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〇八章 雪日谋局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华族历十一月,凛冽寒风悄然席卷而来,预示着春节的脚步渐近。
长江之畔的京城,迎来了今冬的初雪。雪花纷纷扬扬,宛如天女洒下的花瓣,轻柔地飘落。
然而,这雪却有些“吝啬”,刚一触碰到地面,便迅速化作一滩水渍,消失不见。尽管如此,那股由雪带来的寒意,却丝丝缕缕地钻进人们的骨髓,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冬日的冷意。
元首府的花园里,百花凋零,一片静谧。
董良身着一件剪裁得体的呢子大衣,缓缓踱步其中。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在丈量着这片土地。行走在方寸之间,却又胸怀天下。
苏达抱着一摞文件,小心翼翼地跟在他的身后,眼神中满是敬重。
“左季高那边谈得怎么样了?”董良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苏达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侍从长,深知自己肩负的职责。
平日里,他便时刻留意各类消息,提前做好收集整理工作,以便在元首需要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提供信息。
听到董良的询问,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左大人似乎还在与对方周旋。他承诺放开几个新闻出版证书,允许这些人开办几份报纸,让他们能够正常发声。然而,这些人并不满足于此,依旧紧紧缠着左大人。不过,最近他们倒是安静了许多,没有再闹出什么动静。”
“哈哈,左季高这是在欲擒故纵啊。这些老家伙,玩心眼儿还是玩不过他的。”董良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在花园里回荡。在他看来,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无需过多担忧。
左季高到底是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成功地找出了这些人的弱点。
笑声渐止,董良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接着问道:“察调队调查得怎么样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董良自然不会去单线解决,在左季高与这些人谈的时候,董良也让含香去对背后几个家族进行调查。
华族不同于前朝,不会以莫须有的罪名去解决分歧,一切都要讲律法、讲证据。
既然缺少证据,那就去找,含香的察调队最擅长干这种事情。
“从含香队长递交上来的材料来看,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些人的部分罪证。”苏达微微皱了皱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只是,有些罪证还需要前往海外领地收集,所以还得再等些时日。”
“海外领地?”董良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难道这些人把手都伸到海外领地去了?没想到这些老顽固也懂得与时俱进了。”
“是的,似乎涉及到人口拐骗问题。”苏达认真地解释道,“本土有些人被高额薪水吸引,前往海外领地务工。然而,一些家属却表示长时间无法与他们取得联系。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其中涉及几个家族,他们正是这次事件的金主。比如浙东的侯家,他们很早就响应华族的政策,用家族土地置换了海外土地,如今整个家族有一半人都移居海外。在兰芳,有一座名为新普陀岛的岛屿几乎都是他们家的族产,这座岛的面积很大,有上万平方公里,居住着两干多华族人,还有数干名土著。而岛上的官员和治安官大多是侯家的家族人员。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们在岛上从事了非法勾当。”
“只是,要上岛查清问题,恐怕有些困难。”苏达补充道,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
一个家族要是掌控了一座岛屿,那么外人要上岛去做调查将会非常困难。
“哼,华族军队历经干辛万苦打下的海外土地,可不是让他们用来建立独立王国的。”董良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愤怒和坚决,“老老实实开发赚钱也就罢了,要是敢坑害华族人,我一定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回头你让含香来见我,我要亲自跟她谈谈。”
董良心中清楚,自从成立察调队以来,含香便忙碌不已,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没有直接向他汇报工作了。
这次涉及到了对一些不安分的大家族的调查,不得不慎重。
因为这些大家族依然还是华族的子民,一部分人怀有野心,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族人都有罪。
在最后处理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扩大化。如何精准地锁定目标,这对于察调队也是一项挑战。
这种调查,与以往察调队调查那么贪官不一样。
“是,元首。不过,有句话,学生不知道该不该说。”苏达的表情有些犹豫,欲言又止。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咱们师徒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董良转过头,目光如炬,扫视了一眼苏达,语气中带着几分责怪。
“元首,我认为我们对海外领地的管理或许有些过于松散了。”苏达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海外领的基层单位,当地人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自行选举官员和治安官。而一些大家族凭借家族力量,购买大量土地,迁移家族人口,很容易就能控制一个地方的选举权。就拿兰芳来说,阮总长曾提交过一份报告,整个兰芳行省地域辽阔,拥有数万座岛屿,其资源丰富,但其税收却比本土的一个偏远行省还要少。地方上大量虚报数字,总府根本无法查实,税难收、人难管。更何况,这些分散的岛屿,交通极为不便,彼此之间几乎隔绝。”
这个问题,苏达已经思虑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向董良提出来。他之所以如此犹豫,是因为他深知董良当初在设计海外领地管理制度时,必定经过了反复的权衡。
果然,董良听后,眉头微微皱起,缓缓说道:“当初给予他们这么大的权力,主要是为了激励这些家族走出本土,减少本土的矛盾冲突。你应该明白,即便华族立法收回所有土地,依附在土地上的宗族问题也不可能轻易得到解决。这与我们的传统有关,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充当着基层行政单位。”
“可是,长此以往,似乎又会滋生出新的问题。”苏达并没有退缩,继续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是啊,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往往会引发新的问题,这似乎是一个难以破解的困境。”董良轻轻叹了口气,“苏达,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既能保持海外开发的活力,又能有效解决国内的宗族势力问题。”
“这次的事件,经过我的分析,我认为是那些宗族在海外领地发展出自己新的势力范围后,开始重新将手伸向本土。”苏达条理清晰地分析道,“如果继续在海外领给予他们如此巨大的权力,那么这种反噬就会一直存在,对我们华族的稳定构成威胁。”
董良点了点头,示意苏达继续说下去。
“是,如果现在就取消这些海外开发政策,那么这些人可能会失去开发的动力,一些偏远岛屿可能会重新落入土著手中。”苏达神情专注,眼神坚定,“如此一来,在未来,这些地方就极有可能脱离华族的掌控。您当初的本意是想用这些家族的力量去与当地的土著相抗衡。所以,要对他们采取行动,或许需要等到华人以及华族文化在当地占据主流地位之后再动手。”
董良满意地颔首,说道:“是啊,所以我们现在还得暂且容忍这些人,哪怕是在为自己培养一个潜在的敌人。这些家族再可恶,他们毕竟还是华族人。但如果他们做出比土著还过分的事情,我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用刀子将这块毒瘤割掉。”
苏达心中明白,元首其实早就对这些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考量,自己的一番话,不过是再次提醒而已。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他便将话题转向别处:“西北的鸿雁河阻击战已经持续了半个月,总参传来消息,我军伤亡已经超过了万人,战斗异常激烈。沙俄人在兵力上占据优势,而且有一支兵马绕道靠近巴尔瑙尔,第七军面临着内外夹击的严峻困境。”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西北战事的消息不断传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传来的并非频频捷报,而是形势日益严峻的坏消息。
华族的报纸如今主要关注今年的年终大会,许多人都已经渐渐忘记了,在遥远的西北,正进行着一场关乎华族未来命运的大战。
然而,董良却时刻铭记着这场战争。他深知,这场大战关系到未来五年华族的走向。他已经做好了停战的准备,如今所缺的,只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场足以振奋人心、奠定华族未来发展基础的大胜。
“要相信林文察和李开芳,我们筹备了这么长的时间,调动了上百万人,耗费了无数的物资,绝对不会失败的。”董良斩钉截铁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他的声音在花园里回荡,仿佛在向天地宣告,华族绝不会在这场战争中退缩,必将赢得最终的胜利。.
长江之畔的京城,迎来了今冬的初雪。雪花纷纷扬扬,宛如天女洒下的花瓣,轻柔地飘落。
然而,这雪却有些“吝啬”,刚一触碰到地面,便迅速化作一滩水渍,消失不见。尽管如此,那股由雪带来的寒意,却丝丝缕缕地钻进人们的骨髓,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冬日的冷意。
元首府的花园里,百花凋零,一片静谧。
董良身着一件剪裁得体的呢子大衣,缓缓踱步其中。他的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在丈量着这片土地。行走在方寸之间,却又胸怀天下。
苏达抱着一摞文件,小心翼翼地跟在他的身后,眼神中满是敬重。
“左季高那边谈得怎么样了?”董良打破了沉默,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苏达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成熟稳重的侍从长,深知自己肩负的职责。
平日里,他便时刻留意各类消息,提前做好收集整理工作,以便在元首需要时,能够迅速、准确地提供信息。
听到董良的询问,他不假思索地回答道:“左大人似乎还在与对方周旋。他承诺放开几个新闻出版证书,允许这些人开办几份报纸,让他们能够正常发声。然而,这些人并不满足于此,依旧紧紧缠着左大人。不过,最近他们倒是安静了许多,没有再闹出什么动静。”
“哈哈,左季高这是在欲擒故纵啊。这些老家伙,玩心眼儿还是玩不过他的。”董良爽朗地笑了起来,笑声在花园里回荡。在他看来,这件事情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无需过多担忧。
左季高到底是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成功地找出了这些人的弱点。
笑声渐止,董良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接着问道:“察调队调查得怎么样了?”
这么重要的事情,董良自然不会去单线解决,在左季高与这些人谈的时候,董良也让含香去对背后几个家族进行调查。
华族不同于前朝,不会以莫须有的罪名去解决分歧,一切都要讲律法、讲证据。
既然缺少证据,那就去找,含香的察调队最擅长干这种事情。
“从含香队长递交上来的材料来看,我们已经掌握了这些人的部分罪证。”苏达微微皱了皱眉头,语气中带着一丝凝重,“只是,有些罪证还需要前往海外领地收集,所以还得再等些时日。”
“海外领地?”董良停下脚步,眼中闪过一丝疑惑,“难道这些人把手都伸到海外领地去了?没想到这些老顽固也懂得与时俱进了。”
“是的,似乎涉及到人口拐骗问题。”苏达认真地解释道,“本土有些人被高额薪水吸引,前往海外领地务工。然而,一些家属却表示长时间无法与他们取得联系。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其中涉及几个家族,他们正是这次事件的金主。比如浙东的侯家,他们很早就响应华族的政策,用家族土地置换了海外土地,如今整个家族有一半人都移居海外。在兰芳,有一座名为新普陀岛的岛屿几乎都是他们家的族产,这座岛的面积很大,有上万平方公里,居住着两干多华族人,还有数干名土著。而岛上的官员和治安官大多是侯家的家族人员。所以,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们在岛上从事了非法勾当。”
“只是,要上岛查清问题,恐怕有些困难。”苏达补充道,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
一个家族要是掌控了一座岛屿,那么外人要上岛去做调查将会非常困难。
“哼,华族军队历经干辛万苦打下的海外土地,可不是让他们用来建立独立王国的。”董良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愤怒和坚决,“老老实实开发赚钱也就罢了,要是敢坑害华族人,我一定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回头你让含香来见我,我要亲自跟她谈谈。”
董良心中清楚,自从成立察调队以来,含香便忙碌不已,已经有好一段时间没有直接向他汇报工作了。
这次涉及到了对一些不安分的大家族的调查,不得不慎重。
因为这些大家族依然还是华族的子民,一部分人怀有野心,但是并不代表他们的族人都有罪。
在最后处理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扩大化。如何精准地锁定目标,这对于察调队也是一项挑战。
这种调查,与以往察调队调查那么贪官不一样。
“是,元首。不过,有句话,学生不知道该不该说。”苏达的表情有些犹豫,欲言又止。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婆婆妈妈了?咱们师徒之间,还有什么话不能说的?”董良转过头,目光如炬,扫视了一眼苏达,语气中带着几分责怪。
“元首,我认为我们对海外领地的管理或许有些过于松散了。”苏达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在海外领的基层单位,当地人拥有很大的自主权,他们自行选举官员和治安官。而一些大家族凭借家族力量,购买大量土地,迁移家族人口,很容易就能控制一个地方的选举权。就拿兰芳来说,阮总长曾提交过一份报告,整个兰芳行省地域辽阔,拥有数万座岛屿,其资源丰富,但其税收却比本土的一个偏远行省还要少。地方上大量虚报数字,总府根本无法查实,税难收、人难管。更何况,这些分散的岛屿,交通极为不便,彼此之间几乎隔绝。”
这个问题,苏达已经思虑了许久,最终还是决定向董良提出来。他之所以如此犹豫,是因为他深知董良当初在设计海外领地管理制度时,必定经过了反复的权衡。
果然,董良听后,眉头微微皱起,缓缓说道:“当初给予他们这么大的权力,主要是为了激励这些家族走出本土,减少本土的矛盾冲突。你应该明白,即便华族立法收回所有土地,依附在土地上的宗族问题也不可能轻易得到解决。这与我们的传统有关,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充当着基层行政单位。”
“可是,长此以往,似乎又会滋生出新的问题。”苏达并没有退缩,继续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是啊,为了解决一个问题,往往会引发新的问题,这似乎是一个难以破解的困境。”董良轻轻叹了口气,“苏达,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既能保持海外开发的活力,又能有效解决国内的宗族势力问题。”
“这次的事件,经过我的分析,我认为是那些宗族在海外领地发展出自己新的势力范围后,开始重新将手伸向本土。”苏达条理清晰地分析道,“如果继续在海外领给予他们如此巨大的权力,那么这种反噬就会一直存在,对我们华族的稳定构成威胁。”
董良点了点头,示意苏达继续说下去。
“是,如果现在就取消这些海外开发政策,那么这些人可能会失去开发的动力,一些偏远岛屿可能会重新落入土著手中。”苏达神情专注,眼神坚定,“如此一来,在未来,这些地方就极有可能脱离华族的掌控。您当初的本意是想用这些家族的力量去与当地的土著相抗衡。所以,要对他们采取行动,或许需要等到华人以及华族文化在当地占据主流地位之后再动手。”
董良满意地颔首,说道:“是啊,所以我们现在还得暂且容忍这些人,哪怕是在为自己培养一个潜在的敌人。这些家族再可恶,他们毕竟还是华族人。但如果他们做出比土著还过分的事情,我们就必须毫不留情地用刀子将这块毒瘤割掉。”
苏达心中明白,元首其实早就对这些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考量,自己的一番话,不过是再次提醒而已。既然目的已经达到,他便将话题转向别处:“西北的鸿雁河阻击战已经持续了半个月,总参传来消息,我军伤亡已经超过了万人,战斗异常激烈。沙俄人在兵力上占据优势,而且有一支兵马绕道靠近巴尔瑙尔,第七军面临着内外夹击的严峻困境。”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西北战事的消息不断传来。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传来的并非频频捷报,而是形势日益严峻的坏消息。
华族的报纸如今主要关注今年的年终大会,许多人都已经渐渐忘记了,在遥远的西北,正进行着一场关乎华族未来命运的大战。
然而,董良却时刻铭记着这场战争。他深知,这场大战关系到未来五年华族的走向。他已经做好了停战的准备,如今所缺的,只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一场足以振奋人心、奠定华族未来发展基础的大胜。
“要相信林文察和李开芳,我们筹备了这么长的时间,调动了上百万人,耗费了无数的物资,绝对不会失败的。”董良斩钉截铁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信念和必胜的决心。
他的声音在花园里回荡,仿佛在向天地宣告,华族绝不会在这场战争中退缩,必将赢得最终的胜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466/20652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