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熹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文豪1978 > 第547章 作家的神圣职责

第547章 作家的神圣职责

推荐阅读:六零年代:一个人生活美滋滋红星双穿:我在陕北卖物资那一晚我才知道他禁欲下疯狂你不努力我怎么统一忍界斯莱特林的养蛇人风流杀手伤心暂停,姐要干翻娱乐圈第41周生存报告斩神:吾乃华夏始祖蚩尤俄罗斯风云录

    作家的神圣职责
    就好比后世娱乐圈有走流量路线的小鲜肉和走实力路线的老戏骨之分一样,《纽约时报》畅销榜上也是如此。
    在《纽约时报》畅销榜上,每年都有一些畅销书空降榜首或前排,在前排待上几周或者十几周,然后便会消失不见。
    偶尔有长期霸占榜单的存在,无一不是红极一时的超级畅销书。
    这一类书就属于畅销榜上的小鲜肉。
    上榜几周丶十几周,销量却极为可观,往往可以轻松卖出几十万册丶上百万册。
    《梵谷之死》走的路线却完全不一样。
    它的上榜依靠的既不是出版社的宣传力量,也不是作家的知名度,完全是口碑的力量。
    本身又是纯作品,这就导致了它即便上了畅销榜,但因为当周销量无法跟前排作品相比,
    所以位置也并不靠前。
    偏偏又掉不下去,熬走了一批又一批在畅销榜上叱咤风云的当红作品。
    「即便不在畅销榜上了,也不需要太担心。
    像《楚门的世界》《梵谷之死》这样的作品是拥有历久弥新的魅力的,以后依旧会不断有读者选择它们。
    而不是像那些畅销榜上的快餐一样,下了榜之后就查无此书。』
    芦安·瓦尔特乐观的说道。
    他的话并不是盲目乐观,而是来自于自身经验。
    一路上主要是芦安·瓦尔特在说话,戴维斯·昂迪亚诺偶尔也会插上两句话,气氛十分和谐。
    车子行驶了近一个小时,才抵达位于诺曼市的俄克拉荷马大学。
    诺曼说是市,但其实规模并不大,城市人口仅有不到一万人,就像其他很多美国中西部城市一样。
    建设在其中的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学生人口反而更多,足有近两万人。
    这座创办于1890年的大学,以石油工程专业见长,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设立石油地质专业的高等院校。
    在神经外科学丶天气预测丶地震学等领域也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但若说综合排名在在全美并不算靠前。
    跟林朝阳印象中的美国大学差不多,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占地面积很大,学校建筑以红色为主,
    有些乔治亚建筑的风格。
    红砖红瓦丶陡峭的屋顶和复杂的细节装饰,给人一种庄重而优雅的感觉,看起来颇富人文气息三人下车后走进校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中央的宽阔草坪广场,巨大的草坪广场被纵横交错的道路有规则的分割开,呈六边形,通往学校主楼的两条主道宽阔而笔直。
    此时正是课间,路上尽是些朝气蓬勃的大学生们,不时有人骑着自行车呼啸而过。
    戴维斯·昂迪亚诺一路给林朝阳介绍着学校的情况,步行近二十分钟,来到一栋二层的红色别墅前。
    据戴维斯·昂迪亚诺介绍,这栋别墅是早年住的是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终身教授霍华德·伊顿教授。
    后来闲置了下来,成了学校的接待场所,也是林朝阳在俄克拉荷马大学领奖这两天的住所。
    戴维斯·昂迪亚交代了一应衣丶住丶行等诸多问题后,林朝阳在别墅坊间内休息了两个小时。
    到傍晚,戴维斯·昂迪亚诺又来到别墅,俄克拉荷马大学校长保罗·谢尔珀为林朝阳准备欢迎晚宴,晚宴地点放在了保罗·谢尔珀位于诺曼市的家中,距离学校有三公里的路程。
    参加今天这场晚宴的除了保罗·谢尔珀,还有学校董事会主席南茜·戴维斯,学校出版社总编卡尔文·波尔克以及纽斯塔特国际奖这一届的评委会成员们,场面隆重。
    俄克拉荷马大学地处西部,在美国高校界排名也不高,纽斯塔特国际奖算是学校为数不多能拿得出手的具有全美影响力的活动,因此每一届举办都是极尽努力,这一届也不例外。
    依次与众人礼貌打过招呼,林朝阳与人群中一位黄皮肤的老者握住了手,脸上露出亲切的笑容。
    「萧老,好久没见了!」
    「确实好久没见了。」萧乾笑着回应道。
    萧乾是这一届纽斯塔特国家奖的评委,也是他提名了林朝阳。
    他乡遇故知,两人热情的聊了几句后,跟着众人一起落座。
    晚宴就是普通的家庭风味,味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和仪式感。
    身为新一届纽斯塔特国际奖的获奖者,林朝阳感受到了俄克拉荷马大学对他的重视。
    翌日上午,校园内的学生们已经活跃起来,林朝阳收拾整齐,先到校园餐厅吃了个早饭,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才来到学校图书馆前。
    俄克拉荷马大学内各学院的教学楼多是三四层高,占地也不算大,图书馆也不例外。
    跟国内颁奖布置的隆重会场不同,纽斯塔特国际奖的颁奖地点放在了学校图书馆,这里看起来也跟往常没什麽区别。
    「嗨!林,昨晚睡的怎麽样?」林朝阳在图书馆前遇到了戴维斯·昂迪亚诺,他一见林朝阳就笑容满面的打了个招呼。
    「哈喽,戴维斯。睡的非常不错。」
    两人闲聊了两句,戴维斯·昂迪亚诺看了一眼手表,「时间差不多了,大家都到了,我们也进去吧。」
    「好。」
    两人走进图书馆。
    林朝阳站在馆外时觉得图书馆跟平时一样,但当他在戴维斯·昂迪亚诺的带领下走进图书馆后,才发现里面的布置别有洞天。
    颁奖的具体地点在图书馆的社区活动室,而从图书馆到社区活动室的一路上,每隔一段距离,
    墙上就会出现一幅海报。
    另外靠着墙边还立着一些展示架,每个展示架上都摆着一部书。
    这些海报和展示架高低错落丶间隔布置,布满了整条道路的两侧,
    书架上的书都是林朝阳的出版作品,不仅有在美国出版的,还有在世界其他国家出版的版本,
    中文丶英文丶日文丶法文———
    林朝阳一时竟有些恍惚,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他竟然写了这麽多部小说。
    墙上的海报则都是放大的书封,这里的每一张海报都是经由俄克拉荷马大学艺术学院学生的复刻,可能这些学生的技艺无法与名家相比,却让人感受到一种格外蓬勃的生命力。
    如此布置,虽不盛大,但充满了仪式感,
    一时间,令向来处事淡然的林朝阳都有些心潮澎湃。
    戴维斯·昂迪亚诺解释说这些书和海报都是奖项组委会委托学校和社团搜集布置的。
    这些布置除了是为了颁奖准备的仪式,也是林朝阳的作品展,未来一周时间里这里都会是如此,以供俄克拉荷马大学学生们以及校外人士参观丶阅览。
    两人一路边说着边往社区活动室走去,社区活动室说是活动室,但规模基本上就是个小礼堂,
    看起来至少有个四五百平。
    活动室的装潢非常具有古典特色,对面有一扇高大的拱形窗户,天花板上有复杂的木质横梁结构,两侧的墙壁上挂有灯具,散发出柔和的亮光。
    里面放着少量书架和大量座椅,此时已经有上百位学生坐在其中,透着一股古典丶优雅的氛围。
    学生们坐席由门口向内布置,延伸二十多米到尽头是的高大窗户下的空旷场地。
    ●тt kдn●c o
    这会儿学校的一些主要领导和评委会成员们或坐或站的聚集在那里。
    林朝阳和戴维斯·昂迪亚诺走到活动室门口时,引起了一些学生的注意。
    这些学生大多是学校社团的成员,还有一些是主动报名参加颁奖仪式的普通爱好者。
    从去年评奖结果出炉之后,学生们就知道这一届纽斯塔特国际奖的得主是一位中国人。
    见到站在戴维斯·昂迪亚诺身旁的林朝阳,不少学生把眼神放到了他身上,露出好奇之色,不时交头接耳。
    正在这时,偌大的社区活动室内突然响起了孤零零的掌声。
    学生们循声望去,原来是本来站在另一侧空处正与人说话的校长保罗·谢尔珀,注意到了门口的来人,率先鼓起了掌声。
    听到这声掌声,所有人都明白,门口站着的一定就是今天的正主,新一届纽斯塔特国际奖的获得者林朝阳。
    掌声从孤零零到稀疏,再到热烈,不过短短几秒钟的时间。
    林朝阳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戴维斯·昂迪亚诺,对方给了他一个鼓励的眼神,林朝阳笑了笑,整理了一下西装的下摆,迈步向前。
    活动室内两侧座位的布置在中间形成了一条道路,林朝阳就这样在众人的掌声和注目中走到了房间尽头。
    转过身来,他冲保罗·谢尔珀等一众人礼貌致意,又转身看向学生们。
    「先生们丶女士们,让我们隆重欢迎来自中国的林先生!」保罗·谢尔珀朗声介绍道。
    林朝阳微微躬身,朝学生们致意,掌声一下子热烈了起来。
    现在的美国没什麽热潮,纯爱好者更属于小众,但今天来的人大多都是爱好者,
    其中有不少人还是林朝阳的忠实读者,今天专程过来的。
    对于这些纯粹的爱好者来说,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见到几次自己喜欢的作家,尤其林朝阳还是一位外国作家。
    在热烈的掌声中,一些忠实读者的面色激动,他们终于见到了林朝阳这位外国作家的庐山真面目。
    见面礼后,林朝阳落座在第一排坐席。
    纽斯塔特国际奖的获奖结果早在去年就公布了,今天的颁奖仪式没有悬念,流程也不复杂。
    保罗·谢尔珀作为校长首先站在演讲席前致辞,总结一下就是夸耀了一番俄克拉荷马大学和纽斯塔特国家奖的历史和影响力。
    待他离开演讲席,萧乾走了到了台前。
    他是本届纽斯塔特国际奖的评委之一,也是林朝阳的提名人,按照颁奖程序,接下来将由他来宣布他的提名理由。
    「尊敬的保罗·谢尔珀校长,尊敬的理察·霍华德主席以及诸位评委会同仁:
    本人很荣幸受邀担任本届纽斯塔特国际奖评委会成员,并在此向评委会及大众读者宣读本人的提名人选及理由。
    来自中国的作家林朝阳先生,笔名许灵均,他是当今中国和亚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他拥有无与伦比的天赋,在创作上穷尽完美的追求更令人敬佩。
    出道至今,他连续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长篇小说,在亚洲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在世界各国出版后也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
    其中,被引进美国出版的《楚门的世界》《梵谷之死》等作品也受到了美国界和爱好者群体的一致好评,曾连续数十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
    1982年,林朝阳先生凭藉作品《棋圣》获得中国界最高奖项茅盾奖的肯定,之后多次获得全国性奖项的嘉奖。
    林朝阳先生还凭藉作品《楚门的世界》荣获法国勒诺多奖,是勒诺多奖历史上第一位获奖的中国作家。
    除了上所取得的成就,林朝阳先生的诸多作品还被改编成为电影。
    如《楚门的世界》《寄生虫》《小鞋子》等作品的改编均获得了国际性电影奖项,为林朝阳先生赢得了国际性的声誉。
    综上,本人今特提名林朝阳先生参加本届纽斯塔特国际奖的评奖活动,请评委会酌情予以评价。
    提名人:萧乾。」
    萧乾年岁已高,讲起话来中气略显不足,但却卯足了气力,神色认真,甚至带了些虔诚的味道。
    对他而言,能提名一位中国作家并顺利获得荣誉,同样也是一件值得欣慰和骄傲的事。
    提名理由宣布完毕,台下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他们的理由既是给萧乾的,也是给林朝阳的。
    萧乾为林朝阳列出的提名理由很充分,有不少闪光点,比如法国勒诺多奖丶比如他作品的畅销。
    但其中更令大家感兴趣的是林朝阳的作品改编,在场的人中即便没看过萧乾提到的那几部改编电影,也听说过。
    因为这几部电影都曾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大放异彩,都是西方媒体话语权下的优秀电影。
    人们通常对电影的原着并不关注,在场不少人也是今天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些优秀电影竟然都是由林朝阳的作品改编而来。
    由此,他们也更添了几分对林朝阳发自内心的推崇与追捧。
    接着萧乾走上台的是本届纽斯塔特国际奖的评委会主席美国诗人理察·霍华德,提名理由宣布完了,接下来要宣读的当然是评委会给出的当选理由。
    「正如萧乾先生所说,林朝阳先生是卓越的小说家。
    他的早期作品以批判现实为主,是中国当代主要流派『伤痕」丶『反思」丶『寻根」的重要发起人,但他同时也与任何潮流或标签都保持着谨慎的距离。
    他以柔软丶敏感的内心感受世界,以敏锐丶明亮的眼睛观察世界,他从不盲从创作的流行,也不顺从世俗的眼光。
    用勤恳的创作态度和超人一等的天赋在短短十馀年之间创作出了多部为世界各国读者所称道的杰出作品。
    他在作品中所展现的价值观:用文字书写时代丶热爱生命与自由丶敬畏历史与自然,都是值得我们所推崇的榜样。
    如果伟大小说的功能之一是教会我们如何生活,那麽林朝阳先生坚定的履行了这一神圣的职责纽斯塔特国际奖评委会全体成员。」
    理察·霍华德代表评委会发表的当选理由给予了林朝阳极高的评价,当他宣读完这份理由之后,现场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令人心中不由得生出激动之情。
    这时理察·霍华德朝林朝阳伸出手示意,林朝阳从容起身,来到演讲席前。
    「接下来请南茜·戴维斯女士为林朝阳先生颁奖!」
    林朝阳从俄克拉荷马大学董事会主席南茜·戴维斯的手中结果了纽斯塔特国际奖的奖金支票丶银质羽毛以及奖状。
    现场掌声持久而热烈,真挚又有力,所有人都为林朝阳的获奖发出了最真诚的祝福。
    「谢谢!非常感谢!」
    林朝阳将手中的东西暂时放下,开始了他的感言环节,活动室内立刻变得安静了下来。
    「很荣幸能获得纽斯塔特国际奖的肯定,这是我获得的第二个国际性奖项,对于以中文写作的我来说,这样的肯定很难得。
    我一直认为,所谓作家无非是一个人自己在说话丶写作,我们对这个世界很重要,可能也没那麽重要。听则有,不听则无。
    作家同读者的关系也是如此,我们不必见面,不必交往,只以文字交流,那是一种灵魂之间的交流,撼人心神,难以名状———.」
    林朝阳的获奖感言不长,也没讲什麽大道理,或者是高深的言论,讲的就是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平淡丶朴实中却透露着令人感动的诚恳。
    在场的听众沉浸于他所描述的作家与读者之间的美好关系丶读者与作品的心灵契合,心生温暖,直到发言结束仍感到意犹未尽,
    「谢谢大家!」
    纽斯塔特国际奖的颁奖结束了,持续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尽管中间没有什麽隆重的仪式,
    但所有参与其中的人都感觉到了带给人的升华。
    颁奖结束后是合影环节,林朝阳先是和俄克拉荷马大学的几位校领导合影,然后又与评委会成员们合了影。
    合影的背景就在活动室的墙壁前,略显简陋,但大家都很开心。
    今天颁奖现场来了几家记者,有些是应俄克拉荷马大学邀请而来,有些是受兰登书屋邀请而来。
    本来合影后应该是媒体采访时间,但在场的读者和学生中有不少人手里挥舞着书,纷纷要求能够跟林朝阳索要签名。
    「林!林!」
    听着学生和读者们的呼喊,林朝阳走到了他们中间,人群顿时爆发出了更高声的欢呼。
    评委会成员们见此情景都很惊讶,没想到林朝阳在美国读者当中竟然有如此号召力。
    「今天林可是你们俄克拉荷马大学最大的明星了!」芦安·瓦尔特调侃戴维斯·昂迪亚诺道。
    戴维斯·昂迪亚诺充满感叹的说道:「这是我参与的第四届评奖了,还是第一次看到这麽受欢迎的作家!」
    众人讶异于林朝阳所受到的欢迎,身在其中的萧乾感受更深。
    他活了大半辈子,还没听过有哪个中国作家,竟然能够在异国他乡收获如此多读者的喜爱。
    就冲着这些美国读者的欢迎与喜爱,林朝阳也配得上纽斯塔特奖了,并且是绰绰有馀,萧乾与有荣焉的想道。
    林朝阳的亲切与读者们的热情相呼应,让颁奖后的俄克拉荷马大学图书馆变得热闹非凡,这样的场面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最后以林朝阳与一众读者们来了张大合影而结束。
    之后,林朝阳终于有时间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
    今天现场来了五家媒体,包括了本州的《俄克拉荷马人报》《塔尔萨世界报》丶美国知名文艺杂志《纽约客》《北美评论》和来自纽约的《纽约时报》。
    其中《俄克拉荷马人报》《塔尔萨世界报》都是综合性日报,来参加颁奖只是例行性的报导。
    另外三家媒体的份量更重,对颁奖结果和林朝阳这位获奖作家的关注度也更高。
    等待的间隙,几家媒体的记者意外于林朝阳在读者群体的受欢迎。
    这也更加重了《纽约时报》等三家媒体对林朝阳这位纽斯塔特国际奖历史上第一位中国获奖作家的兴趣,纷纷调整采访策略,打算更深入的访问一番。
    连着好几家的采访耗费了大半天时间,这天林朝阳回到别墅房间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
    歇了一晚,仍旧是在同一地点,俄克拉荷马大学今天为林朝阳专门举办了一场演讲活动,现场来的学生也比昨天更多,坐满了活动室,连过道上都是人。
    昨天来的都算是忠实读者,而今天来的这些人里有不少都是凑热闹的,很多学生是听说林朝阳是《楚门的世界》《寄生虫》这些电影的原着作者才来的。
    今天的演讲和交流过程中,林朝阳所受的欢迎更加明显和热烈。
    这种热烈不仅是因为他的名气和作品的受欢迎,也跟个人魅力有很大的关系。
    在他的身上,美国人看不到一些他们对于中国人固有的刻板印象。
    年轻且风趣幽默,不经意之间总能展露智慧的光芒,充满了人格魅力的作家形象令学生们印象深刻。
    演讲过后,林朝阳又受邀参加了俄克拉荷马大学男子橄榄球队与密西根大学在诺曼市内的比赛。
    连着两天时间,林朝阳参加了诸多活动。
    直到颁奖结束第三天的下午,他才有功夫和芦安·瓦尔特坐在一起喝杯咖啡。
    俄克拉荷马大学的校园咖啡厅内气氛静谧,来到这里三天频繁露面,已经让林朝阳成为这所大学里的明星,不时有学生向他所在的位置投来好奇的目光,但没人过来打扰。
    「感觉怎麽样?大明星!」芦安·瓦尔特的语气带着几分调侃。
    林朝阳嘴角露出轻笑,「挖苦别人会让你变得面目丑陋。」
    「我只是实事求是的描述情况。」芦安·瓦尔特收敛了玩笑的神色,认真的说道:「林,说实在的,像你这麽受欢迎的纯作品,我还是第一次见。」
    「可能是作品改编的功劳吧,让大家对我更有兴趣。」林朝阳说。
    捏着咖啡把手,芦安·瓦尔特露出沉思之色,而后说:「好像有些道理。」
    然后他又提起了带林朝阳回纽约参加活动的事。
    林朝阳的作品这两年在美国热销,作者本人好不容易来一次美国,兰登书屋当然要发掘一下他的利用价值,给他安排了两场读者见面会。
    林朝阳对此没什麽意见,只是这几天他忙的有些疲惫,打算明天好好歇一天,等后天再出发。
    「这当然没问题!」芦安·瓦尔特愉快的说道。
    林朝阳要休息,他也可以摸个鱼。
    「对了,新书有什麽想法了吗?」芦安·瓦尔特问。
    《入师》和《父亲》在美国的出版已经提到了日程上,但编审译校是很麻烦的事,这两部作品预计会分别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春天出版。
    芦安·瓦尔特听林朝阳说过「生老病死」四部曲的想法,现在有了前两部作品,他很好奇后面的作品林朝阳会写什麽内容。

本文网址:https://jxkel.com/xs/4/4266/206547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jxkel.com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