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外姓人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余巧巧往冻僵的指尖哈气:“换前年晒的陈茶。“窗台上晒的野菊茶还剩半罐,是给雇工们解暑用的。康婶会意点头,粗瓷碗底沉着几片发黄的叶子。
    元宝盘腿坐在炕沿,脚上棉鞋踢飞了一只。余二爷的羊皮袄蹭着炕席直掉毛,他第三次端起茶碗时,茶汤淡得能照见人影。“你爹要在世。“话没说完被元宝的哈欠打断。
    “二爷爷慢坐。“余巧巧掀帘进来,发梢沾着雪粒,“元宝去帮康婶劈柴。“少年如蒙大赦,光着脚丫子往外窜,冻红的脚趾在雪地上踩出串月牙印。
    余二爷的茶碗见了底。余巧巧拎起铜壶,褐色的水柱浇进碗里,溅起的热气糊了老人一脸。“够了够了!“他慌忙摆手,茶汤在胃里晃荡,“爷就是来看看你。“
    窗根下传来铲雪声。晏陌迟的鸦青棉袍扫过冰棱,剑鞘上结着层白霜。余二爷突然挺直腰板:“听说你跟衙门的人走得近?“他袖口露出的金镯子闪了闪——是余多寿年前新打的。
    余巧巧捻着陶罐边的红泥:“二爷爷尝尝这茶?“她指尖沾着泥渍,“后山挖的土焙的,比不得城里好货。“灶房飘来蒸馒头的麦香,混着腌萝卜的酸味。
    日头爬到柿树梢时,余二爷扶着墙根往外挪。康婶追出来塞了包冻梨:“路上滑,您老当心。“梨子表皮结着冰碴,是年前张二苟家送的年礼。余巧巧站在檐下看轿夫踩雪,忽然瞥见余二爷的羊皮袄下摆——沾着片胭脂红的碎布。
    余二爷捏着黄铜烟杆在炕沿磕了磕,烟灰簌簌落在青砖地上。他清了清嗓子,端着长辈的架子:“你三叔家那些糟烂事,跟咱们两房向来不沾边,是不是这个理?“
    余巧巧拨弄着炕桌上的算盘珠子,玉坠子穗儿在腕间晃悠:“二爷爷说的是。“
    见小姑娘这般乖顺,老头儿松弛了紧绷的脊背:“其实打小我就稀罕你这丫头,只是族里人多嘴杂。“他忽然瞥见窗台上晒着的药碾子,话锋一转,“去年你那三十亩粟米地,县太爷都派人来瞧过。“
    余巧巧指尖一顿,算珠噼啪相撞。
    “乡里乡亲的都求到我跟前。“余二爷从袖中摸出个油纸包,里头是镇上买的芝麻糖,“你把种地的诀窍说道说道,二爷爷替你传话,保准让大伙记着你的好。“
    “我当是什么大事。“余巧巧忽然笑出声,杏眼里却凝着霜,“您这是要拿我的秘方做人情,还是想给自家地里添肥?“
    “混账!“烟杆重重砸在炕桌上,震得茶盏叮当响。余二爷气得山羊须直抖,“你爹娘去得早,要不是族里。“
    门帘忽地掀起股寒风,晏陌迟挟着雪粒子跨进来,玄色大氅上银狐毛领沾着冰晶。他径直掠过抖如筛糠的老头儿,将个缠枝梅盒搁在炕桌:“珍宝阁新到的头面,掌柜说最衬小娘子。“
    余巧巧打开锦盒,鎏银梅花簪在晨光里泛着冷芒。她故意拔高嗓音:“这般贵重,怕是抵得上十亩粟米钱。“
    余二爷盯着簪尾米粒大的珍珠,喉头动了动。
    “昨日你说要腌梅子。“晏陌迟解了大氅,露出里头鸦青箭袖,“西市刘记的粗盐比官盐细三分。“说着掏出个蓝布包,细盐粒从指缝漏进粗陶罐,簌簌声挠得人心痒。
    老头儿被晾得面皮发紫,跺脚道:“外姓人少掺和余家事!“
    “外姓人?“余巧巧忽然将茶盏往窗台一撂,碧螺春泼湿了半幅窗花,“去年大雪封山,是谁背着染疫的乡亲求医?又是谁把族里贪墨祭田的账本递到县衙?“
    晏陌迟正往炭盆添银丝炭,火星子噼啪炸开一朵金花。
    余二爷望着窗棂上融化的霜花,忽然想起祠堂里那方“正大光明“的匾额。去年腊月祭祖,就是这外乡人单手托住了松动的横梁。
    “丫头,咱们毕竟血脉相连。“老头儿放软语气,枯枝似的手要去拍余巧巧肩头。
    “二爷爷。“余巧巧侧身避开,从炕柜取出本蓝皮账册,“去年春耕您借的二十斤麦种,秋收时说遭了虫害。“她葱白指尖点着某处朱批,“可巧前日粮铺掌柜说,有人拿陈麦换了三只金华火腿。“
    晏陌迟忽然轻笑一声,往火盆里扔了块松香。清苦气息漫开来,混着窗外飘进的炊烟,熏得余二爷老脸滚烫。
    “晌午要吃梅菜扣肉。“余巧巧掀帘朝外喊,“昨儿猎的野猪肉肥,多放些茱萸。“回头见老头儿还戳在当间,诧异道:“二爷爷要留下用饭?“
    檐下麻雀扑棱棱惊飞,余二爷深一脚浅一脚踏出院门时,听见屋里传来脆生生的笑:“你这簪子别歪了。“
    老槐树上最后一片枯叶打着旋儿落下,盖住了雪地上凌乱的脚印。
    余二爷压了压火气,放软了声音道:“巧丫头,二叔都是替你打算。你爹就留你一根独苗苗,往后嫁了人,总得有个娘家兄弟撑腰不是?“他搓着冻红的指节,眼珠子往堂屋梁柱上瞟,“女人没个娘家人,在婆家要受气的。“
    余巧巧捏着茶碗盖轻轻刮沫子,眼皮都不抬:“我这人最怕麻烦别人。“她把“别人“两字咬得格外重。
    晏陌迟懒洋洋靠在椅背上,指尖叩着八仙桌沿:“早同你说过,她往后只会有撑腰的,没有拖后腿的。“他抬脚踢了踢火盆边的矮凳,“该回了吧?“
    康婶早等在穿堂下,见余二爷前脚刚迈出门槛,后脚就哐当一声摔上门。余二爷回头瞪着黑漆大门,朝门缝里啐了口唾沫,又慌慌张张用鞋底蹭掉印子。
    北风卷着雪粒子往脖子里钻,倒浇不灭他心窝子那团火——村里那些个墙头草,前些年躲瘟神似的躲着这丫头,如今倒都上赶着送年礼!
    大年初一那会儿,他特地把堂屋八仙椅擦了又擦。可等到初五迎财神,也没见着余巧巧半片衣角。
    前日见着村东头王婆子挎着鸡蛋篮子往这边赶,后晌又撞见李木匠扛着新打的樟木箱往这儿送,余二爷急得嘴角燎泡。这些个精明的,哪个不是盯着巧丫头手里漏下的油星子?
    “给脸不要脸!“余二爷踩着雪窝子往家走,忽然咧嘴笑了起来。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446/27834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