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苏平安夫妻俩一进门,照例先给苏安福拜年。
    苏安福乐呵呵的应着。
    待两人拜完,他从怀里拿出串好的钱,示意王氏往前两步。
    “无灾无难,平平安安!”
    苏安福摸摸铁蛋的脸,把压岁钱放在襁褓中。
    年纪大了,就想享受天伦之乐。
    尤其是铁蛋这样刚刚出生的新生命。
    光是看着就让人高兴。
    王氏也惊讶地睁大了眼睛。
    柳林村不富裕。
    就算是给压岁钱,也就是一个铜板,意思意思就行了。
    她看着儿子手边的五个铜板,忙笑着道:
    “谢谢大伯!”
    铁蛋似乎受到感染,对着苏安福‘咯咯咯’的笑了起来。
    “好孩子!是个有福气的!”
    苏安福摸摸铁蛋稚嫩的小手,慈祥地催促王氏去耳房,别在这里吹风。
    王氏看了眼苏平安,抱着孩子走了。
    “平安,你膝下有子,大伯总算是放心了!”
    苏安福欣慰地感慨完。
    而后熟练地催生:
    “平安啊,要是别人,大伯也就不说什么了。”
    “但你爹就你一个儿子,开枝散叶,可就靠你了!”
    “你可得上点心啊!”
    苏兴旺不比上头两个哥哥。
    他妻子早逝,只有苏平安这一个儿子。
    而苏平安都成亲两三年了,膝下才有了个铁蛋。
    这在村子里,着实算得上人丁稀薄。
    同村跟苏平安年纪差不多的,儿子都已经能在地里刨坑了!
    苏平安知道大伯是为他好。
    只能抓着脑门尴尬地应着。
    苏润上一秒还在旁边幸灾乐祸。
    下一秒,火就冲他烧了过来:
    “润子,你也十六了,都是祭过祖的人,亲事也该考虑了!”
    “成家立业,你不成家,总归没人给你操持!”
    “都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二弟不在了,我这个大伯得看顾着点你们三兄弟!”
    “孙风兰没福气,就不提了!”
    “你这方面可有什么想法,跟大伯说说。”
    “也好让你大伯娘和大嫂帮你相看相看!”
    苏润呆若木鸡:
    开什么玩笑?
    苏润本打算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谁成想,苏安福还真有打算:
    “你大伯娘相中了邻村村长家的二女儿。”
    “等今年相看相看,若是成了,就要给远河说亲。”
    “听你大伯娘说,他们家还有个小女儿,生的好看。”
    “虽说年纪小了点,才十三,但你还得考功名,倒也无妨!”
    “真要是看中了,大伯去给你说亲,让她等你两年。”
    “你和远河好得跟亲兄弟一样,要是能娶一对姐妹回来,也是佳话……”
    苏润傻眼了。
    他转头想要求救。
    却见大哥点头附和,二哥消失不见,其余的堂哥都笑容满面。
    苏远河更是帮腔:
    “我觉得爹这个想法就很好!”
    “到时候我跟润子,又是兄弟,又是连襟!”
    “连媳妇初二回门都回的同一家,多好啊!”
    苏润:不!并不好!
    “大伯,读书科举要很多年,不必急于一时!”苏润孤立无援,只能自己硬着头皮来拦。
    “只是结亲而已,又不成亲,你自可安心科举!”苏安福不解。
    苏润正要说什么,就听苏兴旺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大哥!”
    “润子还小,又是咱苏家唯一的读书人,还是以学业为重!”
    “成亲的事我看他心里有数!”
    “等时候到了,他自会回来告诉我们的!”
    “三弟!”苏安福高兴地招呼弟弟。
    两兄弟并排坐在上首。
    苏兴旺对苏润笑笑,低声跟苏安福说着:
    “大哥,润子跟孙风兰的事情刚闹完,估计心里还没过去。”
    “再说了。”
    “有一个孙风兰,就可能有两个。”
    “润子年纪小,耳根子软,太早成亲要是又被忽悠……”
    苏安福双目当即露出忧色,面上隐带后悔之意。
    两兄弟嘀嘀咕咕说了好一会儿。
    苏润使劲儿往前凑,但什么都没听到。
    还被苏小叔照着头拍了回来。
    之后,苏安福改了主意:
    “润子还小,亲事不必再提,先考出个功名再说!”
    苏润点头如捣蒜,连声应着。
    等他再要催苏行的时候。
    却发现苏行人早就没影了。
    连张氏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被带走了。
    “行子溜得倒是快!”苏安福无奈摇头:“算了!不说了!”
    行子年轻力壮,才成亲一年,急什么?
    苏润没看到二哥的好戏,还颇为怨念:
    这什么二哥?
    有问题就先跑,留下小弟自己扛!
    招呼完一波一波拜年的村人,就到了晌午。
    一大家子几十口全被苏安福留下了。
    因着人太多,分成了两桌。
    苏安福、苏兴旺和苏家二代男丁在堂屋吃。
    苏安福媳妇周氏带着女眷和七八个孩子在耳房。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306/19745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