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到底想干什么?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众人也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纠结,宋修齐道:
    “苏润,此物对边境战事意义重大,你就在此处,将这三弓床弩的制作、使用之法全部写下来。”
    “制作过程中有什么地方需要注意,你也一一标明。”
    “本官八百里加急,将图纸、模型与奏折,一齐送往京师。”
    他就是为了这三弓床弩才频频破例的。
    即刻将此物送往京师,再为乡试破格之举请罪。
    这事不仅能揭过,还能记功。
    慧眼识珠,拔擢贤才,为国择器……
    加上苏润颇得太子重视,日后他在朝廷里,位置也能往前走走。
    闻言,苏润表示:
    这个简单!
    小意思~
    不过以防万一,他还是把丑话说在了前面:
    “这个模型小,制作简单。”
    “但若是放大到正常的尺寸,对弓弦的韧性,羽箭的制作以及各个部件的精密度都会有要求。”
    “学生不曾接触过军器制作,只能提供图纸和相关实验数据。”
    “对军器所用木料、铁器硬度或者弓弦材料等物就不清楚了。”
    “所以,最后能用多久时间研制出来,就得看军器所那边的了。”
    作为冷兵器时代巅峰杀器之一,做应该是能做出来,但时间上就不能保证了。
    宋修齐稍有些错愕,但也明白苏润此言之意:
    “本官虽不甚懂得军械,但军中所用三弓弩,与此物颇为相似,制作问题应该不大。”
    苏润作揖谢过,提笔准备画草稿。
    而此时,主考团中的正五品户部郎中姚广突然提议:
    “与其送图纸,不如派人将苏润带回京师,直接入军器所,随工匠一同研制此物,岂不更好?”
    他声音落下,当即收获了几个眼刀。
    青阳知府萧正最先护犊子,贴脸开大:
    “苏润本就是小三元,如今又是乡试解元,来年定然是要参加会试的。”
    “以他的才学,不考功名,却要名不正言不顺地去军器所,成为木匠、铁匠之流?”
    “姚郎中,你就是这么对待国之贤才的吗?”
    军器所虽说是国之重地,但跟翰林院根本没有可比性。
    再说了,苏润以什么名义去军器所?
    向维紧随其后:
    “苏润的答卷,众位都看在眼里,文章做的怎么样,各位大人心里都有数。”
    “放着坦坦荡荡的科举之路不走,却要走什么歪门邪道,毁了正途?”
    “姚大人,你身为陛下钦点的清河省乡试考官,此言可对得起陛下令你为国拔擢贤才之圣意?”
    会元多从解元里出。
    以苏润的文采,只要正常发挥,会元也可争。
    一旦五元到手,早早得了太子青睐的苏润,就是板上钉钉的状元。
    放着翰林院不去,当什么九品芝麻小吏?
    别说苏润。
    就是换了其他风华正茂的举人,也没哪个能眼皮子浅到这地步的吧?
    这姚侍郎说这话……莫不是另有深意?
    向维眉心微皱。
    秦镶这个国子监祭酒,最是爱才,最是惜才,说话更是不客气,言语之中将姚广直接贬到了地下:
    “你懂什么?文章千古事,历来名仕大儒都是要流传千古的。”
    “老夫看你年纪不大,居然已经老眼昏花了吗?”
    “若不知考官之责,你便自己请辞,别在这儿耽误学生大好前程。”
    “亏你还做到了正五品郎中之职?”
    “如此见识浅薄,老夫回去倒要问问,他范兴文是怎么管户部的?届时定要在陛下面前,弹劾一本。”
    范兴文,正二品户部尚书,姚广顶头上司。
    姚广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居然给范尚书惹了麻烦。
    他赶忙找补:
    “秦祭酒,下官并无此意,只是忧心战事罢了!”
    “毕竟我户部掌财政,战事不止,我们也难啊!”
    萧正和向维对视一眼,不得不歇火了。
    但秦镶完全不买账,气得胡子都要飞出去:
    “忧心战事,也轮不到他一个才考举人的书生来牺牲。”
    “我大炎军器所里的人,全是吃闲饭的吗?”
    “图纸和小件都在,若是研制不出来东西,老夫亲去紫宸殿前,请陛下废黜军器所!”
    “若无用,养着干什么?”
    姚广扛不住秦镶这一通输出,最后只能以自己‘情急’为由,强行解释,最后闭嘴站在一旁,只是晦暗的目光不住往苏润身上扫。
    上首的宋修齐听得心情舒畅:
    要是想让苏润当官,三年前陛下就钦点了。
    不然,凭着太子抬举和这几年刻意掩下的功绩,今日苏润官职品级,也不比姚广差多少。
    见吵得差不多,他原想开口和稀泥。
    抬眼,竟发现姚广正偷看苏润,偏神色却又不似敌视,反而有种……好像猛兽捕猎失败,颇感可惜,但又跃跃欲试之感。
    不对!
    宋修齐脑子立刻警醒,瞬间联想到清河决堤,但前两河总督徐飞身后那人,迟迟没有浮上水面之事。
    他留了个心眼,面上却不动声色,让众人各归各位。
    苏润和宋修齐很快将图纸和奏折写好。
    本以为忙完就可以回去了。
    谁知道,来的时候好好的,走不了了。
    宋修齐几句话就把苏润留下了:
    “考院只能进不能出。”
    “破例一次已是不易。”
    “你就去隔壁休息两日,等阅卷结束,便可离开。”
    说着,就让人给苏润安排房间,还派了两人守在门口,又提醒道:
    “无事不要出来,更不要随便与人接触。”
    宋修齐说到后面几个字的时候,双目直视苏润,语气也稍重了些。
    苏润明白,只怕有人要对自己不利,门外的人是保护自己的。
    “学生一定待在房中!”苏润当即应下。
    宋修齐安排的屋子还不错。
    苏润往床上一躺,想了会儿事,也就睡过去了。
    另一边,宋修齐盯着姚广,倒真让他发现了些问题:
    姚广竟然有意压了几篇文章,故意给了靠后的名次。
    宋修齐皱眉:
    这姚广到底想干什么?
    谁指使他的?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306/197469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