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沙边河电报

推荐阅读:都市无敌战神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天策战龙归来林北林楠战龙归来林北苏婉战龙归来林北苏婉_逆剑狂神林轩唐玉林轩唐玉林轩是哪部小说主角

    没想到胡新诚会这么问。
    圆音愣了一下,微微点头又摇头:
    “是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也不全是,这边跟大杂院隔绝开了,相当于独门独院,我跟宋燕淮都喜欢相对清净的居住环境,废品站这边刚好符合条件。”
    这下胡新城忍不住笑了。
    “现在的年轻人不都追求时髦,就想住筒子楼吗?”
    机械厂的那些工人就个个都以住进楼房为荣,没几个愿意分配到大杂院平房里面来。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之前为了把宋燕淮那小子挖到机械厂,胡新诚才不惜下血本,提了好几次给宋燕淮夫妻俩在筒子楼分房的事儿。
    可没想到宋燕淮当时根本不为所动。
    要不是这小子要去沙边河救自己的爷爷,只怕短时间内他还不会妥协。
    那会儿胡新诚还觉得宋燕淮难搞,搞半天原来是他没能精准拿捏住人家的喜好。
    圆音笑了笑:
    “您也看到了,我这又要种菜又想养花,没个小院真不成。”
    胡新诚点了点头:“行,我知道了。”
    圆音也不知道胡新诚说知道了是什么意思,但她并没有继续追问。
    从后院走出来后,她又和吴琳畅聊了许久,最后才依依不舍地把这对夫妻俩送出了胡同巷子。
    但让圆音没想到的是,隔天一大早,吴琳竟然又上废品站来了。
    这回陪着她来的不是胡新诚,而是俩老头。
    这两个老头圆音还都认识,一个是吴琳的父亲,另外一个,正是那位已经退休的农业局局长冯景山冯老。
    俩老头一到废品站里面,就眼冒绿光,迫不及待地四下张望搜寻着什么。
    吴琳也没理这俩糟老头子,一进屋就先笑着将昨天买花的钱递给圆音,这才指了指身后那俩人,简单介绍了一下两人的身份。
    “那两株极品兰太漂亮了,昨天我带回去之后,我爸还有冯叔第一时间跑去我家赏花,看完之后俩老头都想把我那花给抢走,要不是我说你这儿还有,俩老头估计能当场打起来。”
    说着,吴琳就有些不好意思,
    “那个,没征得你的同意就把人给带来了,你不介意吧?”
    圆音立马笑着摇头。
    怎么可能介意?她种花就是为了变现,眼下开花店肯定不现实,只能搞私下交易这种模式,但不认识的人,她还真不敢这么干,就怕一个不小心翻车让人举报投机倒把。
    但吴琳带来的这俩老头上辈子就是她的老主顾,人品方面肯定没问题,而且俩人还都是不差钱的主儿,真遇到心仪的花,砸钱速度甚至比吴琳还要夸张,圆音巴不得吴琳带他们来呢。
    关键是这俩老头身后,还有一个数量庞大的花卉鉴赏圈子,这个圈子里的花友,未来都有可能成为圆音的优质客户。
    和圆音所预料的一样,一进到后院,看到她那园子里的精品花卉,这俩老头反应比昨天的吴琳还要激动和兴奋。
    先是仔细盯着每一株花看了又看,然后俩人就开始为了这些花的归属权吵了起来,争得那叫一个面红耳赤,最后是靠猜拳来决定输赢,让赢的人先选。
    吴老爷子运气不好,没能赢得过冯景山,气得面色铁青,只能眼睁睁看着冯景山把几株最好的变异兰给抢走了。
    好在冯景山还算有点良心,没把其中的极品变异兰全部一网打尽,让吴老爷子空手回去。
    最后圆音养在后院的那些花,三分之二都让这俩老头挑走了。
    两老头掏钱的时候果然非常痛快,在把这些花买下来后,还一个劲儿叮嘱圆音,让她以后要是再养出这么高级的花卉后,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他们,千万不能卖给别人了。
    圆音当然满口答应,毕竟像这两位这么豪爽还不多事的买家可不多见,目前她的交际圈子里,再找不到第三个。
    等到这三人走了之后,看着空了大半的小后园子,再看看她面前堆的那一堆大团结,圆音一时间也觉得有些不真实。
    宋燕淮去沙边河之前,应该是靠维修机械设备挣到了路费钱,并未再找圆音开口要钱,但圆音怕他手里面钱不够,偷偷给他口袋里又塞了一百块。
    再扣掉她之前买杨鸡毛手里那批菌菇的钱,还有这回收集火花的钱,她手里面的存款其实已经花得连一百块都不到了。
    结果没想到这才过了没几天,就又让她赚了一大笔,小金库瞬间又充盈了。
    这回一共卖掉了十二棵花卉,其中的四株名贵变异兰卖了近两千块,至于剩下的那些,几乎是圆音半卖半送出去的,最后到手的钱差不多有三千块。
    把这些钱都统统收进了空间里,圆音只觉得亢奋又充实,立马就又开始盘算再进蟠龙山的事儿了。
    进一趟山就能挣这么多钱,傻子才不干呢,她还得再去寻一批好苗子回来,在搬出废品站之前,再培育出一茬优质花卉,争取卖个好价钱。
    毕竟等搬出这个废品站之后,也不知道还有没有这样的小院子可以随便她耕种,所以她必须得争分夺秒,把握住最后的机会。
    送走吴琳三人的当天下午,伴随着自行车铃铛声,一个穿着绿色制服的邮递员出现在了她家院门口:
    “是圆音同志吗?”
    圆音赶紧点头,已经猜到这邮递员是来干啥的了,赶紧把身上的粮油本掏出来给对方看,以证明自己的身份。
    果然,下一秒这邮递员就从身侧的挎包里掏出了一张纸:
    “有你的电报!签收一下!”
    在邮局的收执单上签完名字,对方这才把那封电报递给她。
    六十年代通讯落后,远距离联络,最快的方式就是发电报,一般几个小时就能收到。
    不过电报收费比较贵,按字算钱,普通电报每个字三分钱,加急电报每个字六分钱,所以这种联络方式比较奢侈,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打电报,且一般都会对内容进行推敲斟酌,尽可能地把内容做到简明扼要,把意思表达清楚了就行。
    就像眼下,宋燕淮给她发来的这封电报,就十分简略,只有寥寥四个字。
    药达爷醒
    看到这封来自沙边河的电报,圆音一直悬着的心终于平安落了地。
    距离宋燕淮离开京城已经四五天了,总算有好消息传来了。
    好在宋燕淮赶到沙边河的时间还算及时,宋爷爷还没到最后弥留的时刻,有黄老驴配的药丸,希望能帮助老爷子顺利熬过这道难关。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293/19686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