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这是怎么回事?

推荐阅读:武侠大宗师人在县城,你说我是大佬?精灵世界的工匠大师拒当总裁的舔狗后,她被辞退了全能少年豪门前妻:身嫁百万首席浮华梦碎:豪门长媳至尊战王庶女翻身:不做帝王宠逆天帝皇

    熙和帝刚下早朝,还没喘口气,就开始听八人读卷。
    虽说前十的最终排名是要皇帝钦定,但大多时候都是小调整,整体还是以八名读卷官的排序为准。
    因此,当礼部侍郎乔方,满意的将暂排第一的文章念出时,上首父子俩的表情就不对了。
    熙和帝当日下去巡视,看过萧均的答卷,此时倒也对上了号:
    文章的确不错。
    但……不是他女婿的答卷啊!
    时常收到玉泉六子策论的赵叡,同样颇感错愕:
    他妹夫的文章不是第一?
    怎么可能?
    虽有些惊讶,但两人都没太当回事。
    毕竟状元最后能花落谁家,还是得听皇帝的。
    两人面上不动声色,继续往下听。
    但第一篇、第二篇、第三篇……直到第五篇文章读完,两人都没听到想听的内容时,还是忍不住沉了脸。
    熙和帝昨天看完苏润的答卷,心下激动,连夜就跟儿子商议了如何依据苏润的策论,改进大炎吏治。
    结果,今日读卷的十篇文章都过半了,连溜须拍马的文章都被放在第六个念,可他真正该听到的文章,却一个字没听到。
    看着正读卷的吏部尚书易和光,饶是治国以仁的熙和帝,这时候,都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怀疑:
    他挑选官吏的眼光真的这么差么?
    一个个丢了西瓜捡芝麻?
    司彦的文章排在第五,赵叡听出来了,但他依旧不满:
    无他!
    只因前六篇文章中,策论有实际意义的,除了第一、第五篇外,其他的,全都不切实际!
    要是文章写得花里胡哨,就能为官,那他这太子学什么治国安邦之道?
    他去吟诗作对写赋不就行了?
    因此,相比于熙和帝自省,赵叡甚至怀疑地想:
    有没有可能,前朝的科举取士之法,如今已经不适用于大炎了?
    再或者,有没有可能……外邦奸细做到高位的,不只范兴文一个?
    不然,现在这是怎么回事?
    抱着这个想法,赵叡一双凌厉的眸子,在八名读卷官身上快速扫了一遍。
    扫的易和光心生警惕,读着卷都差点跑神,险些念错字。
    乔方、郑英豪等人也是一头雾水。
    只有宋修齐和秦镶两个猜出缘由的,一脸坦然。
    满朝文武都知道玉泉六子自去岁秋入京都后,便居于太子别院,潜心研究火器,还改进了造纸术。
    但他们可不知道,这半年来,朝中所有的新鲜玩意儿,以及频频引得朝野震惊的治国之策,大多都出自六人之手。
    连范兴文倒台,都跟他们分不开关系。
    只是熙和帝和太子担心影响他们科举,才暂时将这些瞒了下来,只秘密命他、柳玉成和宋修齐教授课业,就等着时机成熟,一并封赏。
    虽说易和光这些人不知内情,但太子殿下可不管这么多。
    苏润可是他下了心血护着的,好不容易等到苏润考完殿试,距离入朝为官,报效家国就一步之遥了,结果,临了临了,却因为文章太过大胆,不让进前十?
    这要是成真了,只怕太子殿下就不是剜他们两眼这么简单了。
    思及此,秦镶看着自己手里,被迫排到第十的文章,老脸笑成了花:
    哼!
    易和光和乔方这两个有眼不识泰山的东西!
    还有那刑部尚书张明哲,真是人如其名,遇事就明哲保身,连个屁都不敢放,只会跟崔毅那个老滑头在旁看戏!
    小老头撇撇嘴,看着乔方四人,惋惜地直摇头:
    可惜了!
    他们还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呢!
    等日后陛下公开苏润功绩的时候,老夫看你们这几张老脸往哪儿放?
    而后,仅剩的翰林院学士古策和兵部尚书郑英豪,也没逃脱秦镶的吐槽,先后喜提‘翰林院小古板’和‘兵部没头脑’的评价。
    小老头暗暗吐槽了除宋修齐之外,所有的读卷官后,终于轮到了他读卷。
    此时,熙和帝和太子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不行。
    连郑英豪这个稍有些粗枝大叶的人,都觉得熙和帝看他们的眼神格外凉凉。
    秦镶不急不缓打开答卷,沧桑沙哑的声音缓缓飘荡在宫殿中:
    “臣对,臣闻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秦扫六合,汉击匈奴,唐拓疆土,古之圣王,皆以武安邦,德化天下……”
    听到这熟悉的风格,赵叡心头怒气终于消散了些。
    他静下心来,慢慢欣赏文章。
    熙和帝没看过苏润第一篇文章,但此文所言,很合他的心意,故脸色也好看了不少。
    等再听到第二篇那熟悉而大胆的吏治之法时,更是连连点头。
    见苏润的文章被选到前十,熙和帝也不那么怀疑自己挑选官吏的眼光了。
    上头,父子俩脸色一阴雨转晴,原先保持中立的工部尚书崔毅,立刻就看出了风向。
    与此同时。
    在会试里,因为听到些风声,还给苏润六人放过水的礼部尚书乔方,看着泰然自若的宋修齐,再看看透露出与有荣焉之色的秦镶,心中冒出一个大胆而离谱的想法:
    这试卷,莫不是苏润的吧?
    他把别人的文章当成苏润的,推到第一,结果导致他本想拍太子马屁,却错拍到马腿上了?
    但转念一想,乔方也觉得冤枉:
    他也没想到苏润胆子这么大,居然要推翻大炎吏治!
    论起来,这也不能怪他吧?
    其余人也陆续猜出端倪。
    等秦镶一念完,崔毅最先开口挽尊:
    “陛下、太子殿下,臣等奉命阅卷,得见此文文辞雄健,立论高远,实乃佳作。”
    “然此子之实策甚是大胆,改革吏治之举更是闻所未闻。”
    “臣等不敢妄加评定,又恐明主蒙尘,埋没大才,故暂列其于末,望陛下钦定!”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306/197478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