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讨人缘也是技术活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把剩下的狍子在老地方藏好,李冬生和石虎扛着最大的那只老狍子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山下走。
这老狍子肉虽说柴了些,炒着吃口感差,卖不上啥好价钱。
可用来炖汤,那滋味,保准能把人馋得直流口水。
寒风如刀割面。
到了山下,生产队下工的钟声还没敲响。
老槐树底下,一群婆娘正围坐在一起,飞针走线纳着鞋底,唠着家长里短。
最先瞧见了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呼啦啦地围拢过来。
李冬生和石虎刚拐过碾坊,瘸腿老赵正叼着烟袋锅子,给那头老驴添草料。
“冬生子!这狍子怕不得有百八十斤呐!”
这一嗓子,直接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
李冬生兄弟俩又打到猎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子,成了大伙热议的焦点。
“嚯!你们哥俩可真有能耐!这才几天呐,又打回这么大的狍子!”
“就是说呢,冬生,之前你娘说你是老君爷亲自点拨的,俺们还不信,现在可真是信了!”
“可不是嘛,又是野猪又是狼,今儿又来个大狍子!”
“你们一进山里,那畜生们咋都跟约好了似的,全出来了!俺们进山转半天,连根毛都见不着!”
李冬生被冻得后脖领子硬邦邦的,脸上却挂着笑容,连忙摆手应和道:
“过奖了,过奖了,各位可别抬举俺们,就是运气好点儿,赶巧碰上了。”
这还只是一头就这反映。
要是让大伙知道一下子打了五只,还不得把这小村子给掀翻了天。
石虎嘴里哈着白气,“撵他费了半天劲,这老狍子可沉了!”
说话间,狍子血顺着麻绳滴答滴答地滴在雪地上,瞬间引来一群芦花鸡,扑棱着翅膀,你争我抢地啄食起来。
“都闪开道!都闪开道!”
人群自觉地为两人让出一条路。
李冬生脚底打着滑,一步一步往村部挪去,身后跟着十来个看热闹的半大小子,一个个眼睛瞪得溜圆。
保管员老杨从仓库探出头来,老花镜滑到了鼻尖上。
“嚯!这是要开全狍宴呐?”
他手里还攥着工分本,红塑料皮上印着“农业学大寨”几个烫金大字。
“杨大爷,您可真会说笑!”
李冬生笑着回应,把狍子撂在磨盘上,伸手掏出村长给的铜哨,“嘟——”地吹了个长音。
清脆的哨声在村子上空回荡,不一会儿,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
“这狍子肉啊,得紧着钢厂的工人同志。人家在炼钢炉前头挥汗如雨,为国家建设出力,咱在后面,不得给人家添把力气?”
这话一出口,刚才还乐呵呵的众人,一听没自己的份儿,不少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僵住了,眼神里满是失落。
可李冬生话锋一转,拿起侵刀,在狍子身上比划着:
“但领导虽然是这么交代的,可咱小石棚的老少爷们也不能亏着!”
说着,刀尖往下一划拉。
“这两扇肋巴骨,熬上一大锅汤,够全村老小吃个鲜!”
这话一说完,气氛一下子又热闹起来。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人的性子爱折中。
要是一开始就说分三成给大伙,说不定不仅没人感激,还会有人贪心不足,想要更多,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可李冬生这么一说,大伙也就不再计较了。
不过,人群里还是传来了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
“冬生哥如今攀上高枝儿了,咋不把狼皮也分分?”
李冬生寻声望去,原来是过去常跟自己一块儿玩的狗娃儿,此时正蹲在碾盘上,翘着二郎腿嗑瓜子呢。
石虎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攥着刀把子的手背青筋暴起,就要冲过去理论。
李冬生却伸手拦住了他,脸上依旧挂着笑呵呵的表情,拎起狍子头说道:
“狼皮早交公社了!倒是这狍子脑瓜壳——”
说着,他拿刀背敲得“梆梆”响。
“供销社收去熬胶,五毛钱一斤呢!这钱咱全买铅笔本子,给咱村办扫盲班用!”
这话一出,效果立竿见影。
刚才还撇嘴的婆娘们立马换了脸色。
“要不说冬生子仁义呢!赶明儿让俺家二丫也去学认字!”
等李冬生把剔好的肋条肉扔进村部的大锅里,一群婆娘又围了上来,热络地和他攀谈着,话里话外,都透着想把自家闺女嫁给他的意思。
李冬生好容易才应付过去,从保管室走出来,墙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标语被寒风吹得哗啦啦直响。
他抬头看了看那几个大字,苦笑着摇了摇头。
低头点上一根烟,裹紧身上的棉袄,迎着寒风往家走去。
……
……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冬生就从热乎被窝里爬起来了。
这哥俩一起打猎、跑买卖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时间长了,默契得很,也不用多说啥废话。
在村口一集合,来到西山头,手脚麻利地就把两只狍子抬上了三轮车。
这老狍子肉虽说柴了些,炒着吃口感差,卖不上啥好价钱。
可用来炖汤,那滋味,保准能把人馋得直流口水。
寒风如刀割面。
到了山下,生产队下工的钟声还没敲响。
老槐树底下,一群婆娘正围坐在一起,飞针走线纳着鞋底,唠着家长里短。
最先瞧见了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儿,呼啦啦地围拢过来。
李冬生和石虎刚拐过碾坊,瘸腿老赵正叼着烟袋锅子,给那头老驴添草料。
“冬生子!这狍子怕不得有百八十斤呐!”
这一嗓子,直接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了。
李冬生兄弟俩又打到猎物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子,成了大伙热议的焦点。
“嚯!你们哥俩可真有能耐!这才几天呐,又打回这么大的狍子!”
“就是说呢,冬生,之前你娘说你是老君爷亲自点拨的,俺们还不信,现在可真是信了!”
“可不是嘛,又是野猪又是狼,今儿又来个大狍子!”
“你们一进山里,那畜生们咋都跟约好了似的,全出来了!俺们进山转半天,连根毛都见不着!”
李冬生被冻得后脖领子硬邦邦的,脸上却挂着笑容,连忙摆手应和道:
“过奖了,过奖了,各位可别抬举俺们,就是运气好点儿,赶巧碰上了。”
这还只是一头就这反映。
要是让大伙知道一下子打了五只,还不得把这小村子给掀翻了天。
石虎嘴里哈着白气,“撵他费了半天劲,这老狍子可沉了!”
说话间,狍子血顺着麻绳滴答滴答地滴在雪地上,瞬间引来一群芦花鸡,扑棱着翅膀,你争我抢地啄食起来。
“都闪开道!都闪开道!”
人群自觉地为两人让出一条路。
李冬生脚底打着滑,一步一步往村部挪去,身后跟着十来个看热闹的半大小子,一个个眼睛瞪得溜圆。
保管员老杨从仓库探出头来,老花镜滑到了鼻尖上。
“嚯!这是要开全狍宴呐?”
他手里还攥着工分本,红塑料皮上印着“农业学大寨”几个烫金大字。
“杨大爷,您可真会说笑!”
李冬生笑着回应,把狍子撂在磨盘上,伸手掏出村长给的铜哨,“嘟——”地吹了个长音。
清脆的哨声在村子上空回荡,不一会儿,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人。
“这狍子肉啊,得紧着钢厂的工人同志。人家在炼钢炉前头挥汗如雨,为国家建设出力,咱在后面,不得给人家添把力气?”
这话一出口,刚才还乐呵呵的众人,一听没自己的份儿,不少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僵住了,眼神里满是失落。
可李冬生话锋一转,拿起侵刀,在狍子身上比划着:
“但领导虽然是这么交代的,可咱小石棚的老少爷们也不能亏着!”
说着,刀尖往下一划拉。
“这两扇肋巴骨,熬上一大锅汤,够全村老小吃个鲜!”
这话一说完,气氛一下子又热闹起来。
鲁迅先生早就说过,人的性子爱折中。
要是一开始就说分三成给大伙,说不定不仅没人感激,还会有人贪心不足,想要更多,毕竟“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可李冬生这么一说,大伙也就不再计较了。
不过,人群里还是传来了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
“冬生哥如今攀上高枝儿了,咋不把狼皮也分分?”
李冬生寻声望去,原来是过去常跟自己一块儿玩的狗娃儿,此时正蹲在碾盘上,翘着二郎腿嗑瓜子呢。
石虎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攥着刀把子的手背青筋暴起,就要冲过去理论。
李冬生却伸手拦住了他,脸上依旧挂着笑呵呵的表情,拎起狍子头说道:
“狼皮早交公社了!倒是这狍子脑瓜壳——”
说着,他拿刀背敲得“梆梆”响。
“供销社收去熬胶,五毛钱一斤呢!这钱咱全买铅笔本子,给咱村办扫盲班用!”
这话一出,效果立竿见影。
刚才还撇嘴的婆娘们立马换了脸色。
“要不说冬生子仁义呢!赶明儿让俺家二丫也去学认字!”
等李冬生把剔好的肋条肉扔进村部的大锅里,一群婆娘又围了上来,热络地和他攀谈着,话里话外,都透着想把自家闺女嫁给他的意思。
李冬生好容易才应付过去,从保管室走出来,墙上“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的标语被寒风吹得哗啦啦直响。
他抬头看了看那几个大字,苦笑着摇了摇头。
低头点上一根烟,裹紧身上的棉袄,迎着寒风往家走去。
……
……
第二天天还没亮,李冬生就从热乎被窝里爬起来了。
这哥俩一起打猎、跑买卖也不是一回两回了。
时间长了,默契得很,也不用多说啥废话。
在村口一集合,来到西山头,手脚麻利地就把两只狍子抬上了三轮车。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472/20680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