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开局签到刑警队 > 形意拳之“龙蹲虎坐”

形意拳之“龙蹲虎坐”

推荐阅读:贫道姓张,嚣张的张老六修仙:我靠捡修为横扫三界斩神:月神?王者女神修炼法则死遁归来,禁欲佛子为我带崽三年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逍遥四公子万圣毒仙全民:求生游戏,我有空间戒指权力之巅哎呦,谁家权臣抱着昏君亲呀

    在所有的传统武术中,形意拳是其中独树一帜的拳种,其劲法凌厉,打法硬朗,难得的是上攻很快,有一年打死人之说,其体系完整,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深得众人的喜爱。
    形意门也是能人辈出,最让人熟知的,便是有“半步崩拳打遍天下”之誉的郭云深了。
    但同样是崩拳,不是说学会了这个动作就能跟郭云深一样可以打遍天下了。
    这简单的招式后面蕴藏的了很多看不见的练法。
    形意拳练的是劲,不是动作,动作知识皮毛,所以形意拳的练法,在动作的背后,是功夫,是劲力。
    三体式的关键是“龙蹲虎坐”,三体式最重要的是要将两条腿的大筋撑起来,就像把弓弦拉开一样。
    如果将腿上的大筋比作一条弓弦的话,那么三体式就是通过膝盖这个支点把这条直的大筋拉弯,拉长,拉出韧性。
    这条大筋的起点在裆部,具体来说是在大腿根部。
    因此三体式站的时候如果大腿根部这根筋感觉拉出来了,那么这个式子就对了。
    这条大筋有了足够的弹性,腿上的动作自然就快了,也有了力量。
    三体式的功用一言蔽之就是“伸筋拔骨”。
    “龙蹲”是要命门后吸,也就是腰椎几节要拉直,因为人的整个脊椎骨自然状态下是弯曲的。
    腰椎部分是向身体里面弯曲的。龙蹲就是要让这向里弯曲变成向外弯曲。
    这样的话整个后背的脊椎就向拉开的弓弦一样有了弹性,有了向前射出劲的弹性。
    “虎坐”是要裹胯,目的也是将两条腿形成的力集中到人的中线上来,并且形成向前向上的冲击势头。
    因为虎坐主要是将身体的重心向下沉下去,这样身体,主要是两条腿由于地面力的反作用就会形成一种向上腾起的劲。
    关键是要把后腿大腿跟的大筋拉出来,通过坐来拉开。
    “猛虎坐窝藏洞中”这就是气沉丹田,虚心实腹。
    气下于海,光聚天心。海是气海,心是印堂。
    “龙蹲虎坐”有一个共同的诀窍就是尾骨内收,也就是人的脊椎骨最后一节,通常说的尾骨向身体内部卷回,这个意思一定要有,否则丹田还是端不住。
    尾骨卷,海底翻。也就是丹田抱气,从丹田功法来说就是坐丹田、养丹田,通过坐来养。
    “龙蹲虎坐”,扣膝合裆,脚后跟微微外转即可,后腿膝盖与前腿膝盖平行。
    三体式的整个过程是一束一展,束的时候是坐丹田,展的时候是射丹田。
    整个身体一片射入,射入对方的身圈之内。
    三体式的核心还是戴家心意的丹田功,外在形式变化了而已。
    跟一位隐士学真正内家拳的真实感受
    我有一位长辈,他是一个内家拳的隐士。他不喜欢聚会的热闹,也不喜欢谈论武术,更不喜欢别人给他拍照。
    但是,为了指导我,他会拍摄一些练功的视频给我看,并且每次都会再三嘱咐我:“不要把这些视频发出去,不是因为我们骄傲,而是不想惹麻烦。”
    跟这位长辈学拳,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他的每一条语音,我都会反复聆听,每一个视频,也会反复观看。
    每一次聆听和观看,我都能从中获得新的收获和领悟。
    这位长辈的口风很紧,从来不肯随意评价别人。
    记得有一次,我把某大师的视频给他看,他淡淡地说:“现在真东西没人信,也许过几年,他那样打就是对的。”
    这位大师打拳的特点比较有趣,起势的时候装模作样,动作的时候拖泥带水,落势的时候四肢颤抖,看起来非常刚猛。但是,这与实战是毫无益处的。
    这位长辈教人打拳的方式与现在市面上心意拳的表演差别很大。
    他要求先练松,再练柔,次练刚,最后复归于柔。
    这个松不是泄劲,而是要求我们把全身的重量放到脚底去,每个动作,无论动静,都应该有“站桩”的感觉。
    “松”是练习我们的“间架结构”,也可以说是“练骨”。
    刚开始练习“松”的时候,膝盖上方的肌肉会感到酸痛,甚至走路都感到困难。
    但是同时也有一种膝盖坚强有力的感觉,好像找到了脚下的根。
    继续练下去,这个酸痛会沿着大腿向上延伸,会感到大腿根部的肌肉又酸又痛,甚至抬腿、走路都感到酸痛。
    随着练习的加深,腰胯也会感到酸痛,会有一种拉了几天肚子的感觉,整个腰胯又酸又软,人感到有点虚弱。
    但是坚持下去就会得到练松阶段最大的“奖赏”。
    你会感到命门、特别是两个腰眼发热、发烫。
    你会觉得浑身有用不完的力气,就好像换了一台新的发动机一样。当然,你的某些方面的功能也会大大地增强。
    当遇到瓶颈、没法突破的时候,你要开始练“柔”了。
    “柔”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柔”就是“松加膨”。
    练不对的柔会变成“软”,要想练出柔就要有膨的意思。松能把自己练顺了,膨能把自己练圆了。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305/934331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