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选调禁军
推荐阅读:最强医仙混都市、全职高手之叶落双秋、我的绝世美女校花老婆、都市最强兵王、万域灵神、乡村小神医、无双王者全文免费阅读、海军之陆战荣耀、最强龙宠、末日提督、
郦靖宁默默地看着齐牧,心中暗自感慨:这齐牧简直就是个神助攻啊!
这陕西经略安抚使的职位,重要性不言而喻,权力极大。但也正因如此,赵恒绝不可能派寇准或者英国公这样的朝廷老臣去担任。
在赵恒心中,郦靖宁有没有经验其实没那么关键。
毕竟主导战事、领军作战的是那些常年驻守边境的将领,郦靖宁作为帅臣,主要起到监军以及统一指挥各方力量的作用。
可要是派寇准、英国公这样的重臣去当这个帅臣,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那就不再仅仅是监军,而是名副其实地手握重兵、大权独揽。
赵家的皇帝最忌惮的就是臣子权力过大,威胁到皇权。
寇准、英国公这些人在朝中根基深厚、威望极高,一旦让他们在关中手握重权,时间一长,谁也不知道会生出什么变数。
所以啊,赵恒才会选择郦靖宁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既能满足应对关中局势的需求,又能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在重臣手中,从而牢牢把控住局势。
想到这里,郦靖宁不禁在心里对齐牧默默道了声谢谢。
要不是这家伙跳出来横插一杠子反对,恐怕皇帝心里对任命自己这事,还没那么坚定不移呢。
果不其然,经齐牧这么一搅和,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寇准、英国公等一众大臣,都不敢再发表任何异议了。
这时,赵恒扫视一圈朝堂,见无人再出声反对,这才缓缓开口说道:“此事既然已经定下,那就让政事堂拟明旨下发,任命郦靖宁为陕西经略安抚使。着兵部从禁军中调兵三千,护送郦靖宁前往关中赴任。”
大臣们见状,纷纷附和道:“陛下英明,陛下圣断!”
朝堂之上,一时间倒也显得君臣一心。只是,众人心里各有各的小九九。
齐牧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心里懊恼不已,本想阻拦郦靖宁,没想到却弄巧成拙,反倒促成了此事。
寇准和英国公等老臣,虽不再反对,但心中也暗自担忧郦靖宁这年轻人能否挑起这大梁。
下朝之后,赵恒并没有让郦靖宁直接离去,而是单独召见了他。
待郦靖宁踏入那静谧的宫殿,赵恒的神情瞬间变得格外严肃,他上前几步,对郦靖宁耳提面命道:“郦卿,此次关中之行,你责任重大。关中那些将领,虽大多忠勇,但人心难测啊。
如今西贼元昊野心勃勃,朕最担忧的便是这些将领与元昊暗中勾结,养寇自重,以此来要挟朝廷。你务必给朕节制和监视好他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郦靖宁赶忙恭敬地俯身,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放心,臣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定当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时刻留意将领们的动向,必定监督好他们,绝不让任何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辜负陛下的信任!”
赵恒微微点头,目光中既有期许,又带了几分审视,缓缓说道:“你能明白朕的苦心便好。关中之地,乃我大宋西北屏障,不容有失。”
赵恒又语重心长地叮嘱了几句关中的军政要事,这才让郦靖宁退下。
······
早朝过后,政事堂的命令很快就发到了兵部,要求兵部从禁军里挑选出三千人,护送郦靖宁前往关中。
当这道命令传达到禁军大营时,营中顿时炸开了锅。
汴京本地的禁军,大多都不愿意去西北作战。毕竟年前朝廷在西北吃了败仗,西夏兵马被传得凶猛无比,令人闻风丧胆。
而且这次领军的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文官,在他们眼里,跟着这样的人去西北,简直就是白白送死。
不过,军中也不乏一些怀揣着建功立业梦想的人。还有些人,见郦靖宁刚入仕就获授高官,想着要是能在一路上跟他攀上关系,日后回到汴京,说不定就能加官进爵。
所以,虽说大部分人不情愿,但凑齐这三千人倒也没费太大周折。
此刻,负责登记的书记官正稳稳当当地坐在营帐里,面前站着一位身强体健、勇猛高大得宛如一座小山似的男子。
书记官头也不抬,带着那股子例行公事的劲儿,慢悠悠地问道:“贯籍、姓名?”
男子声若洪钟,扯着嗓子大声答道:“回大人,钟离郡怀远县,常遇春!”
书记官这才微微抬起头,饶有兴致地打量了一下常遇春。只见他身姿笔挺,犹如苍松一般,双臂竟出奇地过膝,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武之气。
书记官不禁暗暗点头,心中对这常遇春有了几分好感,旋即在名册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常遇春”三个字,而后又提高了些音量,说道:“下一位!”
在登记过程中,这书记官愈发觉得,此次选出的这三千禁军倒确实算得上精锐。
尤其是其中淮西路的禁军里,有好几个格外亮眼的。就像刚才的常遇春,在他之前,有两人同样引人注目。
常遇春刚踏出大帐,迎面就走来一位剑眉星目、风神俊朗的少年郎。常遇春不禁诧异,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陕西经略安抚使的职位,重要性不言而喻,权力极大。但也正因如此,赵恒绝不可能派寇准或者英国公这样的朝廷老臣去担任。
在赵恒心中,郦靖宁有没有经验其实没那么关键。
毕竟主导战事、领军作战的是那些常年驻守边境的将领,郦靖宁作为帅臣,主要起到监军以及统一指挥各方力量的作用。
可要是派寇准、英国公这样的重臣去当这个帅臣,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那就不再仅仅是监军,而是名副其实地手握重兵、大权独揽。
赵家的皇帝最忌惮的就是臣子权力过大,威胁到皇权。
寇准、英国公这些人在朝中根基深厚、威望极高,一旦让他们在关中手握重权,时间一长,谁也不知道会生出什么变数。
所以啊,赵恒才会选择郦靖宁这个初出茅庐的新人,既能满足应对关中局势的需求,又能避免权力过度集中在重臣手中,从而牢牢把控住局势。
想到这里,郦靖宁不禁在心里对齐牧默默道了声谢谢。
要不是这家伙跳出来横插一杠子反对,恐怕皇帝心里对任命自己这事,还没那么坚定不移呢。
果不其然,经齐牧这么一搅和,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寇准、英国公等一众大臣,都不敢再发表任何异议了。
这时,赵恒扫视一圈朝堂,见无人再出声反对,这才缓缓开口说道:“此事既然已经定下,那就让政事堂拟明旨下发,任命郦靖宁为陕西经略安抚使。着兵部从禁军中调兵三千,护送郦靖宁前往关中赴任。”
大臣们见状,纷纷附和道:“陛下英明,陛下圣断!”
朝堂之上,一时间倒也显得君臣一心。只是,众人心里各有各的小九九。
齐牧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心里懊恼不已,本想阻拦郦靖宁,没想到却弄巧成拙,反倒促成了此事。
寇准和英国公等老臣,虽不再反对,但心中也暗自担忧郦靖宁这年轻人能否挑起这大梁。
下朝之后,赵恒并没有让郦靖宁直接离去,而是单独召见了他。
待郦靖宁踏入那静谧的宫殿,赵恒的神情瞬间变得格外严肃,他上前几步,对郦靖宁耳提面命道:“郦卿,此次关中之行,你责任重大。关中那些将领,虽大多忠勇,但人心难测啊。
如今西贼元昊野心勃勃,朕最担忧的便是这些将领与元昊暗中勾结,养寇自重,以此来要挟朝廷。你务必给朕节制和监视好他们,切不可掉以轻心!”
郦靖宁赶忙恭敬地俯身,一副虚心受教的样子,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放心,臣深知此事干系重大。定当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时刻留意将领们的动向,必定监督好他们,绝不让任何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辜负陛下的信任!”
赵恒微微点头,目光中既有期许,又带了几分审视,缓缓说道:“你能明白朕的苦心便好。关中之地,乃我大宋西北屏障,不容有失。”
赵恒又语重心长地叮嘱了几句关中的军政要事,这才让郦靖宁退下。
······
早朝过后,政事堂的命令很快就发到了兵部,要求兵部从禁军里挑选出三千人,护送郦靖宁前往关中。
当这道命令传达到禁军大营时,营中顿时炸开了锅。
汴京本地的禁军,大多都不愿意去西北作战。毕竟年前朝廷在西北吃了败仗,西夏兵马被传得凶猛无比,令人闻风丧胆。
而且这次领军的还是个初出茅庐的文官,在他们眼里,跟着这样的人去西北,简直就是白白送死。
不过,军中也不乏一些怀揣着建功立业梦想的人。还有些人,见郦靖宁刚入仕就获授高官,想着要是能在一路上跟他攀上关系,日后回到汴京,说不定就能加官进爵。
所以,虽说大部分人不情愿,但凑齐这三千人倒也没费太大周折。
此刻,负责登记的书记官正稳稳当当地坐在营帐里,面前站着一位身强体健、勇猛高大得宛如一座小山似的男子。
书记官头也不抬,带着那股子例行公事的劲儿,慢悠悠地问道:“贯籍、姓名?”
男子声若洪钟,扯着嗓子大声答道:“回大人,钟离郡怀远县,常遇春!”
书记官这才微微抬起头,饶有兴致地打量了一下常遇春。只见他身姿笔挺,犹如苍松一般,双臂竟出奇地过膝,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英武之气。
书记官不禁暗暗点头,心中对这常遇春有了几分好感,旋即在名册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常遇春”三个字,而后又提高了些音量,说道:“下一位!”
在登记过程中,这书记官愈发觉得,此次选出的这三千禁军倒确实算得上精锐。
尤其是其中淮西路的禁军里,有好几个格外亮眼的。就像刚才的常遇春,在他之前,有两人同样引人注目。
常遇春刚踏出大帐,迎面就走来一位剑眉星目、风神俊朗的少年郎。常遇春不禁诧异,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461/20595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