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八〇章 卷土重来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在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大地上,战争的阴云正不断汇聚,局势瞬息万变。
072师三团在河边的村落匆匆休整了一个晚上,便马不停蹄地向着巴尔瑙尔城外赶去。
作为最先抵达此地的部队,他们肩负着为后续主力部队探查城外情况的重任,宛如一支敏锐的尖兵,小心翼翼地摸索着战场的脉搏。
巴尔瑙尔要塞外,气氛已然剑拔弩张。护卫军草原骑兵军团的两个师早已在此集结,看似完成了对要塞的包围之势。
然而,这看似稳固的包围圈实则暗藏危机,随时可能被打破。
因为狡猾的沙俄人已经将他们的兵力探查得清清楚楚。
从新西伯利亚方向,正有两个哥萨克骑兵师如狼似虎地赶来支援,企图与城内的守军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这支华族骑兵。
此时,草原骑兵军团的韩超师长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援军要是再不来,他们就不得不选择撤退。一旦撤退,他们刚刚费尽心力占据的那些沙俄外围势力区域就得拱手相让,之前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就在这万分焦急的时刻,072师三团出现了。韩超眼中闪过一丝急切与期待,他问出的第一句话便是:“兄弟,你们来了多少人?”
邓涛身姿挺拔,给韩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地说道:“韩师长,我们第七军是以团为单位秘密行军过来的,集结的地点就是巴尔瑙尔,现在就我们团先到了。不过按照集结时间,应该是八月十二,也就是五天后,全军完成集结。”
这个八月十二,是单耀东精心设定的最后集结时间。
在军事行动中,失期对于一个将领而言,无疑是弥天大过。
历史上,因失期而毁掉大好前程的将领比比皆是。而第七军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分散行军的锻炼,这种行军方式对基层军官的要求极高,不仅考验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更考验他们在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五天后?来不及了,根据我们的侦查,敌人的援军三天后就到了。”韩超的声音中透着焦虑。
骑兵军团的侦查兵犹如一双双锐利的眼睛,撒得很远,因此早就察觉到了新西伯利亚方向沙俄援军的动向。
此次草原军团出动的几个骑兵师都各自分配了明确的任务。要是没有援军及时赶到,韩超他们这两个骑兵师就只能先行撤退,与其他骑兵汇合,再另寻机会对付沙俄人。
毕竟,以他们现有的兵力,想要围城打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跟在邓涛身后的冯裕强,突然目光坚定地开口道:“韩师长,你们的侦查部队有没有发现好的阻击地点。要是我们能够将对方挡一挡,拖延一下时间,等到我们第七军主力完成集结,正好可以在巴尔瑙尔城外将对方给歼灭。”冯裕强的想法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为当前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
但这样的计划可行吗?韩超心中满是疑虑,他说道:“你们只有一个步兵团,又刚刚长途行军,对方可是两个骑兵师,冯参谋,你确定你们能拖住对方?”韩超的语气中充满了怀疑,毕竟双方的兵力和兵种差距太过悬殊。
“只要地形合适,我们拖一两天还是可以的。韩师长,我们是山地步兵,在平原上,我们不是骑兵的对手,但是在山里,他们四条腿未必能够跑过我们两条腿。”冯裕强却充满自信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无畏的坚毅。
韩超被眼前这两个年轻人的勇气深深打动,他吩咐自己的参谋拿来地图,展开地图,指着一处说道:“这里叫卡尔梅克岭,从新西伯利亚到巴尔瑙尔的官道正好穿过这里,官道左右两边的山有数百米高,山坡虽然平缓,但是树木茂盛,骑兵很难穿梭。你们要阻击沙俄人的话,这里是最好的位置。不过你们必须在十个小时之内赶到这里才行。”
“韩师长,此处距离我们现在的位置有多远?”邓涛问道。
韩超看向二人,如实说道:“直线距离有一百里,走官道的话大概有两百里。”
韩超心里明白,这个步兵团刚刚长途跋涉了上干里,让他们在十个小时内跑完两百里,几乎是天方夜谭。就是骑兵都很难做到,更何况是靠两条腿赶路的步兵呢。邓涛和冯裕强相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决然,他们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韩师长,我们接这个任务,要是敌人越过了这个什么岭,你们就撤。要是我们挡住了,那就请你们配合我们第七军将其歼灭。”
沙俄人起的名字太难记了,邓涛一时叫不出来。
拿下巴尔瑙尔,对于第七军来说,就意味着抢到了三镇之战的头功。
三镇之所以被称为三镇,是因为这三座军事要塞互为犄角,中间包裹住了西西伯利亚地区最精华的一片平原。
这里水网纵横交错,散布在森林之间的沼泽地经过上百年的改造,已然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这片土地,是沙俄人开拓远东的重要基地,一旦被华族拿下,将严重削弱沙俄在远东的实力。
韩超点了点头,毕竟不是自己的直属手下,话都说到这份上,韩超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样,我抽调两个骑兵团送你们一程,但是只能走一半,剩下的官道上可能会有沙俄人的侦查兵,你们最好注意隐蔽。”韩超说道。
邓涛一脸感激,正色敬礼,对韩超的信任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事不宜迟,两人回去之后,立刻让战士们准备出发。
算起来,他们只有坐木排的那两天算是得到了些许休息。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在赶路。好在第七军的战士们各个都有着一双铁脚掌,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
临时营地内,邓涛召集了所有的军官,他严肃地说道:“同志们,我们接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赶路两百里到一处伏击点,挡住六倍于我们的敌人骑兵两天时间,但是这场阻击战却能够关系到咱们第七军能否旗开得胜。我想问一下,你们还能跑得动吗?”
“团长,前面的一干多里不过给咱们热下身。咱们团跑的快,这头功就该是咱们的。”一连长打趣道。
众人纷纷笑着附和,士气高昂。邓涛不禁苦笑,他的这帮手下,虽然平时没个正形,但在关键时刻,却总是充满了斗志。
没啥好废话的了,三团很快就准备妥当出发。韩超调来的两个骑兵团也早已就位,他们将骑马送三团一程,以提高他们的行军速度。
然而,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这帮跑山路都如履平地的步兵,骑在马背上却如坐针毡,显得极为不适应。很多战士都盼着早点放他们下来,重新用自己的双腿奔跑。
终于下了马,冯裕强带着队伍一头扎进山中,向着卡尔梅克岭迅速前进。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战场上,苏武堡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得到了飞艇部队的支援之后,苏武堡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
然而,城外的沙俄人却动了,他们趁着夜色,如鬼魅一般向西南方向悄然撤退。
对于他们来说,苏武堡就像一块没什么肉的硬骨头,实在没有什么啃咬的价值。马卡洛夫中将觉得与其在这里损兵折将,不如回到托木斯克。在与加斯弗尔德总督商议之后,他毅然决定班师回程。
等到温宝亮他们发现的时候,沙俄人的营地已经空无一人。
飞艇部队赶忙去追,可是下方森林茂密,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沙俄人隐藏其中,飞艇也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
虽然取得了守城战的胜利,但是温宝亮的心中却莫名地有些空落落的。也许他有些贪了,他原本期待着能给沙俄人更沉重的打击,而不是让他们就这样轻易地溜走。
但战争就是如此,充满了变数和无奈。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涛和冯裕强带领的三团在山林中艰难前行。
山林中的道路崎岖不平,荆棘丛生,给行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战士们的衣服被树枝划破,手脚也被划出一道道血痕,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依然坚定地朝着卡尔梅克岭前进。
冯裕强走在队伍中间,不断鼓励着战士们:“同志们,咱们加把劲!只要赶到卡尔梅克岭,成功阻击敌人,那就是为咱们第七军立了大功!”
战士们听了,纷纷回应:“放心吧,参谋,我们一定能行!”
此时,天空中偶尔飞过几只飞鸟,似乎也在为他们加油助威。
而在巴尔瑙尔城外,韩超师长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变化。他深知,邓涛他们的任务艰巨无比,成败在此一举。
他一方面安排好骑兵团随时准备接应,另一方面也在思考着如果阻击失败后的应对策略。
他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默默祈祷着邓涛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在卡尔梅克岭方向,沙俄的两个哥萨克骑兵师正快速推进。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马蹄扬起阵阵尘土,犹如一股黑色的洪流。
骑兵们脸上带着傲慢与自信,似乎已经看到了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击败护卫军骑兵的胜利场景。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场严峻的考验正等待着他们。
当邓涛他们终于赶到卡尔梅克岭时,距离规定的十个小时只剩下不到一个小时。战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的光芒。冯裕强迅速观察了一下地形,开始指挥战士们布置防线。他们利用树木和山石作为掩体,将轻重武器安置妥当,只等敌人到来。
而在苏武堡,温宝亮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他深知战争还未结束,还有许多任务等着他们去完成。
他开始组织士兵们清理战场,加固防御工事,同时派出侦查部队,密切关注沙俄人的动向,以防他们卷土重来。.
072师三团在河边的村落匆匆休整了一个晚上,便马不停蹄地向着巴尔瑙尔城外赶去。
作为最先抵达此地的部队,他们肩负着为后续主力部队探查城外情况的重任,宛如一支敏锐的尖兵,小心翼翼地摸索着战场的脉搏。
巴尔瑙尔要塞外,气氛已然剑拔弩张。护卫军草原骑兵军团的两个师早已在此集结,看似完成了对要塞的包围之势。
然而,这看似稳固的包围圈实则暗藏危机,随时可能被打破。
因为狡猾的沙俄人已经将他们的兵力探查得清清楚楚。
从新西伯利亚方向,正有两个哥萨克骑兵师如狼似虎地赶来支援,企图与城内的守军里应外合,一举拿下这支华族骑兵。
此时,草原骑兵军团的韩超师长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
援军要是再不来,他们就不得不选择撤退。一旦撤退,他们刚刚费尽心力占据的那些沙俄外围势力区域就得拱手相让,之前的努力将付诸东流。
就在这万分焦急的时刻,072师三团出现了。韩超眼中闪过一丝急切与期待,他问出的第一句话便是:“兄弟,你们来了多少人?”
邓涛身姿挺拔,给韩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声音洪亮地说道:“韩师长,我们第七军是以团为单位秘密行军过来的,集结的地点就是巴尔瑙尔,现在就我们团先到了。不过按照集结时间,应该是八月十二,也就是五天后,全军完成集结。”
这个八月十二,是单耀东精心设定的最后集结时间。
在军事行动中,失期对于一个将领而言,无疑是弥天大过。
历史上,因失期而毁掉大好前程的将领比比皆是。而第七军一直以来都极为重视分散行军的锻炼,这种行军方式对基层军官的要求极高,不仅考验他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更考验他们在复杂环境下的应变能力。
“五天后?来不及了,根据我们的侦查,敌人的援军三天后就到了。”韩超的声音中透着焦虑。
骑兵军团的侦查兵犹如一双双锐利的眼睛,撒得很远,因此早就察觉到了新西伯利亚方向沙俄援军的动向。
此次草原军团出动的几个骑兵师都各自分配了明确的任务。要是没有援军及时赶到,韩超他们这两个骑兵师就只能先行撤退,与其他骑兵汇合,再另寻机会对付沙俄人。
毕竟,以他们现有的兵力,想要围城打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跟在邓涛身后的冯裕强,突然目光坚定地开口道:“韩师长,你们的侦查部队有没有发现好的阻击地点。要是我们能够将对方挡一挡,拖延一下时间,等到我们第七军主力完成集结,正好可以在巴尔瑙尔城外将对方给歼灭。”冯裕强的想法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为当前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能。
但这样的计划可行吗?韩超心中满是疑虑,他说道:“你们只有一个步兵团,又刚刚长途行军,对方可是两个骑兵师,冯参谋,你确定你们能拖住对方?”韩超的语气中充满了怀疑,毕竟双方的兵力和兵种差距太过悬殊。
“只要地形合适,我们拖一两天还是可以的。韩师长,我们是山地步兵,在平原上,我们不是骑兵的对手,但是在山里,他们四条腿未必能够跑过我们两条腿。”冯裕强却充满自信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股无畏的坚毅。
韩超被眼前这两个年轻人的勇气深深打动,他吩咐自己的参谋拿来地图,展开地图,指着一处说道:“这里叫卡尔梅克岭,从新西伯利亚到巴尔瑙尔的官道正好穿过这里,官道左右两边的山有数百米高,山坡虽然平缓,但是树木茂盛,骑兵很难穿梭。你们要阻击沙俄人的话,这里是最好的位置。不过你们必须在十个小时之内赶到这里才行。”
“韩师长,此处距离我们现在的位置有多远?”邓涛问道。
韩超看向二人,如实说道:“直线距离有一百里,走官道的话大概有两百里。”
韩超心里明白,这个步兵团刚刚长途跋涉了上干里,让他们在十个小时内跑完两百里,几乎是天方夜谭。就是骑兵都很难做到,更何况是靠两条腿赶路的步兵呢。邓涛和冯裕强相视一眼,彼此眼中都闪过一丝决然,他们不约而同地点了点头。
“韩师长,我们接这个任务,要是敌人越过了这个什么岭,你们就撤。要是我们挡住了,那就请你们配合我们第七军将其歼灭。”
沙俄人起的名字太难记了,邓涛一时叫不出来。
拿下巴尔瑙尔,对于第七军来说,就意味着抢到了三镇之战的头功。
三镇之所以被称为三镇,是因为这三座军事要塞互为犄角,中间包裹住了西西伯利亚地区最精华的一片平原。
这里水网纵横交错,散布在森林之间的沼泽地经过上百年的改造,已然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这片土地,是沙俄人开拓远东的重要基地,一旦被华族拿下,将严重削弱沙俄在远东的实力。
韩超点了点头,毕竟不是自己的直属手下,话都说到这份上,韩超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这样,我抽调两个骑兵团送你们一程,但是只能走一半,剩下的官道上可能会有沙俄人的侦查兵,你们最好注意隐蔽。”韩超说道。
邓涛一脸感激,正色敬礼,对韩超的信任和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
事不宜迟,两人回去之后,立刻让战士们准备出发。
算起来,他们只有坐木排的那两天算是得到了些许休息。剩下的时间,几乎都在赶路。好在第七军的战士们各个都有着一双铁脚掌,有着坚韧不拔的意志。
临时营地内,邓涛召集了所有的军官,他严肃地说道:“同志们,我们接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需要赶路两百里到一处伏击点,挡住六倍于我们的敌人骑兵两天时间,但是这场阻击战却能够关系到咱们第七军能否旗开得胜。我想问一下,你们还能跑得动吗?”
“团长,前面的一干多里不过给咱们热下身。咱们团跑的快,这头功就该是咱们的。”一连长打趣道。
众人纷纷笑着附和,士气高昂。邓涛不禁苦笑,他的这帮手下,虽然平时没个正形,但在关键时刻,却总是充满了斗志。
没啥好废话的了,三团很快就准备妥当出发。韩超调来的两个骑兵团也早已就位,他们将骑马送三团一程,以提高他们的行军速度。
然而,让人忍俊不禁的是,这帮跑山路都如履平地的步兵,骑在马背上却如坐针毡,显得极为不适应。很多战士都盼着早点放他们下来,重新用自己的双腿奔跑。
终于下了马,冯裕强带着队伍一头扎进山中,向着卡尔梅克岭迅速前进。
与此同时,在另一个战场上,苏武堡的局势也发生了变化。
得到了飞艇部队的支援之后,苏武堡已经逐渐稳定了下来。
然而,城外的沙俄人却动了,他们趁着夜色,如鬼魅一般向西南方向悄然撤退。
对于他们来说,苏武堡就像一块没什么肉的硬骨头,实在没有什么啃咬的价值。马卡洛夫中将觉得与其在这里损兵折将,不如回到托木斯克。在与加斯弗尔德总督商议之后,他毅然决定班师回程。
等到温宝亮他们发现的时候,沙俄人的营地已经空无一人。
飞艇部队赶忙去追,可是下方森林茂密,犹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沙俄人隐藏其中,飞艇也很难发现他们的踪迹。
虽然取得了守城战的胜利,但是温宝亮的心中却莫名地有些空落落的。也许他有些贪了,他原本期待着能给沙俄人更沉重的打击,而不是让他们就这样轻易地溜走。
但战争就是如此,充满了变数和无奈。
随着时间的推移,邓涛和冯裕强带领的三团在山林中艰难前行。
山林中的道路崎岖不平,荆棘丛生,给行军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战士们的衣服被树枝划破,手脚也被划出一道道血痕,但他们没有丝毫抱怨,依然坚定地朝着卡尔梅克岭前进。
冯裕强走在队伍中间,不断鼓励着战士们:“同志们,咱们加把劲!只要赶到卡尔梅克岭,成功阻击敌人,那就是为咱们第七军立了大功!”
战士们听了,纷纷回应:“放心吧,参谋,我们一定能行!”
此时,天空中偶尔飞过几只飞鸟,似乎也在为他们加油助威。
而在巴尔瑙尔城外,韩超师长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变化。他深知,邓涛他们的任务艰巨无比,成败在此一举。
他一方面安排好骑兵团随时准备接应,另一方面也在思考着如果阻击失败后的应对策略。
他望着远方的山峦,心中默默祈祷着邓涛他们能够顺利完成任务。
在卡尔梅克岭方向,沙俄的两个哥萨克骑兵师正快速推进。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马蹄扬起阵阵尘土,犹如一股黑色的洪流。
骑兵们脸上带着傲慢与自信,似乎已经看到了与城内守军里应外合,击败护卫军骑兵的胜利场景。然而,他们并不知道,一场严峻的考验正等待着他们。
当邓涛他们终于赶到卡尔梅克岭时,距离规定的十个小时只剩下不到一个小时。战士们虽然疲惫不堪,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的光芒。冯裕强迅速观察了一下地形,开始指挥战士们布置防线。他们利用树木和山石作为掩体,将轻重武器安置妥当,只等敌人到来。
而在苏武堡,温宝亮虽然心中有些失落,但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他深知战争还未结束,还有许多任务等着他们去完成。
他开始组织士兵们清理战场,加固防御工事,同时派出侦查部队,密切关注沙俄人的动向,以防他们卷土重来。.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466/206513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