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苦尽甘来喽!

推荐阅读:四合院:开局52年,大舅易中海神医太子妃新婚夜植物人老公突然睁开眼文武双全!唐大小姐叱咤七零年代领主:我打造真实游戏帝国腹黑佣兵王妃全民,我个铁匠拿锤子拯救世界?一把大狙闯大明仙奴成道重生红隼,我为洪荒之主

    一番解释过后。
    苏行无奈:
    原来他在擦肩而错过的小弟眼里,竟是个刺客?
    苏家三兄弟面面相觑:这乌龙闹大了!
    梁父最先从震惊中脱离,上前施礼:
    “小民等思亲心切,又担心贸然进京,给孩子们添麻烦,皆不得已而为之。”
    “方才冒犯谢大人,还请见谅!”
    苏行也赶忙带着堂兄弟上前告罪:
    五品内侍啊。
    皇帝眼皮底下的人,得罪不起!
    不看僧面看佛面,谢天恩稀罕玉泉六子,故爱屋及乌,此时也和善得很:
    “原来是误会~”
    “杂家还以为有人胆大包天~这时候还敢对子渊他们下毒手~”
    “看来是想多了~”
    见谢天恩提起苏润时,语气有些亲昵,苏行顺势打听起小弟的情况。
    但谢天恩避而不答,环视一周后,大手一挥,将苏行等人全部打包带走:
    “子渊六人一举一动牵扯朝局变数~”
    “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
    “将这些镖师就地遣散~你们四个都跟杂家走~”
    贪污弊案牵连众多,不少官吏受到牵连。
    玉泉六子是真的未入朝,就先得罪了无数大官小吏。
    若是任由他们的至亲流落在外,无疑是亲手将软肋交到敌人手上。
    听谢天恩这么说,苏行立刻将银钱付给了镖师,还给了些医药费和封口费。
    谢天恩派侍卫去东宫,向太子禀告情况,自己则是带着苏行等人回小院。
    知道这事还会闹到太子跟前,饶是见过些大风大浪的梁父,都心头猛跳:
    璨之他们这半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写信的时候没提到太子啊?
    抱着忐忑之心,众人趁着天亮前,赶回了小院。
    苏行四人想打听亲人这半年的情况。
    谢天恩想摸摸苏家人到底好不好相处,加之喜欢梁玉纯粹的赤子之心,对梁父也很友好。
    故双方围绕着玉泉六子,聊得不亦说乎。
    即便从谢天恩的语气中,猜出苏润六人在谢天恩手下应该过得不错。
    但当他们知道,谢天恩这个正五品的御前正侍,这半年竟然寸步不离的悉心照顾苏润六人,还是难掩震惊之色。
    连心大到没边的苏平安都咂舌:
    乖乖啊!
    五品内侍亲自照顾饮食起居?
    我这小堂弟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再想到临走前,他爹放心不下苏润,还直言自己对不起地下的二叔,苏平安也不免怨念:
    爹,你是真想多了。
    小堂弟这日子,过得美着呢!
    有啥好担心的?
    惊讶之余,他们十分感激谢天恩照拂,先后上前施礼致谢。
    谢天恩不在意地摆手:
    “这几个孩子品性好~杂家愿意帮着~不必你们言谢~”
    天色渐明。
    小院中,众人因着共同话题而感情升温。
    而考场内,玉泉六子也开始答题。
    会试第三场,两篇史论,三篇时务策,按理说是最难的。
    但六人粗粗审题之后,不约而同放下了心。
    只见时务策第二道题目,正写着:
    【今朝廷颠沛,有外邦之奸伏大炎累年,位居显要,引为朋党,复诱官吏作难,蔽士大夫,欺瞒朝臣,使吏无卖国而鬻国,犯大错。问之何罪,乃不寒下之心,亦不违法度之严?】
    其实,这说的就是范兴文这个奸细,故意引诱大炎官吏贪污腐败,还套取机密,致使不少官吏无心卖国却偏偏卖国,犯下大错之事。
    问:这些官员该如何惩治,才显得恩威并施,宽严有度?
    前些日子,苏润六人刚交了策论上去。
    这题对他们来说,不就是有手就行吗?
    因此,看到题目的第一眼,连苏润都忍不住猜测:
    太子殿下又给他们开后门了?
    这次还真不是赵叡的手笔。
    主考官——礼部尚书乔方,想从会试举子中,选拔些能办实事,可以为朝廷解决难题的人才,故才将朝政大事转化为科举题目。
    当然,其中也不乏他听到了些风声的缘故。
    但这就不足为道了。
    除了这题外,剩下两道时务策,一道是:
    【夫国之财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赋税,乃国之命脉,民生之大计。然近闻轻徭薄赋,贫者仍食不果腹,富者则富可敌国,贫富不均,民怨渐生。朕思之,此非长久之计也。尔等贤士,皆饱读诗书,通晓治国之道,试问:何以使赋税既能足国用,又不伤民生,使贫者得其养,富者尽其责?】
    大意就是说,如今轻徭薄赋,但贫富差距大引起民愤,问如何改革税制?
    苏润想都不想,随手落了‘阶梯征税’四字在草稿纸上。
    而最后一道时务策,问的是如何鼓励生育,增加人口:
    【朕闻国之富强,以人口为本。今大炎人口日见稀少,丁口凋零,田地荒芜,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此何以故?盖因民生多艰,幼子难以存活。朝廷屡出劝农之策,境况仍不容乐观。试问:当施以何策?】
    对此,苏润思索片刻,列下了五个提纲,分别是减免赋役、奖励生育、改善民生、兴办义学、倡导孝义。
    对多子女之家减少甚至免除赋税,降低生活负担;
    幼儿降生,给予金银实物赏赐;且育子越多,赏赐越厚;
    百姓得了实惠,生育之心自会踊跃。
    除此之外,改善民生大环境,允许多子多女之家择一人入义学读书,倡导多子多福孝义之风等等。
    时务策向来是苏润的强项。
    三道题目的提纲列完,也不过用了一刻多钟而已。
    跟着就到了史论题。
    第一道是【夷夏之辨论】,即:春秋之义,严夷夏之防。然自汉以降,胡汉交融,夷夏之辨渐趋模糊,试论夷夏观。
    而剩下的那道,就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边防论】,秦筑长城,唐设藩镇,皆为御边之策,论其得失。
    这两道题对苏润来说,都不难,会试第二天晌午,他就把答卷答完了。
    所以后面的半天一晚,真的是硬熬。
    等二月十七,清晨,苏润全场第一个交卷,第一个冲出龙门。
    号篮里的东西,除了砚台外,全都在苏润手下原地飞天,打算和太阳肩并肩。
    他边扔东西,边肆意大喊着往外冲:
    “解放了!”
    “不读书了!!”
    “苦尽甘来喽!!!”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306/197475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