自己腌的糖蒜。何大清吃得赞不绝口,没注意贾张氏在远处恨得直咬牙。
从那天起,一大妈隔三差五就往何大清屋里送吃的。今天一碗炸酱面,明天两个茶叶蛋,变着花样不重样。更绝的是,她每次送完就走,绝不多话,反倒让何大清过意不去。
这天周末,傻柱正帮何大清糊顶棚,看见一大妈端着饺子进来,忍不住说:"一大妈,您对我爸可真好。"
一大妈腼腆地笑笑:"远亲不如近邻嘛。"她放下饺子就要走,被何大清叫住:"老姐姐,留下一起吃吧?"
三大爷路过看见这一幕,转头就对老伴说:"瞧见没?一大妈这是要截胡啊!"
消息很快传遍了四合院。贾张氏气得摔了擀面杖,秦可卿却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给一大妈送了块新扯的棉布:"天凉了,您做件新褂子吧。"
一大妈接过布,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她拉着秦可卿的手说:"闺女,你放心,我不是那起子黑心人......"
转眼到了冬至,院里组织包饺子。一大妈和何大清被分到一组,一个擀皮一个包,配合得默契。王主任看在眼里,饭后特意把何大清叫到一边:"老何啊,一大妈是个实在人。你们要是......院里都支持。"
何大清老脸一红:"主任,这......"
"这什么这!"王主任拍他肩膀,"你儿子马上有孩子了,你就不想有个知冷知热的人?"
当晚,何大清翻来覆去睡不着。起身从箱底翻出个布包,里面是攒了多年的三百块钱和一张房契。他摩挲着房契,想起老伴去世前的嘱托:"大清啊,等柱子成家了,你也找个伴......"
第二天一早,何大清破天荒地主动敲开了一大妈的门:"老姐姐,能借您针线用用吗?扣子掉了。"
一大妈忙不迭让他进屋,翻针线时手直发抖。何大清看见桌上摆着张一大爷的相片,前头还供着个苹果,心里突然不是滋味。
"老易走了有三年了吧?"何大清突然问。
一大妈手一颤,针扎了指头:"三年零四个月。"
何大清看着她斑白的鬓角,想起这些年一大妈帮衬傻柱的事,心一热话就出了口:"老姐姐,要不......咱俩搭伙过日子吧?"
一大妈手里的顶针"当啷"掉在地上。她背过身去抹眼泪,好半天才说:"他何叔,我不图别的,就图老了有人说话......"
这事儿很快在院里传开。贾张氏在公用水管前指桑骂槐:"有些人啊,男人尸骨未寒就惦记上别的老头了!"
一大妈听了也不恼,照样每天给何大清送茶送水。倒是傻柱不干了,有天下班直接堵住贾张氏:"贾大妈,您要再胡说八道,别怪我揭您老底!棒梗上个月偷钢厂废铁的事儿......"
贾张氏顿时蔫了。从此院里再没人说闲话,反倒张罗着要给两位老人办婚事。
腊月十八,何大清和一大妈去街道领了证。傻柱小两口做了一桌菜,请院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见证。酒过三巡,何大清掏出那个布包:"老伴,这是我全部家当,以后你管着。"
一大妈却推回去:"你自己收好。我有退休金,够花。"她从怀里掏出个存折,"这是老易留下的,原本打算......现在给未来的孙子吧。"
秦可卿感动得直掉眼泪,傻柱一个劲儿给两位老人夹菜。窗外飘起雪花,屋里暖融融的。贾张氏扒着窗户偷看,手里的冻白菜掉在地上都没察觉。
开春时,一大妈把两间房重新布置了。何大清的藤椅挨着她的缝纫机,两个枕头并排摆在床上。早晨她给何大清挤好牙膏,晚上何大清给她焐被窝。虽然不像年轻人那样腻歪,但那种相濡以沫的温情,让全院人都羡慕。
这天半夜,秦可卿突然要生产。傻柱急得直撞墙,是一大妈沉着冷静地指挥:"柱子去推板车!他何叔拿被子!我去烧热水!"
凌晨三点,秦可卿生了个大胖小子。何大清抱着孙子老泪纵横,一大妈在一旁轻轻拍着他的背。护士笑着说:"这孩子有福气,爷爷奶奶都这么疼他。"
何大清和一大妈相视一笑。回去的路上,何大清突然说:"老伴,等孙子满月,咱照张全家福吧?"
一大妈点点头,悄悄握住了何大清的手。晨光中,两个老人的背影挨得那么近,近得仿佛能一起走完剩下的所有岁月。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499/20773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