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怒海覆清1852 > 第五十一章 《告华族同胞书》

第五十一章 《告华族同胞书》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王主事啊,您等下准备怎么说吼?您看洋人死了这么多,这些人可是杀人不眨眼睛的吼。”
    “袁通译,这个王某明白,说难听点,这是洋人的事情,关咱们什么事吼!不过你也不要怕,不过是一群泥腿子罢了,以为杀几个人就能将咱们给唬住,王某在刑房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人没有见过?”
    袁源放下心来,这个王继贵倒是没有什么架子,也不是一根筋,这样就好办了。
    过去随便说点,将洋人的差事给办了就好。
    不过,两人刚进林子就被几个拿着刀的华工给叫住。
    问清了缘由之后,两人被蒙上眼睛,带到了营地。
    果然已经成了一群土匪,这手法都是一样的。
    袁源心道。
    两人被带进了一个帐篷里。
    一个长相方正,带着几分英气的年轻人坐在一把竹椅上,身前放着一张桌子。
    桌子上还有文房四宝。
    袁源和王继贵都是一脸的诧异。
    这个年轻人竟然在写文章。
    董良确实在写东西。最近他一直在规划自己今后的造反道路。
    既然要造反,总要有自己的纲领吧。
    他不想学洪秀全通过组织宗教密信造反,也不想学天地会那一套扶汉灭满,这是狭隘的民族主义。
    他要有一套自己的理论。
    他的目标是壮大华夏文化圈,拓展华人在全世界的生存空间,为了华人能够在未来主导整个世界秩序打下基础。
    因此他要团结整个华族。这个华族的概念应该更加广阔一些。
    在他初步的设想中,华族包括中土各族人,还应该包括现在受到华夏文化影响的朝鲜和扶桑以及安南地区。
    当然了,生活在南洋地区的华人更是董良应该优先团结的对象。
    他最近在写一本《告华族同胞书》,在这本书中,董良准备详细介绍当前世界的形势,介绍文明之间的冲突,介绍华族当前的困境,指出华族该怎么做,才能够有一个无限光明的未来。
    这既是一份写给数万万华族同胞的宣言,也是一本世界历史、政治、地理巨著。
    这对董良本人来说也算是一个挑战,地理历史知识他掌握的很多,但是政治并不是他所善长的。
    董良此时也才刚刚列出了一份大纲,要想写完,他还需要很长时间。
    再难的事情也要有个开始,才能够继续做下去。
    “你们俩介绍一下自己?”
    董良坐在那里没有起身,还在写自己的东西。
    他身边还放了几本书,都是西方启蒙思想书籍。
    而且都是英文版的,他也只能看得懂大概的内容。
    这对他写这本《告华族同胞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董良的这本书必须要让人看了之后有鹈鹕灌顶的感觉。
    内容的规划非常重要。
    袁源被人无视惯了,无所谓。
    但是那王继贵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高级吏员啊,怎么能忍。
    “竖子,无礼!”王继贵冷哼一声。
    他原本还准备给这些人几分面子,现在看来,这些人也太傲慢了,不仅仅将他们当做肉票,还这么无视他们。
    “你这是在骂我吗?”董良抬头冷冷地瞪了一眼这个长着山羊胡子的中年青衫男子。
    此人是国字脸,看起来有几分清明。
    一股寒意传过来。袁源打了一个冷颤。
    不知为何,被这个少年一瞪,王继贵也感到有些紧张,平时见到知府大人的时候,他都没有这样的感觉。
    这叫气场。
    这个年轻人应该就是那群华工中的一个,即便是读过一点书,但是他怎么会有这样的气场?
    还有他怎么认字。
    刚才王继贵还看到他在翻阅一本洋人的书籍。
    一个华工是怎么会这些的,难道此人不是华工?
    董良话中充满了威胁的意味。
    站在董良身后的阿福,手中拿着一把长柄大刀,腰上插着左轮手枪。
    大刀只是用来吓唬人的,手枪才是他的主要武器。
    “我们爷问话呢,要是哑巴的话干脆拖出去砍了。”阿福将手中的刀柄往地上一顿,粗声喝道。
    “小……小的名叫袁源,是厦门一家洋行的通译,小的也是被洋人逼迫才做这个通译的。”袁源的腿一软就跪了下来。
    这个王继贵说好了好好说的,怎么就犯浑了呢,这些衙门里的人果然不靠谱啊,估计是平时威风惯了。
    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袁源先跪了,保命要紧。
    “袁源,你会几种语言?”董良倒是对这个袁源来了兴趣。
    “小的会英吉利、弗兰西话,还会扶桑话。”袁源据实说道。
    董良点了点头:“不错,不错……是个有用的人。”
    他手头上现在就缺一个通译。
    没办法,董良手中是要什么没什么,就是一帮苦哈哈华工,难怪他看到一个通译都会眼红。
    袁源感到有些不对劲,这个青年人看自己的眼神怎么会有几分暧昧呢!
    不会是……
    想到这里袁源就有些菊花疼,他十几年的老痔疮了。
    在洋行工作多年,他常听洋人讲,船上的水手喜欢相互之间……
    那些水手还喜欢在船上养一只小母羊,不仅仅可作为应急食物,还可以排解寂寞……
    各种奇葩的事情,袁源知道很多。
    “你呢?你有什么本事不?”董良看向王继贵。
    “本官乃是泉州府刑房主事,你见了本官不跪也就算了,如何还口出狂言?”王继贵的胡子都要气得竖起来了。
    “满清现在的吏员也是官了吗?一名小吏也在我面前摆谱吗?”
    董良一句话就将王继贵堵得说不出话来。
    “好了,说说你们的来意吧。”董良见到这个王继贵油盐不进,也不废话。
    “泉州府接到洋商状告,你们一行人劫持了他们的合法商船,涉嫌海盗行为。希望你们能够回到泉州府去投案自首,勿要执迷不悟,负隅顽抗。”王继贵照本宣科地说道。
    “这里是琉球。”董良道。
    “你们杀人夺船,这是杀头的大罪。”
    “这里是琉球。”董良继续说道。
    “洋人在大清的国土拐骗华人到国外做奴工,这又该当何罪,官府不作为与洋人合作残害自己的百姓,又该当何罪?”董良反问道。
    “你……你……你这是大逆不道,小子不要一条道走到黑,小心连累自己的家人。”
    “威胁我吗?那我也撂下一句话,如若有哪一个华工的家人受到牵连,我提兵去打下泉州府,我们能够剿灭几百洋人,你觉地泉州府的那些拿着大刀长矛的汛兵能够挡住我们吗?”
    王继贵不知怎么的,看到这个年轻人看不起自己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
    原本他还准备客气一些,随便说上几句就算了的。
    现在却管不住自己了。
    “你这是要造反吗?”王继贵喝道。
    不过董良丝毫不在意。
    “现在的泉州知府还是刘光友吧,我不杀你,你回去告诉他,他老家在哪里,我知道,要是我们的华工的家属有一家出了事情,我去灭了他满门。”
    “还有那些洋人,你去告诉他们,让他们好好做生意,咱们井水不犯河水,如若不然大家就这么耗着,反正我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耗的起,不然的话,他们以后走太平洋航线的商船就要小心了,以后西太平洋这一块是我的盘口。”
    狠话谁不会说,董良说出来的狠话,那是比谁都恨。
    “爷,我呢,需要我传什么话?”袁源小心翼翼地问道。
    他心中乐坏了,对方竟然放他们安全回去。
    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只是董良接下来的话差点让他跌坐在地上。
    “我的话全部让他一个人带回去,你就不用回去了。”
    “啊,爷,不是,为什么是我啊。”袁源一直小心翼翼,客客气气。
    为什么自己反倒是回不去了呢?
    应该留那个刑房主事王继贵才是啊。
    “爷啊,我不回去,这王主事没办法与洋人交流啊。”袁源着急了。
    “那是他和那些洋人的事情。”董良毫不在意地说道。
    洋人又怎么可能只带一个通译呢?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466/20624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