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陈晨卫筱 > 第443章 防狼措施

第443章 防狼措施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沈总,这是今年的预算,您看一下。”
    钱江,顺丰产业园副总裁办公室。
    沈欣咬着笔尖若有所思。
    “放那儿吧。”
    作为顺风实质上的一把手,沈欣现在的心思几乎没怎么在快递业务上。
    因为造车那边的动静太大了,她时不时就得掺和一下,而且是主动的。
    其实小老板初次提出这个战略的时候,沈欣不怎么赞成。
    觉得在主业面临困境的时候,分出太多的精力去搞副业属于不务正业。
    可随着项目的进行,她也有点投入了。
    谁也想不到。
    顺风造个车,突然就爆了。
    不管什么行业,只要有成绩,谁都愿意往上贴。
    于是此时的沈欣还在回味小老板提出的智行生态战略。
    进来汇报工作的俞兆林看沈欣不在线,有点小埋怨。
    “沈总,你还是先看一看吧,情况不容乐观。”
    “趋势基本上是稳住了,按照邮政那边发布的数据,全国的快递业务大量同比增长了11%……”
    沈欣这才回过神来,拿起了报表。
    进看一眼,她明白了属俞兆林所说的不容乐观是什么意思。
    由于直播电商成为购物的主流,消费者下沉化、碎片化,使快递业务转向轻小件、逆向化。
    总体上是量增价减的行情。
    单量是保住了,但每单的客单价在逐步下跌。
    四年前快递客单价是10.55,三年前9.54、再到后来的9.55、9.04。
    一年比一年低,而且肉眼可见,明年还是止不住。
    对于其他快递来说,这个客单价目前还在承受范围内。
    可顺风,主打的是差异化高质量服务。
    成本自然比比人高。
    俞兆林急得直嘬牙花:“我估计单价跌到八块钱,是眨眼的事儿。”
    “关键我感觉我们的生死线就在8块钱左右。”
    “一旦低于这个价格,利润会惨不忍睹。”
    “日子本来已经很难过了,如果不想办法,这可能会是史上最大危机。”
    沈欣能听出俞兆林有明显的秦湘。
    于是抬头问道:“那你的意见是?”
    “保单量,提单价。”
    目前快递业务,沈欣负总责,俞兆林二把手。
    剩下的精兵强将,全都被小老板调去造车了。
    所以俞兆林感觉他身上的担子可重了。
    自从市场部把数据发过来之后,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觉。
    思来想去,他觉得只有这个方法还值得一试。
    “你听起来两者是互相矛盾的。”
    “实则不然。”
    “行业发展的趋势有利于友商,这是不争的事实。”
    “作为客单价比较高的那一方,我们是劣势,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此大环境,我们只能狠心破釜沉舟了。”
    “一手保单量,先用补贴,把市场份额保住,争取搞死几个同行。”
    “等到业务稳固一点,逐渐的把单价提上来,把这两年的亏损补进去。”
    沈欣没有发表看法。
    一味的沉默。
    俞兆林的想法是常规路线,之前在各个行业都有用过。
    当市场陷入僵持阶段,为了争夺有限的客户,几个主要竞争者开始内卷。
    疯了一样的补贴,给消费者撒钱。
    一旦市场回归到稳定的三足鼎立,或者一家独大的局面。
    再用后续的提价补回损失。
    看似没有问题。
    消费者在前两年确实得到了真金白银的优惠,可后来呢?
    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
    最重要的是,按照俞兆林的说法他们必须先搞死几家友商。
    沈欣很怀疑,如果快递业只剩三到五家有竞争力的厂商,行业真的会好起来吗?
    这是值得深思的战略问题。
    如今的自己,已经不是分管具体业务的执行者,棋子。
    而是主管集团战略的棋手。
    角色的变化,要求思维也要立刻变化。
    沈欣从业多年,经历和手段不可谓不丰富。
    但真正坐到了这个位子,她觉得之前的经历几乎没什么用。
    一人肩负着整个集团业务的生死,每一步棋都尤为重要。
    不仅仅是对自己业务能力的考验,更多的还有战略考量、战略定力这些曾经自己接触不到的技能。
    “原来小老板真的没那么容易。”
    “啊?”
    沈欣摇摇头:“没什么。”
    坐在这个位置上,她才能理解卫筱的苦楚。
    当初的创新无极限战略,站在马后炮的角度,谁都觉得是神之一手。
    给顺风续命到了现在。
    可时间拨回立战略的前夕,也就是小老板还没勾搭上陈晨的时候。
    天知道小老板做出这么破釜沉舟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
    她真的是个天才。
    那么……
    “如果是小老板,面对今天这样的局面,会怎么做?”沈欣突然发问。
    俞兆林恍惚半晌,犹豫道:“她……她可能会让利于市场吧。”
    “我也觉得。”
    先竞争,后提单价。
    看似能保住当前的局面,甚至有可能回光返照一下。
    但当局面稳定之后,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就像外卖行业一样。
    如果生产力没有巨大的革新,行业也就那样了。
    “所以……我们是不是应该像小老板一样,目光更长远一些,不要着眼于眼前的得失。”沈欣若有所思。
    “那你的意思是?”
    “单量可以不保,先着手把快递时效提上去。”
    沈欣觉得如果是小老板做决断,肯定也会这样做。
    “那单价呢?”
    “单价尽量低。”
    沈欣自知自己绝对达不到小老板那样的战略高度。
    所以她只能从表象上照猫画虎。
    总结小老板上任以来的商业决断,无非就两点。
    第一,保快递时效。
    通过大量的研发投入,着重推进生产力的更新。
    于是在她掌管期间,无人机逐渐成为了顺风运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降低客单价。
    但凡有任何价格上的抉择,小老板总是嗷嗷喊着降价。
    当初大家都举反对大旗。
    但回过头一看,降价不降服务,反倒巩固了市场,形成一众死忠粉。
    小老板这么做的雄才伟略,正着学习还真不好学。
    但是倒着抄,照猫画虎,沈欣觉得还是可以的。
    俞兆林也能大概理解沈欣的意图,但他没那么大的胆子。
    “一方面保快递时效,另一方面降低客单价,我怎么看都是亏的啊。”
    沈欣点头:“确实,那我们和小老板之间,还缺了什么?”
    “缺了一个陈总。”俞兆林想都没脱口而出。
    !!
    一语点醒梦中人。
    沈欣觉得自己就像个傻逼。
    嗷嗷复盘了小老板的操作那么久,愣是忘了这个最关键的点。
    小老板哪次操作,不是有人家陈总在背后撑着?
    她立刻站起身,从背后的柜子里翻找材料。
    俞兆林有些奇怪:“咋了你?”
    “陈晨真是个天才!”沈欣像是疯了似的翻箱倒柜。“陈总早就预判到了今天的局面,他还给我们留下了锦囊妙计。”
    “啊?”
    “找到了!”
    沈欣终于在机密文件中找打了一份厚厚的计划书排在桌面上。
    小船快跑,快递航母。
    “陈总早就布局了造船业,提出用水运来丰富公司运力,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卧槽……”
    俞兆林差点都要忘了这一茬。
    这个是大家都有印象。
    当初刚提出来的时候,没几个人同意,所以顺风这边就没什么水花了。
    可结合现在的局面,陈总简直神了。
    人家早就预料到快递会向着碎片化的方向发展,单价会一降再降。
    要论成本低,有什么比水运陈本还低的呢?
    俞兆林一万个佩服,恨不得伸手遥远拜:“陈总和卫总太牛掰了,不怪人家赚钱呢。”
    “陈总搞项目,卫总定战略。”
    “双剑合璧,简直无敌。”
    沈欣看了眼计划书的详情,细思极恐:“这都不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在这里!”
    她指了指项目的预期落地时间。
    俞兆林都看傻了。
    就是最近三个月!
    当他们还在前瞻接下来遇到的风险时,陈总和卫总已经把具体的解决手段给落地了。
    牛逼的妈妈给牛逼开门,牛逼到家了。
    沈欣打了个电话,听说陈总就在二期,马不停蹄的和俞兆林飞奔下楼。
    如果小船快跑项目成功的话,保单量和降单价不但可以都要,还能把价格降到最低。
    “陈总!你在不在?”俞兆林明知故问的敲门。
    屋内:“不在。”
    “陈总你真会开玩笑。”俞兆林推开门,笑的很便宜的样子。
    看到有人在,他和沈欣也就规矩了一些。
    “这位是?”
    陈晨指了指眼前的吴前:“阳江船厂的总工,吴前。”
    “太好了!船厂的人在,我们就放心了。”
    沈欣和俞兆林一左一右,各自搬来一把椅子。
    吴前还想跟他们打招呼客套一下,毕竟是第一次见面。
    可这两位眼里只有对小船快跑的渴望。
    “陈总,我们听说你的快递航母快要早好了是吧?”沈欣罕见的温和。
    “你们听谁说的?”陈晨不以为然。
    “因为当时项目书上写着这个项目预计年内竣工啊,马上都年底了。”
    “嗷,项目书上只是写了个大概时间,预估嘛,你们懂的,有误差。”
    一言至此。
    沈欣和俞兆林明显失望的不行。
    “那什么时候能竣工?”
    吴前突然发声:“这个项目年中就已经下水了,现在在搞功能性测试,估计年末就能正式投入使用。”
    “???”
    沈欣和俞兆林有些发愣。
    先抑后扬,激动执勤更加明显了。
    晨盾的手是真的快。
    项目书上写着年内下水,实际上人家已经提前半年搞定了。
    得劲儿!
    他们猜这种巨大的项目下水是一方面,投入使用还得磨一段时间。
    毕竟不是汽车飞机的什么的,只要能动就能用。
    实际情况是。
    阳江船厂那边早就竣工了,大船也已经拉到了锚地。
    曹子华正在带着十来家双尾蝎青春版在船上搞起落适应性训练。
    只要这些飞机完全适应了航母的情况,原地就能搭载快递投入使用。
    想到这儿,沈欣长舒一口气。
    “陈总你不知道,我们现在遇到一些难题,绞尽脑汁的想办法要缩减运力成本,太指望你这艘船了。”
    “我知道。”陈晨点点头,心说这不就是为你们准备的吗?
    收购阳江船厂,是老爷子出的大头。
    当初陈晨承诺,主要战略就是小船快跑,最终的受益者还是顺风。
    他也是这样做的。
    快递航母的所有配置,都是量身为顺风打造的。
    这船,一定要会到卫筱的手里。
    “那……我们什么时候考察一下这个项目?”
    吴前插话道:“这个月十二号,整个项目有一个协同性演练,你们可以来指导一下。”
    俞兆林心里有逼数,连忙摆手:“可不敢说指导,折煞我们了。”
    陈晨也觉得合适:“反正你们作为甲方,迟早要看,十二号不错,一起研究一下,最好能把你们的业务融合进来。”
    话音落下。
    只有沈欣没有跟着符合。
    进步神速归神速,十二号考察项目也很好,越快越好。
    关键是,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晨盾历年来的大项目,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不稳定因素。
    “陈总……那什么,内个……”
    眼前的沈欣让陈晨感到陌生:“真是近墨者黑,你现在怎么也跟曹子华一样娘们唧唧的,你说呗。”
    “我的意思是,十二号只有我们自己人去看吗?”
    “不,还有林首长和海军的人也要来。”
    “……”
    怕什么来什么!
    沈欣的气泄立刻一半。
    晨盾和顺风之间,总有一个第三者——油漆桶!
    但凡是大项目,基本上都是军方先用,剩下的在给顺风。
    小船快跑能例外?
    而且以前,军方都是最后一个到的。
    这次倒好,项目没完工人就来了,搁这排队呢?
    “那这船还能到我们手里吗?”
    陈晨有绝对的自信:“八九不离十。”
    “你每次都这这么说的啊!哪次到我手里了?”
    “这次我准备了防狼措施,刷什么也刷不到航母上面去,我保证。”
    沈欣还是不信:“我真不信你的保证,我估计就你那征信,扫共享单车都费劲。”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456/20577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