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明神探1546 > 第一百零三章 我看到了太阳(一更)

第一百零三章 我看到了太阳(一更)

推荐阅读: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林轩逆剑狂神唐玉的小说逆剑狂神林轩林轩小说主角耀世狂兵林北苏婉

    金秋十月,国子监内一片宁静祥和。
    秋风轻拂,卷起几片树叶,飘在青石板铺就的庭院中。
    学子们匆匆来去,却顾不得欣赏景色,反倒是探讨一起朝堂大事。
    对外藩安南的处置。
    宋朝太学作为最高学府,学生被赋予一定的政治话语权,那个时候的儒学更强调“士以天下为己任”,太学生将议政视为对修齐治平理念的实践,逐渐形成了“论列时政”的风气。
    而到了明朝,朱元璋严格规定了国子监的诸多规定,洪武十五年有“学校禁例十二条”,其中就有“军国政事,毋出位妄言”,由此国子监学子的言论自由就被大大禁锢,但又不是禁锢得那么厉害。
    准确的,还是看朝廷的风向,如果谈论的大事符合君臣的要求,那就是仗义执言;如果违背君臣的所想,对不住,太祖语录就要搬出来了,把国子监生抓入诏狱里严刑拷打的例子都有。
    而今的议论,就在朝堂允许的范围内。
    嘉靖在礼制上一不二,谁敢反对谁就倒霉,并非完全出于孝心,主要关系到他继位的合法性。
    在这方面质疑,其实是在撼动他的天子之位,当然辣手无情。
    历史上徐阶就是在这个时间段上疏触怒嘉靖被贬走的,他真要那么做了,依旧没人能救得了。
    但现在的朝堂,已经从礼制之争,变为了是否对安南用兵。
    分为两派,一派主战,一派主张视而不见。
    甚至就连大礼议新贵都不是一条心,首辅张璁主战出兵,顺天府尹霍韬赞同,次辅桂萼不同意出兵,吏部尚书方献夫附和。
    在这种事情上,嘉靖反倒颇为宽容,任由两派争执,各抒己见,并不施以责罚。
    当然这位天子也没有发表意见。
    而在一心会中,大伙儿也分为了两派。
    徐阶和林大钦是反战一派,认为国朝目前的局势,不足以对安南用兵;
    海瑞和赵时春是主战一派,认为安南内乱是千载难逢之际,足以事半功倍,一旦错过,恐怕再无收回交趾的机会了。
    严世蕃是骑墙派,等着哪一派占据上风,就跟着哪一派混。
    海玥自始至终没有发表意见。
    此时他抱着一摞书,回到斋舍,将夹着的两封信件取出,打了开来。
    入京师后,除了自己的进学生活外,他还最为关心两个人的情况。
    一位是芳莲郡主黎玉英,另一位是前广东按察使周宣。
    此时的两封信件,分别就是两人寄来。
    在国子监扬威不久,武定侯多了个便宜儿子的事情,在京师闹得沸沸扬扬,黎玉英就托人送了一封信件,给海玥报了自己的平安。
    而今这是第二封信件。
    海玥展开看了一遍,顿时眉头一扬。
    黎玉英此番来信,主要是讲述自己入宫见到了太后,尤其着重描述了慈仁太后蒋氏,言辞里满是倾慕。
    蒋氏是锦衣卫中兵马指挥蒋敩之女,兴王朱祐杬的妻子,今年五十四岁,生有两子三女,长子出生后不久即夭折,次子就是朱厚熜。
    这位蒋氏很厉害,前半生主持王府事宜,兴王病逝之后,蒋氏扶持幼子朱厚熜,把兴王府上下管理得井然有序。
    等到正德驾崩,朝廷选了朱厚熜入继大统,蒋氏的地位愈发关键起来。
    朱厚熜入京后第三天,就派遣官员迎生母进京奉养,其实就是把亲妈接过来支持自己,而蒋氏都已经抵达京师郊外,一听自己将被当作王妃,而不是以皇太后的身份被接入宫中,儿子还被迫称她为叔母时,立刻留下一句“安得以吾子为他人子”,拒绝进入京城,并要求即刻返回王府,朱厚熜听后,流泪大哭,表示愿意避天子位,和他的母亲一道返回安陆。
    但这个时候,朝廷已经拥立新帝,孝道又是历朝历代统治的根基,怎么可能用这种原因把皇帝废掉?
    几番拉扯之后,张太后不得不下达懿旨,遵兴献王和兴王妃蒋氏为兴献帝、兴国后,朝廷还接受了朱厚熜为迎接他的母亲,从大明门进入的最高礼仪。
    经此一来,蒋氏才同意进入京城。
    而这仅仅是开始,接下来蒋太后和张太后又开始就尊号展开较量。
    后世人看来,古代的皇帝和百官为了尊号多一个字少一个字闹得你死我活,是不是吃饱了撑着?
    但事实上,这争的不是尊号,争的是统治的名分和籍此衍生出的权力。
    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多一个字,少一个字,便决定了政治地位的高低。
    于是乎,前朝朱厚熜压制群臣,后朝蒋太后收拾张太后,母子俩人配合默契。
    这就是嘉靖初年的对决。
    嘉靖固然是政治天才,但他的成功掌权,与他的母亲也是分不开的,不然张太后以嫡母的名义压在他的头上,处处掣肘,那就太难受了,有了蒋太后入朝,他不仅有了精神上的支柱,还有了政治上的谋僚和关键的助力。
    如今嘉靖经过大礼议事件,彻底坐稳了皇位,蒋太后在后宫的地位更是如日中天。
    来京师的途中,陆炳其实就有所暗示,海玥跟黎玉英最后的一晚,也提示她,要发挥出女眷的优势来。
    如果从安南黎氏的角度,当然恨不得死去的是郡主黎玉英,活下来的是王子黎维宁,毕竟后者有大义名分。
    但郡主也有郡主的好处,可以入后宫见到太后,走命妇路线。
    “太后懿德昭昭,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昔以坤仪辅弼兴邸,教子以圣贤之道,育陛下为尧舜之君,今以母仪垂范六宫,仁泽惠及四海,柔嘉化被万邦……”
    “妾虽居远藩,亦闻太后崇俭恤民,克勤克慎,诚乃九重之懿范,千秋之慈徽,今亲睹慈颜,不胜惶恐涕零……”
    “惟愿太后凤体康宁,与天同寿,福祚绵延,光耀华夷……”
    总结一下,就是黎玉英在后宫里看到了太阳。
    这马屁拍得太到位了。
    谨慎的态度更值得称赞。
    重要人员的信件,可能遭到检查,不得不防。
    而黎玉英这样子夸赞,不定还盼着锦衣卫查看,然后禀告给嘉靖。
    海玥笑笑,将这封信珍而重之地收好,然后看向下一封。
    这封来自于周宣。
    这位隐雾村案件里明明罪名不是第一,甚至排不到前列,结果事后清算时,周宣是唯一被直接罢官,槛送入京的广东高层。
    由此海玥忿忿不平,那时的他改变不了什么,但既然同行,便尽可能地照顾一二,省得这位老者直接病倒在路上,到了京师后连为自己辩驳的机会都没有。
    不过在船上,周宣和他了一些隐秘,甚至直接透露出,到了京师的刑部,他并不需要分辨什么,刑部也不会真正定其重罪。
    那时海玥半信半疑,但从如今看来,这位“铁面判官”或许真的没有谎。
    相比起黎玉英的洋洋洒洒,周宣信中所言很简单,就是他已经出狱,如今住在京师的一处院里,让海玥不要担心,也不要贸然打探他的消息。
    对此海玥选择接受。
    有些人之所以会好心办坏事,究其根本,还是只在乎自己的道德体现,而不是真的在意他人。
    海玥则是真的希望周宣有个符合他一辈子兢兢业业的结局,为那些狗官担下罪责,实在太不值得。
    而今见得对方真的平稳地,他也暗暗点头,又不禁感叹:“这官场的水,真深啊!”
    “十三郎在什么呢?”
    话音刚,严世蕃走了进来,满脸的春风得意。
    海玥抬了抬信件:“看信呢!东楼苦读回来了?”
    “你就别取笑我了,不过我既决心科举,就一定要考个好名次,不然你们都金榜题名,唯独我拉下了,怎好意思见诸位?”
    严世蕃哈哈一笑,顺势进入正题:“十三郎,一心会的活动举办了几次,大家其乐融融,但这人数是不是太少了?”
    海玥对于一心会收人的要求,就是四个字,宁缺毋滥。
    不然按照严世蕃的行动力,现在恐怕人数都破百了。
    那样看似规模庞大,但就是一盘散沙,甚至还会引起别人的注意和警惕,绝不可取。
    所以海玥神情平淡,只是道:“并不少,现阶段先将西游铺开,求取真正的志同道合之辈……”
    严世蕃眼珠转了转:“就有一人,向我透露出入会的意愿。”
    “谁?”
    “嘉靖八年进士,现刑部主事赵文华,表字元质,号梅村,浙江慈溪人。”
    海玥眉头暗暗一皱。
    电视剧里胡宗宪能去严府拜访,喊严嵩老师,但真实的历史上,胡宗宪其实都够不上严嵩,他依附的是严嵩的干儿子,就是这个赵文华,由此平步青云,很快成为了大明最重要的封疆大吏。
    但那并非赵文华的眼光好,而是胡宗宪个人的能力强横,赵文华在严党的高层里面,属于最没有才能的一位,还不如鄢懋卿和罗龙文,海玥当然不会让这等人入会。
    见到海玥面容平静,没有表态,严世蕃目光闪了闪:“十三郎是不是也听过了那个传言?赵主事有意断错了一件案子?”
    海玥道:“既是传言,那就暂时还未能辨明真假,东楼可了解此人的秉性?”
    严世蕃哼了一声:“此人在国子监时,就颇为谄媚,还想拜家严当义父,我是看不上的,不是谁都能跟我称兄道弟的!”
    海玥道:“令尊之见呢?”
    “家严当然也不会要这等心术不正之徒啊!”
    严世蕃对于老父亲的正直深信不疑,旋即又意识到,自己刚刚还举荐赵文华入一心会,马上找补道:“不过赵文华入了刑部后,起初倒是颇有了几分功绩,我才动心,然市井之言,又他收受钱财,我终究迟疑,才来请教!”
    海玥道:“那就暂且等一等吧!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忠奸善恶终难逃时光的检验。”
    “此言甚是!”
    严世蕃点了点头,又邀请道:“十三郎可知,天桥又有新的表演艺人了?”
    “哦?”
    海玥并不奇怪。
    鹞子班一朝覆灭,那群杂耍艺人和书先生,要么被锦衣卫当场格杀,要么被关入诏狱里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但京师百姓的需求不会消失,天桥是极佳的表演地,鹞子班没了,很快就会有其他会社补充过来。
    然而严世蕃接下来的介绍,倒是让他诧异了:“云隐社?一个表演幻术的神奇班子?”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495/20743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