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闹翻天了

推荐阅读:魅力点满,继承游戏资产诸天:无数的我,加入聊天群无始皇手谕,不得出银河边关牧者密续快穿世界吃瓜第一线归义非唐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仙岛养鸡:家族靠卖鸡蛋崛起1977:开局相亲女儿国王帝国崛起:西班牙

    “嘿,小子!
    你知道你如今在国会和总统这里闹出了多大的麻烦吗?”
    终于甩开记者的徐谨言,刚回到了家里。
    就接到了那位参议员先生打来的电话。
    “先生,这件事虽然是因我而起。
    可我本人也是无辜的,总不会要埋怨到我的头上吧?”
    徐谨言听着话筒里传来那明显充满了揶揄的语气后。
    有些无奈的抱怨了一句。
    “哈哈哈哈哈。
    不说这个了,现在不少人都觉得你是总统自由勋章最有力的提名者。
    只是同样也有不少人持有反对意见。
    最大的理由,就是你没有美利坚的户口,不是美利坚的公民。
    怎么样,要不要考虑一下换国籍的事情?
    如果你换了国籍,我敢保证7月4号的授勋典礼上,百分之百会出现你的名字。
    而且去年米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小说奖花落别家的事情,也不会再度发生了。
    如何,这个提议?”
    不过很快,参议员先生哈哈大笑了之后。
    也提起了关于国籍的问题。
    “抱歉,先生。
    如果我想换国籍的话,去年去白宫的时候就已经答应卡特了。
    而不是到现在。”
    又一次听到这个提议从参议院口中提起。
    徐谨言无奈的摇摇头,美利坚打算吸纳自己的险恶用心,始终没有消散啊!
    “我可是听说你现在连绿卡都没有。
    只有一张留学签证,这对你、对米国都是一件非常不利的因素。
    我认为你需要慎重考虑这个提议。”
    没想到,参议员先生却提到了徐谨言目前最大的弱点。
    “我不在乎这一点。
    如果有人拿签证和没有绿卡说事的话。
    我完全可以放弃在美利坚所有的一切,明天就坐飞机回到华夏。
    这对我来说其实不会造成致命的损失,但对别人嘛。。。就不好说了。”
    徐谨言瞬间感觉到了头疼。
    可硬话该说还是得说。
    因为他很清楚,参议员先生不过是拿着这个话题来拿捏自己一下,看看自己的反应罢了。
    别的不说,若是因为有人拿这件事情朝着徐谨言发难。
    站出来维护他的人,绝对不在少数!
    具体是谁大家都知道,我就不水字数了。
    “好吧好吧,你和我所知道的华夏人有着一样硬的骨头。
    不过我还是要恭喜你,如果没有意外的话,今年7月4号,我们很有可能会见上一面。”
    很快,参议员先生表示投降。
    同时还隐晦的透露出一个消息。
    “真的?
    据我所知,总统自由勋章还没有授予外国人的先例吧?”
    徐谨言自然不傻,当即就明白了参议院先生的意思。
    “只能说你太受美利坚人民的喜爱了。
    如果卡特不把你添加进名单的话,高兴的人会有很多。
    我想卡特不会干这种傻事的。
    更何况,我听说你和卡特的关系还挺不错。
    只是为什么他没有第一轮就把你的名字加进名单里,我就不太清楚了。”
    参议员先生马上给出了解释。
    “可能是因为我特殊的身份吧?!”
    徐谨言很快就为卡特找到了理由。
    “也许你是对的。
    我已经有些开始期待独立日了,到时候别忘了为我准备一套你的签名书。
    我得珍藏起来。”
    最后,参议员先生还提出了一个要求。
    “没问题,到时候我会带去很多份。
    想来会有很多人想要得到这份礼物。
    除此之外,我也会为你准备一份小惊喜。”
    对于这个一点都提不上过分的要求,徐谨言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
    更何况,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参议员先生,可是帮了他不少忙的。
    随着电话被挂断,时间依旧坚定不移地向前走着。
    过了两天后,媒体终于有人反应了过来,纽约时报提出了徐谨言并没有加入美利坚国籍的事实。
    同时也列举出了,总统自由勋章也没有授予外国人的案例。
    这件本该逐渐平息的热论,居然再度热闹了起来。
    “着名文学大师徐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了美利坚社会,他所塑造的人物和讲述的故事,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当幸福来敲门中展现出的坚韧与希望,激励着无数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肖申克的救赎里对自由的执着追求,让人们重新审视人性与体制。
    他的作品超越了国界,给米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文化价值,不应因国籍问题而被排除在总统自由勋章的候选名单之外。”
    《华盛顿邮报》在社论中指出
    ......
    “文学是无国界的艺术,徐的创作无疑为米国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
    从辛德勒的名单对历史沉重的反思,到阿甘正传中那看似平凡却又充满奇迹的人生,他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让米国民众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也让米国的文化更加多元和包容。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267/19556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