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文豪1978 > 第573章 村上春树

第573章 村上春树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村上春树
    转眼四月过半,头几天陶玉书心情不太好。
    原因是美国林氏那边出品的《终极标靶》拍完了,但在提交mPaa评级时,这部影片被评为nc-17级。
    mPaa即美国美国电影协会,这个组织制定了美国如今的电影分级制度。
    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按受众范围分为g级丶Pg级丶Pg-13级丶R级丶nc-17
    级5个等级。
    nc-17级意味看17岁及以下观众不得观看,也就是人们经常会听到的限制级电影。
    《终极标靶》是犯罪动作片,动作场面火爆,跟g级丶Pg级丶Pg-13级肯定不沾边儿,但陶玉书觉得nc-17这个评级也看实令陶玉书有些恼火,这一下子至少少了上千万的潜在观众。
    这部电影美国林氏投资了1800万美元,以港元计算打到了1.4亿,陶玉书自然看重,已经计划好了要在春季档后半程上映。
    美国电影市场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档期,分别是冬季档期丶春季档期丶夏季档期丶秋季档期和岁末假日档期。
    其中夏季和岁末假日档期最为火热,从来都是好莱坞六大的必争之地,
    各家的大投资丶大制作都会在这两个档期集中亮相,竞争惨烈。
    《终极标靶》属于中小成本的动作片,没那个实力竞争热门档期,春季档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历年的票房占比中,略高于秋冬两个档期。
    被分级的事这麽一搞,陶玉书很怕《终极标靶》赶不上春季档,到时候又不能进夏季档当炮灰,只能多等几个月,无形中增加了美国林氏的资金压力。
    因而她安排吴宇森赶紧重新对影片进行剪辑,争取尽快通过审核。
    好在吴宇森习惯了香江电影业的快节奏,熬了几个大夜,再次剪好片子送审,顺利将影片评级调整为R级,电影也正式确定将在5月2日上映。
    这天晚上,陶玉书回到家里,看起来心情愉悦,林朝阳问她有什麽好事,她便把这件事讲了一下。
    这部电影就是正常的犯罪动作片,票房恐怕不会太理想,你别高兴的太早。」林朝阳告诫道。
    「我知道,可这毕竟是林氏在北美市场的成为玉郎机构的股东,他们一家对玉郎机构的控制力也会增强,一举两得。
    「我就怕她太跳脱。」
    林朝阳笑了起来,「你啊,别想着什麽事都尽在掌握。你看玉墨整天嘻嘻哈哈的,游戏公司不一样经营的有声有色?」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这也是事实,陶玉书道:「你不也给她出了不少主意嘛。」
    「那倒是。这个家啊,我劳苦功高。」
    「说你胖,你就喘。」陶玉书嗔怪道。
    过了几天,林朝阳夫妻俩出发飞往美国前,河出书房的北村美裕联系到林朝阳,说是《舌尖上的中国》日文版已经翻译完成,要来给林朝阳送样书。
    送个样书还要编辑飞越几千公里,这个待遇看实高了点,但林朝阳大概能理解河出书房此举的用意。
    二战后,日本成了美国事实上的殖民地,崇美情绪是国家性的。
    《舌尖上的中国》早在《纽约客》连载发表时,就已经引起了强烈反响,在美国出版之后受到的欢迎更甚,这自然让河出书房更加重视。
    去年八九月份,他们便积极联系林朝阳打算引进这部作品,当时林朝阳给河出书房的稿件是英文版的。
    河出书房拿到稿件之后也很重视,花了大半年才完成了翻译工作。
    林朝阳跟出版社丶编辑打了十几年交道,很理解他们的这种行为,没事联络联络感情,方便以后更好的组稿嘛,
    两天后的下午,林朝阳来到启德机场,北村美裕下午3点的航班到香江在通道口等了快20分钟,林朝阳便见着北村美裕从通道出来,身后还跟着个个头不高的中年男人。
    北村美裕地春地自后的男人亦步亦趋。
    「林桑,辛苦您了!」
    还没走到跟前,隔着几步远,北村美裕便主动鞠躬问好,态度殷勤而谦卑。
    「北村女士,好久不见了!
    林朝阳笑呵呵的冲着她打了个招呼,然后眼神落在了北村美裕身后的男人身上。
    「啊,忘了给您介绍。这位是村上老师,是我们日本国内很有名气的作家,也是负责《舌尖上的中国》的翻译家。」
    「林桑,久闻您的大名!」
    男人在北村美裕介绍后向林朝阳鞠躬问好。
    林朝阳本来就看男人眼熟,经北村美裕这麽一介绍,他更加确信了,问道:「是村上春树先生吗?」
    村上春树抬起头,面色微微惊讶,「是,正是在下。」
    北村美裕笑着说道:「没想到林桑也知道村上老师。」
    「北村女士说笑了。村上先生如今名满日本文坛,声国际,我又怎麽会不知道呢。」
    听看林朝阳的赞誉,村上春树有些受宠若惊,又鞠了一躬表示感谢。
    「我们还是上车聊吧。」
    林朝阳提议,北村美裕和村上春树从善如流,
    车子开进启德隧道,林朝阳和北村美裕丶村上春树一路闲聊,他很好奇村上春树这麽大名气的作家是怎麽会成为《舌尖上的中国》的译者的。
    后世在国内,村上春树拥众多,他的诸多作品也成为了许多文青的必读书目,名气大的离谱,几乎直追某些过世多年的文豪。
    在国际文坛的知名度也非常高,多年以来一直被视为诺贝尔奖的有力竞争者,可惜却年年陪跑,到最后已经成了热梗,每年诺奖前后便会被拉出来讨论一番。
    而现在的村上春树,如林朝阳所说,在日本国内已经是大名鼎鼎的作家了。
    不过他的作品这两年才刚刚走向国际,在国际文坛的名气还远不如现在的林朝阳大。
    村上春树在七十年代末开始写作,初入文坛便获得了群像新人奖,
    芥川奖等奖项,之后几年陆续创作了多部作品,在日本国内名气越来越大。
    直到1987年,村上春树的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出版,当年销量达到了150万册,一举打破日本文坛多年的沉寂,创造出了「村上春树现象」。
    《挪威的森林》的火爆,也让他成为了日本文坛80年代的领军人物。
    像这样的作家,跑来给《舌尖上的中国》当翻译,看实令人感到好奇。
    「村上老师少年时就开始接触欧美,步入文坛以后除了创作小说,
    还将一部分精力放在了翻译英美上。
    您可能不知道,他以前可是一边经营着酒吧,一边写小说,一边翻译英文作品,菲茨杰拉德的一些作品都是由他翻译的—.」
    北村美裕说起了村上春树会翻译《舌尖上的中国》的原因。
    村上春树在未成名之前,就从事欧美作品的翻译工作,成名后仍没有放弃这项工作,因而村上春树的创作风格深受欧美的影响。
    这也是后世他的作品会在欧美国家受到欢迎的原因之一。
    在1983年之后,村上春树在日本文坛已经小有名气,便开始了多年的边创作丶边旅行的海外旅居生涯。
    美国丶英国丶义大利丶希腊丶土耳其·—
    一直到91年,他成为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客座研究员,才在美国定居下来。
    村上春树有看杂志的习惯,各色杂志都不会放过,也因此让他发现了在《纽约客》上连载《舌尖上的中国》。
    《舌尖上的中国》的文章风格独特,以饮食入手,谈地理丶谈历史丶谈风俗丶谈人情,无所不包,海纳百川,对于许多知识分子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
    村上春树也不例外,他深刻的为那些文章中所包含的丰富元素而吸引和着迷。
    尤其是他本人从小对日本国内的中华料理过敏,看」《舌尖上的中国》这一类文章,反而更促生了内心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兴趣。
    所以他在听说了河出书房正在为《舌尖上的中国》寻找译者的时候,便主动毛遂自荐。
    他一个名满日本的作家主动要来翻译,河出书房自然求之不得,这是多好的宣传话题啊!
    「.-村上老师在欧美的翻译上造诣深厚,而且对您的作品甚为喜爱,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这次来跟您见面,也是村上老师主动提出来的—」
    北村美裕的情况介绍说到一半,车子已经到了半岛酒店楼下。
    林朝阳将两人安顿好,让他们休息了半个小时,到傍晚又要在酒店餐厅请两人吃饭。
    「村上先生吃不惯中国菜是吧?」林朝阳问。
    「是的。」
    村上春树没想到林朝阳竟然知道他的饮食习惯,有些意外的应了一声,
    又生怕林朝阳误会,解释道:
    我并非是对中国饮食有偏见。只是从小有些偏食,长大后经过努力很多东西都能吃了,唯独中华料理还是不成——」
    说到这里,村上春树鞠了一躬,「实在抱!」
    林朝阳毫不在意的笑了笑,「村上先生不必在意,饮食由人,吾之蜜糖,彼之础霜,不能强求。正好,楼上的Feli餐厅是法餐,村上先生可以尝尝。」
    后世中文网际网路一直有个流传甚广的传言,说「村上春树因为父亲是侵华日军,所以拒绝生育,并且发誓一辈子不吃中国菜」,并且为村上春树的读者们所推崇。
    这种说法纯属子虚乌有,是典型的「意林体」,却有许多人信以为真。
    村上春树确实跟父亲关系不好,确实无子,确实不吃中餐,确实反战但以上几者没有因果关系。
    实际上这股传言的源头,主要是来自于村上春树作品英文版最重要的译者丶美国学者杰·鲁宾。
    他曾在其评论专着《倾听村上春树一一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里这样写「他(村上春树)之所以很不喜欢中国菜,应该跟他对日本在中国犯下的暴行特别难以释怀有关,不过在交谈中他强调对他而言唯一的问题出在调味料上。」
    就这麽一句话,被国内网媒拿来断章取义,只拿前半句说事,并加以推波助澜。
    为了吸引眼球,愚弄民众,毫无底限,下贱!
    用餐间隙,村上春树再次提起了在车上时北村美裕没说完的话。
    「林桑的作品我读了不少,最喜欢的还是《舌尖上的中国》,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不能吃这些食物的原因,反而更有一种贪婪。
    文字给人的无限遐想,有时候比实物本身更加强烈。」
    林朝阳轻轻点头,1「说的不错。」
    「我这次来,除了是因为神交已久,想见见林桑,还有一个目的。」
    闻言,林朝阳不由得好奇起来。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266/206568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