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 绑定收藏系统,我成为了国宝 > 第215章 自己生产自己?

第215章 自己生产自己?

推荐阅读:最强宠妻:总裁大人约不够被赶出娘家当天,我和首富闪婚了江湖枭雄神豪舅舅:开局带十个外甥逛超市雾色难捱重生流放前,搬空国库养满门忠烈鸿蒙霸体决玄门千金下天山,顶级霸总揣崽跑在荒年,她有千亿物资养胖全家牧神记

    沈城,611研究所。
    全球各地的变化,白溪自然无法知晓,但哪怕用脚趾头想,她也能猜到,外面定会被搅的风云涌动。
    海对面的反应最为重要,但不是唯一,很多作战指挥权都没有的小丑,却也喜欢操着全球的心。
    世界上第二个拥有五代机的国家。
    这次组织的公开亮相,是真的戳到某些人的肺管子上了。
    不......都快戳到十二指肠上了。
    也差不多可以从这一刻开始......
    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潜移默化。
    朝着两强相争发展了......
    泱妈的节目结束了,但余波和讨论却远远没有停止。
    不过此时此刻,611研究所的食堂里,还是主打一个喜庆氛围,这里布置了一下,受邀的社会各界人士正在聚餐。
    为了接待多达200人的访客,这里布置成了自助餐的模样,长条桌摆出了一个巨大的l型,十几个菜品一一排布,观众们取餐后自由就座。
    当然,大家很自然的人以群分,比如白溪身边都是科研界,总装的人,商界的凑在一起,老兵们又是单独一桌,有专人照料。
    唯一可惜的是周航他们无法参加,哪些人是具体参与“玄鸟”项目的,目前还不能公开。
    白溪无意在此交际,就着食堂大师傅的回锅肉先炫了一碗大米饭,611研究所大师傅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很快就有人凑了过来。
    “白小姐,好久不见了。”
    霍震刚笑着跟她打了一声招呼。
    之前在庆典上,他就已经在猜测白溪的身份不简单,现在又在“首飞”仪式上看到她,心里自然也有了答案。
    因此也决定了,一定要跟白溪维持好关系。
    白溪跟他握了握手,闲聊了一阵。
    当杨儒和陈国荣走过来的时候,霍震刚就很知趣的离开了。
    白溪对陈国荣说道:“陈主任,之前提的事情,您看能成么?”
    陈国荣笑眯眯道:“能成,白总都发话了,怎么不能成!本身您就是原型机组的一份子,回去看看也是应该的。”
    白溪提醒道:“还有个老同志。”
    “放心,手机不带进去就行了。”
    白溪干脆去了吕三那一桌,将老同志请了过来一起吃饭。
    吕三过来,杨儒和陈国荣都赶紧起身握手问好。
    “吕老前辈,您好您好。”
    吕三笑眯眯的摆摆手:“我一个老家伙,没给组织上添麻烦吧。”
    “哪里的话.......您到时候和我们一起去就好了,也让您看看咱们现在的变化。”
    一些商界人士,看到这边如此融洽,对白溪能来这里的原因越发的好奇。
    聚餐后,今天邀请来的观众,就该一车车离开了,611研究所短暂的展示了自己的一丢丢的风采,但更多的秘密,不是普通人能知道的。
    白溪带着吕三,来到了机库,周航他们也在此等候了。
    经过重重审核,上交了全部电子设备之后,一行人走进了厂房。
    周航在一边讲解。
    之前由于技术和工艺还没固定,这里的一切都是以手搓和调配为主,那时厂房内大而空旷,只有一个集中的工作区域,需要什么再把什么拉过来用。
    而现在,这里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产线,大量设备根据严格的规划,摆放在不同的位置上,厂房还加装了相当于二楼的观察台,一排排龙门吊用来转移重型设备。
    一眼望过去,一排排的设备排出了数百米,颇为壮观。
    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两架尚未完成蒙皮的框架了。
    这里,已经是一个高端且震撼的工厂了。
    今天没有工人在忙碌,只有访客。
    吕三脸上笑眯眯的,不住的点头。
    他其实看不出太多门道,但这里给他的感觉,就是“厉害”。
    周航边走边为白溪介绍道:“整个产线是脉动式布局,很多流程都是根据咱俩当初琢磨出来的工艺定的,一条线一年的产量在10-15架左右。”
    吕三听了一耳朵,惊讶道:“一年才10架啊这么困难么。”
    周航对这种老同志很敬重,立马解释道:“一条线一年10架,611研究所最多可以组四条线,已经够可以的了.”
    当然,这是理论值,今年蓉飞只打算把那两架完成,凑个四架就不错了。
    目前还只有一条产线,因为设备好搞,能够参与的顶尖技术人员不好找,产线还在老带新的阶段,关援朝等原型机组的老人,带下面的新工程师,培养出一批后,这批人再带更多的人。
    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
    吕三不会对自己不懂的事情指手画脚,点点头鼓励道:“慢慢来吧。”
    周航咳嗽了一声,其实不慢了......这又不是造车......
    蓉飞明年的计划是保20争30,三年左右时间才能拉满40架。
    对比起对面的F22/F35,首批产量已然相当高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393/201754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