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他一直都这么猛吗?

推荐阅读:Boss凶猛:老公,领证吧最强妖孽特种兵王绝宠闪婚妻:高冷四爷,求放过!进击的废材重生之纵横都市重生农女巧当家大巫驾到御史不好当能斗圣罗赫尔兰特记

    为君、为臣,苏润都没真的体验过,的确没经验。
    不过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君臣比比皆是。
    所谓以史为鉴,窥一斑而知全豹,不外如是。
    听柳玉成、秦镶和宋修齐讲解了这么久的国事,苏润对于大炎的历史和如今的国情很有几分了解。
    苏润根据大炎实情破题时,本来无心拍马屁,但后面也不得不承认:
    为君?
    他这个岳父,当皇帝是真不赖!
    熙和帝刚登基时,大炎积贫积弱,内有民不聊生之苦,外有强敌环伺之危,国运堪忧,风雨飘摇。
    说句不好听的,一阵大风,都能把大炎刮得分崩离析。
    那时候,朝廷里还有些跟太祖打天下的勋贵之后,仗着祖宗荫庇,耀武扬威,虽说他们不敢明面上对皇室不敬,但也各怀心思。
    尤其面对外邦挑衅,享受了数十年太平的勋贵和旧士族连成一线,竭力反对开战,全都主和,纵容了以大蕃为首的外邦之嚣张气焰。
    当年熙和帝先嫁长女,再嫁次女,连着皇后荀菱华之父镇国公多年戍边防备外敌,都与皇权不稳有关。
    熙和帝忍着这口气,硬是凭着自己手腕,稳住了朝廷,通过科举提拔出不少寒门人才,恩威并施,将这些人笼得牢牢的。
    又等着宋修齐、柳玉成他们从微末小官,成长到如今一朝重臣。
    他们是熙和帝一手扶持起来的忠臣,帮他治国,也帮他革除朝中旧势力,跟勋贵、旧士族打擂台。
    熙和帝小心控制着革除旧党的尺度,同时大力施行仁政,一点点把大炎从倒悬之危中解救出来,甚至还凑够了与大蕃开战的军费。
    而且他早做准备,从太子幼时就悉心培养。
    熙和帝自己走得是‘以德行政’的王道,但教给太子的却侧重于霸道,只怕也是存了自己富国,太子强国的想法。
    忍了几十年,也是真能忍。
    苏润设想,要换了他坐熙和帝的位置?
    那估计他就要掀桌子了!
    拦着不让他打?
    那就把他们一起修理了!
    先揍朝臣,再揍大蕃,一个都不落!
    不过,这么做,百姓很受罪就是了……
    “唉,皇帝真难当!”
    “天子天子,天下之子啊!”
    “一举一动都得想想百姓,啧!”
    苏润感慨。
    不过也不用他当皇帝,就算愁也轮不到他愁。
    何况,以大炎如今的情形,为君之道,熙和帝和太子已经做得很好了,他夸就是。
    所以感慨完,苏润就将思绪抛到脑后,专心研究自己的为臣之道了。
    既然是时务策,不是史论,那就不需要太多假大空的东西。
    俗话说得好,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打老鼠。
    所以,身为官吏,必须做好分内之事。
    只要各司其职,不推诿塞责,这臣子就算是做好了。
    当然,什么忠心报国之类,也不能少。
    滤清思绪后,他润了润毛笔,提笔以《左传》中的‘臣闻君子之仕也,事上谨而信,下慈而成,同其德,异其事。’为开头。
    然后……
    他修改了吏部考核官员的标准。
    不仅制定了新的kpi绩效考核细则,还将官吏俸禄分为基础、绩效和养廉三部分,并且提出了末位淘汰制和百姓投诉信箱。
    此外,在提高官吏俸禄的同时,他也要求加大官吏犯法的惩戒和治理有方的表彰力度云云。
    苏润不是因为自己即将成为驸马,成为了统治阶级,所以才反过来苛刻朝臣。
    相反,正是因为他一步步从底层走上来,所以更加清楚,一个好的父母官、好的朝廷,对百姓的意义。
    他幸运地遇到了萧正、陆平这样的好官,所以活的平平安安,甚至有良好的读书环境。
    可当年的青云府知府蔺英才,一场大水,害的青云府百姓,十不存一。
    虽说是陛下宽恩,给了蔺英才戴罪立功的机会。
    可若是他不犯罪,何必戴罪立功?
    蔺家几十条人命就抵了死去的万余百姓,这些枉死的冤鬼难道是活该吗?
    他们又该去哪里讨公道呢?
    苏润总不能是非不分的说一句:
    你们失去的只是亲人,但蔺英才可是连命都没了!
    这也不是人能说出来的话啊?
    苏润以往想起这事,只能沉默。
    但今日到了殿试,这股郁气全都化为了他笔下洋洋洒洒的文章。
    太和殿内,除了主持考试的熙和帝、太子赵叡和瑞王赵翊之外,还有以督察院左、右都御史为首的六名监考官。
    见苏润写的入神,手不停毫,监考官们立刻就注意到了。
    柳玉成不便去看,便老神在在的坐在一旁,看管大局。
    右都御史见状,给下面的右佥都御史荆怀抛了个眼神。
    收到上峰示意,荆怀微微颔首,而后装作无意的转过去,站在苏润侧后方,看他写的文章。
    这行为本也常见。
    只是看着看着,荆怀脸色就变了:
    乖乖!
    这小小会元上来就要更改吏部考核标准,拿百官开刀?
    这是仗着自己已经连中五元,故有意在殿试博取陛下注意?
    还是说,他一直都这么猛吗?
    越往后看,荆怀越震惊,不仅失去了表情管理,甚至连额上都开始冒冷汗。
    他青白着脸,硬着头皮往下看,一边擦汗,一边着急忙慌给右都御史骆之抛眼色,让他快来看。
    骆之皱着眉过去,换下了荆怀。
    相比于荆怀,骆之这个正二品大员的心理素质,的确高了不少。
    饶是如此,他看着苏润的文章,也是时而舒展眉头,时而面色凝重,偶尔还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苏润的位置就在熙和帝正前方。
    这一幕,自然完完全全落入了熙和帝父子三人眼中。
    赵叡对苏润的绝世之才很有体会。
    见状,他颇有些好奇:
    这小子又提出了什么惊天举措?
    居然让两名监考看到他的文章后,都如此失态?
    赵翊比赵叡好奇心更重。
    只见他伸长脖子,探着头往下看,发现苏润字太小,完全看不清楚,还低声惋惜:
    “可惜了,望远镜今儿没带来!”
    不然他坐在这里,就能看到子渊和德明写的的文章。
    就在赵翊蠢蠢欲动,打算下去看看时,熙和帝却先一步动身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306/197478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