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腊月二十九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李冬生一撩诊所的棉门帘,那炖酸菜的香味就裹着炊烟一股脑儿扑了过来。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整个村子都被年味儿塞得满满当当。
虽说这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物资也不富裕,可过年的气氛却热乎得很。
村子里的大喇叭一刻不停地播放着激昂的革命歌曲,给这冰天雪地添了不少热闹劲儿。
村道上,新泼的冰道泛着冷冷的青光。
几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娃子扯着冰车滑来滑去。
冰车是用卸了轴承的马车轮改造的,前头拴的红布条在风里像翻涌的波浪。
身后突然“哐当”一声。
他回头看到老张从诊所出来,顺手把门给关上了。
“这是要上去?”
老张一边锁着那老式门锁,一边撇撇嘴说:“嘿,你这问得可真怪。”
“咋滴,你们能过年,我就不能过了?”
“一年到头三百多天,我都憋在这小诊所里,回屋睡两天还不行啊?”
其实就算是过年,村里哪家要是有人不舒服,还得找老张。
这年代做村医是真的辛苦,钱少事多。
“上俺家去呗,我虽然不能喝,但俺爹能陪你整两杯啊。”
老张一听,摆了摆手:“可拉倒吧,就你爹那酒量,还不够我塞牙缝儿的呢!”
“药记得吃,伤口别沾水,纱布也别解,过几天来我这儿换。”
说完,双手往背后一抄,大步朝着自家走去。
李冬生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身体,也转身往家走。
一路上,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忙活。
路过磨坊门口的时候,杨婶正猫着腰择野鸡毛,一抬头瞅见李冬生,立马直起腰来:“冬生啊!瞅瞅这是啥!”
杨婶脚边放着个搪瓷盆,里头鸡血凝成了冰坨子。
磨坊后面的屋子里,传来一群老爷们儿喝酒划拳的吆喝声。
杨婶笑着招呼:“进来一块儿喝点儿不?”
李冬生抬了抬缠着纱布的手,无奈地说:“老张给开了药,不让喝酒。”
“不让喝酒!?那跟不让你过年有啥两样啊!”
李冬生干笑两声。
正说着,他的余光瞥见了一个身影。
他娘吕彩兰正急匆匆地往这边赶。
吕彩兰也一眼就看到了儿子,看着李冬生身上缠着纱布,左手还耷拉着抬不起来,心疼得不行。
“娘,你这是上哪儿去?”
听到李冬生略带虚弱的声音,她心里不是滋味,可为了不让担心,她还是强挤出一丝笑容,走上前说:“那还用问,娘肯定是来看你了啊。”
吕彩兰伸手抚摸着李冬生的额头,
“嗯,烧也彻底退了。”
“昨晚娘守了你一宿,老张嫌我在那儿烦,今早给我赶回来了,才回屋给你爹做饭。”
“这刚睡醒,就想着来瞅瞅你咋样了,都能下地走动了,那就好。”
吕彩兰絮絮叨叨地说着。
李冬生满不在乎地咧嘴一笑:“那还用说嘛,我可是有老君爷保佑的!”
说完,母子俩肩并肩,迎着浓浓的年味儿,慢悠悠地往家走去。
李冬生一推开自家院门,蒸腾的热气就裹挟着酸菜馅饺子的香味直往他脸上扑。
这香味一钻进鼻子,他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几分。
迈进外屋地,李冬生一眼就瞧见酸菜缸上稳稳摞着两捆粉条,房梁上还吊着几条腊肉,颜色红亮,还滴着油。
再往堂屋走,门帘子是用化肥袋新染的靛蓝色,他伸手一掀帘子,只见大炕上整整齐齐码着三排条凳,几个邻居和亲戚盘腿坐得满满当当,活脱脱像生产队粮仓里挤挤挨挨的麻袋包。
“哎呦,冬生回来了!”
三大爷正叼着旱烟袋,烟锅子在炕沿上磕得梆梆响。
“都麻溜儿的,给咱大英雄腾个地界儿!”
炕桌中央摆着个印有工农兵图案的搪瓷盆,里头泡着冻梨,旁边还放着半瓶散白,酒香和冻梨的酸甜味儿混在一起。
李冬雨蜷在炕梢剥蒜,一瞅见哥哥进来,麻溜儿抓起个冻梨就往他怀里塞,脆生生地说:“哥,快吃,可甜了!”
对于冬雨来说,吃的就是最好的东西。
“冬生啊,听说你昨儿个赤手空拳撂倒三头狼?”
前屯的赵木匠一拍大腿,满脸的佩服,“要搁早年间,这事儿不得请戏班子唱三天大戏啊!”
赵木匠脚边放着个竹篓,里头装着新打的炕桌腿,他笑着说这是抵今年借的几斤苞米面。
正热闹着呢,窗根底下突然传来叮叮当当的动静。
李冬生瞧过去,发现他爹李长贵已经醉意朦胧了,脸红得像熟透的柿子,说话舌头都打卷了:
“嗐!打狼算个啥啊!俺家冬生之前还打死过老虎呢!那都不叫事儿!山神爷见了都得给咱冬生让道!”
毛仓在一旁连忙摆手,着急地说:“那可不一样,狼这玩意儿,别看个头没老虎大,可吃人的事儿可没少干!再说冬生这次可是空手干的,那才叫真厉害!”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整个村子都被年味儿塞得满满当当。
虽说这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物资也不富裕,可过年的气氛却热乎得很。
村子里的大喇叭一刻不停地播放着激昂的革命歌曲,给这冰天雪地添了不少热闹劲儿。
村道上,新泼的冰道泛着冷冷的青光。
几个穿着开裆裤的小娃子扯着冰车滑来滑去。
冰车是用卸了轴承的马车轮改造的,前头拴的红布条在风里像翻涌的波浪。
身后突然“哐当”一声。
他回头看到老张从诊所出来,顺手把门给关上了。
“这是要上去?”
老张一边锁着那老式门锁,一边撇撇嘴说:“嘿,你这问得可真怪。”
“咋滴,你们能过年,我就不能过了?”
“一年到头三百多天,我都憋在这小诊所里,回屋睡两天还不行啊?”
其实就算是过年,村里哪家要是有人不舒服,还得找老张。
这年代做村医是真的辛苦,钱少事多。
“上俺家去呗,我虽然不能喝,但俺爹能陪你整两杯啊。”
老张一听,摆了摆手:“可拉倒吧,就你爹那酒量,还不够我塞牙缝儿的呢!”
“药记得吃,伤口别沾水,纱布也别解,过几天来我这儿换。”
说完,双手往背后一抄,大步朝着自家走去。
李冬生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身体,也转身往家走。
一路上,家家户户都在为过年忙活。
路过磨坊门口的时候,杨婶正猫着腰择野鸡毛,一抬头瞅见李冬生,立马直起腰来:“冬生啊!瞅瞅这是啥!”
杨婶脚边放着个搪瓷盆,里头鸡血凝成了冰坨子。
磨坊后面的屋子里,传来一群老爷们儿喝酒划拳的吆喝声。
杨婶笑着招呼:“进来一块儿喝点儿不?”
李冬生抬了抬缠着纱布的手,无奈地说:“老张给开了药,不让喝酒。”
“不让喝酒!?那跟不让你过年有啥两样啊!”
李冬生干笑两声。
正说着,他的余光瞥见了一个身影。
他娘吕彩兰正急匆匆地往这边赶。
吕彩兰也一眼就看到了儿子,看着李冬生身上缠着纱布,左手还耷拉着抬不起来,心疼得不行。
“娘,你这是上哪儿去?”
听到李冬生略带虚弱的声音,她心里不是滋味,可为了不让担心,她还是强挤出一丝笑容,走上前说:“那还用问,娘肯定是来看你了啊。”
吕彩兰伸手抚摸着李冬生的额头,
“嗯,烧也彻底退了。”
“昨晚娘守了你一宿,老张嫌我在那儿烦,今早给我赶回来了,才回屋给你爹做饭。”
“这刚睡醒,就想着来瞅瞅你咋样了,都能下地走动了,那就好。”
吕彩兰絮絮叨叨地说着。
李冬生满不在乎地咧嘴一笑:“那还用说嘛,我可是有老君爷保佑的!”
说完,母子俩肩并肩,迎着浓浓的年味儿,慢悠悠地往家走去。
李冬生一推开自家院门,蒸腾的热气就裹挟着酸菜馅饺子的香味直往他脸上扑。
这香味一钻进鼻子,他浑身的疲惫都消散了几分。
迈进外屋地,李冬生一眼就瞧见酸菜缸上稳稳摞着两捆粉条,房梁上还吊着几条腊肉,颜色红亮,还滴着油。
再往堂屋走,门帘子是用化肥袋新染的靛蓝色,他伸手一掀帘子,只见大炕上整整齐齐码着三排条凳,几个邻居和亲戚盘腿坐得满满当当,活脱脱像生产队粮仓里挤挤挨挨的麻袋包。
“哎呦,冬生回来了!”
三大爷正叼着旱烟袋,烟锅子在炕沿上磕得梆梆响。
“都麻溜儿的,给咱大英雄腾个地界儿!”
炕桌中央摆着个印有工农兵图案的搪瓷盆,里头泡着冻梨,旁边还放着半瓶散白,酒香和冻梨的酸甜味儿混在一起。
李冬雨蜷在炕梢剥蒜,一瞅见哥哥进来,麻溜儿抓起个冻梨就往他怀里塞,脆生生地说:“哥,快吃,可甜了!”
对于冬雨来说,吃的就是最好的东西。
“冬生啊,听说你昨儿个赤手空拳撂倒三头狼?”
前屯的赵木匠一拍大腿,满脸的佩服,“要搁早年间,这事儿不得请戏班子唱三天大戏啊!”
赵木匠脚边放着个竹篓,里头装着新打的炕桌腿,他笑着说这是抵今年借的几斤苞米面。
正热闹着呢,窗根底下突然传来叮叮当当的动静。
李冬生瞧过去,发现他爹李长贵已经醉意朦胧了,脸红得像熟透的柿子,说话舌头都打卷了:
“嗐!打狼算个啥啊!俺家冬生之前还打死过老虎呢!那都不叫事儿!山神爷见了都得给咱冬生让道!”
毛仓在一旁连忙摆手,着急地说:“那可不一样,狼这玩意儿,别看个头没老虎大,可吃人的事儿可没少干!再说冬生这次可是空手干的,那才叫真厉害!”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472/20680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